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蛛網膜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腦蛛網膜炎是一種繼發於顱內非化膿性感染的組織反應性改變,以蛛網膜增厚、粘連和囊腫形成為主要特徵。
  • 該病發病率約為顱內腫瘤的 1/10。好發於青年和中年人,但也可見於兒童和老人。性別上無太大差異。
  • 顱內感染為該疾病的最主要病因。
  • 根據發病部位可分為三型:視交叉型,最為常見,炎症侵犯視神經、視交叉,引起視力障礙;顱後凹型,常導致腦脊液迴圈受阻,引起顱內壓增高;大腦凸面型,常導致瀰漫性頭痛、癲癇發作等。
  • 發熱、頭痛、嘔吐為該疾病最常見的症狀,同時還可能出現視力障礙、共濟失調、癲癇發作等症狀。
  • 本病以藥物治療為主,應用糖皮質激素對控制炎症有不錯的療效。
  • 該病若及時治療不會危及生命,若不及時治療,患者會出現失明、面癱等併發症,降低患者的生命質量,嚴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 發現頭痛嘔吐及時就醫,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頭痛:持續的疼痛,無論是隱痛還是明顯的疼痛。
  • 嘔吐:頭痛伴隨著嘔吐,或者劇烈嘔吐無法緩解者。
  • 視力障礙:看不清東西或者看東西看不全部。
  • 共濟失調:手腳不協調、說話不成句、眼球亂動不受控制。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昏迷;
  • 失明;
  • 癲癇發作:區域性或全身抽搐;
  • 劇烈疼痛:疼痛影響休息;
  • 劇烈嘔吐:持續嘔吐,不能緩解。

建議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
  • 神經外科
  • 眼科

醫生如何診斷腦蛛網膜炎病?

當醫生懷疑腦蛛網膜炎時,通常通過腰椎穿刺來進行檢查,可能進一步可以通過 X 線檢查、CT、MRI 等檢查予以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腰椎穿刺:患者採取坐著或者側臥的姿勢,醫生會用穿刺針抽取蛛網膜下腔裡的腦脊液,通過化驗腦脊液的性質確定疾病的性質,可以用於輔助該疾病的診斷。
  • 頭部 X 線檢查:可以顯示顱內壓情況間接推斷疾病情況,用於輔助疾病的診斷。
  • CT:通過 CT 掃描可以顯示腦組織內詳細情況,可以顯示顱腦內囊性病變、腦室擴大以及基底節、視交叉的病變,同時可以用於排除其他顱內病變,可以用於確診該疾病。
  • MRI:對顱內情況更加明確,對顱底、顱後窩顯示更加明確,通過此項檢查可以排除其他病變,輔助確診此病。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都有什麼症狀?有發燒、頭痛、嘔吐症狀?
  • 出現症狀多久了?
  • 去過醫院或吃過什麼藥嗎?
  • 之前有過感冒嗎?
  • 之前有做過鞘內注射嗎?
  • 做過顱腦手術嗎?
  • 對什麼藥物食物過敏嗎?
  • 之前有去過什麼其他地方嗎?
  • 有過其他疾病嗎?或者現在正在患的疾病?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為什麼會有這些症狀?
  • 這個病會導致什麼不良後果嗎?
  • 我需要做哪些檢查?
  • 什麼治療方法最有效?
  • 這些症狀會一直影響我的生活嗎?
  • 我在家可以吃些什麼?
  • 回家之後需要注意什麼?如果吃藥的話還需要注意什麼?
  • 我大概需要準備多少錢?
  • 醫保能報銷嗎?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注意事項:如果患者做了手術,術後注意多休息,一般術後 3 天可以由醫生更換傷口敷料,傷口 1 個月內不允許碰水,注意保護頭部傷口部位。若傷口疼痛則需要及時就醫。
  • 在家用藥注意事項:患者需注意不良反應,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會導致骨質疏鬆、誘發或加重感染、股骨頭壞死等,出現上述症狀,則需要及時就醫。如果病情緩解,患者可以諮詢醫生減量,切忌自行停藥或減量。
  • 術後、用藥複查:術後 1~3 個月複查,用藥 1 個月複查,若發現任何不適則需要及時就醫。
  • 飲食: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的患者,應該限制飲食中鹽的攝入並補充鉀,即食用鹽應為 2 克/天或者將鹽攝入量降低為之前飲食的 1/3,多吃新鮮瓜果蔬菜補充鉀離子。日常生活中可以正常飲食。
  • 其他:戒菸、限酒。

一般早期採取藥物治療控制蛛網膜炎症,當藥物治療不見好轉的時候採取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 抗生素:如哌拉西林、阿莫西林,針對感染的細菌應用相對的抗生素可以用於消除顱內和身體內的細菌感染,有助於消除由於感染引起的腦蛛網膜炎。
  • 糖皮質激素:如潑尼鬆、氫化可的鬆,可以防止蛛網膜粘連和減輕炎症反應,對於疾病初期效果好。
  • 甘露醇:用於減低顱內炎症水腫導致的顱內壓升高,減輕頭痛、嘔吐的症狀。

手術治療

切除病灶:藥物治療無效時,部分患者考慮可使用手術的手段切除感染病灶以改善患者病情。

其他治療方法

鍼灸療法:鍼灸療法有助於減輕患者症狀。

疾病發展和轉歸

  • 不接受正規治療,少數症狀不重的患者可自行緩解,嚴重者不進行治療會危及生命,但若疾病轉為慢性,遷延不愈,會出現視力障礙乃至失明、面癱、面部感覺異常、口眼歪斜、身體機能減退、尿崩症、嗜睡等症狀及併發症,會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 經過正規治療後,該疾病不會危及患者生命,症狀會有一定的緩解,但大部分患者難以痊癒,該疾病有一定的復發風險。

腦蛛網膜炎最常見的病因是顱內感染,此外,顱外感染、顱腦損傷或手術、蛛網膜下腔注射藥物、顱腦腫瘤等也有可能導致腦蛛網膜炎。

腦蛛網膜炎病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顱內感染:是腦蛛網膜炎最常見的原因。細菌、病毒以及寄生蟲侵入顱內可以導致腦蛛網膜炎的發生,其中,結核導致的腦蛛網膜炎是最常見的。
  • 顱外感染:顱腦周圍的組織如中耳、乳突、鼻旁竇、口腔、面部等發生炎症後可蔓延至腦蛛網膜引發炎症。
  • 顱腦損傷或行顱腦手術:顱腦損傷或手術可能會導致顱內感染的發生。
  • 蛛網膜下腔注射藥物:注射藥物如造影劑、麻醉劑等可能直接導致腦蛛網膜炎的發生。
  • 顱內原發病變:腦腫瘤、腦血管硬化病、脫髓鞘疾病等都有可能會導致腦蛛網膜炎的發生。蛛網膜下腔出血也會導致腦蛛網膜炎。

哪些人容易患腦蛛網膜炎病?

有如下可變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該疾病:

  • 勞累:勞累會降低人體免疫力,使感染更容易發生。
  • 感冒:感冒有可能引起顱內感染。
  • 過量飲酒:過度飲酒對免疫系統具有抑制作用,導致感染更容易發生。
  • 結核病患者:患結核病者容易發生結核性腦膜炎從而導致腦蛛網膜炎。

有如下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該疾病:

  • 高齡人群:老年人因為免疫力低下,也容易患病。

發熱、頭痛、嘔吐是腦蛛網膜炎早期最常見的症狀,同時還可能出現視力障礙、共濟失調、癲癇發作等症狀。

腦蛛網膜炎病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發熱、頭痛、嘔吐:此為腦蛛網膜炎最常見症狀,常發生於疾病早期,嘔吐多呈噴射性。
  • 視力障礙:腦蛛網膜炎早期常見,包括視力減退和視野缺損,嚴重者會導致失明。
  • 共濟失調:部分患者疾病長期發展導致的運動、語言方面的不協調。
  • 癲癇發作:部分患者早期出現侷限或全身性抽搐。
  • 精神症狀:部分患者可表現為情緒不穩、易於激怒或哭泣,或情緒淡漠、反應遲鈍、動作和思維緩慢等。

腦蛛網膜炎病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隨著腦蛛網膜炎病程的進展,患者會出現視力障礙乃至失明、面癱、尿崩症、感染等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失明
  • 面癱
  • 尿崩症
  • 感染

注意個人衛生、適當休息、戒菸限酒、積極鍛鍊是預防該疾病的有效方法。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針對可變因素,預防方式如下:

  • 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睡眠。青少年每天應保持 8 個小時睡眠,成年人應每天保持 7 個小時睡眠,老年人至少保持 6 個小時睡眠。
  • 戒菸限酒。
  • 保持居住環境衛生,經常打掃家裡,不帶髒東西回家,每天在天氣好的時候開窗通風至少半小時,保證家裡有充足的光照。
  • 適當運動,如健身,游泳等,提高機體免疫力。
  • 結核病患者要積極就醫,控制結核病病情。

針對不可變因素,預防方式如下:

  • 老年人應適當運動,如散步、慢跑等,注意保暖防寒,提高自身免疫力,減少感冒的發生,以降低該疾病發生的可能性。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