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腫塊: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盆腔炎性腫塊是女性盆腔臟器的急性炎症未得到有效治療,遷延不愈發生慢性炎症的組織學改變,從而導致盆腔炎性包塊發生。
  • 目前仍缺乏準確的流行病學資料;育齡期婦女盆腔炎性腫塊患病率較絕經期高;近年來由於社會發展,人們醫療意識的增強,發病率有下降趨勢。
  • 絕大多數盆腔炎性腫塊起自急性盆腔炎,由於炎症的蔓延,使輸卵管、卵巢、子宮或大網膜及腸管等粘連成一團,形成慢性盆腔炎性腫塊。育齡期女性,急性盆腔炎史,產後及流產感染史,婦科手術史等為盆腔炎性腫塊的危險因素。
  • 本病根據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盆腔炎性腫塊。
  • 大多數患者可有急性盆腔炎症的症狀,包括下腹痛、發熱及陰道流血等;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徹底病情遷延,出現間斷性下腹痛、痛經及白帶增多。
  • 一般情況較好者,可選擇抗生素系統治療,輔以物理療法;嚴重者應住院進行綜合性治療。當藥物治療無效、殘留頑固病灶、存在輸卵管積水或輸卵管卵巢囊腫等情況,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手術方式。
  • 盆腔炎性腫塊患者常常因為痛經,影響正常生活;同時易造成盆腔組織的粘連,若輸卵管管腔粘連,甚至完全阻塞,則引起不孕。
  • 盆腔炎性腫塊常常不能自愈,若不及時治療,嚴重影響婦女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下腹部疼痛;
  • 痛經;
  • 白帶增多、色黃、有異味;
  • 腰骶部痠痛、肛門墜脹感、尿頻等。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腹部疼痛加劇,甚至出現疼痛拒按;
  • 出現發熱、怕冷;
  • 煩躁不安。

建議就診科室

  • 婦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盆腔炎性腫塊?

醫生根據患者病史和症狀表現,結合體格(婦科)檢查、血常規檢查、細菌培養加藥敏實驗、盆腔超聲、MRI 檢查、腹腔鏡等檢查結果加以診斷。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體格檢查:作用是初步評估全身情況;觸診下腹部有時可觸及包塊,活動度較差,伴有觸痛、壓痛,病情嚴重時有反跳痛;可觸及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 婦科檢查:作用是初步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及腫塊的位置;盆腔炎性包塊多在子宮的一側或兩側(一側多見)闊韌帶後方觸及不活動包塊,若與子宮粘連在一起,雙合診時子宮輪廓不清。包塊囊實不均,可呈囊性或囊實性。邊界不清,與臨床表現程度不符,即盆腔檢查認為病變較重,而患者自感疼痛較輕。而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盆腔病變與臨床表現程度與其相反,醫生僅觸及較小的異位囊腫,但患者自感疼痛卻較重。
  • 血常規檢查:可協助診斷是否存在感染;白細胞計數可升高或正常,中性粒細胞計數升高多見於炎性腫塊出現急性感染,慢性炎性腫塊大多為淋巴細胞計數升高。
  • 血沉:急性期多加快,大於 40 毫米/小時,作用是協助診斷是否存在急性感染。
  • 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細菌培養明確感染的病原體,藥敏試驗可為選擇細菌敏感的抗生素,較快、徹底殺滅細菌提供依據。
  • 影像學檢查
    • 超聲檢查:該項檢查無創,無輻射,可方便、迅速地判斷盆腔腫塊的性質、大小和範圍,表現為子宮一側或雙側發現腫塊,其輪廓不清楚,周圍有濃密回聲,腫塊內無回聲,腫塊與子宮有界限。
    • MRI(核磁共振)檢查:該項無輻射,女性盆腔炎性包塊可以發生在盆腔任何位置,多見於附件區域,形態不規則,周圍有粘連,但不浸潤,內部訊號不均勻,增強掃描多出現整體強化。MRI 檢查能清晰顯示腫塊的大小,所處的位置,與周圍組織的關係。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因價格昂貴不作為首選的診斷方法。
  • 腹腔鏡檢查:作用是有助於明確診斷;屬於有創性檢查,需在麻醉狀態下進行手術,術後送病理檢測,對於明確盆腔腫塊的性質有重要意義。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年齡多大?是否生育?
  • 有無下腹痛、白帶異常?
  • 有無急性盆腔炎病史?
  • 是否產後或人流病史?是否有放置或取出宮內節育器?
  • 月經規律嗎?性生活如何?
  • 以前有做過什麼婦科相關的檢查嗎?有什麼問題嗎?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能否徹底治癒?
  • 治療方法有哪些?目前最適合我的治療方式是什麼?
  • 有沒有可能是其他疾病?
  • 還會復發嗎?有沒有什麼後遺症?
  • 治療期間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 治療後應如何預防?

盆腔炎性腫塊的患者需從心理護理、飲食、術後護理等方面進行日常護理,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心理護理
    • 解除患者思想顧慮,建立信心和積極樂觀的情緒,要相信治療後能有效改善;
    • 詳細瞭解自身病情、治療方案和手術方案,增強信心,消除自身對治療方式的顧慮。
  • 術前腸道準備
    • 患者最好食用較好消化,以及熱量高、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 需要進行手術的患者,術前 3 天進半流質飲食,如小米粥、面線糊等;術前 1 天進流食,如米湯之類;術前晚 8 點後禁食,並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清潔灌腸。
  • 術後注意事項
    • 術後 8 小時嚴密觀察生命體徵變化,如呼吸、脈搏、血壓等,直至病情平穩;
    • 術後妥善固定引流條或橡皮管,防止扭曲、受壓,保持引流通暢;
    • 早點下床進行肢體運動和學會有效深呼吸;
    • 提供良好的休養環境,保持環境、床鋪的乾淨和整潔,臥室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 飲食
    • 治療期間加強營養支援,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纖維素、低鹽、易消化飲食,如牛肉、魚肉、雞蛋、蔬菜、水果等;
    • 補充鈣、鐵等礦物質及微量元素,注意勞逸結合,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 出院後注意事項
    • 保持手術傷口、會陰部清潔及大小便通暢,避免排便困難;
    • 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逐漸增加每日活動量,建立適當的抵抗力;
    • 出院 1 個月後應及時到門診檢查術後恢復情況,並於術後 3 個月再次到門診複查。

一般情況較好者,可選擇抗生素進行系統治療,輔以物理療法;嚴重者應住院進行綜合性治療。當藥物治療無效、殘留頑固病灶、存在輸卵管積水或輸卵管卵巢囊腫等情況,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手術方式。

藥物治療

抗生素治療:作用是可殺滅炎性腫塊中的病原微生物,控制感染及細菌播散,控制病情。藥物的應用一般應儘早使用,避免病情遷延不愈發生慢性炎性腫塊。目前常用於治療的藥物是甲硝唑、林可黴素類,第三代頭孢菌素等。若能獲得急性期腫塊內炎性液體,可送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根據結果選用針對性的抗生素。

手術治療

盆腔炎性腫塊經藥物治療 1 個療程後,症狀沒有改善甚至加重或包塊增大時,應及時手術,以免發生腫塊破裂感染盆腔腹膜。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適當手術。作用是徹底清除感染病灶,緩解症狀。

  • 手術適應症:若腫塊為輸卵管積水或輸卵管卵巢囊腫可行手術治療;存在小的感染灶,反覆引起炎症發作者亦宜手術治療。一般用於年齡達到 40 歲以上,盆腔炎反覆發作的患者。
  • 經腹手術或腹腔鏡手術:年輕婦女應儘量保留卵巢功能,以採用保守性手術為主;年齡大、雙側附件受累或附件屢次發作者,可行全子宮及雙附件切除術;對極度衰弱危重患者的手術範圍須按具體情況決定。

其他治療方法

  • 物理療法:每晚可用毛巾熱敷,給予盆腔臟器良性刺激,促進盆腔區域性血液迴圈,改善組織的營養狀態,提高新陳代謝,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還有短波、超短波、離子透入、蠟療等。
  • 中藥治療、中醫理療(包括鍼灸、推拿)等,同時配合飲食治療,作用是補腎陰虛,清熱解毒。
  • 避免性行為,防止感染。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及時接受正規治療,盆腔炎性腫塊可反覆發生急性感染,病情遷延,轉為慢性疾病,引起較為嚴重的其他症狀,更難治癒。影響生活質量及預後;年輕患者易導致繼發性不孕的發生。
  • 大部分盆腔炎性腫塊患者的症狀,通過積極的藥物治療可以得到有效緩解;較為嚴重者,手術配合藥物治療也能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

盆腔炎性腫塊是急性盆腔內臟器炎症未得到有效治療,遷延不愈發生慢性炎症的組織學改變,從而導致盆腔炎性包塊發生。

盆腔炎性腫塊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盆腔反覆感染:
    • 絕大多數盆腔炎性腫塊起自急性輸卵管炎,能使輸卵管、卵巢、子宮或大網膜及腸管等粘連成一團,形成慢性盆腔炎性腫塊。
    • 產後或流產後感染、行人工流產術、放環或取環手術、輸卵管通液術、輸卵管造影術、子宮內膜息肉摘除術,或黏膜下子宮肌瘤摘除術時,如果消毒不嚴格或原有生殖系統慢性炎症,細菌通過黏膜上行性蔓延、或者通過淋巴結等途徑感染,都可能引起盆腔炎性腫塊的發生。
    • 此外,發生闌尾炎、腹膜炎時,直接蔓延引起盆腔炎症,繼而出現炎性腫塊。
  • 患者免疫力或抵抗力低下:
    • 性生活不潔或性伴侶有性傳播性疾病,個人不良的衛生習慣,易發生感染的基礎病如糖尿病、腎病等,免疫系統缺陷症,患有惡性腫瘤的患者等。
    • 因機體自身的免疫力降低,無法提供強有力的後盾抵抗病菌侵入,導致感染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加上不及時運用抗生素治療,容易使得感染擴散,病情遷延不愈,組織增生形成盆腔炎性腫塊。

哪些人容易患盆腔炎性腫塊?

  • 急性盆腔炎未及時治療或反覆發作者;
  • 產後或流產發生感染;
  • 性交不潔、有多個性伴侶者;
  • 放置或取出宮內節育器;
  • 糖尿病、腎病患者;
  • 免疫系統缺陷患者;
  • 低體重指數者;
  • 長期飲酒、吸菸。

大多數患者早期有急性盆腔炎症的表現,包括下腹痛、發熱及陰道流血等;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徹底後病情遷延,出現間斷性下腹痛、痛經及白帶增多。

盆腔炎性腫塊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盆腔炎性腫塊的常見症狀包括:

  • 下腹疼痛:腹痛是常見的症狀,急性期常表現為持續性腹痛;轉為慢性後症狀減輕,表現為下腹部的隱痛或鈍痛,間斷出現,一般能忍受;當包塊增大時疼痛有所增加。
  • 痛經:腹痛在月經期也會出現,甚至加重,此時的疼痛一般能忍受,也有痛感較重的患者。
  • 白帶增多:大部分患者可自覺白帶增多,且渾濁,顏色偏黃。
  • 腰骶部不適、下腹部墜脹感:因炎性腫塊增大或與周圍組織粘連,牽拉腰骶部神經,可出現此類症狀。
  • 發熱:若處於急性期的炎性腫塊還可出現發熱、寒戰等全身症狀。
  • 其他特殊症狀:
    • 若腫塊處於子宮前方時,可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徵。
    • 在子宮後方則出現直腸刺激症狀,表現為排便習慣改變,肛門下墜感伴排便不盡感。
    • 隨著病情的進展,若炎性腫塊破裂,炎性液體進入盆、腹腔,可引起嚴重的盆腔腹膜炎、敗血症或膿毒血癥,甚至引起感染性休克,表現為腹部壓痛、腹肌緊張及手指按壓後突然放開時腹部劇烈疼痛,持續高熱、噁心、嘔吐、全身乏力等,病情危急。

盆腔炎性腫塊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繼發性不孕
  • 輸卵管積水
  • 輸卵管卵巢囊腫
  • 與子宮周圍組織粘連
  • 異位妊娠
  • 繼發性盆腔腹膜炎
  • 慢性盆腔痛

對於發生盆腔炎性疾病的患者,應及時治療,杜絕各種途徑的感染,避免疾病進展;合理的運動、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良好的飲食可增強機體免疫力,抵抗病菌侵入。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保持會陰部清潔、乾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陰,專人專盆;
  • 做好避孕工作,儘量減少或避免人工流產;
  • 體育運動,一週進行 3~4 次,每次至少 30 分鐘有氧運動;
  • 合理飲食,加強營養;
  • 及時治療盆腔炎性疾病,防止疾病蔓延及後遺症發生;
  • 戒菸、限酒,避免長期接觸有毒化學物質;
  • 保持合理的體重水平,避免體重過低;
  • 定期體檢,儘早發現可能存在的疾病。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