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病出血: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潰瘍病出血是由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引起的出血,大潰瘍及深潰瘍易腐蝕潰瘍基底部的血管而發生出血,幽門管潰瘍及十二指腸壺腹後潰瘍更易導致出血且出血後常不易止血。
  • 本病暫無流行病學資料。
  • 最主要的病因是潰瘍底部的血管被腐蝕、破壞所致。有潰瘍病史、生活飲食不規律的年輕人易發生潰瘍病出血。
  • 本病暫無分型分期。
  • 主要症狀是出血量不超過 500 毫升,可無任何症狀;出血量超過 1000 毫升,可出現心悸(自己感覺到心臟的跳動)、噁心、乏力;超過 1500 毫升,會引發低血壓;超過 2000 毫升,會出現休克甚至死亡。
  • 對於出血量低的患者,需要臥床休息,通過抑制胃酸及黏膜保護劑治療;出血量大則需要住院進行胃鏡下止血及藥物治療,嚴重的需要手術治療,對於有巨大潰瘍的患者可行胃大部切除術。
  • 該病如不及時治療,會出現失血過多導致的休克甚至是死亡。
  • 潰瘍病出血在出血量小的情況下一般只需要抑酸及胃黏膜保護治療,在出血量較大的時候需要藥物治療與內鏡治療結合,若內鏡下止血失敗可考慮血管介入栓塞供血動脈分支,必要時行外科手術切除。

當患者出現上腹部節律性痛、反酸燒心、黑便、心悸、噁心、乏力、頭暈等症狀時,請及時就醫。當患者出現失血性休克的系列症狀(四肢溼冷、臉色蒼白、呼吸淺弱、焦躁不安)時,應立即撥打 120 急救電話或立即就醫。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心悸
  • 噁心
  • 乏力
  • 頭暈
  • 尿少

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失血性休克:四肢面板冷溼、臉色蒼白、呼吸淺而促、口渴、焦慮不安甚至暈倒。

建議就診科室

  • 急診科
  • 消化內科
  • 胃腸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

當醫生懷疑是潰瘍病出血時,將通常經過實驗室檢查、X 線胃腸鋇餐造影、胃鏡檢查、選擇項腹腔動脈造影等來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實驗室檢查:靜脈抽血檢測血常規、血尿素氮等指標,通過血常規確定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中性粒細胞的數量,確診貧血程度及感染程度。通過血尿素氮確診腎功能。
  • X 線胃腸鋇餐造影:該檢查對 70%~90% 的潰瘍病變都能顯示,還可幫助確定潰瘍病出血的面積。休克狀態下的病人不能站立,胃記憶體積大量血凝塊,不宜進行該檢查。
  • 胃鏡檢查:胃鏡檢查能直接觀察到潰瘍病變,還可以看到活動性或近期出血的可靠徵象(新鮮出血或滲血)。必要時,還可以在內鏡下進行止血操作。
  • 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對於大出血有助於定位診斷,對於慢性小出血診斷陽性率不高。
  • 放射性核素掃描:常用鎝 99(99mTc)標記紅細胞,靜脈注入後在出血處溢位並聚集在胃腸道中。通過掃描發現胃腸道中的放射性訊號以判斷出血位置,但是有時難以精確定位出血點。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黑便及便血有多長時間?是什麼顏色?
  • 除了便血,還有沒有其他症狀?比如上腹痛、頭暈、心慌等
  • 既往有沒有做過胃鏡檢查?
  • 既往檢查有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 有診斷過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嗎?
  • 平時飲食怎麼樣?喜歡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嗎?平時喜歡抽菸喝酒嗎?
  • 生活作息時間規律嗎?平時心理壓力大嗎?
  • 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吃飯時間規律嗎?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為什麼會得這個病?需要做哪些檢查?
  • 胃鏡檢查會不會痛?
  • 這個病能治好嗎?需要服用哪些藥物?醫保報銷嗎?
  • 需要做手術嗎?
  • 治療期間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 對日常生活有影響嗎?平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 治療後需要多久複查一次?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注意事項:術後應注意引流管的通暢,避免擠壓,注意保持傷口處清潔。
  • 用藥注意事項:使用止血藥偶爾有頭痛、頭暈、腹部不適等症狀,如果該不良反應嚴重,需要及時告知醫生或者藥師,聽從他們的建議之後再繼續用藥。
  • 複查:根據醫生的交代定時到醫院複查,複查的內容包括醫生檢查症狀體徵,檢測血常規、大便常規等(明確是否還有消化出血的情況)。
  • 飲食:患者胃腸道出血停止後可慢慢恢復正常飲食,日常應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多吃低脂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多喝水,多吃纖維食物;少食多餐,每餐不宜過飽,晚餐儘量少吃;動物內臟、油炸食品、燒烤及油膩食物則最好不吃。
  • 運動:患者治癒後日常可適度參加體育鍛煉運動,例如散步、游泳、慢跑等有氧運動,一個星期至少 2~3 次。適當的體育運動有助於緩解緊張的精神狀態。
  • 戒菸、戒酒,規律作息:吸菸和飲酒會影響胃腸道疾病的恢復,不規律的作息時間會降低身體自身免疫力。所以,我們需養成不抽菸不喝酒,規律作息的習慣。

潰瘍病出血一般通過藥物治療以控制病情症狀,出血量多的嚴重患者可能會通過內鏡下、血管介入術,甚至外科手術的方式進行止血。

藥物治療

  • 補充血容量:用靜脈補液(葡萄糖鹽水)和輸注全血,也可能用 5% 人血白蛋白和血漿代用品。
  • 異丙腎上腺素:作用是維持心血管系統功能,為防止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醫生還可能使用去乙醯毛花苷。
  • 糾正酸中毒:適量靜脈輸入碳酸氫鈉溶液,糾正代謝性酸中毒。
  • 藥物止血:去甲腎上腺素經口服或胃管注入,以發揮止血作用;生長抑素靜脈緩慢滴注,以減少腹腔內血流量。
  • 組胺 H2受體阻斷劑、質子泵抑制劑抑制劑: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可減少胃酸分泌,有助於潰瘍病出血的止血和潰瘍的癒合。

手術治療

  • 出血速度快、內科保守治療無效、反覆出血或者年齡大的患者儘快行胃鏡下治療,止血失敗可行血管介入栓塞供血動脈,必要時行外科手術治療,手術成功率高,療效好,一般本病 20%~25% 的患者需要進行外科手術止血。

其他治療

  • 內鏡治療:分為局壓迫止血和區域性藥物噴灑止血。區域性壓迫止血是指用活檢鉗直接壓迫出血部位以達到止血作用,主要針對較小出血部位,對大出血效果差。區域性藥物噴灑止血是指通過活檢孔插入塑料管,對出血部位直接噴灑藥物,常用的藥物有 1% 腎上腺素,5% 孟氏液等。
  • 食療:在休克情況下該禁食,在出血輕微的情況下一般主張吃流食或者是單純的牛奶。

疾病發展和轉歸

  • 如果不接受正規治療,可引發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 經過正規治療後,大部分患者病情是可治癒的,正常的生活質量得到保證。

潰瘍病出血主要病因是潰瘍底部血管遭腐蝕、破壞從而引起出血。

潰瘍病出血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出血量少是因為潰瘍底部的毛細血管遭腐蝕、破壞所致,一般出血量不超過 500 毫升。
  • 出血量大是因為潰瘍底部的大血管(動脈或靜脈)被腐蝕而引起的出血,一般都是由幽門管潰瘍及十二指腸壺腹後潰瘍引起,出血量達到 1000 毫升以上。

哪些人容易得潰瘍病出血?

有如下可改變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潰瘍病出血:

  • 有胃潰瘍病史而未得到正規治療的人。
  • 有十二指腸潰瘍病史而未得到正規治療的人。
  • 長期喜歡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火鍋、燒烤等)的人。
  • 經常抽菸喝酒的人。
  • 長期服用非甾體類藥物(如阿司匹林)的人。
  • 生活作息紊亂,吃飯時間不規律,精神壓力大的人。

患者的症狀一般取決於出血量,出血量少基本上無症狀;出血過多,會引起貧血、心悸、噁心、乏力、低血壓等症狀。而隨著病情的發展,出血量過大,會引起休克、暈厥甚至死亡等症狀。

潰瘍病出血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貧血或脫水:出血量不超過 500 毫升會有點貧血(臉色發白、食慾不振),或者是脫水現象(小便減少,面板乾燥),若不再出血,可自行恢復。
  • 心悸、噁心、乏力:出血量超過 1000 毫升以上,會感覺心慌、心跳過速、渾身乏力、噁心想吐。
  • 低血壓:出血量超過 1500 毫升以上,血壓會明顯降低,出現口渴、頭暈眼花、焦慮不安等症狀。
  • 休克:四肢溼冷、臉色蒼白、呼吸偏弱。
  • 暈厥。

潰瘍病出血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 失血性休克:出血量在 15 分鐘內超過 2000 毫升時會導致失血性休克,嚴重者可死亡。
  • 發熱:潰瘍病出血的患者會有低熱現象,體溫一般不超過 38.5 度。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患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需積極、規範、系統的進行治療,防止出現潰瘍病大出血。
  • 根治幽門螺旋桿菌。
  • 平時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按時吃飯,不吃生冷食物,不暴飲暴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 避免長期服用非甾體類藥物(阿司匹林),如必需時可諮詢醫生是否需要同時服用保護胃腸道黏膜的藥物。
  • 平時可適度參加有氧運動,保持心情愉悅。
  • 戒菸酒。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