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痛: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口腔痛即口腔疼痛(Oral pain)除了牙齒、牙周、牙槽骨原因外,還與很多全身系統性疾病有關,不少系統性疾病可引起口腔病變,導致口腔痛。某些口腔表現為全身系統性疾病的首發症狀,所以出現症狀時應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 口腔疼痛按照病因可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和牽涉性口腔疼痛。原發性口腔疼痛主要與牙齒、牙周、牙槽骨病變有關。繼發性口腔疼痛主要因三叉神經痛、腫瘤等引起。此外,牙齒疾病、鼻部疾病和心臟病可引起口腔牽涉痛。
  • 醫生會在病史、體格檢查基礎上,進行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X線片)等,以明確病因。
  • 針對不同的病因進行治療。例如齲齒視嚴重程度可進行充填、冠修復、根管治療等,甚至拔牙;根尖周炎主要治療方法為根管治療;口腔潰瘍主要採用口腔區域性治療。
  • 保持口腔清潔,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

何時就醫

出現口腔疼痛時應及時就診,查詢病因,對症治療。

就診科室

  • 牙體牙髓科
  • 口腔外科
  • 面板科
  • 血液腫瘤科

就醫前準備

為了使醫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病情,患者在就醫前準備好如下資訊:

  • 症狀開始時間、持續時間、疼痛的性質、疼痛的程度、疼痛時伴隨的其他症狀。
  • 是否第一次出現這種症狀,是否接受過相應的診治(診療過程、診療時用藥及效果)、是否自行用藥及效果。
  • 家族史、遺傳史、住院史、輸血史、外傷史、吸菸酗酒史、系統性疾病、藥物過敏史等。
  • 長期用藥史等。

常用檢查

(一)病史:根據主訴詳細詢問病史及症狀特點。

(二)體格檢查

1.區域性檢查:檢查口腔頜面部有無與疼痛發生有關的病損,如牙齒組織缺損、潰瘍外傷腫脹等

2.全身檢查:特別是全身面板檢查對糙皮性口炎、核黃素缺乏性口腔痛有意義,另外面板出血傾向對於血小板缺乏性紫癜、白血病等、診斷有輔助價值,猩紅熱或麻疹等病例的皮疹更具有診斷意義。

(三)實驗室檢查

1.對於口腔頜面部炎症患者,血象檢查尤其是白細胞計數及分類,對炎症有診斷價值。

2.對於全身性疾病導致的口腔病變的患者,進行血液學檢查及一些特異性檢查,如血清華康氏反應等,有助於對血液病和梅毒等疾病的診斷。

(四)器械檢查

1.牙髓活力測驗:根據對冷熱溫度的反應以及刺激除去後疼痛持續的時間,可以幫助診斷和確定患牙,也可用電流強度測試來判斷牙髓的活力和反應性。

2.X線檢查:藉助X線片可幫助確定隱蔽部位的齲齒、牙周病、埋伏牙、頜骨骨折、頜骨內或上頜竇內腫物、顳頜關節疾病等。

治療原則

出現症狀及時就醫,查明原因,對症治療。以下是針對部分常見病因的治療方法:

  • 齲齒:初期未出現齲洞時,可使用含氟牙膏或氟化物阻止齲齒髮生。齲齒加重時需清除齲壞組織,視嚴重程度進行充填、冠修復、根管治療等,甚至拔牙。
  • 根尖周炎:主要治療方法為根管治療。
  • 智齒冠周炎:智齒冠周炎的治療主要是增強患者機體抵抗力,控制感染,促使炎症消散。急性期過後,應考慮對病牙採用外科治療,以防復發。
  • 口腔潰瘍:可使用抗菌漱口劑,含止痛藥的漱口水、含片、凝膠或噴霧劑,皮質類固醇含片及中成藥(例如西瓜霜)進行區域性治療。
  • 顳下頜關節紊亂: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治療方法很多,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區域性封閉治療,關節腔內注藥療法,關節鏡外科治療等。治療的原則以恢復關節功能為主,以保守治療為主。

常見原因

口腔疼痛的病因及種類包括:

(一)原發性口腔痛:是由直接機械性或化學性刺激一個或多個位於口腔的痛覺感受器系統而引起口腔組織所感受的疼痛。

1.牙齒本身的疾痛:齲病、牙髓充血、牙髓炎隱裂、牙本質過敏等 。

2.牙周組織的疾病: 根尖周炎、牙槽膿腫、牙周膿腫、齦乳頭炎、冠周炎等。

3.波及口腔面板部骨膜及筋膜的疾病:如各種挫傷、挫裂、傷燒、口腔潰瘍、蜂窩織炎、膿腫、骨折、骨髓炎、急性腮腺炎、口腔腫瘤以及全身性疾病,如營養缺乏症、內分泌及代謝障礙、血液疾病、中毒、過敏等對口腔造成的損害 。

4.顳頜關節的疾病: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徵等。

5.肌肉紊亂性疾病:肌炎、肌痙攣及肌筋膜疼痛綜合徵等。

(二)繼發性口腔痛:繼發性口腔痛是由於疼痛傳導途徑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而致口腔組織的疼痛。

1.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等

2.顱內腫瘤、鼻咽部腫瘤、動脈瘤等

(三)牽涉性口腔痛:疼痛發生部位與致痛部位遠離的疼痛。如下牙病變引起的上牙疼痛、心臟病疼痛時可牽涉到左側下頜部牽涉痛。

1.牙齒疾病

2.鼻及副鼻竇疾病

3.心臟疾病

臨床表現

口腔痛發生時,以下表現可作為自行檢查的參照,但及時就診仍是必要的。

(一)齲病

齲病是使牙體硬組織逐漸毀壞崩解形成實質缺損的一種疾病,臨床上按牙體破壞的程度分為:

1、淺齲牙體破壞只限於釉質層,在點隙裂溝或鄰面呈墨浸樣或白堊色,患者一般無主訴症狀;

2、中齲破壞達牙本質淺層,形成齲洞,患者對酸甜飲食敏感,過冷過熱飲食也能產生痠痛感覺,冷刺激尤為顯著,但刺激去除後症狀立即消失;

3、深齲達牙本質深層,臨床上可見很深的齲洞,冷熱刺激和食物嵌入齲洞內部產生疼痛,當刺激除去後疼痛停止,患者無自發性疼痛。

(二)牙髓炎

牙髓炎是由於細菌及其所產生的毒素通過齲洞、牙齒外傷、缺損、磨損,或因牙周感染通過根尖孔逆行侵人牙髓而引起的炎症,根據臨床經過特點分為: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和逆行性牙髓炎。

1.急性牙髓炎

①自發性和陣發性疼痛:疼痛的性質尖銳、劇烈、難忍,早期疼痛持讀時間較短,而緩解時間較長。到晚期可能為連續不斷的疼痛,但仍有輕重程度的交替間隔,即在一直疼痛的情況下有陣發性加重的現象。

②溫度刺激引起或加重疼痛:有些化膿性牙髓炎的患牙對熱刺激極為敏感,比口腔溫度略高的刺激即可引起劇痛,而冷刺激則能緩解疼痛。

③疼痛常不能定位:疼痛不侷限於患牙,而是放散到頜面部,例如有時上頜牙齒髮生牙髓炎而感覺是下頜牙痛、前牙患病也可能感覺後牙痛。④疼痛常在夜間發作:且較白天劇烈,平臥時加劇。

2.慢性牙髓炎:多有深齲,牙髓多已暴露表層或無感覺,深部有探痛,並出血,往往有反覆急性發作史,有自發痛或自發痛史。

3.逆行性牙髓炎:臨床上除有急性或慢性牙髓炎表現之外,還可發現深牙周袋或有創傷性咬合或牙鬆動及叩痛等。

(三)根尖周炎

根尖周炎是發生在牙根尖周圍的侷限性炎症,多由牙髓病繼發,也可在牙周病的基礎上併發根尖周炎。

1.急性根尖周炎:有持續性鈍痛,初期咬緊時有舒適感,以後隨病變發展咬著患牙反而加重疼痛,不敢咬合,咀嚼有牙浮起感並鬆動,患者能明確指出患牙部位。

2.慢性根尖周炎:一般無自覺症狀,多為死髓牙,可以在相應根尖部的牙齦或牙槽黏膜見到瘻管口,有瘻管排膿史,可有反覆、急性反作史。

(四)牙周膿腫

牙周膿腫是發生於牙周袋壁的急性侷限性化膿性炎症,一般發生於重度牙周炎的深牙周袋,臨床上具有以下特點:

①突然發作:在患牙的脣頰側或舌側牙齦形成橢圓形或半球形的腫脹突起,牙齦發紅水腫,表面光亮,伴侷限性的搏動性疼痛,患牙有浮起感。

②X線顯示:牙槽骨嵴有破壞,可有骨下袋。

③患牙牙體一般無齲,牙髓活力存在。

(五)冠周炎

牙萌出過程或阻生而引起的牙冠周圍軟組織炎症,稱為冠周炎。臨床以下頜第三磨牙最多見,臨床特點:

①區域性腫脹、疼痛,進食吞嚥時更為嚴重。

②張口受限,甚至“牙關緊閉”。

③探及有阻生牙或萌出牙存在。

④多發生於年輕人,可反覆發作。

(六)頜骨骨髓炎

頜骨骨髓炎是指微生物以及物理和化學因素引起的頜骨炎症。

1.急性頜骨骨髓炎:常有冠周炎、牙髓炎、牙槽膿腫病史或有接觸放射線及砒霜磷酚等病史,區域性疼痛腫脹,功能障礙明顯,疼痛常常向患側頜骨或沿三叉神經分佈區放射,多數牙鬆動,叩痛牙槽溢脹以及下脣麻木,全身反應重,甚至出現中毒症狀。

2.慢性頜骨骨髓炎:多有急性炎症發作或腫脹反覆發作史,下脣麻木,多有瘻管存在,長期溢膿,有時可見死骨排出或探及活動的死骨。

(七)灼口綜合症

發生於口腔黏膜以燒灼樣疼痛為主的一組症候。

(八)三叉神經痛

臨床表現有以下特點:

①疼痛呈陣發性、放射性劇痛,每次疼痛持續幾秒鐘至1-2 min,每日次數不定。

②輕觸面部某區可誘發疼痛,稱為扳機點。

③疼痛部位與三叉神經分支有關,常侷限於顏面一側。

④每次疼痛發作之間可無任何不適。

⑤阻滯麻醉定位法有助於診斷。

(九)急性上頜竇炎

疼痛為持續性脹痛,侷限在面頰部有時放射至眼窩和上頜後牙,患者同時伴有頭痛、鼻阻及流膿鼻涕等症狀。

(十)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徵

疼痛發生在下頜關節區,可放射至耳顳部,一般無自發痛及劇烈性疼痛,通常是開口和咀嚼時疼痛,多伴有關節彈響、咀嚼肌酸脹、咀嚼無力或張口受限等症狀。

(十一)惡性腫瘤

當惡性腫瘤壓迫和侵犯神經時,可產生相應神經分佈區的疼痛,有時波及同側三叉神經分佈區。

(十二)全身性疾病

口腔疾病與很多全身系統性疾病是一個區域性和整體的關係,不少系統性疾病可引起口腔病變,導致口腔痛,某些口腔表現為全身系統性疾病的首發症狀。

 1.麻疹:以嬰幼兒最常見。於發病第二三天皮疹未出現前頰黏膜見到白色斑點,周圍環以紅暈,稱Koplik斑,出疹期時咽部及口腔黏膜紅腫疼痛 。

2.念珠菌病:典型者的口腔表現為鵝口瘡,於舌頰軟顎及口底等處,出現散在點狀或融合成條片狀的凝乳狀白色假膜,不易剝離,刮下假膜後,區域性黏膜充血水腫、灼痛,重者延及全口。

3.猩紅熱:在口腔主要表現為發病3-4d舌苔脫落,舌乳突有瀰漫的腫脹,色紅,稱為“楊梅舌”,口腔黏膜炎亦可見。

4.白喉:病變主要在扁桃體及咽峽,形成灰白色假膜,不易試去,在口腔黏膜如軟顎等處也可出現斑膜。

5.淋病:男性淋病主要是尿道炎,女性因尿道短易蔓延至膀胱,並伴發外陰陰道等。炎症口腔症狀為全口黏膜充血、發紅、淺表潰瘍、覆有黃白色假膜,假膜易擦去,呈現出血性創面,唾液分泌增加。

6.維生素缺乏症:如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等缺乏時可致口角炎脣炎、舌炎及牙齦炎等,黏膜充血、水腫、舌乳頭萎縮,甚至形成潰瘍,表現相應受損部位的灼痛、觸痛,甚至自發痛。

 7.再生障礙性貧血:口腔黏膜蒼白,並可出現黏膜紫色瘀點、瘀斑或血腫,牙齦易出血。口腔黏膜對感染的易感性增加,特別是容易受到刺激或創傷的部位常反覆感染,發炎引起疼痛,全身表現為粒細胞血小板減少、出血時間延長、血塊收縮、不良骨髓,檢查呈再生障礙,但也可能有區域性增生灶。

 8.粒細胞缺乏症:常常在口腔表現出早期症狀,如咽喉部和口腔黏膜常有壞死性潰瘍,嚴重者其壞死表面呈灰黑色壞疽的外觀,牙齦和口腔黏膜易繼發感染,伴有區域性疼痛、流涎、淋巴結腫大、低熱等血象,白細胞常在2.0X109/L以下,粒細胞極度減少。

9.中毒:如汞中毒、鉍中毒等均可造成口炎、齦炎等,常伴有口腔灼痛、唾液增多、淋巴結腫大、壓痛。

  • 注意飲食和營養,適量運動,多休息,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併發症。
  • 保持口腔清潔,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