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膽管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急性膽管炎為肝內、外膽管的急性炎症,是一種常見的膽道感染性疾病。大多是在膽道梗阻致膽汁淤積的基礎上,繼發細菌感染所致。

  • 發病急、病情重患者病死率較高。重度患者常伴有感染性休克或器官功能障礙,死亡率可達 20% ~ 30%。
  • 大多數是因為膽道梗阻(膽管結石最常見)後繼發的膽道細菌感染。細菌通常自腸道經十二指腸乳頭或膽腸吻合口逆行進入膽管,也可以經門靜脈血行播散到達膽管。
  • 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可分為:Ⅰ級(輕度)、Ⅱ級(中度)和Ⅲ級(重度)急性膽管炎[1]
  • 急性膽管炎的典型症狀是腹痛、發熱及黃疸,即 Charcot 三聯徵。隨著病情進展,還可能出現低血壓和神經精神症狀(煩躁不安、意識模糊、昏睡甚至昏迷),即 Reynold 五聯徵。
  • 這種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療和膽道引流。輕度患者病情輕,初始抗生素治療就可以取得滿意效果;中、重度患者病情進展迅速,單純抗生素治療通常無效,需要立即膽道引流,解除膽道梗阻。
  • 急性膽管炎如果不能被早期診斷且得到有效治療,病情可以迅速發展至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是一種潛在的可危及生命的全身性疾病。
  •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於預防發病,如合理安排飲食,預防結石形成;注意飲食衛生,防止感染。最重要的是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急性膽管炎病情嚴重程度與預後相關,輕度患者進行抗生素治療就可以好轉,但是中、重度患者病情發展迅速,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僅用抗生素治療不能控制病情,需要緊急膽道減壓。因此,患者出現症狀即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既往膽道疾病病史患者,如果出現發熱和(或)寒戰,右上腹或中上腹疼痛等症狀,應及時就醫治療。

哪些情況需緊急就醫或呼叫 120 急救?

如果患者出現持續腹痛、發熱超過 39°C、低血壓、神經精神症狀等,說明患者存在重度急性膽管炎跡象,應緊急就醫或呼叫 120 急救。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
  • 肝膽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急性膽管炎?

就診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詢問病史,並進行相關的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綜合分析後得出診斷。

具體檢查專案如下:

  • 實驗室檢查。血常規、血生化等檢查可提示炎症反應證據(白細胞計數異常,C反應蛋白升高等),及膽汁淤積型肝功能檢查異常(膽紅素濃度升高,血清鹼性磷酸酶、谷氨醯轉肽酶等升高)。血培養或膽汁培養可提供細菌感染證據。
  • 影像學檢查。超聲、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核磁共振(MRI)、核磁共振膽胰管造影(MRCP)等影像學檢查,可發現病因證據(如膽管結石、腫瘤、寄生蟲等)。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何症狀?症狀何時出現?嚴重程度如何?症狀為陣發性還是持續性?每次持續多久?
  • 哪些情況下症狀會緩解或加重?
  • 飲食情況如何?
  • 大小便是否正常?有無顏色或性狀改變?
  • 既往有無類似症狀?
  • 有沒有膽管結石、膽囊結石等膽道疾病病史?
  • 是否自行用過藥?

患者可能詢問醫生哪些問題?

  • 為什麼會發生膽管炎?
  • 需要做哪些檢查?
  • 該病嚴重嗎?會變成癌嗎?
  • 要吃哪些藥?需不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方法包括哪些?醫保能報銷嗎?
  • 能治癒嗎?會復發嗎?
  • 有何併發症?
  •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消化道,誘發或加重病情。
  • 戒酒。酒精可使乳頭括約肌水腫,使膽汁、胰液引流不暢,加重肝膽負擔。
  • 有症狀後應及時就醫,若治療不及時,會加重病情。
  • 治療期間,待症狀控制後,應積極治療潛在病因。如病因為膽總管結石,單次手術結石未取盡時,應積極就診行再次或多次取石。

急性膽管炎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藥物治療和膽道引流治療。病情嚴重程度不同,其治療策略有所不同。輕度(Ⅰ級)患者初始抗生素藥物等保守治療即可控制症狀,後續根據病因繼續治療;中度(Ⅱ級)、重度(Ⅲ級)患者病情進展迅速,抗生素作用有限,需緊急膽道引流,解除膽道梗阻[4]

抗生素藥物治療

醫生會綜合考慮,一般給予針對結腸細菌的廣譜抗生素,然後根據血培養或膽汁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進一步調整抗生素。

膽道引流治療

  • 內鏡下膽道引流(EBD):是微創手術,也是首選引流方式。經口插入內鏡伸入到膽管在十二指腸開口處,在 X 光成像輔助下,醫務人員插入導絲至膽管內,注射造影劑使膽道顯影,然後通過乳頭括約肌切開,取出膽總管結石和/或留置鼻膽管(從鼻腔引出一根引流管)將膽汁引流至體外,或者在十二指腸乳頭處置入支架進行體內引流(取決於梗阻的原因)。
  • 經皮經肝膽管穿刺引流(PTCD):一般在超聲成像輔助下,醫務人員經患者的面板經肝向膽道插入穿刺針,注射造影劑使膽道顯影並置入引流管。適用於無法接受內鏡治療或內鏡治療效果不佳者。
  • 外科手術膽道引流:如果患者內鏡下膽道引流或 PTCD 失敗,或存在禁忌證時,可考慮開腹手術,切開膽總管減壓並置入 T 管引流。

急性膽管炎發展及轉歸

急性膽管炎病因多樣且病情變化迅速,早期及時接受正規治療可有效減輕病情嚴重程度,如果延誤治療會增加死亡風險。

單純膽管內病原體存在不足以引起急性膽管炎,多是由於膽道梗阻後繼發膽道細菌感染所致。膽道梗阻後,膽管內膽汁淤積,進入膽管的細菌大量繁殖,膽管內細菌濃度持續增高而繼發膽道感染,致使急性膽管炎的發生[3]

急性膽管炎的常見病因有哪些?

  • 膽道梗阻最常見的原因為肝內、外膽管結石,其他原因還包括良性膽管狹窄、惡性腫瘤導致膽管狹窄、先天性膽道畸形及膽道寄生蟲等。
  • 膽道感染的病原體多為細菌。細菌主要自腸道經十二指腸乳頭(膽道通過十二指腸乳頭與腸道相通),或膽腸吻合口逆行進入膽道,也可經門靜脈血行播散到達膽道。細菌主要為大腸桿菌、克雷伯菌、腸球菌及厭氧菌等。

哪些人可能發生急性膽管炎?

  • 高膽固醇水平的患者。體內膽固醇含量過高或代謝障礙可導致膽管結石的形成,引起膽道梗阻。
  • 進行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術、膽管支架置入術後的人群。乳頭括約肌功能被破壞,腸道細菌逆流進入膽道而引起感染。
  • 進行肝移植術、膽囊切除術、部分肝切除術等膽道外科術後的人群。手術可能損傷膽管導致膽管狹窄。
  • 惡性腫瘤(膽管癌、壺腹癌、胰腺癌等)患者。
  • 感染蛔蟲的患者。驅蟲藥物用量不足,可能出現蛔蟲活躍,而鑽入膽道造成堵塞。

典型症狀是腹痛、發熱和黃疸(Charcot 三聯徵)。腹痛及發熱最常見,黃疸較少見。體徵無特異性,可以有輕度的肝大、壓痛、偶爾有反跳痛。隨著病情進展,重度患者還可出現低血壓和神經精神症狀(Reynold 五聯徵)[2],甚至會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老年患者和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患者,可能存在不典型表現(例如僅出現低血壓)。

急性膽管炎有哪些症狀?

  • 腹痛:患者的右上腹或者中上腹部呈脹痛或絞痛發作,可伴噁心、嘔吐。
  • 發熱:患者可能因為膽道感染而出現體溫升高(>38°C),伴有或者不伴有寒戰。
  • 黃疸:由於膽道梗阻、膽汁淤積,患者會出現面板、鞏膜發黃。
  • 低血壓:血壓明顯下降,出現頭暈、頭痛、乏力、臉色蒼白等表現。
  • 神經精神症狀:患者出現煩躁不安、意識模糊、昏睡甚至昏迷等症狀。

急性膽管炎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急性膽管炎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迅速進展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 肝膿腫:肝臟膿性膽汁排出受阻,淤積腫大,嚴重情況下肝細胞變性、壞死,肝內形成多發性小膿腫。
  • 感染性休克:膽道高壓,膽道防禦屏障功能受到破壞,膽管內的細菌、內毒素可進入血液迴圈、淋巴系統中,引起敗血症、膿毒血癥、感染性休克。
  • 多器官功能衰竭:重度患者可能出現迴圈系統、呼吸系統、血液系統、肝腎等功能障礙。
  • 調整飲食結構,規律飲食,多吃低膽固醇食物(動物內臟等膽固醇含量高)及富含維生素的食物(胡蘿蔔、西紅柿等)。膽結石形成與體內膽固醇含量過高或代謝障礙有關,而急性膽管炎最常見的病因就是膽管結石。
  • 注意飲食衛生,減少感染。
  • 積極體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感染蛔蟲後,及時應用足量驅蟲藥物,以免蛔蟲鑽入膽道引起梗阻。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