脊髓型頸椎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脊髓型頸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指頸椎間盤、椎骨、韌帶及椎間關節由於退行性病變,出現一系列病理性增生改變,壓迫頸部脊髓,引起相應症狀或體徵。

  • 脊髓型頸椎病是一種退行性疾病,隨著年齡增長,頸椎韌帶增生、鈣化和骨性結構增生,可同時合併椎間盤突出或鈣化,壓迫頸部脊髓,產生一系列症狀,造成脊髓型頸椎病。
  • 通常表現為行走乏力、不穩、肢體肌張力增高,後期可發生大小便失禁,甚至癱瘓。
  • 脊髓型頸椎病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有頸前路和後路兩種方式。一般三節段以上病變或合併頸椎管狹窄行後路手術,術後需要配合康復鍛鍊。
  • 脊髓型頸椎病預後差,發生症狀時往往脊髓已經受損,需儘早治療。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一旦出現肢體麻木、乏力或行走“踩棉花感”,則需及時就醫。脊髓型頸椎病需要儘早治療,如果耽誤病情則預後很差,晚期病人治療效果差,有癱瘓風險。

就診科室

  • 骨科
  • 脊柱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脊髓型頸椎病?

  • 查體。脊髓型頸椎病有些特殊的體徵,醫生可以通過體格檢查初步判斷。比如感覺減退、肌力下降、肌張力增高。
  • 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是最有效的檢查手段,可以清楚判斷有無脊髓受壓及壓迫部位、程度,以及神經損傷的程度。
  • 三維重建 CT。可顯示出有無韌帶或椎間盤鈣化,小關節退變嚴重程度等,更清晰地顯示骨性壓迫。
  • X 線檢查。除了常規正側位頸椎 X 線,通常還需要拍攝過伸、過屈位 X 線判斷頸椎有無失穩、滑脫等情況。
  • 肌電圖。有一些診斷不明確的患者,需要通過肌電圖檢查和其他一些疾病相鑑別。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症狀出現了多久?
  • 症狀是持續的,還是間歇性的?
  • 近期症狀是否有明顯加重?
  • 有沒有摔倒的經歷?
  • 有沒有手部的麻木、乏力等情況?
  • 用筷子、端碗、扣鈕釦等精細動作有沒有影響?
  • 是否吸菸?
  • 有沒有治療過?用過哪些治療?多長時間?症狀有沒有改善?

患者可能詢問醫生哪些問題?

  • 我會不會癱瘓?
  • 什麼是“脊髓變性”?
  • 我還能保守治療嗎?
  • 能不能牽引?
  • 能不能中醫治療?能推拿嗎?
  • 能鍼灸嗎?
  • 是不是一定要手術?
  • 手術後我能恢復嗎?
  • 手術後會不會癱瘓?
  • 可以微創手術嗎?

脊髓型頸椎病很難逆轉,發病後要及時就醫,平時要儘量避免外傷摔倒,以免發生急性癱瘓。

  • 儘可能避免頸部外傷可能,避免做危險動作,出行儘量乘坐平穩安全的交通工具。
  • 一旦確診及時治療,切莫因害怕手術耽誤最佳治療時間。
  • 術後合理鍛鍊四肢肌力和頸部肌肉。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康復醫師的幫助。
  • 戒菸。

脊髓型頸椎病一旦確診,儘早手術。治療的原則是儘快解除脊髓壓迫,運用神經營養等藥物和康復鍛鍊等治療,幫助恢復神經功能。

手術治療

  • 頸前路椎間盤切除植骨融合術(ACDF)。短節段的前方壓迫可以採用這種手術方式,可在顯微鏡或放大鏡下進行。通過頸前部 3 釐米左右的切口,將壓迫脊髓的椎間盤和骨贅等致壓物切除,在椎體間隙植入填充了自體骨或異體骨的融合器,前方用鋼板固定,如果使用自鎖定融合器無需放置鋼板。
  • 前路椎體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內固定術(ACCF)。適用於伴有較嚴重韌帶鈣化或合併僵硬性嚴重頸椎反曲的患者,從頸前部把一個頸椎椎體中間部分切除,同時切除其上下兩個椎間盤。切除後植入鈦網或人工椎體支撐重建,前方用鋼板固定。
  • 後路開門椎管成形術。適用於頸椎椎管狹窄或多節段病變的患者,採用“開門”的方式將後方椎板開啟,擴大椎管容積。目前常用的是單開門(一側開門)的方式,一側用小鋼板固定。
  • 後路全椎板切除椎管成形植骨融合內固定術。同樣適用於頸椎椎管狹窄或多節段病變的患者,通常用於合併嚴重後縱韌帶骨化、脊髓受壓超過 2/3,或頸椎嚴重反曲的患者。將整個後方椎板及棘突結構切除,並用螺釘和棒固定重建頸椎曲度,並維持其穩定。

藥物治療

  • 非甾體抗炎藥
  • 神經營養藥物:常用藥物有神經生長因子和甲鈷胺等。
  • 消腫藥物:減輕脊髓水腫,比如甘露醇。
  • 激素類:保護脊髓,減輕脊髓水腫,一般短期使用。
  • 肌鬆藥:用於緩解肌肉痙攣。

康復治療

  • 四肢肌力訓練。
  • 步態訓練。
  • 核心肌肉鍛鍊。
  • 大小便功能訓練。
  • 理療、鍼灸和電刺激治療。
  • 高壓氧治療。作為輔助治療,需排除惡性腫瘤、青光眼等禁忌症。

疾病發展和轉歸

脊髓一旦損傷,恢復就非常困難。因此脊髓型頸椎病的轉歸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脊髓損傷的程度和治療的時間。通常來說,症狀越輕,發病時間越短,相對預後越好。大多數患者術後會有不同程度改善,但神經功能恢復時間很慢。

  • 四肢麻木、乏力症狀一般 3~6 個月內有不同程度改善。肌肉萎縮恢復週期長,可能無法完全恢復。
  • 如果已經發生癱瘓則預後差。完全癱瘓患者恢復機會極小,不全癱瘓患者通常認為恢復週期為 6 個月到 1 年,1 年後一般不能進一步恢復,但部分患者恢復週期可長達 2 年甚至以上。
  • 大小便功能如果完全喪失,則預後不良。
  • 絕大部分患者手術後骨性結構能在 6~12 個月癒合,極少部分患者可能因骨不融合,可能造成植入物和內固定失敗,出現鬆動、下沉或斷裂等併發症。
  • 行後路椎管成形手術的患者,可能出現頸 5 神經根麻痺症狀,術後出現肩手部無力、不能上舉、疼痛加重等症狀,有部分患者可能無法恢復。

脊髓型頸椎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脊髓脊髓型頸椎病是一種退行性疾病。頸椎由 7 節椎節組成,椎節間依靠韌帶、椎間盤和小關節結構,以及後方的肌肉維持其穩定性。隨著年齡增加,這些結構由於退行性病變,出現一系列病理改變,尤其當頸椎出現不穩時,由於人體的代償機制,韌帶和骨性結構會增生以維繫頸椎穩定,如果增生過度,則會壓迫脊髓,造成神經損傷,出現症狀。

  • 脊髓前方的後縱韌帶和後方的黃韌帶代償性肥厚增生,造成頸椎椎管容積減小,壓迫脊髓。如果韌帶發生鈣化(後縱韌帶更多見),形成骨性壓迫,使症狀進一步加重。
  • 小關節發生退變,造成關節突骨質增生,使椎管容積減小,形成脊髓壓迫。
  • 頸椎椎間盤老化,水分丟失,使椎間盤彈性降低。同時其周圍纖維環退變,發生破裂,可導致椎間盤髓核突出,造成脊髓受壓。
  • 頸椎如果出現反曲,可使頸椎椎管容積進一步減小,更容易發生脊髓損傷。

哪些人更易患脊髓型頸椎病?

頸椎病是一種退行性疾病,但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病。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大量“低頭族”的產生,使頸椎病的發病率逐漸增加,而且有老齡化和年輕化的趨勢。長期低頭使維持頸椎的肌肉和韌帶疲勞,容易出現頸椎反曲和不穩。頸椎失穩後造成維繫頸椎穩定的結構增生,退變加速,更容易造成頸椎病。

  • 年齡。頸椎病是一種退變性疾病,正常人 30 歲以上就開始發生退變,隨著年齡增加,發病率逐漸增高。
  • “低頭族”。學生、白領階層長期低頭伏案學習和工作,或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使頸部肌肉、韌帶疲勞老化,可造成頸椎失穩,從而造成代償性韌帶和骨性結構增生,導致頸椎病。
  • 頸椎反曲。頸椎正常有一個向後的曲度,頸椎反曲後容納脊髓的椎管空間減小,加重脊髓損傷。
  • 發育性椎管狹窄。發育性椎管狹窄的人群,由於容納脊髓的椎管空間小,更容易得病。
  • 吸菸。尼古丁使小血管收縮痙攣變細,血液供應減少。煙氣中一氧化碳,置換血液中紅細胞內的氧,使頸椎間盤內本來就不充足的營養更加缺乏;另一成分烷基和烷氧基自由基可以損害細胞膜,促進退行性變的過程加快。

症狀初期以肢體乏力、麻木為主,典型症狀為行走不穩,有“踩棉花感”。病程一般為慢性表現,但後期可能迅速發展,如有輕微外傷可以突然加重,有癱瘓可能,需儘早治療。

  • 以下肢乏力症狀為主,可伴肌肉萎縮。
  • 行走乏力,有“踩棉花感”,容易摔倒。
  • 四肢肌張力增高,常伴“抽筋”,嚴重者有“剪刀腿”樣表現。
  • 持筷、扣鈕釦等手部精細動作不能完成。
  • 上肢握力減退,持物墜落,嚴重者肌肉萎縮。
  • 嚴重者可發生癱瘓。
  • 大小便功能障礙。
  • 早期症狀發展較慢,但後期可迅速加重。

頸椎退變也是自然老化的過程,一般退變後不能逆轉。退變是無法預防的,但可以通過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和增加鍛鍊,延緩退變的程序。如果能早期鍛鍊,增強頸部肌力,增加頸椎的穩定性,同時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避免長時間低頭,可以一定程度預防頸椎病的發生。

  • 避免長時間低頭,定時活動頸部,減少頸部肌肉勞損。
  • 堅持做頸部鍛鍊操,合理地鍛鍊頸部肌肉,增強肌力,增加頸椎的穩定性,減緩頸椎退變的過程。
  • 避免高強度地按壓或暴力牽拉旋轉頸椎,以免脊髓損傷,發生癱瘓。
  • 戒菸。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