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蛋白尿: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間歇性蛋白尿(intermittent proteinuria)是指尿液中的蛋白含量有時會超過正常水平,但並非每次尿檢均得出異常結果。

  • 間歇性蛋白尿的病因複雜多樣,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型別。生理性間歇性蛋白尿的主要原因是劇烈運動、各種理化因素刺激,以及身體姿勢導致腎臟血管迴流受阻等。病理性間歇性蛋白尿大部分由泌尿系統本身的疾病所致,而全身性疾病也可能是誘發因素。
  • 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有時會超過正常水平,表現為排尿後,尿液表面可形成細密、不易消失的小氣泡。一旦誘因受到有效控制,大部分間歇性蛋白尿就會自行消失。不過,腎病早期患者需要特別引起重視,務必遵醫囑治療,否則間歇性蛋白尿會隨著病情進展演變為持續性蛋白尿。
  • 假如在體檢時發現有蛋白尿,或是懷疑自己的尿液有所異常,均可前往醫院接受篩查,以明確腎臟是否發生病變。醫生在瞭解病史和體格檢查的基礎上,會逐一檢測尿液、血液樣本,並通過影像學技術和內鏡技術探尋體內病灶的具體位置和嚴重程度,必要時還可能對病變部位進行活檢。
  • 醫生會根據間歇性蛋白尿的具體病因來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若間歇性蛋白尿並非由疾病導致,則無需治療。假如是自身免疫病累及泌尿系統者,則需要及時採用免疫抑制劑控制病情。發生感染者需儘快使用抗感染藥物清除病原體。若患者伴有尿路結石或泌尿系統腫瘤,則有必要及時實施外科手術,否則病情可能進一步惡化。
  • 患者應積極治療原有的各種慢性病,做好疾病管理,控制血壓、血脂、血糖水平至醫生推薦的範圍。改善生活方式,堅持每天開展適量鍛鍊,促進血液迴圈,保持健康體重。日常應確保每天合理的飲水量,嚴格控制食鹽攝入量。

何時就醫?

無論任何時候發現有間歇性蛋白尿,都要及時就醫以查明原因。

就診科室

  • 泌尿外科
  • 腎內科
  • 風溼免疫科

就醫前準備

為了幫助醫生明確間歇性蛋白尿的原因,患者在就醫前請準備好以下資訊:

  • 症狀開始時間、持續時間、尿色、尿量、是否伴隨疼痛發熱等其他表現。
  • 是否第一次出現此症狀,如果不是,是否曾經接受過診治(包括服用的藥物和接受的手術),家族中是否有成員有相似症狀或病史。
  • 近期及長期服用的藥物和保健品:包括去甲腎上腺素、注射白蛋白或血漿蛋白等。

常用檢查

醫生通常採取以下方法來診斷間歇性蛋白尿並明確間歇性蛋白尿的原因。

  • 病史:患者需告知醫生自己的病史、症狀以及使用的處方和非處方藥物等資訊。
  • 體格檢查:醫生通常會拍打患者腹部和背部,檢查膀胱和腎臟區域是否有疼痛或壓痛。
  • 尿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是最簡便而可靠的診斷尿路感染的方法。偶見微量蛋白尿,如有較多蛋白尿則提示腎小球受累。
  • 尿蛋白測定:尿小分子量蛋白測定可見微量白蛋白尿,正常人尿白蛋白排洩量為 1.5~20 μg/min,或小於 30 mg/24h,用常規方法測出蛋白尿時,白蛋白排洩量常已大於 200 μg/min 或 300 mg/24h,當測得尿白蛋白排洩量為 20~200 μg/min,定義為微量白蛋白尿。
  • 血尿酸測定:急性發作期絕大多數患者血清尿酸增高,採用尿酸氧化酶法,男性 416 µmol/L(7 mg/dl)、女性 357 µmol/L(6 mg/dl)具有診斷價值。若已使用排尿酸藥或糖皮質激素,則血尿酸水平可以不高,緩解期可正常。
  • 腎穿刺活組織檢查:該檢查可以為確定腎病綜合徵和病理型別提供形態學診斷,並對治療方案確定的及估計預後有著指導性意義。

治療原則

醫生會通過治療間歇性蛋白尿的潛在病因來治療間歇性蛋白尿。若間歇性蛋白尿並非由嚴重疾病導致,患者通常無需治療。

以下是針對一些常見病因的治療方法:

  • 泌尿系統感染:需要儘快使用抗感染藥物,徹底清除細菌或使病毒感染處於持續抑制狀態,以免病情進一步惡化,防止病原體向周邊組織蔓延。
  • 自身免疫病:患者在病情發作時,需要使用強效免疫抑制劑,例如大劑量糖皮質激素衝擊治療以迅速緩解症狀。
  • 慢性腎病:治療首先應對原發疾病和因素進行控制,特別是糖尿病腎病患者。此外,還應限制飲食中蛋白質、磷和鉀的攝入,治療貧血、心衰等併發症,嚴重的患者可採取透析或腎移植治療。
  • 泌尿系統腫瘤:醫生會針對不同程度的病變採取不同的治療措施,總的治療原則以手術切除為主,放化療結合為輔。手術可選擇徹底切除的根治術,也可以選擇保留區域性組織的部分切除術,具體手術方式視情況而定。

常見原因

引起間歇性蛋白尿的原因很多,多見於生長髮育較快的青少年,全身性疾病及泌尿系統鄰近器官疾病也可引起間歇性蛋白尿。一些常見病因如下:

生理性間歇性蛋白尿

  • 功能性蛋白尿:指尿蛋白增多而無實質性腎臟病者,常見於劇烈運動、發熱、低溫刺激、精神緊張、交感神經興奮、使用去甲腎上腺素、注射白蛋白或血漿蛋白(溢位性蛋白尿)等。
  • 熱性蛋白尿:在急性熱病的早期出現的蛋白尿,隨著發熱減輕而消失。
  • 運動性蛋白尿:健康人在劇烈運動後出現的一過性蛋白尿,這種功能性蛋白尿持續的時間與運動強度相關,通常在 24 h 內消失,激烈而長時間的運動(如馬拉松等)所引起的蛋白尿可持續 1~3 周,甚至 3 周以上,有時伴有輕度的血尿和管型尿,一般不引起腎實質障礙,尿內增加的蛋白質以白蛋白佔主要成分。
  • 體位性或直立性蛋白尿:由於直立體位或腰部前突時引起的蛋白尿。發生機制可能與直立時左腎靜脈受壓(即胡桃夾現象),或直立時腎的位置下移,使腎靜脈扭曲而至腎臟處於淤血狀態,以及淋巴、血流受阻,並有報道胡桃夾現象是青少年直立性蛋白尿主要原因之一。

病理性間歇性蛋白尿

  • 泌尿系疾病:尿中混有多量血、膿、黏液等成分導致尿蛋白定性陽性,主要見於泌尿道炎症、結石、腫瘤、損傷出血等,一般不伴有腎臟本身損害,一旦病因解除,蛋白尿就會消失。
  • 腎小球或腎小管疾病:腎病綜合徵、腎小球腎炎、膜性腎病等起病隱匿,早期僅有間歇性蛋白尿,隨著病情的發展而呈持續性,伴有腎濃縮功能受損時夜尿增多,晚期可發生腎功能不全。
  • 全身性疾病:結節性多動脈炎性鞏膜炎、痛風、高尿酸血癥、高血壓、心力衰竭、重症脊柱凸等疾病,造成腎臟損害或隨病情的好壞而出現間歇性尿蛋。

高危人群

存在下列情況的人群更容易出現間歇性蛋白尿:

  • 腎病家族史;
  • 高尿酸血癥;
  • 高血壓;
  • 胡桃夾綜合徵;
  • 服用某些藥物,包括使用去甲腎上腺素、注射白蛋白或血漿蛋白;
  • 劇烈運動,如長跑;
  • 細菌或病毒感染,如大腸桿菌等;
  • 患有影響一個或多個器官的疾病。

臨床表現

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有時會超過正常水平,表現為排尿後,尿液表面可形成細密、不易消失的小氣泡。一旦誘因受到有效控制,大部分間歇性蛋白尿就會自行消失。

伴隨症狀

不同原因的間歇性蛋白尿會伴有相應的其他臨床症狀:

  • 間歇性蛋白尿伴高血壓、水腫:見於腎小球腎炎等早期表現。
  • 間歇性蛋白尿伴尿頻、尿急、尿痛:多見於急性膀胱炎,也可能是急性腎盂腎炎、急性前列腺炎等。
  • 間歇性蛋白尿伴尿酸升高:可見於痛風性腎病、痛風、高尿酸血癥等。
  • 間歇性蛋白尿伴疼痛:常見於尿路結石,也可能是泌尿系統腫瘤、腎結核和腎盂腎炎等。
  • 間歇性蛋白尿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劇烈活動,避免過於勞累或精神壓力過大。
  • 控制一日內食鹽與蛋白質的攝取量。
  • 慢性病患者務必控制血壓、血脂、血糖水平至醫生推薦的範圍。日常應規範用藥,維持各項指標長期穩定,避免出現大幅波動。切忌盲目服用中草藥、保健品或營養品,以防引發不良反應。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