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是女性內生殖器及其周圍結締組織和盆腔腹膜發生慢性感染。盆腔炎多見於育齡、性行為活躍的女性人群,病原體感染可侷限於某一處生殖器官,也可能同時波及多處部位,以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炎較為多見。最重要的病原體為沙眼衣原體和(或)淋病奈瑟菌,需及時個體化治療,若未能得到徹底的治療,可導致炎症反覆發作,影響病變生殖器官的正常解剖和功能,影響女性生殖健康[1][4]

  • 慢性盆腔炎可由各類病原體感染後遷延不愈所致,對女性盆腔內生殖系統的正常結構和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1]
  • 與發病相關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青年女性(15-25 歲)、性活躍、既往下生殖道感染史、子宮腔內手術操作史、鄰近器官炎症蔓延(闌尾炎等)、急性盆腔炎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免疫力低下、個人衛生和安全意識薄弱、錯誤的陰道保健措施[1][2][3]
  • 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典型特徵就是慢性盆腔疼痛,例如下腹部、腰背部疼痛、不適、墜脹,嚴重的月經失調和痛經,同時感到乏力、精神萎靡,常在勞累、性交後及月經前後加劇[1][2][3]
  • 如果慢性盆腔炎未得到及時控制,可嚴重損害患者的生育功能,繼發不孕,導致異位妊娠發生,並且造成心理問題,例如焦慮和抑鬱[1][2][3]
  • 如果出現慢性盆腔感染的相關症狀,患者應該及早前往醫院就診,儘快控制病情[2][3]
  • 臨床醫生通過詢問症狀和病史,開展婦科檢查,並結合影像學和腹腔鏡檢查結果,可以作出慢性盆腔炎的診斷,並以此為依據制定治療方案[1][2][3]
  • 應根據具體病變部位和症狀嚴重程度,實施綜合治療方案。急性發作或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採用抗生素治療。理療可促進血液迴圈,以利於炎症吸收。對於保守治療無效,臨床症狀明顯或反覆急性發作的患者,則需進行手術治療,力爭徹底清除病灶,避免復發[3]
  • 手術治療患者術後應注意休息,補充營養;藥物治療患者應足量足療程用藥;急性發作期避免性生活[3]
  • 預防慢性盆腔炎的主要措施包括注重性安全和生殖道衛生,及時治療生殖系統感染[2]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伴有下列情況的患者疑似發生慢性盆腔感染,應該及早前往醫院就診,儘快明確病情[2][3]

  • 下腹部持續疼痛、壓痛;
  • 月經失調,陰道出現異常分泌物;
  • 性交後,勞累時,月經期前後上述不適症狀加重。

除了慢性盆腔炎,上述症狀也可能是盆腔內其他器官發生病變或感染所致。患者必須及早接受診治,以便於醫生開展針對性的治療,以免造成難以挽回的不良後果[2][3]

就診科室:

  • 婦科

醫生如何診斷慢性盆腔炎?

  • 臨床醫生通過病史、症狀、婦科檢查,並結合影像學和腹腔鏡檢查結果,可以作出慢性盆腔炎的診斷,並以此為依據制定治療方案 [1][2][3]
  • 醫生首先需要仔細詢問患者的病史、症狀,隨後進行詳細的身體檢查和婦科檢查 ​​​​​​​[1][2][3]
  • 必要的輔助檢查:評估炎症指標是否異常。
  • B 超檢查:觀察盆腔內的具體病情。懷疑盆腔結核時應加行盆腔攝片及結核菌素實驗。
  • 腹腔鏡檢查:檢查盆腔內的具體情況,直接觀察各組織器官的形態,明確其是否與周圍組織發生粘連,並可同時進行取樣活檢或手術治療 ​​​​​​​[1][2][3]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症狀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 症狀是持續加重還是維持不變?
  • 目前症狀發作的程度有多嚴重?
  • 月經週期是否正常?是否還伴有其他婦科疾病?
  • 既往是否發生過生殖系統或盆腔感染?是否治療?結果如何?
  • 有什麼情況會導致症狀加劇?
  • 在什麼情況下,會感覺症狀有所好轉?
  • 今後是否有生育計劃?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是什麼原因造成慢性盆腔炎症?
  • 需要做哪些檢測可以確診?
  • 推薦採用什麼方案進行治療?
  • 治療過程中會有什麼風險和副作用?
  • 慢性盆腔炎症會不會影響生育功能?
  • 治療後能否恢復正常的生育功能?
  • 今後是否還會復發?
  • 日常應注意哪些事項?

日常注意以下事項[3]

  • 注意個人衛生。
  • 急性生殖道炎症需及時、規範治療。
  • 手術治療患者術後應注意休息,補充營養,可採用半臥姿態,避免勞累。
  • 藥物治療患者應足量足療程用藥,確保徹底清除病原體。
  • 患者需根據醫生的指導,定期複診,評估治療效果,並適時調整治療方案。
  • 日常性行為應有所節制,避免高危性行為。
  • 急性發作期避免性生活。

醫生通常根據具體病變部位和症狀嚴重程度,實施綜合治療方案。急性發作或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一般採用抗生素治療。同時進行理療,促進血液迴圈,以利於炎症吸收。對於保守治療無效,臨床症狀明顯或反覆急性發作的患者,則需進行手術治療,力爭徹底清除病灶,避免復發[3]

如何治療慢性盆腔炎?

藥物治療[3]

  • 急性發作或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採用抗生素治療:
    • 頭黴素或頭孢菌素類
    • 克林黴素與氨基糖苷類聯合
    • 青黴素類與四環素類聯合
    • 喹諾酮類與硝基咪唑類聯合
  • 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患者,可採用抗生素聯合小劑量糖皮質激素。

理療

短波、超短波、微波、鐳射、紅外線照射[3]。

手術治療

適用於保守治療無效,臨床症狀明顯或反覆急性發作的患者。醫生會根據患者年齡、病情程度及有無生育要求,制定最合適的手術方案[3]

  • 要求生育者可施行——
    • 輸卵管卵巢周圍粘連分解術;
    • 輸卵管修復整形術;
    • 輸卵管造口術。
  • 無生育要求者可施行——
    • 單側輸卵管切除術(絕經後)
    • 單側附件切除術(絕經後)
  • 對於年輕女性,醫生會盡量保留卵巢。
  • 中藥治療:活血化淤及清熱解毒藥[1]
  • 以下情況患者需要住院治療[4]
    • 外科急症表現
    • 妊娠期孕婦
    • 不能遵循或耐受門診用藥者
    • 口服抗生素無效者
    • 輸卵管卵巢膿腫

性伴侶治療

由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體感染的患者,男性伴侶常無症狀,應對患者出現症狀 60 天內接觸過的性伴侶進行檢查和治療,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4]

慢性盆腔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慢性盆腔炎常見病原體包括[1]

  • 外源性病原體——主要為性傳播疾病病原體,淋病奈瑟菌、衣原體、支原體.
  • 內源性病原體——主要為寄居於陰道內的微生物,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埃希菌。
  • 通常為二者混合感染,最主要的病原體為沙眼衣原體和(或)淋病奈瑟菌[4]

其中衣原體慢性盆腔炎和結核性慢性盆腔炎可能沒有急性症狀,而是慢性感染過程。

盆腔炎的主要感染途徑及其致病機制[1][3]

  • 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病菌入侵後經生殖道上行,由外陰、陰道直至宮頸、子宮、輸卵管,並可能蔓延至卵巢和腹腔。這是非產褥期及非妊娠期盆腔炎最主要的感染途徑,最常見的是輸卵管炎和卵巢炎。
  • 經淋巴系統蔓延:病原體經生殖道破損處的淋巴管侵入盆腔結締組織,引發盆腔結締組織炎,或是累及輸卵管間質,形成炎症反應。
  • 經血迴圈傳播:病原體先侵入人體其他系統,再經血液迴圈感染生殖器,為結核菌感染的主要途徑。
  • 直接蔓延:腹腔內其他鄰近器官感染後直接蔓延至內生殖器(如闌尾炎導致的右側輸卵管炎)。
  • 若盆腔炎感染治療不徹底或患者免疫力低下,就會引起慢性炎症,例如慢性子宮內膜炎,慢性輸卵管炎、輸卵管積水、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輸卵管卵巢囊腫。

慢性盆腔炎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可能導致慢性盆腔炎風險上升的臨床因素包括[1][2][3]

  • 既往病史:性病史、下生殖道感染史、急性盆腔炎性疾病及闌尾炎史;
  • 年齡:青年女性高發;
  • 性活躍:性生活頻繁、多個性伴;
  • 近期子宮腔內手術操作史;
  • 免疫力低下:伴有 HIV 感染(艾滋病),或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
  • 個人衛生和安全意識薄弱:尤其不注意生殖系統的衛生清潔和防護措施;
  • 經常進行陰道灌洗或其他所謂的保健措施,破壞陰道正常菌群。

慢性盆腔炎有哪些臨床特徵[1][2][3]

  • 慢性盆腔疼痛(最主要的症狀),下腹部、腰背部有疼痛、不適、墜脹感;
  • 經期前後,性交或勞累時,不適或疼痛更為明顯;
  • 月經失調,出血量大,淋漓不盡;
  • 痛經明顯,持續時間長;
  • 乏力、精神萎靡;
  • 下腹部區域性可存在壓痛部位。

慢性盆腔炎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如果慢性盆腔炎未得到及時控制,可嚴重損害患者的生育功能,並造成其他併發症[1][2][3]

  • 異位妊娠;
  • 輸卵管不孕;
  • 當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時,感染可急性發作,甚至擴散為全身性的重症感染;
  • 抑鬱、焦慮:長期存在病痛,且導致不孕,對患者的身、心狀態都會造成嚴重影響。

預防慢性盆腔炎的主要措施包括注重性安全和生殖道衛生,及時治療生殖系統感染[2]

  • 注重生殖道衛生,降低感染風險;
  • 安全性行為,避免多性伴,性生活過程中注意做好安全措施;
  • 定期體檢,尤其是婦科檢查;
  • 及時治療下生殖道感染,避免病原體上行導致嚴重後果。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