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骨骨瘤: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顱骨骨瘤,是發生於顱骨的腫瘤,可發生於顱骨各個部位,多見於顱底(頭顱的一部分)、顱蓋(如前額、頭頂),可為單發,亦可為多發,多為良性腫瘤,緩慢生長。
  • 本病少見,約佔骨腫瘤的 0.85%。暫無準確的流行病學資料。多見於成人,男女患病無明顯差異。
  • 顱骨骨瘤具體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遺傳因素或環境因素有關。本病的危險因素,包括顱腦外傷史、腫瘤家族史(一家人中多人患有不同型別的癌症或者直系親屬中多人患有同一種癌症)、職業接觸射線、油漆、鉛、汞、農藥等。
  • 本病根據腫瘤生長部位,可分為顱底骨瘤、顱蓋骨瘤(如前額、顱頂)、硬腦膜(包繞大腦的一層外膜)骨瘤、腦實質(人體神經功能的中樞)骨瘤(即骨瘤長在腦實質中),後兩者很少見。
  • 顱骨骨瘤的患者多因發現頭上突出硬性腫塊、影響美觀而就診,而常無其他的表現或不適。其他症狀包括頭痛、頭暈、嘔吐、癲癇發作(俗稱的“羊癲瘋”,患者表現為意識喪失、四肢抽搐等)、鼻塞、嗅覺減弱、聽覺下降、眼球突出、視力下降、眼球運動障礙等。
  • 手術切除腫瘤,是治療顱骨骨瘤的主要方法。關鍵在於手術時,儘可能切除腫瘤,但同時需注意保護周圍神經。難點在於部分骨瘤位置比較深、周圍結構複雜的腫瘤,需謹慎選擇手術方案。
  • 該腫瘤主要危害是影響患者的美觀,常無生命危險。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視力受損、聽力減退、嗅覺異常等症狀,影響生活質量。
  • 顱骨骨瘤手術切除後,患者一般恢復良好,複發率低。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頭上凸起硬性腫塊(影響外觀)。
  • 頭痛、頭暈。
  • 噁心、嘔吐。
  • 視物不清、模糊。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肢體抽搐、口吐白沫。
  • 昏迷:呼叫、拍打不醒。
  • 呼吸困難:呼吸急促、口脣發紫。

建議就診科室

  • 整形外科
  • 神經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顱骨骨瘤?

當醫生懷疑是顱骨骨瘤時,常通過患者的症狀表現,結合體格檢查(體檢)、影像學檢查(X 線、CT 等)進行診斷。病理檢查(常在手術後進行)是確診該疾病的金標準。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體格檢查: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態。聽力檢查可分析是否存在因骨骼問題存在的聽力障礙,有利於評估患者可以恢復至何種程度。視力檢查可提示視力下降程度。嗅覺檢查可提示嗅覺是否受到影響。
  • CT 檢查:CT 簡單、經濟,為非創傷性,顱骨 CT 三維成像可直觀地呈現出顱骨骨瘤的形態及部位,可作為診斷顱骨腫瘤的首選檢查專案,並適合重複隨訪觀察。但具有輻射,檢查時需做好防護。
  • X 線檢查:可發現與顱骨密度一致的顱骨骨瘤。
  • MRI:該檢查無放射性損傷,可行冠狀(將人體分為前、後兩部分的切面)、矢狀(將人體分成左、右兩部分的切面)及橫斷面 3 個方向的斷層掃描,對腫瘤的定位非常準確,對腫瘤有高解析度。在該疾病的診療中主要是為了排除其他顱內的腫瘤。
  • 腦電圖:是診斷癲癇最有價值的檢查手段,若出現異常波形可能提示存在癲癇。
  • 病理檢查:是顱骨骨瘤診斷的金標準,通過此項檢查,可最終確診疾病。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症狀出現多久了?
  • 出現症狀前是否有誘因?
  • 還有其他不適嗎?
  • 家族中有人出現類似症狀嗎?
  • 患有其他疾病嗎?
  • 既往曾接受哪些治療?效果如何?
  • 既往曾接受哪些檢查?結果如何?
  • 是否有藥物過敏?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此疾病嚴重嗎?導致發病的原因為何?
  • 患者需要接受哪些檢查?
  • 此疾病能治好嗎?需要做手術嗎?
  • 治療效果如何?如果不治療會如何?
  • 此疾病會遺傳嗎?
  • 治療期間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保險能報銷治療的費用嗎?

該疾病日常主要注意防止術後感染、保證營養均衡。

具體的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注意事項:術後觀察傷口滲血、滲液的情況,每 2 天更換 1 次敷料。密切觀察引流管中引流液的顏色、液體量(正常引流液顏色清亮,非血性)以及引流管有無受壓、堵塞。
  • 飲食:
    • 對於手術患者,術後消化道功能恢復後,在沒有吞嚥困難的情況下,即可開始進食,開始進食流質飲食(如米湯、雞蛋湯、果汁等),逐步過渡到半流質飲食(如瘦肉粥、雞蛋羹、餛飩等)。
    • 若為普通患者,多吃穀類、瘦肉、魚肉、青菜、水果食物,少吃煎炸、醃製類食物。
  • 運動:具體情況需諮詢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活動。
    • 若為手術患者,術後需要臥床休息、通常術後 1 天即可下床活動,活動度應輕微,如可散步。
    • 若為非手術患者,可以運動鍛鍊或散步,每次運動 30 分鐘,一週運動 3 次。
  • 用藥注意事項:當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皮疹、畏寒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 術後複查:術後 72 小時內複查頭顱 CT 和(或)MRI 以評定腫瘤切除的程度。每年複查 1 次 MRI 或 CT 以觀察腫瘤是否復發。
  • 其他:戒菸、限酒等。

手術全切除腫瘤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顱骨骨瘤通常是一種生長緩慢的良性腫瘤,應儘可能全切除。

藥物治療

  • 抗癲癇藥物:適用於出現癲癇症狀的患者,常用藥物如乙琥胺、丙戊酸鈉、苯巴比妥等,可以有效控制癲癇。不良反應有頭暈、噁心、嗜睡等症狀。
  • 神經營養藥物:適用於出現神經損傷症狀、癲癇的患者,常用藥物如胞磷膽鹼、神經節苷脂、吡拉西坦等可以改善腦部血液迴圈、穩定神經細胞、減少炎症物質的產生。不良反應有皮疹、噁心、精神興奮、頭暈等症狀。

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顱骨骨瘤的治療手段以手術切除為主。

  • 手術治療的方案要根據腫瘤的解剖分型來確定。如顱底骨瘤的腫瘤體積較小,生長緩慢且無症狀,可暫不處理。只有當其增大到產生壓迫效應或有症狀時,才需手術切除治療。
  • 當腫瘤位於較深的顱內位置,與周圍重要結構如神經、血管粘連嚴重,為防止損傷重要腦組織而影響機體功能,不必強求完全切除,術中未能切除的部分,可在術後定期複查。
  • 醫生會根據患者腫瘤性質、位置、大小等制定不同的手術方案。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治療,本病將繼續發展,腫瘤可能壓迫周圍腦組織或神經,致使相應的神經功能受損。
  • 若接受正規治療,大部分患者能被治癒,腫瘤全切除後,腫瘤複發率低,症狀常能得到改善。總而言之,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改善患者最終結局的關鍵。

顱骨骨瘤具體的病因尚未明確,有待進一步研究予以證實。

顱骨骨瘤的常見病因有哪些?

該疾病的病因尚未明確,有待進一步研究予以證實。

哪些人容易患顱骨骨瘤?

本病發病的危險因素尚沒有很確切的證據,以下人群可能易發病。

  • 曾有顱腦外傷史,可能因為炎症反應、骨質恢復時增生過度而導致發病。
  • 長期接觸射線、農藥、油漆、汞、鉛等物質。
  • 房間內有不合格的傢俱、瓷磚(其內可能有放射性物質氡)或甲醛超標時,容易導致發生腫瘤。
  • 家族中有患腫瘤的人群。

頭部凸起硬性腫塊,是顱骨骨瘤最主要的症狀。

顱骨骨瘤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顱骨骨瘤的常見症狀包括:

  • 頭部突出硬性腫塊:觸之較硬,且常無疼痛感。
  • 頭痛、頭暈。
  • 鼻塞。
  • 聽力下降:多為腫瘤發生於顱骨兩側。壓迫聽神經或影響中耳傳音通路。
  • 癲癇發作:全身肌肉持續性收縮、眼球上翻、口吐白沫。
  • 視力下降:視物模糊、不清楚。
  • 眼球突出、眼球運動障礙。
  • 嗅覺減退:不能聞出或辨別香水、食醋等氣味。

顱骨骨瘤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除非骨瘤本身生長在腦實質內(非常少見,以癲癇發作為主要表現),否則顱骨骨瘤因多不侵犯腦實質,故常不引起神經系統相關併發症。

該疾病的具體病因尚不清楚,故僅對可能的相關因素採取防護措施。

  • 減少職業接觸如農藥、油漆、鉛、汞、煙霧、射線的機會。
  • 室內傢俱應從正規渠道購買,避免有害物質超標。
  •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飲食、避免外傷等有利於防止腫瘤的發生。
  • 家族中有患顱腦腫瘤的人群。可每年體檢。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