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姆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萊姆病 (Lyme disease) 是一種通過蜱傳播的感染性疾病。儘管大多數被蜱咬傷的人並不會得萊姆病,可一旦接觸過蜱,還是應該留意身體的變化,早期確診和治療十分重要。

  • 萊姆病在美國很常見,加拿大、歐洲和亞洲也曾出現過。中國的東北和內蒙古林區是高發地區。
  • 萊姆病是由細菌引起的,因此可以通過抗生素治療。早期抗生素治療很有效,症狀通常在治療後3周內消失。抗生素治療開始得越早,患者康復得越快、越完全。
  • 如不治療,萊姆病可引起面板、關節、神經系統和心臟等多種問題。
  • 患者在成功治療後,仍可能再次得病,因此,保護自己不被蜱蟲叮咬是非常重要的。
  • 萊姆病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寵物被蜱蟲叮咬後也不會把病原體傳播給人類,但寵物身上的蜱蟲掉落後,可能會叮咬人類並導致萊姆病。

哪些情況下應立即就醫?

出現以下情況時需儘快就醫:

  • 蜱蟲附著在身體上,且無法將其完整地去除。
  • 出現圓形紅斑,並在數天內逐漸擴大,尤其是知道自己最近有過蜱蟲接觸史時。患者還可能出現流感樣症狀,如乏力、頭痛、頸部僵硬、發熱、畏寒或肌肉疼痛。
  • 極度疲勞,或出現關節疼痛(尤其是關節紅腫)、心律失常、嚴重的頭痛或頸部疼痛。
  • 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可能接觸蜱蟲後。

就診科室

  • 內科
  • 兒科
  • 感染科
  • 風溼科
  • 面板科
  • 神經科
  • 心內科

醫生如何診斷萊姆病?

萊姆病的診斷一般較為困難。醫生需要詳細詢問病史和查體,以診斷早期萊姆病。

醫生將詢問患者近期是否到過可能接觸蜱蟲的地區,並檢查是否有萊姆病的症狀和體徵。最明顯的體徵是一個逐漸擴大的環形紅斑(即遊走性紅斑)。

血液檢查可以發現病原體的抗體,從而協助確診萊姆病。何時需要進行血液檢測,取決於醫生是否強烈懷疑萊姆病,以及該檢查是否會改變治療方案。

有時還可能需要做面板活檢等其他檢查,來明確診斷。

如果可能的話,可將附著在身上的蜱蟲放到乾燥的罐子或有拉鍊的袋子中,並帶給醫生。有時可以檢測蜱蟲是否攜帶有萊姆病病原體。

一旦發現身上有蜱蟲,應將其立即拔除。可使用細頭的鑷子,夾住蜱蟲最靠近面板的部分,即蜱蟲的頭部,而不是腹部,直立而緩慢地將其拔除,而不要弄彎和折斷它。然後用肥皂和溫水清洗被咬的面板部位,並將死掉的蜱蟲扔進垃圾桶。

萊姆病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抗生素,通常在治療後的 3 周內可治癒。

如不治療,萊姆病可引起面板、關節、神經系統和心臟等多種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在被蜱叮咬的數週、數月甚至數年後出現。通常抗生素可以緩解症狀,但少數病例中,這些問題可持續伴隨終身。

萊姆病應如何治療?

萊姆病通過抗生素治療。醫生給患者開具何種抗生素以及抗生素的療程,是由症狀和疾病階段決定的。

早期治療

早期抗生素治療很有效,症狀通常在治療後3周內消失。感染後,抗生素治療開始得越早,康復得越快、越完全。若等到出現晚期症狀才確診和治療,萊姆病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恢復,或者可能需要更強化的治療。

晚期治療

如疾病惡化,治療選擇可包括:

  • 非甾體類抗炎藥 (NSAIDs):如阿司匹林或布洛芬。這類藥物對晚期萊姆病的關節炎症狀通常有效。
  • 口服抗生素:可用於慢性萊姆病性關節炎引起的關節痛。但若出現嚴重關節破壞,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康復,抗生素可能無法改善症狀。
  • 靜脈注射抗生素:通常用於治療神經系統問題,如刺痛、麻木、腦膜炎等。
  • 抗生素聯合其他治療:用於出現嚴重心臟問題(如心律失常、心包炎)的萊姆病患者,但這種情況極其少見。心臟受累可能會自行緩解,甚至在開始抗生素或其他治療之前就已緩解。

有部分萊姆病患者的面癱可在不治療的情況下自行好轉。

即使治好了萊姆病,仍可能再次患病。因此,保護自己不被蜱蟲叮咬是非常重要的。

哪些藥物可以治療萊姆病?

抗生素是萊姆病的主要治療藥物。通常第一個療程的抗生素治療,就能治癒感染。若症狀持續,則需要進一步評估。

抗生素的種類、劑量,以及採用口服、注射還是靜脈給藥,是由症狀嚴重程度及患病時間長短決定的。

  • 口服抗生素用於早期萊姆病,也是慢性萊姆病性關節炎的首選藥。
  • 靜脈抗生素用於以下情況:
    • 晚期萊姆病神經系統受累,出現嚴重的頭痛、頸痛、四肢的無力和麻木,及思維與記憶障礙。
    • 腦脊液中發現萊姆病病原體或抗體。
  • 口服或靜脈抗生素均可治療晚期萊姆病症狀。

是否該使用抗生素?

治療兒童和成人的抗生素可能有所不同。使用藥物治療萊姆病需考慮以下因素:

  • 出現萊姆病症狀,尤其是環形紅斑,已知有萊姆病發病地區的蜱蟲暴露史。
  • 實驗室檢查顯示血液、腦脊液或關節液中有萊姆病病原體的抗體。
  • 妊娠或哺乳期婦女被蜱蟲叮咬。

罕見病例中,即使使用抗生素治癒萊姆病感染後,症狀仍未消失。以下情況中,症狀改善需要更長時間:

  • 未治療的萊姆病引起較嚴重的組織或神經損害,甚至不可逆。
  • 患者可能並沒有得萊姆病,或同時患有其他抗生素治療無效的疾病。萊姆病可能誘發纖維肌痛或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綜合徵),或患者因慢性疲勞狀態而被誤診為萊姆病。

萊姆病是一種傳染病,主要是蜱叮咬吸血時,經唾液將螺旋體傳染給人所導致的。現已查到,全溝硬蜱、嗜群血蜱、長角血蜱、二棘血蜱、臺灣角血蜱、微小牛蜱、粒形硬蜱、林革蜱、銳附硬蜱等 9 種蜱,攜帶萊姆病螺旋體。其中,全溝硬蜱、二棘血蜱和粒形硬蜱攜帶螺旋體的機率最高。已證實,在我國北方林區,全溝硬蜱是主要生物媒介;南方林區的粒形硬蜱和二棘血蜱是重要的生物媒介。

發現蜱蟲後要儘快消滅它們。有傳染性的蜱蟲附著在人體面板後 36 小時以內,一般不會導致萊姆病。

哪些因素會增加患萊姆病的風險?

萊姆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是被感染萊姆病螺旋體的蜱叮咬。在萊姆病的流行地區,以下因素可能增加患者的感染風險:

  • 5月~11月是蜱蟲最為活躍的時間段,高峰是6月~7月。
  • 在室內外養寵物。寵物可將感染後的蜱蟲帶入室內。狗、貓也可能感染萊姆病,但它們不會將疾病傳染給人類。但感染的蜱蟲可從動物身上掉落,叮咬並感染人類。
  • 家附近有石欄或喂鳥器。石欄常是鼠窩,而老鼠可能會偷吃喂鳥器上撒的種子。在有老鼠的地方,就會有蜱蟲。

發現蜱蟲後要立即消滅。蜱蟲在身體上附著的時間越長,感染萊姆病的風險越高。蜱通常需要附著在人體上至少 36 小時,才可能傳播萊姆病。

在蜱蟲叮咬處出現圓形紅斑,可以變得非常大;還可能出現流感樣症狀:早期感染萊姆病的患者可能會覺得乏力,出現頭痛、肌肉和關節痠痛,以及發熱。這些症狀可以在被咬後 3 天至 1 個月內出現。某些患者在萊姆病早期沒有任何症狀,甚至不記得何時被蜱咬過。

萊姆病在不同階段有哪些症狀?

患者最早可能在被叮咬後數週到數月內發現症狀。

  • 第一階段:可出現叮咬部位的紅斑(遊走性紅斑),也可能出現乏力、頭痛、頸部僵硬等。某些人在這個階段沒有症狀。
  • 第二階段:症狀可能包括記憶障礙,四肢的疼痛和無力。
  • 第三階段:可出現關節的腫脹疼痛(類似關節炎),無法控制面部肌肉活動,手、足和背部的刺痛和麻木感。

如果第一階段未出現症狀,則首發症狀可能出現在第二或第三階段。

萊姆病是如何進展的?

蜱蟲叮咬時,病原體通過蜱的唾液腺穿過面板,進入人體。蜱蟲附著到面板上並開始吸食血液的過程,需要約 24 小時。通常來說,蜱必須附著在患者身上 36 小時以上,才可能傳播萊姆病。

萊姆病可分為三期。如不治療,可能從早期較輕的症狀,進展為晚期較嚴重且長久的殘疾。

若萊姆病不治療,可能會引起更多嚴重的症狀,包括:

  • 關節腫痛(類似關節炎);
  • 手、足和背部的刺痛和麻木感;
  • 無法改善的乏力;
  • 難以集中精神;
  • 記憶力下降;
  • 面部肌肉無力或癱瘓。

預防萊姆病的最佳途徑,是保護自己不被蜱咬。

進入叢林或草叢時,儘可能蓋住所有的面板。戴好帽子,穿長袖襯衣,以及可將褲腳塞入襪子的長褲。記住:蜱蟲更易在淺色衣服上被發現。

使用驅蟲劑(含有化學成分 DEET、IR3535 或 Picaridin)以防蜱咬。

確認寵物外出時未被蜱咬。

外出回來後,檢查衣物和外出攜帶的其他物品,消滅能看見的所有蜱蟲。使用風乾機在高熱下乾燥衣物 1 小時,可殺死所有可能留存的蜱蟲。

患者在成功治療後仍可能再次得病,因此,保護自己不被蜱蟲叮咬是非常重要的。萊姆病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有活動性萊姆病的患者不應獻血。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