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本病是由於維生素 B12的缺乏導致神經系統變性,病變主要累及脊髓側索、後索和周圍神經,主要表現為感覺性共濟失調、深感覺障礙、肢體末端感覺異常、不完全性痙攣性截癱等。
  • 本病在中老年發病多見,國外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男女患病率為 1:1.5,白種人隨著年齡增長髮病率有所增加,65 歲以後為發病高峰期,可能與老年人長期素食、服用某些藥物、胃腸道疾病等有關,這些因素均影響食物中維生素 B12的吸收。而國內文獻報道的發病年齡為 44~71 歲,男女發病率為 1.6:1。
  • 維生素 B12攝入、吸收、結合、轉運或代謝等任何環節出現異常都可以導致體內含量不足而引發本病。維生素 B12缺乏的常見原因有:攝入不足、吸收不良或障礙、自身免疫因素、寄生蟲病或藥物阻礙了維生素 B12在腸道的吸收、血液中鈷胺轉運蛋白 II 缺乏等。
  • 症狀依據脊髓和周圍神經受累程度而定,常見症狀是四肢麻木和走路不穩,四肢感覺遲鈍。病情發展可出現感覺性共濟失調、不完全性痙攣性截癱。部分患者可出現精神症狀,部分患者伴有貧血、乏力、厭食等。
  • 治療的關鍵在於早期診斷和及時用藥,一旦確診或擬診立即給予大劑量維生素 B12治療,起病後三個月內積極治療,多數患者可完全恢復,治療不及時、病程長、病情嚴重者不能完全恢復。
  • 本病主要損害脊髓和周圍神經,如不及時治療,隨著病程延長,神經損害加重,晚期部分患者可致截癱,即使補充維生素 B12也很難治癒。
  • 本病總療程 6 個月或以上,維生素 B12障礙者則需終生用藥。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四肢刺痛、灼燒感、四肢麻木如穿襪套手套。
  • 走路不穩,走路如踩在棉花上的感覺,尤其黑暗中明顯。
  • 容易激怒、有幻覺、抑鬱、躁狂等精神異常。
  • 貧血,味覺、嗅覺改變,厭食。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嚴重貧血
  • 走路不穩易跌倒
  • 痴呆
  • 截癱

建議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

醫生如何診斷老年人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

當醫生懷疑可能為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時,通常會查血清維生素 B12含量、血常規、骨髓塗片、血清甲基丙二酸和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磁共振成像(MRI)等。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檢查身體:患者的四肢肌力正常,但患者卻走路不穩,步基寬(為了保持平衡,兩腳分開間距大),不能走直線,雙足併攏閉目時站立不穩,雙腳對針尖觸碰的感覺變得遲鈍,不能感知足趾位置的變化。叩擊跟腱反射、膝腱反射活躍。
  • 血清維生素 B12含量測定:血清維生素 B12含量降低(一般低於 100 匹克/毫升)。注射維生素 B121 毫克/日,10 日後網織紅細胞增多有助於診斷。
  • 血常規、骨髓塗片(必要時)檢查:提示鉅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血網織紅細胞數減少。
  • 血清甲基丙二酸和同型半胱氨酸含量:這兩者為維生素 B12的代謝相關產物,維生素 B12缺乏時,血清甲基丙二酸和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升高。
  • MRI 檢查:能較好顯示脊髓病灶,脊髓後索對稱性訊號增強,表現為特徵性“倒 V 徵”。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症狀?有沒有做過什麼治療?
  • 飲食習慣如何?是否素食者?有沒有偏食、酗酒、進食過少?
  • 是否有胃腸道疾病?是否曾經做過胃腸道手術?
  • 是否有其他疾病(比如糖尿病或神經系統疾病),家族中是否有類似患者?是否長期服用某種藥物?
  • 症狀出現的先後次序?
  • 是否有厭食或味覺、嗅覺改變?是否有視力減退?
  • 是否伴有頭暈、乏力、易疲倦等症狀?
  • 是否感覺變得容易被激怒、抑鬱、躁狂?是否有幻覺?
  • 是否變得健忘或走路易跌倒?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治療費用高嗎?醫保報銷比例如何?大概需要多少費用?
  • 能治癒嗎?療程需要多久?如果不治療會有什麼結果?
  • 能在門診治療嗎?還是需要住院治療?
  • 治療期間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治療之後會否復發?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飲食:改善飲食結構,多進食富含動物性蛋白的食物;酗酒的應戒酒。
  • 補充維生素 B12:長期素食、酗酒、進食少、有胃腸道疾病或已經行胃腸道手術者,建議經常補充維生素 B12或口服甲鈷胺,同時補充葉酸、複合維生素 B。長期服用秋水仙鹼、二甲雙胍、抑酸藥的患者,建議適量補充維生素 B12
  • 及時就醫:有胃腸道疾病者應同時治療原發病。

本病治療關鍵在於早期診斷和及時用藥,一旦確診應給予大劑量維生素 B12治療。一般採用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方式給藥,總療程 6 個月或以上,維生素 B12吸收障礙者需要終生用藥。

藥物治療

本病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常用藥物包括:

  • 維生素 B12:是核酸合成所必須的一種輔酶,在正常血細胞生成及髓鞘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維生素 B12能補充體內的不足,是治療本病的主要藥物。
  • 硫酸亞鐵:能補充體內鐵的不足,改善缺鐵性貧血,對合並貧血患者有幫助。
  • 葉酸:能改善貧血,但不宜單獨使用,必須與維生素 B12一起使用,否則將導致神經症狀加重。

其他治療方法

對於已經癱瘓的患者應加強肢體鍛鍊,同時可以選用以下方法進行理療:

  • 電針治療:通過電針刺激(可到醫院康復科在醫生操作下進行),能提高肌肉組織的興奮性,促進肌肉收縮從而有利於癱瘓肢體的康復。
  • 鍼灸:通過鍼灸(可到醫院康復科在醫生操作下進行)刺激穴位疏通經絡,可以促進氣血執行,有利於癱瘓肢體康復。
  • 按摩:通過對癱瘓肢體進行按摩(可以自己或請人幫忙輕輕揉捏癱瘓肢體肌肉)防止肌肉萎縮。

疾病發展和轉歸

  • 如不接受正規治療,隨著病情進展,到了晚期少數患者可出現大小便失禁,部分患者可出現雙下肢不完全性痙攣性截癱,最終難以完全治癒。
  • 發病後三個月內若接受正規治療大多數患者可以完全恢復,預後良好。

老年人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的主要原因是維生素 B12缺乏,維生素 B12攝入、吸收、結合、轉運或代謝等任何環節出現異常都可以導致體內含量不足而引發本病。

老年人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維生素 B12攝入不足:是該病最常見的原因,如長期素食、酗酒、減肥、較長時間禁食者都可以導致維生素 B12攝入不足,當體內儲存的維生素 B12被消耗完就會導致缺乏而引發本病。
  • 維生素 B12吸收不良或障礙:如患有萎縮性胃炎、胃大部切除術後、終末迴腸盲腸切除、侷限性腸炎、慢性腹瀉等,攝入的維生素 B12無法充分吸收,從而引起維生素 B12的不足。
  • 自身免疫性因素:身體產生內因子抗體、壁細胞抗體,導致這些因子的缺乏,嚴重影響維生素 B12的吸收。
  • 藥物因素:一些藥物會影響維生素 B12的吸收利用,如二甲雙胍、秋水仙鹼等。
  • 寄生蟲:如闊節裂頭絛蟲可影響維生素 B12的吸收利用。
  • 維生素 B12運輸、代謝障礙:血液中鈷胺轉運蛋白 II 缺乏等原因。

哪些人容易患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

有如下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

  • 患有萎縮性胃炎、侷限性腸炎、慢性腹瀉等胃腸道疾病者,曾經行胃大部切除術、終末迴腸盲腸切除術者。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二甲雙胍、秋水仙鹼、抑酸藥等)者。

有如下可改變的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

  • 長期嚴格素食、進食過少、較長時間禁食者。
  • 酗酒者。

症狀依據脊髓和周圍神經受累程度而定,常見症狀是四肢麻木和走路不穩、腳踩棉花感。首發症狀多為對稱性四肢感覺障礙,病情發展可出現軀幹束帶感,晚期可出現截癱,少數可出現大小便失禁。常伴有惡性貧血,部分患者可出現精神異常。

老年人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老年人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的常見症狀包括:

  • 周圍神經受損症狀:常見的症狀是四肢末梢對稱性感覺異常,如麻木、刺痛、灼燒感等,以下肢最為明顯,常常像戴著手套、襪套一樣麻木,感覺減退。
  • 脊髓受損症狀:病變主要累及脊髓側索和後索。脊髓後索變性時患者有步態不穩、易跌倒,腳踩棉花感,閉目或在黑暗中感覺明顯。脊髓側索變性可出現運動障礙,表現為雙下肢進行性無力、肌張力增高,隨著病情發展可出現雙下肢不完全性痙攣性截癱。
  • 精神症狀:部分患者可出現精神症狀,如易怒、抑鬱、幻覺、躁狂、行為異常等,有些可出現認知功能減退甚至痴呆,味覺、嗅覺功能也可能出現異常。
  • 其他症狀:除了視神經外,其他腦神經不受累。視神經受損也少見,但可出現在病程的任何時候。部分患者伴有貧血,早期可合併乏力、厭食、腹瀉等。

老年人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的併發症包括:

  • 視神經萎縮、視力減退。
  • 截癱。
  • 大小便失禁。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有如下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的人群:

  • 有胃腸道疾病者應及時治療。
  • 長期服用秋水仙鹼、二甲雙胍、抑酸藥的患者,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檢查血清維生素 B12含量或適量補充維生素 B12

有如下可改變的危險因素的人群:

  • 長期素食者、進食少者、較長時間禁食者、酗酒者,注意調整飲食結構,避免偏食、酗酒。
  • 經常熬夜者、有胃腸道疾病者,應規律飲食,避免熬夜。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