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產: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流產(Abortion)是指妊娠不足 28 周,胎兒體重不足 1 千克而終止的情況。發生在妊娠 12 周前的流產稱為早期流產;發生在妊娠 12 周之後的流產稱為晚期流產。通常,在胚胎著床後,約有 3/10 會發生自然流產,其中絕大多數(約 80%)為早期流產。早期流產中,大半屬於隱性流產,即發生在月經期前的流產。另有部分意外妊娠者,是通過醫療操作終止妊娠過程的。不同時期、不同方式的流產,對孕婦的影響具有較大的差異[1]

  • 自然流產的主要病因包括胚胎因素、母體因素、環境因素。胚胎染色體異常在早期流產中最為常見。孕婦伴有嚴重全身性疾病或生殖系統器官病變,妊娠期間發生病原體感染,遭受嚴重的身心創傷,或持續不良生活習慣都可能造成自然流產。長期、過量接觸放射線或有毒、有害物質也會威脅母嬰健康,引發不良後果[1]
  • 風險因素包括年齡上升、孕次增加、既往反覆流產史、妊娠期間過於勞累或激動、接觸各種有害物質、伴有各種慢性病[1][2]
  • 流產的典型症狀是陰道流血和腹痛[1]。自然流產過程中首先出現“先兆流產”,陰道少量出血,經休息和及時治療後症狀可消失,繼續妊娠;也可能進展為“難免流產”,出血量增加,腹痛加劇,胎膜破裂。
  • 若妊娠物完全排出,則陰道出血將逐漸終止,腹痛消失。若仍有部分妊娠物滯留體內,則會影響子宮收縮,可導致大出血,甚至發生休克[1]
  • 妊娠期間發生少量陰道出血,就應該及時前往醫院接受檢查和診治,接受相應的臨床治療[1]
  • 醫生基於患者的病史、體徵,以及婦科檢查、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觀察結果,即可得出診斷結論[1]
  • 醫生會根據流產的具體階段和型別,制定相應的處置方案。先兆流產需要進行保胎治療,若陰道流血停止可繼續妊娠,若病情不斷進展則應及時終止妊娠。如果確診時,流產已不可避免,則應儘可能使胚胎和胎盤組織完全排出。若有必要可採取刮宮術,清除子宮內的殘留組織,同時給予抗生素預防性治療[1]
  • 孕婦應遵醫囑用藥,積極保胎;若流產最終無法避免,也要儘可能維持身心健康[1]
  • 流產是一個自然現象,誘發流產的病因非常複雜,有些先天因素難以預防。在妊娠期間,儘可能維持身心健康,確保充分、均衡的營養或許有助於降低流產風險[1][2]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妊娠期間發生少量陰道出血,就應該及時前往醫院接受檢查和診治,以免病情繼續進展,造成不可挽回的嚴重後果[1]

就診科室:

  • 婦產科

醫生如何診斷流產?

醫生基於病史、體徵,以及婦科檢查、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結果,即可得出診斷結論[1]

  • 首先,醫生需要仔細詢問病史、症狀,並進行全面檢查,評估妊娠狀況[1]
    • 全身體檢:觀察全身體徵是否存在異常。
    • 婦科檢查:明確流產的進展階段,作為制定臨床應對措施的依據。
  • 實驗室檢查[1]
    • 妊娠試驗:判斷是否妊娠;連續測定血液中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水平,預測妊娠結果。
    • 激素測定:測定血液中孕激素的水平,有助於判斷妊娠結果。
    • 病原體檢查:是否存在誘發流產的相關感染。
  • B 超:疑似先兆流產者,確定胚胎是否仍然存活,並制定治療方案;不全流產可藉助 B 超進行確診。
  • 反覆流產者可能需要接受的檢查[1]
    • 遺傳學檢查:染色體異常和基因缺陷;
    • 自身免疫病檢查;
    • 內分泌疾病檢查;
    • 子宮形態與功能:子宮畸形、宮腔粘連、宮頸機能不全。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多久沒有來月經?
  • 懷孕早期是否出現妊娠反應?
  • 懷孕多久之後出現陰道流血?
  • 陰道是持續出血還是間歇性出血?
  • 每次出血的量有多少?
  • 除了陰道出血之外,還出現過什麼異常現象?
  • 是否伴有陣發性腹痛或陰道有異常物體排出?
  • 妊娠期間是否發生過感染?感染是否接受過治療?
  • 是否伴有慢性基礎疾病?基礎疾病是否接受過治療?採用什麼方案治療?
  • 既往是否有流產病史?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是什麼原因導致陰道出血或腹痛?
  • 需要做哪些檢測可以確診?
  • 是否會自行好轉?還是會越來越嚴重?
  • 推薦採用什麼方案進行治療或處置?
  • 胎兒能否保住?
  • 今後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孕婦應遵醫囑用藥,積極保胎;若流產最終無法避免,也要儘可能維持身心健康[1]

  • 保胎期間,應適當休息避免勞累,避免性生活,避免任何外界刺激。
  • 若最終無法實現保胎,家人應重視產婦的情緒波動,配合安撫其情緒。
  • 在身體康復過程中,若發現產婦有任何身體或心理的異常狀況,都要及時就診、諮詢。
  • 注意健康飲食,控制鹽、糖、脂類的攝入量,避免攝入大量的脂肪和糖類。
  • 每天食用充分的水果、蔬菜、全穀物、豆類和奶製品,確保足量飲水。
  • 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補充適量的維生素補劑,不要隨意服用營養品和保健品。

醫生會根據孕婦流產的具體階段和型別,制定相應的處置方案。

先兆流產需要進行保胎治療,若陰道流血停止可繼續妊娠,若病情不斷進展則應及時終止妊娠。如果確診時,流產已不可避免,則應儘可能使胚胎和胎盤組織完全排出。若有必要可採取刮宮術,清除子宮內的殘留組織,同時給予抗生素預防性治療[1]

如何治療流產?

先兆流產[1]

  • 黃體功能不全者,可使用黃體酮和維生素E進行保胎治療。
  • 甲狀腺功能減退者,使用小劑量甲狀腺片。
  • 治療 2 周後,若陰道流血停止可繼續妊娠。
  • 若病情繼續進展,流產無法避免,則應及時終止妊娠。

難免流產[1]

  • 早期流產應及時行清宮術,並將樣本交由病理科檢查。
  • 晚期流產可用縮宮素,促進子宮收縮,並檢查胎兒及胎盤組織是否完全排出,必要時需施行刮宮,徹底清除子宮內的殘留組織,並進行預防性抗生素治療。

不全流產[1]

  • 儘快進行刮宮術或鉗刮術,清除子宮內的殘留組織。
  • 陰道大出血,甚至發生休克的患者,需要及時輸血補液,並進行抗生素預防性治療。

完全流產[1]

  • 待症狀消失,經 B 超證實子宮內沒有殘留物,患者也沒有感染跡象,則無需特殊處理。

流產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自然流產

主要病因包括胚胎因素、母體因素、環境因素[1]

  • 胚胎因素:胚胎染色體異常在早期流產中最為常見,約佔 50%~60%;在中期流產中約佔 1/3;在晚期流產中僅佔 5%。染色體異常包括數量異常和結構異常。除了遺傳因素可導致染色體異常,孕婦發生感染和使用某些藥物也可能引起胚胎染色體異常。
  • 母體因素:
    • 伴有全身性疾病,或內分泌、心血管疾病。
    • 發生病原體感染,例如弓形蟲、風疹病毒、鉅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雖然對孕婦本身的損傷並不大,但很可能引發流產。
    • 生殖系統器官畸形或功能異常,主要是伴有各種型別的子宮病變。
    • 免疫功能紊亂,例如,自身免疫病患者的免疫系統可產生抗體,攻擊自身組織器官,或是在某些情況下,母體可產生抗體攻擊胎兒。
    • 遭受身心的嚴重創傷或刺激。
    • 不良生活習慣對孕婦或胎兒的傷害。
  • 環境因素:
    • 長期、過量接觸放射線。
    • 居住或工作的環境中有高濃度的汙染物質。

人工流產[3]

  • 未做好避孕措施,發生意外妊娠者可通過藥物或醫療操作,在 28 周前終止妊娠過程。
  • 隨著社會、文化觀念的變革,近年來國內人工流產低齡化的趨勢非常明顯。
  • 人工流產嚴重危害青少年女性身心健康,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

流產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臨床與流產具有相關性的風險因素包括[1][2]

  • 年齡:年齡越大,流產風險越高;
  • 孕次:孕次增加,子宮功能衰退;
  • 既往反覆自然流產史;
  • 既往多次進行人工流產;
  • 妊娠期間過於勞累,精神過於緊張或情緒劇烈波動;
  • 大量吸菸、酗酒、大量飲用咖啡或其他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吸毒;
  • 工作場所存在有毒、有害物質或較強的放射線;
  • 伴有各種慢性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肝腎功能不全。

流產有哪些臨床特徵?

主要臨床特徵包括:陰道流血和腹痛[1]

  • 早期流產(12 周之前):妊娠物排出前胚胎通常已經死亡,先發生陰道流血,隨後排出胚胎及其附屬物,產生陣發性腹痛。待胚胎相關物質完全排空後,子宮收縮,出血停止。
  • 晚期流產(12 周~28 周):先出現陣發性腹痛,後出現陰道流血。胚胎排出時往往還有生命跡象,原因多為子宮結構異常。整個過程與早產相似,最終將娩出胎兒和胎盤。

流產是如何進展的?

自然流產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可以分為以下臨床型別[1]

先兆流產

妊娠 28 周前出現少量陰道出血,無妊娠物排出,隨後出現陣發性腹痛或腰背痛。經休息和及時治療後症狀可消失,繼續妊娠。如果陰道流血增多或陣發性腹痛加劇,可發展為難免流產。

難免流產

進展到這一階段,流產已不可避免。在先兆流產基礎上,陰道出血繼續增多,腹痛加劇,並可能出現胎膜破裂,陰道有液體流出。有時會有胚胎組織或胎囊堵塞在宮頸口部位。

不全流產

在難免流產的基礎上繼續進展,部分妊娠物排出子宮,但還有部分殘留於宮腔或宮頸口,影響子宮收縮,可導致大出血,甚至發生休克。

完全流產

妊娠物完全排出,陰道出血逐漸終止,腹痛消失。

流產是一個自然現象,誘發流產的病因非常複雜,有些先天因素難以預防。在妊娠期間,儘可能維持身心健康,確保充分、均衡的營養或許有助於降低流產風險[1][2]

  • 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儘可能確保妊娠期間的總體健康狀況。
  • 傳染病高發季節要做好防護措施,避免病原體感染。
  • 在獲悉懷孕之後,應該及時調整生活和工作節奏,避免過於勞累,避免精神壓力過大。
  • 改善生活方式,適量運動,健康飲食,戒菸戒酒。
  • 如果工作場所存在有毒、有害物質或較高強度的放射線,應調整工作崗位,以免對胎兒造成損害。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