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周青紫: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眶周青紫(Periorbital Ecchymosis)是一種描述性的說法,可以指輕微的眼圈皮膚髮黑,也可以指眶周面板出血性瘀斑。而這兩種症狀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病。多數情況下指後一種症狀。

  • 黑眼圈多為生理性,可由於熬夜,勞累、情緒波動大,眼疲勞、衰老等,導致眼部面板微血管擴張,血液滯留或區域性面板色素沉著,引起雙側眼周面板顏色輕度發暗或加深。
  • 熊貓眼症則為專業名詞,特指眼周面板出血性瘀斑,最常見於外傷導致的顱底骨折後,出血沿著組織間隙進入眼眶周圍軟組織,形成皮下淤血斑。眶周皮下組織疏鬆,出血易擴散形成眼周圍的廣泛瘀血斑塊,表現為眶周青紫、眼瞼腫脹、睜眼困難等,由於外觀類似熊貓,故稱為熊貓眼症或浣熊眼症。

何時就醫?

熊貓眼症為眶周皮下淤血導致,多在數日後,可自行消退,症狀輕微者,可不需要就醫,加強休息,密切觀察。淤血消退緩慢者,可輔助以熱敷、口服活血化瘀藥物治療。

如有外傷導致的其他症狀,如頭疼、昏迷、鼻子流清水樣鼻涕、視力嚴重下降甚至無光感、有神經系統症狀,如頸強直、噴射性嘔吐、說話困難等,都需要及時就診。

無明顯外傷等原因,突然出現的雙眼或單眼的熊貓眼症,要高度懷疑出血性疾病和腫瘤性疾病,需要到醫院就診,詳細排查原因。

就診科室

  • 眼科
  • 神經外科

就醫前準備

事先準備好回答下列問題,有助醫生快速而準確的診斷和治療疾病。

  • 熊貓眼症出現的時間,是否有持續的變化
  • 是否有外傷,如有外傷,是否有流清水樣鼻涕。
  • 是否有全身腫瘤性疾病,是否有血液病。

以前是否做過的頭顱、眼眶的 CT 或核磁等影像學檢查,如有,請將影像資料片提供給就診醫生。

常用檢查

  • 體格檢查:醫生會對病人行詳細的體格檢查、視力檢查、眼前後節檢查。
  • 實驗室檢查:如懷疑有全身其他疾病的可能,需要抽血檢查血生化全項、血免疫球蛋白等檢查,以排查疾病或輔助診斷。
  • 影像學檢查:頭顱 CT、磁共振是最常做的影像學檢查,對外傷後頭顱內及眼眶內出血性病變、血管性病變、腫瘤性病變的診斷有重要幫助。

治療原則

  • 熊貓眼症為眶周皮下淤血,多在數日後,可自行消退,無面板明顯傷口,症狀輕微者,可加強休息,密切觀察。
  • 淤血消退緩慢者,可輔助以熱敷、口服活血化瘀藥物治療。
  • 有面板傷口者,需要傷口清潔對症治療。
  • 有外傷導致的其他嚴重症狀,需要視情況給與及時的對症治療。
  • 懷疑有全身其他疾病的可能,給與詳細檢查。

常見原因

熊貓眼症常見原因包括:

  • 外傷:
    • 多種原因導致嚴重頭部外傷時,可出現顱底骨折。顱底一般分為前顱底、中顱底以及後顱底。不同部位骨折,表現不同。前顱底骨可表現為熊貓眼徵合併腦脊液鼻漏;中顱底的骨折可表現為腦脊液的耳漏;後顱窩骨折可表現為 Battle 徵,就是在耳朵的後緣,乳突區出現皮下淤青。
    • 外傷導致鼻骨、上頜骨、顴骨等眶周骨骨折後,也可由於出血瘀斑擴散,出現熊貓眼體徵。
    • 外傷導致額頭部頭皮下血腫,由於重力作用,幾天後,淤血可順著頭皮下腱膜組織擴散至眼部,形成熊貓眼症。
  • 眼部注射藥物或手術後:球后注射或眼周注射誘發的出血,以及眼瞼或眼眶手術後皮下的淤血擴散可形成熊貓眼體徵。
  • 血管畸形:眶內、眶周、額頭部皮下血管畸形,可自發或者在偶然因素刺激下出血,形成眶周皮下淤血斑。
  • 腫瘤性疾病:成人多見於漿細胞增殖性疾病,如澱粉樣變性、輕鏈沉積病和多發性骨髓瘤等;兒童多見於神經母細胞瘤眼眶轉移。原因可能與眼眶內和眼眶周圍的腫瘤組織阻塞眼瞼血管、或由於腫瘤分泌的異常蛋白沉積,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有關。
  • 其他:如卡波西肉瘤、新生兒紅斑狼瘡、白血病、sweet 綜合症等。

發生機制

  • 眶隔前皮下軟組織組織結構疏鬆,來自額頭、眼眶周圍的出血易在組織內擴散,形成類似熊貓眼形狀的眼周面板淤血斑。
  • 眼瞼組織血供豐富,毛細血供呈網狀分佈,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的疾病或其他因素,可以導致眼瞼周圍皮下出血性滲出,形成熊貓眼症。

臨床表現

熊貓眼症表現為:

  • 雙眼或單眼周圍面板、眼眶範圍內,眼瞼皮下組織淤血、水腫,顏色紫黑,形成類似熊貓眼一樣的黑色眼暈。
  • 外傷病人可伴有眼瞼高度水腫,睜眼困難,視力下降,結膜囊淤血、水腫等。
  • 顱底骨折病人可有頭疼、腦脊液鼻漏等症狀,眶壁骨折病人可伴隨有眶內氣腫,眼球運動障礙、鼻腔血性分泌物等症狀。
  • 自發性熊貓眼症,視原發病不同,有不同的症狀。
  • 注意作息規律,不熬夜,不要過度勞累和緊張,保持情緒穩定,有助預防黑眼圈及眼睛疲勞。
  • 注意預防眼外傷,必要時可使用防護眼鏡。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