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下滑囊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肩峰下滑囊炎可因直接或間接外傷引起,但大多數患者繼發於肩關節周圍組織的損傷和退行性變,尤以滑囊底部的岡上肌腱的損傷、退行性變、鈣鹽沉積最為常見。

  • 最主要的病因:肩峰下滑囊由於損傷或長期受擠壓、摩擦等機械性刺激,使滑囊壁發生充血、水腫、滲出、增生、肥厚、粘連等無菌炎症反應。
  • 急性期主要通過鎮痛等對症治療,緩解期主要通過功能鍛鍊,恢復肩關節的三軸運動。
  • 臨床表現為疼痛、活動受限、侷限性壓痛。疼痛逐漸加劇,夜間疼痛明顯,影響夜間睡眠,肩關節的外展、外旋活動時疼痛明顯加重。
  • 大多數患者經過制動、休息,配合熱敷、口服非甾體消炎藥能緩解症狀。
  • 疾病的主要危害:無菌性炎症可導致肩關節粘連,活動受限,嚴重者可併發肩關節纖維性強直。
  • 最主要的預防手段是避免勞累,患者需注意日常活動強度。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日常肩關節活動受限,疼痛難忍,可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夜間睡眠。

建議就診科室

  • 骨科

醫生如何診斷肩峰下滑囊炎?

  • 患者疼痛位於肩部深處,涉及三角肌止點,可在肩關節、肩峰下、大結節等處有壓痛點,並且壓痛點隨著肱骨旋轉而發生改變,在肩關節外展、外旋時疼痛加重。
  • 肩關節 X 線片可發現岡上肌上的鈣鹽沉著,關節間隙不對等異常骨性解剖結構。
  • MRI 雖能對軟組織有很好的顯影效果,侷限是靜態成像,而且檢查耗時。
  • 超聲檢查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掃查病變部位,並且可以雙側對比、動態觀察,尤其是對於運動狀態的肌腱,可以更清晰完整顯示其連續性,找到靜止期不容易找到的小病灶,能量多普勒超聲的應用還可以顯示病變處血流分佈情況,而其他檢查幾乎無法獲得上述資訊。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沒有症狀?嚴重程度如何?每次持續多長時間?已經出現了多久?
  • 哪些情況下症狀會緩解或加重?
  • 有沒有去醫院就診過?做過什麼治療?效果怎麼樣?
  • 有沒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病史?
  • 是否吸菸、是否喜歡大量飲酒?
  • 平時是否有規律的體育運動?飲食方面有什麼偏好?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是怎麼患上肩峰下滑囊炎?能治好嗎?
  • 我需要做哪些檢查?要吃哪些藥?醫保能報銷嗎?
  • 目前都有哪些治療方法?哪種方法最適合我的病情?
  • 我是否需要調整某些生活習慣?

避免過度負重,注意區域性保暖。

治療首先應針對滑囊炎的病因進行治療,其次是其病理改變。大部分滑囊炎不需要外科治療。應消除全身性病變(如痛風和梅毒)以及區域性創傷或刺激因素,糾正不良姿勢。

  • 對於化膿性滑囊炎,一般感染的治療原則同樣適用於治療滑囊炎,在確認病原體的前提下,可早期、規律、足量使用敏感抗生素。
  • 創傷性滑囊炎採用冰敷、制動、抗炎及外用襯墊保護等非手術治療可獲得不錯的治療效果良好,如果經過常規非手術治療,症狀緩解不明顯,可行穿刺、激素類藥物注射治療。
  • 繼發性滑囊炎常因反覆創傷引起,其滑囊壁明顯增厚,更易發生炎性改變,這類滑囊炎的治療應去除病因,通常需要手術切除滑囊。

藥物治療

患肢制動、休息,配合溼熱療法、抬高患肢、使用保護墊,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如洛索洛芬鈉片、氟比洛芬酯巴布膏,通常能獲得不錯的療效。

手術治療

  • 對於病程長,區域性炎症粘連重的患者,在行區域性治療、物理治療效果欠佳時,常用的外科治療手段包括:穿刺抽液體,B 超引導區域性注射複方倍他米鬆、玻璃酸鈉注射液;
  • 急性化膿性滑囊炎非手術治療無效時,應切開引流,切除慢性感染和增厚的滑囊,切除滑囊下方的骨性凸起。

其他治療方法

  • 中小劑量的微波治療可放鬆肌肉、改善血液迴圈、促進炎症吸收,對急性期肩痛患者有較好的效果。
  • 衝擊波治療儀可幫助組織間鬆解,促進血液微迴圈,改善細胞攜氧能力,降低神經敏感性,減慢神經傳導,從而緩解疼痛。
  • 在運動訓練前可先進行理療(使用中頻、超聲波治療等),以軟化瘢痕、鬆解粘連、放鬆肌肉,為後續的運動訓練做準備;運動訓練後可給予冷敷鎮痛,減少區域性充血和滲出、控制炎症,為第 2 天的功能訓練做好準備。
  • 鍼灸治療可以改善區域性血迴圈、增加區域性代謝和止痛,配合理療和運動訓練,對患者的康復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疾病發展和轉歸

經過積極治療後,患者肩關節的活動跟正常人一樣,不影響日常活動,但嚴格注意避免外傷和長期高強度的活動,以免加重肩關節的磨損。

儘管肩峰下滑囊比其他所有滑囊更容易出現炎症,但炎症卻極少是原發性的,現多認為肩峰下滑囊炎大多繼發於鄰近組織的病變,肩袖撕裂即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也有實驗證明原發非肩峰下滑囊炎也會引起肩袖肌腱的繼發改變,包括肌腱變性和撕裂。

肩峰下滑囊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 肩關節鄰近結構損傷。
  • 退行性改變導致的關節間隙異常。
  • 解剖位置異常。
  • 增加了區域性應力,加重磨損,產生無菌性炎症。

哪些人更易患肩峰下滑囊炎?

因體力勞動者、運動員肩關節活動幅度、強度均大於大多數成人,區域性磨損重,所以更易患肩峰下滑囊炎。

肩峰下滑囊炎病的臨床表現為疼痛、活動受限、有侷限性壓痛。疼痛逐漸加劇,夜間疼痛明顯,影響夜間睡眠。肩關節外展、外旋時加重,疼痛常位於肩部深處並涉及三角肌的止點,亦可向肩胛部、頸、手等處放射;壓痛點多在肩關節、肩峰下、大結節等處。

肩峰下滑囊炎病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肩關節附近疼痛明顯,區域性壓痛,壓痛點可隨肱骨旋轉而發生改變,轉動肩關節時,疼痛明顯加重。
  • 急性起病者,肩部廣泛疼痛,肩關節活動受限,活動時疼痛加重,肩關節前方有壓痛,體重正常者可觸及腫脹的滑囊,但 X 線檢查常為陰性。
  • 慢性起病者,疼痛多不劇烈,部分患者在肩關節外展內旋時,在三角肌止點疼痛加重,有夜間靜息痛。
  • 為減輕疼痛,患者常使肩處於內收、內旋位,隨著病情進展,滑囊壁增厚粘連,肩關節活動範圍逐漸縮小,嚴重者甚至完全不能活動。晚期可見肩胛帶肌萎縮。

肩峰下滑囊炎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一般預後較好,但嚴重者可併發肩關節纖維性強直。

  • 注意休息:休息是解決任何關節疼痛的首要方法,所以應讓關節得到很好的休息。
  • 加強勞動保護,避免高強度、強負荷的肩關節活動。
  • 擺動疼痛的手臂:如果疼痛的部位在手肘或肩膀,建議將手臂自由地擺動,以緩解疼痛。
  • 冰敷:如果區域性皮溫高,可以使用冰敷的方法。以 10 分鐘冰敷,10 分鐘休息的方式交替。只要關節仍是熱的,就不要用熱敷。
  • 冰熱交替:假如急性腫痛減弱,且熱已消除,就可以冰熱敷交替的方法來治療,即冰敷 10 分鐘後熱敷 10 分鐘,如此反覆。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