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主動脈瘤: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老年人主動脈瘤是一種發生在主動脈的血管擴張性病變。主動脈中層由彈性蛋白、膠原蛋白、平滑肌細胞和基質組成的彈性膜構成,維持正常的彈性與張力。任何原因導致的區域性主動脈壁擴張或膨出,達到正常管徑的 1.5 倍以上,即為主動脈瘤,包括胸主動脈瘤和腹主動脈瘤。
  •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 50 歲以上的歐美人群中腹主動脈瘤的發病率高達 3%~10%,而 74~84 歲人群的腹主動脈瘤男性發病率達 12.5%,女性達 5.2%。目前沒有確切的關於胸主動脈瘤的流行病學統計資料。
  • 病因包括區域性性和全身性兩大類。區域性病因主要為主動脈中層彈性纖維斷裂,全身性病因有遺傳性因素、感染及其他動脈病變。
  • 本病按發生部位,分為胸主動脈瘤和腹主動脈瘤。對於胸主動脈瘤,按發生部位分為升主動脈瘤、弓部動脈瘤、降主動脈瘤、胸腹主動脈瘤。對於腹主動脈瘤,將位於腎動脈以上的主動脈瘤稱為胸腹主動脈瘤,位於腎動脈以下的稱為腹主動脈瘤。按瘤體形態又可分為囊性、梭形、混合性和夾層動脈瘤。按病理形態學分為真性動脈瘤(動脈瘤管壁完整、血管壁各層結構保留)和假性動脈瘤(動脈管壁被撕裂或穿破)。
  • 早期多無症狀。隨病情發展,可出現腹部搏動性腫物、胸腹部疼痛等症狀。
  • 藥物治療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病情進展。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主要的手術方式有開放性手術、介入手術和雜交手術。
  • 若主動脈瘤破裂,可能導致患者死亡。
  • 主動脈瘤一旦破裂,死亡率高,因此應積極治療,阻斷病情進展。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老年人群出現腹部搏動性腫塊、噁心、胸腹部疼痛等症狀。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突然出現的持續性胸腹部劇烈疼痛。

建議就診科室

  • 心胸外科
  • 血管外科
  • 普通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老年人主動脈瘤?

當醫生懷疑老年人主動脈瘤時,通常通過超聲、CT、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等檢查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超聲檢查:為血管疾病常用檢查。通過此項檢查,醫生可明確主動脈瘤的大小、範圍,並根據病變的範圍和程度擬定出初步的治療方案。
  • X 線檢查:行胸部 X 線平片檢查,若發現縱隔影增寬,可以懷疑是否為胸主動脈瘤,需要進一步行 CT 或磁共振成像檢查。
  • CT:為血管疾病的常用檢查之一,包括 CT 平掃和增強 CT 檢查。通過此項檢查,可明確主動脈瘤的大小、病變累及的範圍,以決定具體治療方案。
  • 磁共振成像:無需造影劑即可清楚顯示病變的部位、形狀、大小等,對於瘤體破裂形成的亞急性、慢性血腫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 血管造影檢查:對於胸腹主動脈瘤、多發性動脈瘤和主動脈夾層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既往曾患哪些疾病?
  • 既往是否吸菸?
  • 主要症狀是什麼?
  • 症狀持續多長時間了?
  • 曾就診嗎?曾接受哪些治療?療效如何?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病情嚴重嗎?
  • 需要治療嗎?
  • 如何治療?
  • 治療效果如何?
  • 會復發嗎?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注意事項:如果患者接受手術治療,術後應注意保持血壓穩定。注意切口敷料滲血情況。
  • 術後複查:術後應根據出院醫囑定期到醫院複查。主要複查胸片或胸腹部 CT 等專案(複查頻率一般術後 1 個月、3 個月、半年、1 年)。
  • 用藥注意事項:患者需注意不良反應,若出現肌肉痠痛、頭暈、肢體無力、心率慢、乾咳、性功能障礙等症狀,應及時就醫,調整藥物。
  • 定期複查:當主動脈瘤直徑超過 4 釐米時,擴張速度會加快。因此推薦動脈瘤直徑 4~4.9 釐米的患者每年複查超聲或 CT,明確瘤體直徑變化情況。對於動脈瘤直徑 5~5.4 釐米的患者,推薦每半年複查一次。
  • 飲食:
    • 若為手術患者,術後一般當天禁止飲食,開放性手術(尤其是腹主動脈瘤)患者術後禁食時間會較長,需等待排氣以後才能進食,從流食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
    • 若為非手術患者,應注意低鹽低脂飲食。
  • 運動:
    • 若為手術患者,術後當天需要臥床休息,一般 24 小時以後可開始活動,逐漸增加活動量。
    • 主動脈瘤破裂後患者應絕對臥床,等待手術治療。
    • 主動脈瘤未發生破裂的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
  • 其他:
    • 戒菸。
    • 控制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

主動脈瘤的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主要的手術方式有開放性手術、介入手術和雜交手術。藥物治療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病情進展。

藥物治療

  • 降壓藥物:控制血壓可能延緩動脈瘤的擴張速度,可使用依那普利、貝那普利、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
  • 降脂藥物:他汀類藥物(例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是治療動脈硬化的重要藥物,可穩定斑塊、改善心血管疾病預後。
  • 降糖藥物:有報道二甲雙胍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情進展。

手術治療

對於有手術適應證的患者應積極採取手術治療。如果患者出現主動脈瘤破裂,病情會非常凶險,應爭分奪秒進行救治,手術首選主動脈腔內修復術。

  • 開放性手術:以下情況,醫生可能會建議手術治療。
    • 主動脈瘤已出現壓迫症狀。
    • 瘤體直徑超過 5 釐米。
    • 瘤體直徑增長超過 1 釐米/年。
    • 假性動脈瘤與夾層動脈瘤。
  • 介入手術:採用血管腔內介入技術,置入帶膜支架和/或人工血管。具有創傷小、術後康復快、併發症和禁忌證少等優點。
  • 雜交手術:將手術技術與介入技術相結合,使用人工血管和帶膜支架共同治療主動脈瘤。對手術室條件要求高。

疾病發展和轉歸

本病為不可逆性疾病。一旦發生,病情逐漸加重,發生破裂的風險逐漸增加,因此要嚴格隨訪,必要時儘早進行手術干預,以防止主動脈瘤破裂導致患者死亡。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動脈瘤會逐漸擴張,直徑每增大 5 毫米,年平均生長速度增加 0.59 毫米,破裂風險增加 1.91 倍,有研究表明,腹主動脈瘤的年平均破裂風險率為 2.2%,最終導致動脈瘤破裂危及生命。
  • 經過正規治療,可延緩主動脈瘤的擴張速度,對於破裂風險大的主動脈瘤,經過手術治療能使 5 年生存率提高至 60%~80%。

病因大致分為區域性性和全身性兩大類。

老年人主動脈瘤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區域性性病因包括:
    • 特發性囊性中層退化:由機制不明且提前加速出現的主動脈中層彈性纖維斷裂所致。
    • 繼發性原因:繼發於主動脈夾層、主動脈瓣膜和區域性創傷病變。
  • 全身性病因包括:
    • 遺傳性疾病:如馬方綜合徵、埃勒斯-當洛綜合徵(一種有遺傳傾向的影響結締組織的疾病)、家族性動脈瘤。
    • 病原微生物感染:如細菌、真菌、梅毒等感染。
    • 其他動脈病變:如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炎等。

哪些人容易患老年人主動脈瘤?

  • 吸菸者。
  • 高血壓、高脂血症、高血糖、動脈粥樣硬化者。
  • 創傷。
  • 高齡。
  • 男性。
  • 有家族性病史者。

早期多無症狀。隨病情發展,可出現腹部搏動性腫物、胸腹部疼痛等症狀。

老年人主動脈瘤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老年人主動脈瘤的常見症狀包括:

  • 持續性鈍痛:疼痛是老年人主動脈瘤的常見症狀,胸主動脈瘤的疼痛多位於胸部或背部,可向肩部腹部放射,腹主動脈瘤的疼痛常位於肚臍周圍或中上腹部,可向腰部或大腿放射。
  • 動脈瘤壓迫所致相關症狀:
    • 壓迫氣管、支氣管,可出現咳嗽、呼吸困難;
    • 壓迫喉返神經,可出現聲音嘶啞;
    • 壓迫食管,可出現吞嚥困難;
    • 壓迫交感神經,可出現 Honer 綜合徵(表現為瞳孔縮小、眼瞼下垂、眼裂狹小、眼球內陷、患側額部無汗);
    • 壓迫腹腔臟器如胃腸道,可出現噁心、嘔吐;
    • 如果為腹主動脈瘤,可在腹部摸到隨著心跳的搏動性腫塊。
  • 栓塞症狀:動脈瘤附壁血栓脫落會導致腦、內臟、四肢血管堵塞缺血而產生相應症狀,如肢體疼痛、偏癱等。
  • 撕裂樣劇烈疼痛:後期主動脈瘤破裂會突然出現胸腹部撕裂樣劇烈疼痛,疼痛難以忍受,可以出現休克徵象,患者可能很快死亡。

老年人主動脈瘤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隨著疾病進展,老年人主動脈瘤可導致破裂出血等嚴重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主動脈瘤破裂
  • 上腔靜脈綜合徵

本病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應針對具體病因進行預防。

對於可改變的危險因素,預防方式如下:

  • 戒菸。
  • 積極治療細菌感染。
  • 加強保護,避免心臟大血管損傷。

對於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於疾病的預防或防止疾病復發:

  • 嚴格控制血壓,避免血壓劇烈波動,按時服用降壓藥物。
  • 低脂飲食,注意控制血脂,可口服降脂藥物。
  • 控制血糖。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