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走神經損傷: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迷走神經損傷是腦神經損傷的一種,由顱底骨折、火器傷、醫源性、顱底腫瘤等導致,是全身最長和分佈最廣的腦神經功能障礙的一類疾病。
  • 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目前患病率尚無權威的統計資料,但僅甲狀腺手術當中,迷走神經損傷發生率約為 0.4%~3.9%。
  • 主要病因有顱底骨折,可出現迷走神經的損傷;醫源性損傷,頸靜脈孔區腫瘤的手術可損傷迷走神經;顱底腫瘤等可壓迫損害迷走神經。
  • 主要症狀分為雙側損害和一側損傷,單側主要表現為聲音嘶啞,雙側損傷可導致吞嚥困難,或呼吸困難。
  • 可根據疾病史及特異的臨床表現進行診斷。祛除病因是關鍵,必要時行手術治療。
  • 神經幹受刺激可能導致呼吸減慢,甚至導致呼吸停止,心跳驟停等。
  • 當有吞嚥困難及飲水嗆咳時應注意患者行半臥位流質飲食或胃管營養。

迷走神經損傷可出現同側肌肉麻痺,咽反射消失。當出現嗆咳及聲音嘶啞、不能發音、吞嚥困難和流口水等症狀時,請及時就醫;當患者發生嚴重呼吸減慢,甚至呼吸停止及心跳停止等時,應立即撥打 120 急救電話或立即就醫。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聲音嘶啞;
  • 飲水嗆咳;
  • 消化不良:腹部不適、腹脹;
  • 呼吸減慢。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呼吸明顯減慢
  • 呼吸停止
  • 心跳停止

建議就診科室

  • 神經外科
  • 普通外科
  • 神經內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迷走神經損傷?

當醫生懷疑是迷走神經損傷時,將通常進行詢問既往是否有過外傷史、顱底腫瘤、血管畸形病史及其相關症狀,喉部及咽部查體,在有初步結果後,需要進行頸部、頭顱影像學、腦積液常規、生化檢測、腦幹誘發電位等檢查,必要時行頭顱 MRI 及喉鏡檢查。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實驗室檢查:完成血常規、肝腎功能、超敏 C 反應蛋白、血沉、腦積液常規、生化檢測,有助於診斷。
  • X 線檢查:顱底 X 線攝片,對外傷所致顱底骨折可進行診斷,螺旋 CT 顱底骨質成像對診斷更有意義。
  • CT 及核磁共振檢查:可幫助診斷顱底腫瘤、腦幹腫瘤及血管病變、腦炎等。
  • 腦幹誘發電位檢查:對顱後窩病變累及腦幹或腦幹病變的診斷亦有價值。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什麼時候開始出現聲音嘶啞、飲水嗆咳等症狀?
  • 有受過外傷或既往腫瘤及血管畸形病史嗎?
  • 伴有其他症狀嗎?比如便祕、腹脹、腹痛等?
  • 有頭痛、噁心、噴射性嘔吐(嘔吐劇烈、壓力高)嗎?
  • 近期有過腰部穿刺病史或腰部面板感染病史嗎?
  • 近期做過什麼手術嗎?
  • 從事什麼工作?
  • 去其他醫院治療過嗎?治療效果好嗎?
  • 最近體重減輕了嗎?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患的什麼病?我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症狀?
  • 確診困難嗎?需要做哪些檢查?
  • 會不會影響我後期生活和工作?
  • 治療效果好嗎?費用高嗎?需要治療多久?
  • 藥物副作用大嗎?有哪些危害?
  • 手術風險高嗎,術後恢復可能性有多大?
  • 我為什麼會出現腦脊液感染?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注意事項:手術患者,傷口疼痛是正常現象,主要觀察傷口有無滲血、滲液、感染;特別甲狀腺手術警惕出血壓迫氣道出現呼吸困難應立即呼叫醫生。
  • 使用藥物治療注意事項:使用甘露醇降顱內壓治療時警惕過度脫水可能,如出現意識、精神反常時應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 術後、用藥複查:術後半月需要到醫院複查血常規、血沉、超敏 C 反應蛋白、肝腎功能等,明確有無繼發感染可能。
  • 飲食:手術患者,術後 6 小時禁食、禁水,之後可飲溫開水,無嗆咳後方可進食,飲食以流質無渣為主,如稀飯、牛奶、安素粉、小百肽、要素營養製劑。以後逐漸加量,過渡到正常飲食。
  • 運動:手術患者,術後需要臥床休息,1 天后如無特殊可下床活動。可適當運動性功能鍛鍊,減少加重因素,自主活動困難者可行器械輔助。
  • 其他:對於甲狀腺手術術後出現呼吸困難者一定引起重視,立即請示醫護人員。

由於迷走神經損傷早期具有特異的臨床表現,需結合症狀及體徵、影像學檢查來診斷,祛除病因是關鍵,大多需要手術解除壓迫、恢復正常組織結構等;如出現嚴重嗆咳、高顱內壓症狀需要對症處理,如半流質飲食及脫水降低顱內壓等。治療目的是搶救危急重症、緩解症狀、恢復功能、防止併發症。

藥物治療

  • 抗感染治療: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者要進行抗感染治療,並且及時、足量、足療程。需選用易透過血腦屏障的抗生素。
  • 降顱內壓治療:有高顱壓症狀者給予降顱壓治療,最常用的藥物是甘露醇,需注意有無過度脫水,出現精神、意識障礙時需及時告訴醫生。

手術治療

  • 迷走神經吻合術:在甲狀腺手術和頸動脈內膜剝除術中,離斷或損壞喉返神經,可行喉返神經-迷走神經頸段端側吻合術,效果較好。
  • 延髓血管病變:視情況行手術,X 刀、伽瑪刀等治療。
  • 顱底腫瘤:視情況行手術治療或立體定向放射治療。
  • 枕大孔區腫瘤:顱外段可以行手術切除,顱內殘餘者應行立體定向放射治療。
  • 延髓膠質瘤屬於侷限外生性者可行顯微手術切除。

其他治療方法

  • 胃腸減壓:對於有腸梗阻的患者,可進行胃腸減壓,緩解腸梗阻。即從鼻腔中插入胃管,把胃腸道的消化物及分泌物引流出來。
  • 顱底骨折時,其骨折本身無需特殊處理,治療重點為預防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腦脊液鼻漏或耳漏者禁忌填塞、擤鼻、減少噴嚏、咳嗽,保持外耳道清潔。儘量避免腰椎穿刺,以防逆行性感染。

疾病發展和轉歸

如果由於炎症、血管病變引起的迷走神經損傷,經積極有效的病因治療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但重型顱腦損傷、顱底骨折及腫瘤造成的迷走神經損傷,恢復較困難。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患者可出現明顯消瘦,影響生活質量和工作,導致勞動能力喪失,且可出現腸梗阻、腸穿孔等併發症。
  • 經過正規治療後,大部分患者能夠治癒,改善生活質量。

引起迷走神經損傷的病因比較複雜,主要有顱底骨折、頸部火器傷、醫源性損傷、顱底腫瘤、延髓血管疾病,細菌或病毒導致的腦炎等。

迷走神經損傷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醫源性迷走神經損傷引起神經功能障礙:比如甲狀腺手術,顱底手術等;
  • 外傷導致迷走神經損傷;
  • 顱底骨折;
  • 頸部火器傷;
  • 顱底腫瘤。

哪些人容易患迷走神經損傷?

有如下可變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該疾病:

  • 頸部腫塊、甲狀腺包塊等行外科手術治療;
  • 顱底腫瘤引起壓迫症狀;
  • 延髓血管疾病;
  • 細菌或病毒導致的腦炎。

有如下不可變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該疾病:

  • 免疫力低下、血腦屏障障礙;
  • 基礎惡性腫瘤性疾病者。

吞嚥困難、發音障礙是迷走神經損傷為最常見的症狀,主要表現為不能進食或進食嗆咳,發音不全或聲音嘶啞;少數患者可以出現嚴重的呼吸減慢,甚至呼吸停止及心跳停止,威脅患者生命。

迷走神經損傷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迷走神經損傷的常見症狀包括:

  • 進食嗆咳、吞嚥困難: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由於一側或雙側迷走神經損傷導致吞嚥肌群癱瘓引起進食困難及飲水嗆咳。
  • 發音嘶啞:患者咳嗽反射消失,聲帶運動減弱或消失,聲音嘶啞。
  • 腸麻痺:腸蠕動減弱及經常出現腹脹及便祕等。
  • 呼吸或心跳驟停:血腫刺激神經幹可導致比較嚴重的臨床表現,呼吸減慢,甚至呼吸停止。

迷走神經損傷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迷走神經損傷可能會引起相應支配區域神經功能障礙,比如在甲狀腺手術術後,出現血腫壓迫迷走神經,或手術直接損傷迷走神經都可能會引起呼吸心跳驟停可能;必須緊急手術處理,少部分患者可出現腸梗阻及消化不良等。

常見併發症包括:

  • 呼吸心跳驟停
  • 腸梗阻
  • 消化不良
  • 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針對可變的因素:

  • 避免參加高旋轉運動;
  • 避免從事高空作業,高外傷風險職業,特技等;
  • 避免放射物質接觸,遠離重金屬汙染環境;
  • 定期體檢,篩查甲狀腺彩超,頭顱核磁共振等。

針對不可變的因素:

  • 家族遺傳病史者早期篩查;
  • 儘量不從事放射性工作,或穿保護性鉛衣。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