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脊髓在某些節段發生炎症反應,造成自該節段以下的軀體出現運動、感覺障礙,症狀包括疼痛、肌肉無力、癱瘓、感覺異常、尿便失禁等[2]

以胸段脊髓炎最常見,尤其是胸 3~5 節段,原因是該處的血液供應不如其他脊髓部位豐富,更易發生病變;其次是頸髓、腰髓病變[1]。本病可見於任何年齡及性別,但以青壯年多見[1]

急性脊髓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推測可能與病毒等感染造成的自身免疫異常有關,它可間接導致脊髓受損。其他病因還有多發性硬化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疫苗接種意外等。

患者在發病前 1~2 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症狀,或存在疫苗接種史[1]

急性脊髓炎的預後取決於脊髓損害的程度和併發症情況。如果沒有嚴重併發症,患者大多在 3~6 個月內恢復,生活能夠基本自理[1]

急性脊髓炎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康復和心理治療[2]。部分患者在回家後需堅持康復鍛鍊,以防長期臥床的併發症,改善肢體功能。

何時應就診?

如果突然出現疑似急性脊髓炎的表現,請立刻去醫院就診:

  • 疼痛:突然出現後背等部位的尖銳疼痛,痛感可沿著雙腿、雙臂、胸部或腹部放射[2]
  • 感覺異常:麻木感、針刺感或燒灼感等[2]
  • 肢體無力甚至癱瘓[2]
  • 尿便障礙:尿頻、尿失禁、排尿困難和便祕[2]

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

醫生是如何診斷急性脊髓炎的?

急性脊髓炎的評估和診斷包括採集病史、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腰穿檢查、實驗室檢查等[2]

  • 採集病史:包括詢問症狀出現的時間、特點,發病前有沒有被病毒細菌感染過,近期是否接種過疫苗。
  • 體格檢查:包括神經系統檢查,檢視患者是否有感覺及運動異常等,進而評估疾病嚴重程度。
  • 影像學檢查:包括脊柱 X 線檢查、脊髓核磁共振成像等。
  • 腰穿檢查:用細針刺入脊椎縫隙,取出腦脊液供實驗室檢查,確認有無炎症反應或病毒感染等[2]
  • 實驗室檢查:血液檢查可以測定急性脊髓炎發作或復發的風險,還能發現導致急性脊髓炎的感染源,或排除有類似症狀的的其他疾病[2]

醫生可能會問的問題?

  • 有哪些異常的症狀?(比如肢體無力、麻木、尿便異常)
  • 首次出現這些症狀是什麼時候?
  • 最近有沒有得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疾病?
  • 最近有沒有接種疫苗?
  • 這些症狀對你有什麼影響?
  • 哪些情況能改善這些症狀?
  • 哪些情況會惡化這些症狀?
  • 是否患有多發性硬化症?
  • 是否患有視神經脊髓炎?
  • 是否去其他醫院就診過,做了哪些檢查,檢查結果是什麼?
  • 服用過哪些藥物,效果怎麼樣?

需要諮詢醫生的問題?

  • 這些症狀是什麼引起的?
  • 需要做哪些檢查?
  • 病情嚴重嗎,會不會越來越差?
  • 都有什麼治療方法,各有什麼利弊?
  • 您推薦怎麼治療?
  • 這些治療會出現什麼副作用?
  • 治療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項?
  • 如果治療沒有效果,我該怎麼辦?

部分患者在家中需要進行康復鍛鍊,以預防長期臥床的併發症,改善肢體功能。

生活中有什麼注意事項?

肌肉痙攣和癱瘓[3]

  • 患者肢體表現出輕度僵硬(尤其是起床時),或有無法控制的肌肉痙攣伴有疼痛。
  • 減輕肌肉痙攣的關鍵是通過運動保持肌肉靈活性,需每天進行拉伸練習。一些患者需要在踝部、腕部或肘部使用夾板。
  • 按照醫囑,進行康復鍛鍊,儘可能保證癱瘓肢體的功能。

尿便障礙

  • 最常見的排便問題是便祕,應進食富含纖維的食物、多喝水,進行有規律的鍛鍊,必須時可服用改善便祕的藥物[3]
  • 常見的排尿問題是尿失禁、尿頻和夜尿多、排尿困難、尿不出來,部分患者需長期放置尿管[3]

其他注意事項

  • 長期臥床患者需要保持面板清潔,按時翻身、拍背、吸痰。
  • 在容易受壓的部位下加用氣墊或軟墊,防止發生壓瘡(面板潰瘍)。
  • 出現面板潰瘍時,應該及時換藥,使用壓瘡貼膜。

急性脊髓炎應早診早治,做到精心護理。治療包括一般治療,以及藥物、康復和心理治療[1],原則是減輕脊髓損害、防治併發症、促進功能恢復、預防復發。

治療後效果如何取決於脊髓損害的程度和併發症情況,如果沒有嚴重併發症,患者大多在 3~6 個月內基本恢復,生活能夠自理[1]

急性脊髓炎是如何治療的?

一般治療

  • 急性脊髓炎患者可能出現各種併發症,需加強護理,這是保證功能恢復的前提[1]
  • 呼吸困難的患者應及時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選擇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時醫生會將患者的氣管切開,進行人工輔助呼吸[1]
  • 如果患者出現排尿障礙,通常需要插入無菌導尿管,家屬應注意每 4~6 小時開啟導管一次。膀胱功能恢復後,即殘餘尿量小於 100 毫升時可不再導尿,以防膀胱體積縮小[1]
  • 家屬在護理時,應注意保持患者的面板清潔,按時翻身、拍背、吸痰,在容易受壓的部位下放氣墊或軟墊,防止發生壓瘡(面板潰瘍)。
  • 皮膚髮紅的部位可以用 10% 的酒精或溫水輕揉,並塗以 3.5% 安息香酊。
  • 出現面板潰瘍時應及時換藥,並使用壓瘡貼膜[1]

藥物治療

  • 激素(steroids):靜脈注射類固醇激素可減輕脊髓的炎症反應,控制病情進展。
  • 免疫球蛋白:靜脈點滴大劑量的免疫球蛋白,一個療程通常是 3~5 天,可抑制免疫反應,減輕脊髓損傷[1]
  • B 族維生素:常用維生素 B1 進行肌肉注射,維生素 B12 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1],有助於神經功能的恢復。
  • 抗生素:根據檢查結果選用合適的抗生素,及時治療呼吸道和泌尿系統感染,以免加重病情[1]
  • 抗病毒藥物:確認病毒感染的患者,多用阿昔洛韋、更昔洛韋等進行抗病毒治療[1]
  • 止疼藥物:慢性疼痛是急性脊髓炎的常見併發症。一些常用的止疼藥可以減輕患者的疼痛,比如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和萘普生。如果患者有神經痛,可以應用抗抑鬱藥物(例如舍曲林),也可以應用抗癲癇藥物(例如加巴噴丁或普瑞巴林)[2]
  • 血管擴張藥:急性期可以用於對症治療,例如煙酸、尼莫地平。
  • 神經營養藥:例如三磷酸腺苷、胞二磷膽鹼,但療效不確定。
  • 肌肉鬆弛藥:雙下肢痙攣的患者可以服用巴氯芬[1]
  • 預防復發的治療:腰穿檢查發現復發風險高的患者,需要持續藥物治療,例如,應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降低未來發生更嚴重急性脊髓炎或視神經脊髓炎的風險[2]

血漿交換療法(plasma exchange therapy)

通常適用於對激素治療沒有反應的患者。這種方法能夠去除血液中不利於康復的血漿(血漿是一種淡黃色的液體,裡面懸浮著血細胞),然後用一種特殊的液體替代,將其重新輸入人體,達到促進神經、肌肉功能恢復的目的[2]

康復治療

發病早期,須定期幫助患者按摩、活動癱瘓肢體,以防止肢體和關節的痙攣、肌肉萎縮,促進肌肉力量的恢復[1]

心理治療

針對患者的抑鬱、焦慮、性功能障礙、情緒問題進行治療[2]

急性脊髓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人們推測可能與病毒等感染造成的自身免疫異常有關,它可能導致脊髓受損,其他病因還包括多發性硬化症、疫苗接種意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急性脊髓炎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 病毒和其他感染:常見於呼吸道或胃腸道病毒。
  • 多發性硬化症:該病由人體免疫系統攻擊自身脊髓和腦神經導致。急性脊髓炎既可以是多發性硬化症的最早期表現,也可以是其復發表現,以身體一側出現症狀為多見[2]
  • 視神經脊髓炎:該病會導致腦部與脊髓、眼部的神經訊號傳輸受損進而引發雙側急性脊髓炎症狀,並伴有視覺症狀,如眼球運動時疼痛和短暫性的失明。
  • 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徵[2]
  • 疫苗接種意外:疫苗接種偶爾會誘發急性脊髓炎,比如乙型肝炎疫苗、麻疹-腮腺炎-風疹疫苗、白喉-破傷風疫苗[2]

急性脊髓炎均為突發,通常是脊髓發炎節段以下的雙側軀體出現的症狀,偶為單側。

急性脊髓炎有哪些症狀?

  • 疼痛:患者可能突然出現後背等部位的尖銳疼痛,並沿著雙腿、雙臂、胸部或腹部放射。
  • 感覺異常:麻木感、針刺感或燒灼感;對衣服輕輕碰觸面板、過高或過低的溫度極度敏感;感覺有東西緊緊地束縛著胸部、腹部或下肢(也叫束帶感)[2]
  • 肢體無力甚至癱瘓:容易跌倒、一條腿拖著走路或感覺雙腿沉重;明顯的肢體無力甚至完全癱瘓。
  • 尿便障礙:尿頻、尿失禁、排尿困難和便祕[2]
  • 其他表現:發熱、多汗、少汗或無汗、面板脫屑、面板潮紅、水腫、手腳指甲鬆脆、心動過緩等[1]

急性脊髓炎有哪些危害?

  • 肌肉僵硬或痙攣伴有疼痛:最常見於臀部和下肢肌肉。
  • 部分或完全癱瘓:上肢、下肢癱瘓,或上下肢均有癱瘓。
  • 性功能障礙:男性出現勃起困難,女性難以達到性高潮。
  • 抑鬱或焦慮:常見於長期存在併發症的患者。

目前沒有完全明確急性脊髓炎的病因,因此該病還無法預防。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