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腳氣病(Beriberi)不是腳氣,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 腳氣病又稱維生素 B1(硫胺素) 缺乏病,是人體由於長期酗酒、飲食結構單一、缺乏粗糧和雜糧等原因,導致維生素 B1 嚴重缺乏,最終造成中樞神經和心血管系統損害。目前腳氣病已經非常罕見,通常發生在以精白米為主食的地區。

本病按臨床表現分為 3 種類型,乾性、溼性及混合型。乾性腳氣病以神經系統表現為主,表現為感覺和運動障礙、肌力下降,部分病例發生足下垂,行走時呈跨閾步態(必須高抬下肢才能起步)等;溼性腳氣病以心力衰竭表現為主,表現為軟弱、疲勞、心悸、氣急等;混合型腳氣病可同時出現神經和心血管系統症狀。

重症患者確診後,應立即接受口服或注射大劑量維生素 B1 ,病情輕微的患者可適量補充維生素 B1 補劑。

預防的關鍵在於每天通過食物補充足夠的維生素 B1

如果伴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出現了腳氣病的相關症狀,應該儘快前往醫院接受診治。

就診科室

  • 營養科
  • 神經內科
  • 心內科

醫生如何診斷腳氣病?

臨床醫生會通過仔細觀察患者的症狀和體徵,詢問既往病史和飲食狀況,並結合實驗室和心電圖檢查診斷。

  • 驗血: 是否發生感染和炎症反應;維生素 B1 含量是否低於正常水平;丙酮酸含量是否上升;紅細胞轉酮酶活性(ETKA)是否上升。
  • 驗尿:尿中維生素 B1 排出量是否低於正常水平。
  • 心電圖:是否發生心律失常。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症狀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 目前症狀達到怎樣的嚴重程度?
  • 是否持續加重?還是維持不變?
  • 以前是否發生過類似症狀?
  • 近期的飲食是否正常?
  • 是否經常吃豆類、瘦肉或堅果?
  • 共同進餐的人員是否也有類似症狀?
  • 在何種情況下,症狀似乎有所緩解?
  • 發生什麼情況會造成症狀加重?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為什麼會發生腳氣病?
  • 需要做哪些檢測可以確診?
  • 推薦採用什麼方案進行治療?
  • 治療多久之後症狀可以緩解?
  • 是否會導致後遺症?
  • 今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患者必須改善飲食習慣,確保營養均衡;妊娠期女性和慢性病患者需定期隨訪,以便於醫生強化疾病管理[2]

  • 飲食中必須增加粗糧和堅果,以補充每日所需的維生素 B,每天還需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
  • 戒菸限酒。
  • 對於疾病或生理因素導致維生素 B1 吸收不足的患者,可每天服用複合維生素補劑。
  • 妊娠期女性和慢性病患者,最好定期進行隨訪。臨床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趨勢,及時調整維生素補劑的用量。

腳氣病的治療就在於解決病因,儘快給患者補充維生素 B1。通常症狀在 2 周內即可緩解。

  • 病情輕微的患者可適量補充維生素 B1 補劑。
  • 重症患者確診後,應立即接受口服或注射大劑量維生素 B1
  • 同時調整每日飲食結構,增加粗糧、肉類、豆類的比例。

維生素 B1 是人體必須的營養元素,但在體內很少儲備,一般在飲食缺乏 1~2 周後,人體組織中維生素 B1 的水平就會降低。維生素 B1 參與人體內眾多重要的代謝反應,最重要的就是葡萄糖代謝。一旦維生素 B1 缺乏將會造成糖代謝障礙,糖代謝中間產物丙酮酸和乳酸累積,就會損害患者的中樞神經和心血管系統。

常見病因有哪些?

  • 攝入不足。膳食中維生素 B1 含量不足為常見原因。長期食用精製米、面;洗米、煮飯、煮菜過程中維生素喪失、破壞為常見原因。另外,當母親膳食中缺乏維生素 B1,且單純母乳餵養未加輔食,嬰兒即可患病;某些魚類、貝類含有破壞維生素 B1 的酶,長期喜食生魚、貝類者也易患本病。
  • 吸收障礙。慢性消化紊亂、長期腹瀉等引起吸收障礙,導致缺乏。
  • 需要量增加。小兒生長髮育迅速,需要量相對較多;長期發熱、感染、手術後、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因代謝旺盛、消耗增加,對維生素 B1 需要量亦增加,若不及時補充,易引起缺乏。

危險因素有哪些?

導致腳氣病的危險因素主要與飲食習慣、營養不足有關,包括:

  • 烹飪不當:高溫、煎炸可導致維生素 B1 流失;
  • 不良嗜好:長期飲酒,喜歡生食水產品,不吃粗糧;
  • 營養結構失衡:以精製米為主,缺少雜糧,缺少蛋白質,缺少綠葉菜;
  • 無法正常飲食:例如癌症患者化療的副作用,或是妊娠期間的劇烈孕吐;
  • 伴有進食障礙:例如厭食症患者;
  • 伴有嚴重的消化系統疾病:例如克羅恩病或潰瘍性結腸炎;
  • 各種慢性病患者: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肝病、慢性腎病透析治療;
  • 生活起居缺乏照顧的特殊人群:高齡老人、工地民工。

維生素 B1 攝入不足持續數週,即可出現症狀,早期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

  • 注意力無法集中;
  • 精神萎靡、疲乏無力;
  • 食慾不振、體重下降;
  • 失眠、健忘;
  • 抑鬱、易怒;
  • 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隨後可出現腳氣病的典型症狀,臨床可分為 3 種主要型別:

  • 溼型腳氣病:心動過速、呼吸窘迫和下肢水腫。
  • 幹型腳氣病:主要是神經系統的周圍神經損害;手腳乏力、麻木或有刺痛感,行走困難,四肢肌肉痙攣。
  • 混合型腳氣病:嚴重缺乏維生素 B1 者可同時出現神經和心血管系統症狀。

腳氣病會導致哪些併發症?

隨著病情進展,腳氣病將導致非常嚴重的併發症。

  • 心力衰竭:溼型腳氣病可在短時間內迅速進展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肺水腫或休克,搶救不及時有致死風險。
  • 韋尼克腦病:精神異常(精神錯亂、認知障礙);眼球運動障礙;共濟失調(姿勢、步態和語言障礙)。如果未能及時治療,將導致不可逆的神經損害,甚至造成患者死亡。
  • 科薩夫綜合徵:患者對於剛發生的事情往往一轉身就遺忘,並可能伴有其他認知障礙,以及時間、空間的定向障礙。該綜合徵可與韋尼克腦病相伴發生。

預防腳氣病的關鍵在於每天通過食物補充足夠的維生素 B1

  • 健康飲食,每天確保足量的全穀物類、豆類、堅果、瘦肉、動物內臟、綠葉蔬菜[1]
  • 戒菸限酒,少喝含糖量高的飲料,防止對人體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 烹製食物的過程要科學: 煮飯前不要反覆淘洗,以免損失大米中大部分的維生素 B1;高溫煎炸或過於複雜的烹製過程會破壞食物中的各種維生素;水產品應儘可能煮熟後再食用,否則容易食物中毒,並導致體內維生素 B1 降低。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