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口腔是脣、顎、面頰和口腔底之間的空間,向上與鼻腔相通,向後與咽相連,包含嘴脣、牙齒、牙齦、部分舌頭等。口腔與與呼吸、說話、進食、咀嚼和吞嚥都有關。

口咽是喉嚨的一部分,包括舌根(舌頭的後三分之一)、軟顎(口腔頂部的後部)、扁桃體以及喉嚨的側壁和後壁。食物通過口嚥進入消化道。

通常所說的口腔癌(Oral Cavity Cancer)是發生於口腔的癌症。

口腔由多種不同的細胞組成,這些細胞生長失去控制,就會導致癌症發生。根據細胞來源的不同,口腔癌可分為:

  • 鱗狀細胞癌:超過90%的口腔和口咽部癌症為鱗狀細胞癌,這種癌起源於口腔和口咽內膜的鱗狀細胞。
  • 小涎腺癌:涎腺即唾液腺,分佈在口腔和咽喉內膜上,分泌唾液潤滑和溼潤口腔及咽喉。這類腺體癌變形成小涎腺癌,較少見。

口腔癌不常見,根據國家癌症中心釋出的資料,我國2018年預估的口腔和口咽癌新發病例4.81萬例,預估死亡病例為2.21萬例。

口腔癌的病因未明,生活中的一些因素會增加口腔癌的發生風險,包括吸菸、飲酒、嚼食檳榔、不注意防晒、蔬菜水果吃得太少等。

口腔癌最常見的症狀為難以癒合的口腔潰瘍,口腔疼痛也很常見,還可能出現臉頰腫塊、喉嚨痛、牙齒鬆動、有持續口臭、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等症狀。

醫生主要依靠活檢病理診斷口腔癌,還可能讓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CT、磁共振、鋇餐等)、抽血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牙科檢查、頭頸部檢查等。

口腔癌的治療選擇取決於癌症的分期和型別。可用的治療手段包括區域性治療(手術、放療)和系統治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

早期口腔癌的5年生存率約為92%,如果侵犯周圍淋巴結,5年生存率會下降到61%,如果遠處轉移,5年生存率位24%。及早發現,規範治療是關鍵。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果出現難以癒合的口腔潰瘍、持續的口腔疼痛、不明原因體重明顯減輕等情況,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需要注意的是,口腔癌不同於普通的口腔科疾病,它屬於惡性腫瘤,診斷可能需要多個學科(口腔、耳鼻喉、腫瘤等)的醫生共同參與。手術和放化療都需要很高的專業技能,普通口腔科醫生在對口腔癌的認識方面,以及治療方式的規範化、技能熟練度方面,有一定區別。

所以,推薦口腔癌患者在選擇就診醫院及科室方面,優先選擇綜合性醫院,或設有腫瘤科的口腔醫院。

建議就診科室

  • 腫瘤科
  • 口腔科

醫生如何診斷?

醫生會詢問病史,併為患者進行體格檢查。患者可能需要接受以下檢查:

  • 頭頸部檢查:如果懷疑口腔癌,醫生通常對患者頭頸部進行全面檢查。常用的的檢查方式包括:
    • 間接咽鏡和喉鏡檢查:這是一種有細長手柄的小鏡子,醫生可以藉助它觀察口腔內部和口咽處的情況。
    • 直接咽鏡和喉鏡檢查:這是一種光纖顯微鏡,觀察範圍更大。
  • 內窺鏡檢查:從口腔或鼻腔向下穿過的不同型別的內窺鏡進行檢查,有助於醫生徹底檢查口腔、口咽、喉部、食道以及氣管,明確腫瘤的侵犯範圍。這種檢查需要麻醉。
  • 活檢病理:這是醫生確診口腔癌的唯一方法。活檢方式包括:
    • 脫落細胞學檢查:這種檢查過程中,醫生刮擦病變位置,並將收集的組織塗抹在玻片上,染色後在顯微鏡下檢查。這種檢查有可能不夠準確,目前已不常用。
    • 切除活檢:這是口腔癌最常用的活檢方式。醫生會部分或全部切除懷疑為口腔癌的病灶,進行病理檢查。
    • 細針穿刺活檢:這種活檢方式主要用於檢查頸部腫塊,瞭解是否有淋巴結轉移。
  • HPV檢測:如果懷疑口腔癌,對於口腔癌的活檢組織,醫生可能還會進行檢測瞭解是否有HPV感染,以便之後更好地選擇治療方案。
  • 影像學:這類檢查能夠幫助醫生了解癌細胞是否發生轉移,常用的檢查方式包括X線、鋇餐、CT、磁共振(MRI)、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ET-CT)等。
  • 抽血檢查:醫生通常會讓患者進行血常規、肝腎功能檢查,方便之後選擇合適的治療。
  • 牙科檢查:口腔癌可能需要放療,會對患者的牙齒造成影響,醫生通常會對牙科進行檢查。

醫生可能會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出現過什麼症狀?
  • 發病時間有多久?
  • 什麼情況下症狀會緩解或加重?
  • 進行過什麼治療嗎?效果如何?
  • 以前感染過HPV嗎?
  • 是否有吸菸、酗酒、咀嚼檳榔等不良習慣?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的問題?

  • 是口腔癌嗎?
  • 目前處於什麼階段?癌細胞轉移了嗎?
  • 為什麼會得口腔癌?
  • 還需要做哪些檢查可以確診?
  • 推薦採用什麼治療方案進行治療?
  • 能否治癒?是否會復發?
  • 治療期間需要注意些什麼?
  • 會影響容貌嗎?
  • 日常生活有哪些注意事項?
  • 口腔癌會傳染嗎?
  • 口腔癌會遺傳給下一代嗎?

口腔癌患者在治癒後,仍有可能復發或發生第二種癌症。還有一部分患者難以治癒,需要帶瘤生存。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

規律隨訪

治療後的隨訪非常重要。隨訪不僅能幫助醫生了解療效,還能及時發現復發。因此,患者一定要根據醫生的建議,規律進行隨訪複查。

口腔癌患者通常會在頭頸部或肺部出現癌症復發,因此,在隨訪中,醫生通常會進行口腔及頭頸部檢查、

抽血查血中的腫瘤標誌物,並進行CT等影像學檢查。

注意營養

口腔癌本身及其治療,可能會導致口乾、味覺喪失,還可能導致牙齒脫落。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不要因進食不便造成營養不良。

對於難以進食的患者,可以通過留置胃管等措施來保證營養的攝入。

恢復語言功能

口腔癌本身及其治療,可能會影響患者的語言功能,影響日常交流。在治療結束後,語言功能受影響的患者可到專科醫生處尋求幫助。

獲得情感支援

發生癌症,會對患者的情感產生巨大沖擊,患者如果因此產了負面情緒,可以多與家人溝通或是諮詢相關領域的醫生。

口腔癌如何治療?

口腔癌的治療選擇取決於癌症的分期和型別。可用的治療手段包括區域性治療(手術、放療)和系統治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

手術

手術既可以用來切除口腔癌病灶,還可以通過重建手術來改善患者的外觀和口腔功能。常用的手術方式包括:

  • 莫氏顯微外科手術(Mohs micrographic surgery):主要用於脣癌的治療。醫生會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切除病變部位,每切下一層就立刻進行病理檢查,如果發現有癌細胞則繼續切,直至顯微鏡下不再看到癌細胞為止。做這種手術的醫生需要專門培訓,對醫院和器材也有要求。
  • 舌切除術:主要用於舌癌的治療。這種手術能切除舌頭上的癌症病灶,如果病灶較大,也可能將整個舌頭切除。
  • 下頜骨切除術:如果口腔癌已經侵入何故,則需要進行該手術,移除全部或部分下頜骨。對於全部切除了下頜骨的患者,可用身體其他部分的骨頭(例如小腿上的腓骨)替代下頜骨。
  • 上頜骨切除術:對於口腔癌侵犯上顎的患者,需要進行該手術。
  • 喉切除術:如果口腔癌侵犯到了咽喉,醫生可能會為患者進行喉切除術。同時,醫生會在患者菁前切開一個小口,將氣管與小口連線,患者術後將通過這個小口呼吸。
  • 淋巴結清掃:口腔癌可能會伴有頸部淋巴結的轉移,對於這類患者,醫生在切除腫瘤病灶後需要進行淋巴結清掃。
  • 口腔重建術:口腔癌術後,如果切除部分較多,對患者的外觀和功能造成了損傷,可以行重建手術。

放療

放療通過高能射線殺死癌細胞。在口腔癌治療中,主要是要外放射,主要用於以下情況:

  • 口腔癌病灶較小,可通過放療照射直接殺死癌細胞。病灶較大的口腔癌患者,需要放療聯合手術切除,或是放療聯合化療、靶向治療。
  • 術前放療:對於病灶較大無法手術切除的患者,也可以在術前放療縮小病灶,爭取手術機會。
  • 術後放療:對於手術沒能完全切乾淨病灶的患者,可在術後放療進一步殺死癌細胞。

  • 姑息放療:放療還可以用於骨轉移患者的止痛。

腔癌的放療方式包括外照射(External beam radiation therapy,EBRT)和近距離放療(Brachytherapy)。其中,常用的外照射手段包括三維適形放療(3D-CRT)和調強放療(IMRT)。近距離放療則是將放射性粒子放置在腫瘤病灶旁,或植入病灶內,殺死癌細胞。

化療

化療藥物可以殺死癌細胞或阻止其生長,可以口服或者通過靜脈使用。在口腔癌中,化療主要用於以下情況:

  • 術前化療(新輔助化療):對於病灶較大無法手術切除的患者,也可以在術前化療縮小病灶,爭取手術機會,並提高手術成功率。
  • 術後化療(輔助化療):對於手術沒能完全切乾淨病灶的患者,可在術後化療進一步殺死癌細胞,降低復發風險。
  • 轉移性口腔癌:對於已經發生轉移的晚期口腔癌,通常使用化療進行系統治療。

常用來治療口腔癌的化療藥包括:順鉑、卡鉑、5-氟尿嘧啶(5-FU)、紫杉醇、多西他賽和羥基脲。此外,甲氨蝶呤、博來黴素、卡培他濱等也可用作治療。

根據患者的病情情況,醫生可能會將2種或2種以上的藥物聯合使用。

靶向治療

靶向藥物能夠針對致癌突變進行治療。目前在口腔癌的治療中,主要應用的靶向藥是西妥昔單抗。

西妥昔單抗針對的是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突變,能夠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和生長。

免疫治療

免疫療法能夠影響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從而更有效地識別和殺死癌細胞。

免疫系統不攻擊人體自身是因為有一類“開關”存在,它們被稱作免疫檢查點。癌細胞“聰明”地利用這類開關,逃脫免疫系統的識別和攻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能針對這類“開關”起作用,主要用於化療失敗後的患者。目前口腔癌治療中,可用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帕博利珠單抗和納武利尤單抗。

口腔癌的病因是什麼?

癌症的發生與基因突變相關,這類基因被叫做致癌基因。部分致癌基因發生在生殖細胞上,會遺傳給下一代。大部分致癌基因是由於後天環境導致的突變,這類突變不會遺傳。

口腔癌的發生也與致癌突變相關,主要是不會遺傳的後天突變。

哪些人容易得口腔癌?

生活中的一些因素會增加口腔癌的發生風險,這些因素被稱為風險因素。需要注意的是,具有一個或多個風險因素,並不意味著個體一定會得癌症。

口腔癌的風險因素包括:

  • 吸菸:菸草中發現的許多化學物質可直接破壞DNA,導致致癌突變的產生,增加口腔癌的發生風險。
  • 飲酒:飲酒會增加患口腔癌的風險。口腔癌中,近70%的患者有飲酒習慣。
  • 既抽菸又飲酒:這類人群口腔癌的發生風險會更高。大量飲酒和吸菸者患口腔癌的風險可能比不吸菸不飲酒的人高100倍。
  • 檳榔:東南亞、南亞等地區有進食檳榔的習慣,嚼食檳榔也被發現可增加口腔癌的發生風險。
  • 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HPV病毒有很多種,其中能夠致癌的叫做高危型。這類HPV病毒會產生2種蛋白質(E6和E7)。這兩種蛋白質會影響細胞生長的基因,導致細胞不受控制地增殖,最終引發癌症。
  • 性別:口腔癌在男性中比女性更常見。
  • 年齡:口腔癌在年輕人中少見,大部分患者都超過55歲。
  • 紫外線:脣癌的發生於日晒過多有關。日光中的紫外線會引發基因突變,增加口腔癌的發生風險。
  • 蔬菜水果吃的太少:蔬菜水果吃的太少也會增加口腔癌的發生風險。
  • 免疫功能低下:艾滋病患者、移植後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發生口腔癌的風險也更高。
  • 遺傳性疾病:範可尼貧血(Fanconi anemia)、先天性角化不良等遺傳病患者,發生口腔癌的風險也更高。
  • 扁平苔蘚:這類疾病的患者發生口腔癌的風險也更高。

口腔癌有哪些症狀?

口腔癌可能的症狀包括:

  • 難以痊癒的口腔潰瘍:這也是口腔癌最常見的症狀。
  • 持續存在的口腔疼痛:這也是口腔癌的常見症狀。
  • 臉頰有腫塊。
  • 牙齦、舌頭或口腔黏膜上有白色或紅色斑點。
  • 喉嚨痛。
  • 咀嚼或吞嚥困難。
  • 舌頭難以活動。
  • 舌頭或口腔其他部位有麻木感。
  • 頜部腫脹導致假牙不能很好貼合,感到不舒服。
  • 牙齒鬆動或牙齒或頜骨周圍疼痛。
  • 說話時出現語音變化。
  • 頸部出現腫塊。
  •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 持續的口臭。

需要注意的是,出現上述一種或多種症狀並不意味著發生了口腔癌,畢竟口腔癌是一種很罕見的疾病。這些症狀很可能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但一旦出現這些症狀,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如何預防口腔癌?

並非所有口腔癌都能預防,但通過避免某些危險因素可以明顯降低口腔癌的發生風險。

戒菸戒酒

戒菸戒酒可以明顯降低口腔癌的發生。

避免HPV感染

通過注射HPV疫苗,能夠有效預防HPV(人乳頭瘤病毒)的感染,從而降低口腔癌的發生。

注意防晒

陽光中的紫外線是口腔癌的風險因素,在陽光下戴寬邊帽,使用防晒係數(SPF)超過30的防晒霜和潤脣膏,有助於降低口腔癌的風險。

健康飲食

多吃蔬菜水果、穀物,少吃紅肉、加工肉等,能降低口腔癌的發生風險。

選擇合適的假牙

選擇合適的假牙,能減少口腔刺激,降低口腔癌的發生風險。

及時治療癌前病變

口腔的良性病變——口腔白斑或紅斑,有可能會發展成癌症。一旦發現及時治療,有助於降低口腔癌的發生風險。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