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手綜合徵: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肩手綜合徵是指在原發病恢復期間,表現為病側上肢的手突然浮腫、疼痛、運動功能受限,以及病側肩疼痛。嚴重者可出現手及手指變形,手功能完全喪失的情況。

  • 肩手綜合徵是主要發生於腦卒中後 1~3 個月的併發症,發病率達 12.5%~70.0%,僅有 1/5 的患者能夠完全恢復以前的活動[1]
  • 本病最主要的病因有:腕關節長時間強制性掌屈;腕關節過度伸展可產生炎症樣的浮腫及疼痛;病側手背長時間靜脈輸液;病側手傷。
  • 本病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病側手突然浮腫,運動範圍很快明顯受限。第二期:手的症狀更為明顯,手及手指難以忍受的壓痛明顯加重,肩痛及運動障礙,手的水腫症狀減輕。第三期:水腫、疼痛完全消失,但未經治療的手活動能力永久喪失,形成固定的有特徵性的畸形手。
  • 本病主要表現為肩部疼痛、上肢水腫、關節活動受限;若不及時治療,可出現手及手指變形,手功能完全喪失的情況。
  • 主要有康復治療、針刺療法、推拿療法、中藥治療和肌內效貼這 5 種治療方法。治療目標主要是儘快減輕水腫,緩解疼痛和僵硬。
  • 未經治療的手,活動能力會永久喪失,形成固定的有特徵性的畸形手。
  • 可通過以下方式預防:仔細擺放臥床時和坐在椅子上的體位;避免在偏癱手上做靜脈輸液;不要使用熱水瓶;避免手的小損傷。在肩手綜合徵早期,只要一出現水腫、疼痛及運動受限,就立即給予治療,預後佳。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手和腕部水腫,以手背最為明顯,水腫範圍包括掌指關節和手指,面板皺紋消失,特別是指節及近端和遠端的指間關節。水腫處柔軟、膨隆,通常近端正好止於腕關節。
  • 肩部靜止或活動時出現疼痛,腕、掌指關節、指間關節觸痛。
  • 運動功能受限,腕部疼痛被動旋後受限;腕背伸受限;掌指關節屈曲明顯受限;手指的外展嚴重受限;近端指間關節堅硬腫大;遠端指間關節伸直不能或只能稍微屈曲。
  • 手部血管舒縮功能改變,手的顏色發生變化,呈粉紅或淡紫色;指甲開始改變,患側指甲比健側更白或無光澤。

建議就診科室

  • 康復科

醫生如何診斷肩手綜合徵?

目前卒中後的肩手綜合徵尚沒有診斷金標準,也缺乏特異性和靈敏度高的診斷性試驗,現階段肩手綜合徵的診斷仍主要依靠臨床表現。目前引用較多的是 Tepperman 等 1994 年提出的 SHS 臨床診斷標準。

診斷標準如下:

  • 肩部靜止或活動時出現疼痛;
  • 手和腕部水腫;
  • 手部血管舒縮功能改變;
  • 腕、掌指關節、指間關節觸痛。

上述肩和手的症狀全部出現為臨床確定的肩手綜合徵,若僅有手部症狀而肩部不受累或僅出現手部腫脹伴掌指關節和/或腕部觸痛為臨床可能的肩手綜合徵。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彩色多普勒超聲;
  • X 線片;
  • 三相骨掃描;
  • 皮溫;
  • 交感神經性面板反應;
  • 紅外線遠距離熱成像。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手腫多久了,是一直這麼腫還是越來越腫?
  • 發病後手部顏色是否發生過變化?之前什麼顏色?改變成什麼顏色?持續多久?
  • 肩部疼痛多久了?靜止時還是活動時痛?疼痛程度如何?
  • 手部肩部是否有運動功能障礙?出現多久了?程度如何?
  • 有無長時間在病側手輸液的情況?
  • 病側手有無出現過損傷?
  • 病側手有無出現過長時間過度的掌屈或伸展?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為什麼會得肩手綜合徵?預後如何?
  • 目前的治療手段有哪些?哪些適合我做?
  • 需要治療多久?能恢復到何種程度?
  • 治療期間有何注意事項?
  • 是否需要吃藥?吃多久?
  • 肩手綜合徵是否會影響我的生活質量?是否會有後遺症?

腦卒中肩手綜合徵患者,均需得到及時合理的康復護理,注重患者肢體功能的改善,減輕其水腫與疼痛狀況,以促使患者手部、肩部以及腕部等部位活動功能充分改善。通過心理護理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以穩定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配合度進行臨床治療。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注意肢體位置的擺放,注意患者臥床和坐在椅子上的體位擺放。如果患者還不能保證患者的腕部不處於過屈位或不能保證不把偏癱手臂吊在輪椅外,可用一輪椅桌板將手放在上面以防止損傷。
  • 避免在患側手上做靜脈輸液,可用鎖骨下靜脈代替。
  • 不使用熱水瓶。
  • 避免手部的小損傷。
  • 避免長時間的腕關節強制性掌屈以及腕關節過度伸展。

治療的主要目標是儘快減輕水腫,緩解疼痛和僵硬。在疾病早期,只要一出現水腫、疼痛或運動受限的情況,立即予以治療,可取得最佳效果。在數月之後,如果有炎症反應、急性疼痛和水腫的症狀,治療仍然有效。一旦發生實變,雖然手可恢復正常的大小、顏色,但很難改變手的攣縮。

藥物治療

  • 類固醇激素和非甾體類抗炎藥;
  • 鈣通道拮抗劑;
  • 興奮性穀氨酸(NMDA)受體拮抗劑和γ-氨基丁酸(GABA)受體興奮劑;
  • α-神經節阻滯劑、抗驚厥藥物、神經安定藥物、降鈣素等。

其他治療方法

  • 壓迫性向心纏繞:以一根粗約 1~2 毫米的長繩由遠端向近端纏繞拇指,然後是其他手指。之後開始纏手,直纏到腕關節上。纏完後,治療師立即從指端繩環處迅速拉開纏繞的線繩[3]
  • 將患肢抬高,防止患手長時間處於下垂位;坐位時,其上肢要置於前面的桌子上,保持腕關節背屈[3]。各種體位均應避免腕屈曲[3]

物理治療

  • 冰療:碎冰與水按 2∶1 比例混合,治療師將患者的手浸入冰水中 3 次,每次浸入之間有短暫的間隔[3]
  • 冷熱水交替法:取 50 度的溫水一盆,另外 10 度左右的冷水一盆,先將患手放在溫水裡浸泡 10~15 分鐘,拿出來放在冷水裡浸泡 10 分鐘,照此方法,每天早晚各一次。
  • 物理因子治療:經皮神經電刺激、光療、超聲波療法、溫熱磁場治療、電反饋治療、氣壓治療,以及早起矯形器等等,都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1]

運動療法

  • 主動運動:治療中儘可能讓患者做主動運動,即使手完全癱瘓,也應結合有主動功能的肌肉進行鍛鍊[3]
  • 被動運動:小心地進行肩關節的被動運動可以防止出現肩痛,手和手指的被動活動也應該非常輕揉,不應引起疼痛[3]
  • 肌內效貼技術:改善迴圈,消除消腫,直接減輕了皮下痛覺感受器的刺激達到減輕疼痛的作用;改善關節活動度[3]
  • 拔罐治療:具有溫通經脈、活血祛瘀、通絡止痛的作用[3]
  • 氣壓治療:氣壓治療可通過氣流加壓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提高血管運動功能、減緩肌群萎縮和關節僵化[1]

中醫治療

  • 口服中藥:治療以益氣活血、通絡止痛為法。
  • 鍼灸:以多選用活血通絡的穴位為主,如天泉穴、肩髃、肩髎、尺澤等,頭、體針結合,並適當選用電針加強其作用。
  • 中藥薰洗:活血化瘀、調和氣血、通脈止痛的療效,並避免內服藥物對胃腸的刺激[4]

疾病發展和轉歸

  • 第一期持續 3~6 個月,20% 是雙側性的,這一期如果出現症狀立即開始治療,常可控制其發展,並且痊癒;如不及時治療就很快轉入第二期。
  • 第二期平均持續約 3~6 個月,預後不良,為了把障礙減少到最小程度,必須積極治療。
  • 第三期是不可逆的終末階段。病側手完全廢用,成為終身殘疾。

肩手綜合徵可以是原發的,也可由不同因素促發,如輕微的周圍神經損傷及中樞神經障礙、急性卒中、脊髓損傷、內分泌疾病和心肌梗塞都可引起肩手綜合徵。肩手綜合徵是腦卒中後偏癱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1]

腦卒中後出現肩手綜合徵的常見原因:

  • 中樞損傷導致交感神經系統功能障礙。
  • 長時間的腕關節強制性掌屈。
  • 過度腕關節伸展可產生炎症樣浮腫及疼痛。
  • 長時間病側手背靜脈輸液。
  • 病側手傷。
  • 內分泌障礙、垂體腎上腺系統功能失調。

肩手綜合徵是腦卒中後突發的以肩手腫脹、疼痛以及運動功能受限為特點的繼發性併發症。疼痛將影響患者進行全面康復。若不予以治療將導致手及手指永久性畸形。

肩手綜合徵的常見症狀包括:

  • 手和腕部水腫,以手背最為明顯,水腫範圍包括掌指關節和手指,面板皺紋消失。
  • 肩部靜止或活動時出現疼痛,腕、掌指關節、指間關節觸痛。
  • 運動功能受限,表現為腕部疼痛,手被動旋後受限;腕背伸受限;掌指關節屈曲明顯受限;手指外展嚴重受限;近端指間關節堅硬腫大;遠端指間關節伸直不能或只能稍微屈曲。
  • 手部血管舒縮功能改變,手的顏色發生變化,呈粉紅或淡紫色,尤其是患臂垂於體側時更明顯。指甲顏色開始改變,患側手指的指甲比健側白或無光澤。

肩手綜合徵的進展過程分為 3 期,主要表現為:

  • 第一期:病側手突然浮腫,運動範圍很快明顯受限。
  • 第二期:手的症狀更為明顯,手及手指明顯難以忍受的壓痛進一步加重,肩痛且運動障礙,手的水腫減輕。
  • 第三期:水腫、疼痛完全消失,但未經治療的手活動能力永久喪失,形成固定的有特徵性的畸形手。

絕大部分的肩手綜合徵是可以預防的,預防肩手綜合徵的目的在於避免水腫,但是隻要出現以上症狀就應立即就醫治療。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要注意患者臥床和坐位的體位擺放。儘量保證患者的手腕不處於過屈位或不把偏癱手臂懸吊在輪椅外,若不能保證可將患者的手放在輪椅桌板上面以防止損傷。
  • 當患者用偏癱上肢進行負重練習時,應格外小心。治療中患者如果表示有不適或疼痛,治療師即應改變患手的位置。
  • 應儘量避免在偏癱手上做靜脈輸液。可用鎖骨下靜脈替代。
  • 不要使用熱水瓶。
  • 幫助患者避免手的小損傷預防。
  • 避免長時間的腕關節強制性掌屈、過度腕關節伸展[3]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