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是體內維生素 B12 缺乏導致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

  • 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中年,男女無明顯差異,多為亞急性或慢性起病,緩慢進展。
  • 本病的發生是由於人體對維生素 B12 的攝入、吸收、結合、轉運或代謝出現障礙,導致其在體內含量不足,引起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病變。
  • 表現為雙下肢或四肢麻木、深感覺異常(腳踩棉花感、走路時需要盯著腳等)、感覺性共濟失調(走路不穩、步態蹣跚、容易摔倒、閉目後不能平穩站立等)、癱瘓及周圍神經病變(例如肢體刺痛、燒灼感)等。
  • 治療上,首先應糾正或治療原發病及誘因,一旦確診或擬診,醫生會給予補充大劑量維生素 B12。肢體癱瘓患者應早期行康復治療。
  • 早診早治可有效改善神經系統功能缺陷,改善恢復情況。若不治療,神經系統功能缺陷可能進一步加重,延遲治療可能使功能缺陷難以逆轉。
  • 應從生活方式干預入手進行預防,包括均衡飲食,多食用富含維生素 B12 的食物,拒絕酗酒、吸食笑氣(一氧化二氮)等不良習慣,並定期進行體檢。

出現手足末端感覺異常、肢體軟弱無力、行走不穩、踩棉花感、動作笨拙等時,應及時就醫,早期診斷並儘早開始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經系統功能缺陷,有助於康復。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 肢體末端麻木、感覺異常、不能感知疼痛及冷熱。
  • 走路時感覺像踩在棉花上,或發現穿鞋上床的症狀。
  • 走路不穩,步態蹣跚,容易跌倒。
  • 四肢特別是下肢無力,甚至癱瘓 。
  • 出現尿便障礙、小便失禁、大便失禁等。

建議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

醫生如何診斷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

醫生會根據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結果、神經電生理及磁共振成像(MRI)綜合進行診斷[1]

具體相關檢查如下[1][2][3][4][5]

  • 血常規。部分患者可表現為巨幼細胞性貧血,血常規發現血紅蛋白下降,紅細胞平均體積(MCV)、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增高,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及網織紅細胞計數均正常。
  • 貧血系列或血維生素 B12 及葉酸測定。大多數患者可發現血中維生素 B12 降低,同時伴或不伴葉酸水平降低。少數患者的維生素 B12 水平正常時,仍會出現功能性維生素 B12 缺乏的臨床表現;曾口服或肌注補充維生素 B12 者,可能會出現維生素 B12 升高。
  • 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能間接反映細胞內維生素 B12 的真實水平,其水平增高提示機體內的有功能的維生素 B12 水平不足。
  • 軀體感覺誘發電位及視覺誘發電位檢查。軀體感覺誘發電位可以早期發現一些脊髓損害,視覺誘發電位異常則提示視神經損傷。
  • 肌電圖。會提示周圍神經損傷。
  • 脊髓 MRI。可以顯示脊髓中導致問題的病灶。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是否出現肢體無力、麻木、踩棉花感等感覺?有無伴隨尿便障礙及胸腹部束帶感?
  • 症狀出現的時間及順序是什麼?
  • 是否偏食?
  • 既往曾患有何種病及是否接受過手術?特別是胃腸道疾病?
  • 有無長期使用藥物?有無吸食笑氣?
  • 家中是否有其他成員患有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是否有家族遺傳病病史?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是怎麼患上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的?
  • 可以治好嗎?會留下後遺症嗎?
  • 需要做哪些檢查?
  • 目前都有哪些治療方法?需要治療多長時間?
  • 是否需要調整某些生活習慣?
  • 這個病有遺傳的可能嗎?家人需要接受檢查嗎?

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給予患者積極的心理暗示,飲食上應該注意均衡飲食,多補充富含維生素 B12 的食物,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酗酒、吸食笑氣等),還應注意護理,防止患者自殺自殘、摔倒燙傷等。對於肢體癱瘓者應預防壓瘡,並積極行肢體康復鍛鍊。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患保持心態良好,家屬應給予積極的心理支援,同時注意防止自殺自殘傾向。
  • 均衡飲食,多食肉類、禽蛋、乳類、豆類等富含維生素 B12 的食物。
  • 長期酗酒的患者應戒酒,戒酒時應避免戒斷綜合徵的發生。
  • 伴隨運動失調的患者需注意防摔倒、摔傷。
  • 伴隨痛溫覺減退的患者應該注意防止燙傷。
  • 癱瘓患者應定時翻身,預防壓瘡。
  • 患者需適度鍛鍊,積極進行癱瘓肢體康復訓練。

首先需糾正或治療原發病及誘因,一旦確診或擬診,醫生會給予大劑量維生素 B12,配合合理的康復治療。早期診斷並及時治療是本病能否康復的關鍵。

病因治療

積極糾正和治療導致維生素 B12 缺乏的原發疾病和誘因。

  • 糾正營養不良,合理安排膳食結構,攝入含豐富 B 族維生素的食物,例如粗糧、蔬菜和動物肝臟,並戒酒;
  • 積極治療胃炎、腸炎等導致吸收障礙的疾病。

藥物治療[1]

  • 肌肉注射甲鈷胺及腺苷鈷胺。人體只能直接利用兩種維生素 B12——甲鈷胺和腺苷鈷胺,其它鈷胺素則要轉化為這兩種形式後,才能被人體利用。
  • 維生素 B12 吸收障礙的患者需要終生用藥,補充維生素 B12
  • 醫生會建議惡性貧血患者加用葉酸片口服,但不宜單獨應用葉酸,容易加重神經精神症狀。
  • 對於萎縮性胃炎患者,醫生會建議其服用胃蛋白酶合劑或飯前服稀鹽酸合劑。

康復治療

患者需加強癱瘓肢體的功能鍛鍊,可配合鍼灸和理療等。

疾病發展和轉歸[1]

早期診斷並及時治療是本病康復的關鍵。如果能在起病 3 個月內積極治療,多數可以完全恢復;如充分治療 6 個月至 1 年仍有神經功能障礙,則難以恢復;如不治療,神經系統症狀會持續加重,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的發生與維生素 B12 缺乏有關。維生素 B12 缺乏可由其攝取、吸收、結合、轉運及遺傳因素中的任何環節發生障礙而導致。

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的常見原因有哪些[1][2][3][4]

  • 長期素食、偏食及辟穀:維生素 B12 主要存在於動物肝腎、魚、蛋和乳品類食物,不良飲食習慣會導致維生素 B12 攝入減少。
  • 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大部切除術後等。維生素 B12 不能被腸道吸收利用,會導致機體缺乏維生素 B12
  • 胃酸及胃蛋白酶缺乏、胰蛋白酶缺乏及先天內因子缺乏等:會引起維生素 B12 的結合障礙。
  • 腸道疾病:如迴腸切除術、侷限性腸炎等,影響腸道維生素 B12 吸收。
  • 腸道寄生蟲及細菌:寄生蟲病(如絛蟲病)或細菌等大量繁殖,會影響腸道吸收維生素 B12
  • 藥物:如對氨基水楊酸、新黴素、二甲雙胍、秋水仙鹼和苯乙雙胍等,會影響維生素 B12 吸收。
  • 吸入笑氣:即吸入一氧化二氮,會不可逆地結合維生素 B12,使維生素 B12 不能參與進一步的反應,導致神經系統廣泛損害。
  • 長期酗酒:長期酗酒會導致葉酸缺乏,葉酸代謝與維生素代謝相關,因此也可以產生相應表現。

哪些人易患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

  • 長期素食、偏食者或辟穀者,容易缺乏維生素 B12
  • 長期酗酒者。
  • 胃腸道疾病患者,特別是萎縮性胃炎或行胃大部切除手術後的患者。
  • 長期使用 H2 受體阻滯劑(法莫替丁等)、質子泵抑制劑(泮托拉唑、奧美拉唑等)者。

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中年(45~64 歲)以後,男女無明顯差異,多為亞急性或慢性起病,緩慢進展[2]。主要表現為雙下肢或四肢麻木、腳踩棉花感、走路不穩、閉目後不能平穩站立、癱瘓、肢體刺痛等,常在早期表現出貧血等症狀。

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的常見症狀有哪些[1]

  • 後索受累症狀:出現深感覺消失症狀,患者常常描述腳踩棉花感,夜間重;有的患者描述走路時需要盯著腳,或者有時有穿鞋子上床的表現。可伴隨感覺性共濟失調,表現為走路不穩、步態蹣跚、容易摔倒、閉目後不能平穩地站立。有時可能出現 Lhermitt 徵(內側縱束綜合徵)陽性,表現為患者低頭時,從頸部放射至背部甚至到下肢的放電樣感覺。
  • 側索受累症狀:不完全性痙攣性癱瘓,可表現為雙下肢無力、肢體發硬、雙手活動笨拙,嚴重時可能導致肢體癱瘓。
  • 周圍神經受損:四肢末端有麻木、刺痛、燒灼感等感覺異常,患者常感覺自己像帶上了手套或者襪子。
  • 晚期可有尿便障礙、小便失禁、大便失禁等症狀。
  • 少數可累及視神經和大腦白質,此時可出現視神經萎縮及視覺中心出現暗點。

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表現出頭暈、乏力等症狀,多數有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但並非全有,有文章報道本病伴巨幼紅細胞貧血的概率有 24%~80.6%。
  • 萎縮性胃炎及胃癌:也是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的病因,萎縮性胃炎引起維生素 B12 不能被胃腸道利用,導致體內缺乏,萎縮性胃炎可能發展成胃癌。
  • 精神症狀及認知功能減退:
    • 常常伴隨精神症狀,例如易激惹、淡漠、嗜睡、反應遲鈍;
    • 可能出現認知功能減退,表現為記憶力下降,嚴重時發展成痴呆等。

本病的預防主要是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如均衡飲食,多食用富含維生素 B12 的食物,拒絕酗酒、吸食笑氣等不良習慣,定期體檢等。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均衡飲食,不挑食及偏食,多食用肉類、禽蛋、乳類、豆類等富含維生素 B12 的食物,長期素食者建議補充維生素 B12
  • 拒絕不良習慣:如酗酒、吸食笑氣等。
  • 定期體檢:定期完善胃鏡等胃腸道檢查、血常規、貧血系列等化驗,有助於預防本病。維生素 B12 缺乏者多數首先出現胃腸及血液系統症狀,偶見以神經精神症狀首發。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