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樣紅斑: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麻疹樣紅斑是一種急性的全身性紅斑,面板損傷(皮損)與麻疹相似,為病變面板出現突出面板表面的紅色疹子(丘疹),或不突出面板表面的紅色斑塊(斑疹),亦或是丘疹和斑疹同時出現(斑丘疹)常伴瘙癢。

  •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確,部分患者是由藥物過敏導致的,如磺胺類藥物、卡馬西平、解熱鎮痛藥等。
  • 主要症狀是皮損突然出現,呈對稱性、全身性的斑疹或斑丘疹,隨後皮損顏色由鮮紅色逐漸變為暗紅色,皮損處多伴瘙癢,發病期間多有畏寒、發熱、寒戰等全身症狀。
  • 本病的皮損可自行消退,治療的關鍵點和難點是尋找可疑的致敏藥物。藥物引起的應停用可疑的致敏藥物,並行抗過敏治療,對於合併感染的患者,治療的同時可加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
  • 藥物引起的麻疹樣紅斑,如未及時治療,可發展為重症藥疹,危及生命。經過正規治療後,患者可以痊癒,但由可疑藥物引起者,當患者再次使用相同或相似藥物時,可再次發病。
  • 患者治療時,用藥必須嚴格按照醫囑及注意事項,並且定期複查;飲食應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刺激;多運動,提高身體免疫力;不要搔抓皮損,避免刺激區域性。
  • 對於既往出現過對可疑藥物過敏的人群,應避免再次接觸相同及相似藥物,買藥或就醫時應主動告知藥物過敏史,以免再次復發。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休克:表現為血壓低、面色蒼白、四肢溼冷、脈細快等。
  • 呼吸困難。
  • 水皰、面板大面積剝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突然起病,伴畏寒、發熱等全身症狀。
  • 面板損害:全身泛發,散在或密集的紅色丘疹、斑疹或斑丘疹。
  • 瘙癢。

建議就診科室

  • 面板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患麻疹樣紅斑?

醫生通過詢問患者病史,進行視診、觸診、血常規、肝腎功、面板組織病理等檢查結果綜合判斷確診。具體檢查介紹:

  • 視診:醫生檢視患者面板,輔助判斷病情程度。
  • 觸診:可以輔助瞭解面板損害的層次、質地和性質。
  • 血常規:抽取血液進行化驗,通過檢測特定細胞數目來輔助診斷髮病原因。為診斷提供一些依據。
  • 肝腎功檢查:抽取患者的靜脈血,檢查肝轉氨酶、膽紅素、腎小球濾過率、肌酐等指標,幫助醫生判斷病情嚴重程度並指導治療。
  • 面板組織病理檢查:通過面板活檢術,取一小塊皮損經切片、染色等操作後置於顯微鏡下觀察,指導臨床診斷和制定治療方案。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接觸麻疹患者嗎?周圍有得麻疹的人嗎?
  • 近期吃過如胺類藥物、卡馬西平、解熱鎮痛藥嗎?
  • 疹子是突然出現的嗎?有無發熱、畏寒等全身症狀?
  • 皮損持續時間多久了?會覺得癢嗎?
  • 皮損會不會自己消退?消退後區域性有痕跡嗎?
  • 是否到別的醫院就診了?做了哪些檢查?有治療嗎?效果如何?
  • 有沒有自己買外用藥?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的病情嚴重嗎?
  • 我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 應該怎麼治療呢?
  • 治療效果如何呢?
  • 會復發嗎?
  • 會傳染嗎?
  • 如何預防呢?

日常應該注意什麼?

  • 用藥注意事項
    • 服用抗組胺藥物注意事項:避免駕車、高空作業。
    • 服用糖皮質激素注意事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不能突然停藥,應遵醫囑逐漸減量,避免復發和藥物不良反應。及時檢測血壓、心率等。如出現腹痛、黑便、髖關節疼痛,應立即停藥並告知醫生。
    • 服用抗生素注意事項:注意觀察有無新發皮疹、瘙癢、嘴脣和麵色發紫、呼吸困難等過敏反應。如有,應立即停藥就醫。
  • 定期複查:早期可每週複查 1 次,病情恢復後,可每月複查 1 次。
  • 飲食
    • 病情較輕的患者:飲食無須特殊處理,選擇多吃高蛋白質食物如雞蛋、牛奶、雞肉、魚肉等;或富含維生素 C 的食物如橘子、檸檬、獼猴桃等。
    • 病情嚴重者: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如粥、麵條、牛奶、肉湯等;病情恢復後,可逐漸轉變為正常飲食。避免使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火鍋等。
  • 運動
    • 病情較輕的患者:日常應適當鍛鍊增強抵抗力,選擇散步、快走等低強度運動,每次運動 30 分鐘左右,每週運動 2~4 次。
    • 病情嚴重者:應儘量臥床休息,促進恢復。
  • 其他
    • 避免搔抓,避免燙洗等刺激。皮疹消退後,如有脫屑,應待其自行脫落,不可強行撕去,以免出現感染、色素沉著和瘢痕等。
    • 面板乾燥時,可以塗抹保溼霜或身體乳。

如何治療麻疹樣紅斑?

本病皮損可自行消退,藥物引起者應停用可疑致敏藥物。若是停用可疑致敏藥物後症狀仍在,呈加劇趨勢或危及生命,則可採用抗過敏藥物治療,如若合併感染者,可酌情加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藥物治療

  • 抗組胺藥:作用是抗過敏。常用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 維生素 C:作用是改善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減輕面板的損害。
  • 鈣劑:具有抗炎、消腫和抗過敏作用。
  • 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抗休克和抗敏等作用。常用的藥物如潑尼鬆、地塞米松等。嚴重者根據病情酌情使用。
  • 抗生素:具有殺菌和抑菌作用。常用的藥物如青黴素類、喹諾酮類等,適用於過敏合併感染的患者,不可自行使用,需要醫生根據臨床經驗和藥敏試驗選擇使用。

其他治療方法

  • 停用致敏藥物:懷疑藥物導致者,應停用可疑致敏藥物。
  • 對症支援治療:包括加強營養、適當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等。
  • 爐甘石洗劑:具有止癢、散熱、乾燥及保護作用。常用於皮損無滲出時。
  • 硼酸溶液:具有清潔、收斂作用。當滲出明顯時,可用 3% 硼酸溶液溼敷。
  • 氧化鋅油:具有清潔、保護和潤滑作用。當皮疹消退、脫屑減少時,可用氧化鋅油。
  • 保溼劑:可以增加面板含水量,促進面板屏障修復等作用。當面板乾燥時,可塗抹凡士林等保溼劑。

麻疹樣紅斑的發展和轉歸

  • 本病皮損可自行消退,一般不會危及生命,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但對於藥物引起者,如不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重症藥疹,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 經過正規治療後,患者可以痊癒。但由可疑藥物引起者,當患者再次使用相同或相似藥物時,可再次發病。

本病病因尚不明確,患者發病的常見原因和藥物過敏有關。

常見過敏藥物有哪些?

  • 磺胺類藥物:如磺胺嘧啶。
  • 抗癲癇藥:如卡馬西平。
  • 解熱鎮痛藥:如布洛芬。

麻疹樣紅斑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全身症狀:發熱、畏寒、寒戰。
  • 區域性症狀:區域性面板突然出現、呈對稱分佈、可相互融合的全身性的皮損。初期為針尖至米粒大小的丘疹,後發展為斑疹或斑丘疹,伴瘙癢,顏色由鮮紅色逐漸變為暗紅色,可泛發全身。

麻疹樣紅斑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 皮損通常 2~3 周後完全消退,一般不會損害系統功能。若為藥物引起,未及時停藥及治療,可發展為重症藥疹,危及生命。
  • 常見併發症包括重症多形紅斑型藥疹、大皰表皮鬆解型藥疹、剝脫性皮炎型藥疹。

如何預防麻疹樣紅斑?

對於既往出現過對可疑藥物過敏的人群,應避免再次接觸相同及相似藥物,買藥或就醫時應主動告知藥物過敏史,以免再次復發。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