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前間隙感染: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氣管前間隙位於氣管前筋膜與氣管之間,向下可達上縱隔,臨床感染少見,主要繼發於甲狀腺炎症、喉炎和食管的損傷等。
  • 目前沒有相關流行病學內容描述。
  • 氣管前間隙感染的主要病因大致分為兩方面,一是外傷,主要由異物、魚刺及內窺鏡檢查時損傷喉咽部或頸段食管前壁導致;二是甲狀腺炎症,急性甲狀腺炎患者可出現甲狀腺膿腫和氣管前膿腫。
  • 當喉咽部引起症狀時,最初可表現為聲嘶、發音不清等。症狀加重後,可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呼吸和吞嚥困難,嚴重者可出現窒息。由器械損傷引起時,可有頸前積氣的表現。若有膿腫形成,可出現凹陷性水腫。患者可伴有發熱、食慾減退、乏力等全身表現。
  • 本病治療上以充分抗感染及對症治療為主,若膿腫已形成,必要時可切開引流。治療的關鍵點是合理足量的使用抗生素。治療的難點是,很多膿腫形成的患者,其膿液培養並未培養出細菌,這可能由於取膿液的部位不對、致病菌為厭氧菌或取膿液前使用了大量抗生素,因此取材時應儘量取膿壁周圍的肉芽組織,同時使用專用的取材器具,行厭氧和需氧培養,最後不能單獨以膿液培養的結果為依據,而是將該結果作為參考,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調整抗生素的使用。同時患者因為感染,機體處於高代謝狀態,對患者進行足夠的營養支援也尤為重要。
  • 本病炎症較輕時,可僅表現為聲嘶等。若炎症較重,可出現呼吸和吞嚥困難,嚴重者可出現窒息,危及生命。
  • 當患者有咽喉部外傷史或甲狀腺病史時,應警惕本病的發生,必要時需要行喉鏡檢查,明確診斷。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咽喉部外傷;
  • 喉部水腫、聲嘶。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吞嚥、呼吸困難;
  • 窒息。

建議就診科室

  • 心胸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氣管前間隙感染?

當醫生懷疑是氣管前間隙感染時,將通常通過血常規、喉鏡檢查等來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血常規檢查:醫生可以通過白細胞計數以及中性細胞比例等來判斷患者整體的炎症進展情況及嚴重程度。
  • 喉鏡檢查:檢查目的是為了更清楚地判斷咽喉部的情況。當患者罹患氣管前間隙感染時,喉鏡檢查可見患者喉咽、喉部充血水腫,同時,可有會厭、杓狀軟骨區受累的表現,疾病進一步發展,可出現室帶、喉室及聲帶受累。醫生可根據喉鏡的情況,明確診斷。同時評估患者病情進展程度及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
  • 影像學檢查:CT 有助於氣管前間隙感染的診斷及判斷感染的範圍、程度、同時具有無創、快捷的特點。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是否有喉部外傷史?
  • 近期時候罹患甲狀腺炎症?
  • 咽喉部症狀有沒有逐漸加重的表現?
  • 有呼吸困難、吞嚥困難的情況嗎?
  • 有沒有發熱、乏力、食慾減退等症狀?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 我需要做什麼檢查?
  • 我需要接受什麼治療?
  • 治療效果如何?能痊癒嗎?
  • 日常生活中需要如何注意?
  • 治療好轉了需要長期隨訪嗎?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護理注意事項:術後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徵,若出現呼吸困難或窒息時,應及時通知醫護人員,必要時行氣管切開術,患者床旁應備有氣管切開包。膿腫切開口,應充分引流,同時堅持每天換藥,避免傷口感染。若患者有呼吸道分泌物,應鼓勵患者咳痰,可由患者家屬輔助拍背,必要時可用吸痰管吸痰。
  • 用藥注意事項:抗生素的使用過程中,應根據患者症狀的控制情況調整用藥劑量和週期。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上合理使用抗生素,若在使用過程中,突然出現體溫持續不退或升高,或咽喉部腫脹情況加重時,需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 複查:定期複查血常規,每3~5天覆查一次血常規,必要時加查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等炎症指標。若患者治療過程中病情突然變化,應立即複查,並行血培養等。
  • 其他:患者平素應注意保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避免進食易損傷咽喉部的食物,如魚類、螃蟹等。

氣管前間隙感染治療的基本原則是充分的抗感染治療,注射足量的抗生素及區域性理療和對症治療等。

藥物治療

抗生素:用藥目的是抗感染,一般首先經驗性選用廣譜抗生素,然後根據細菌培養的結果進行調整,選擇敏感的抗生素。較常使用的是頭孢類抗生素(如頭孢菌素、頭孢曲松鈉、克林黴素等)、甲硝唑等。

手術治療

  • 膿腫切開引流術:手術目的是為了直接切開膿腫,排除膿液。當抗感染治療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或患者出現明顯呼吸困難、凹陷性水腫、炎性腫塊時,應儘快切開引流。在局麻下直接切開膿腫進行引流。
  • 迪安手術:手術目的是為了更加充分地引流膿液,當膿腫較廣泛或為侷限時,應行迪安手術。
  • 胃造口手術:手術目的是為了對患者進行營養支援,避免患者因長期禁食而導致營養供給不足。因器械損傷、創口較大且有明顯漏氣的患者,應禁食,同時行胃造口術,通過腸外對患者進行營養支援。

疾病發展和轉歸

  • 氣管前間隙感染,臨床是雖不多見,但較凶險。若不接受正規治療,炎症進一步發展,可出現呼吸、吞嚥困難,嚴重者甚至出現窒息,危及生命。也可能出現縱隔炎、肺炎等併發症。
  • 經正規治療後,絕大多數的患者炎症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少數難以控制的患者,也可行膿腫切開引流而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本病主要是由咽喉部或頸段食管受損所致,常與外傷相關,主要由異物、魚刺及內窺鏡檢查時損傷喉咽部或頸段食管前壁導致;部分病人也可由甲狀腺炎症引起,急性甲狀腺炎患者可出現甲狀腺膿腫和氣管前膿腫。

氣管前間隙感染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外傷:當吞食異物或進食魚類時,咽喉部或頸段食管不慎受損,進而發展而成的繼發性感染。
  • 甲狀腺炎症:急性甲狀腺炎症患者可出現甲狀腺膿腫和氣管前膿腫。

哪些人容易患氣管前間隙感染?

有如下可改變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氣管前間隙感染:

  • 咽喉部外傷史:如不慎被魚刺刺傷咽喉部,或需要行咽喉部窺鏡的患者,因為醫源性損傷導致的喉部受損。
  • 甲狀腺炎症:有急性甲狀腺炎症病人的患者,可能發生本病。

本病主要表現為咽喉部症狀,如聲嘶,呼吸、吞嚥困難,窒息等。膿腫形成時可有凹陷性水腫,此外還有發熱、食慾減退、乏力等全身症狀。

氣管前間隙感染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氣管前間隙感染常見症狀包括:

  • 聲嘶、發音不清:當咽喉部水腫時,患者可表現為聲嘶或發音不清。
  • 呼吸和吞嚥困難:咽喉部水腫若進一步加重,患者可表現為呼吸和吞嚥困難。
  • 窒息:咽喉部水腫極重時,患者可出現窒息。
  • 查體:檢查頸部時可見患側舌骨區有不同程度的腫脹、壓痛或炎性腫塊。
  • 頸前積氣:由器械損傷引起時,可有頸前積氣的表現。
  • 凹陷性水腫:當患者膿腫形成後,可出現凹陷性水腫,用手按壓患處時,會出現凹陷,手指鬆開後,這種凹陷可持續數秒至 1 分鐘才能平復。
  • 發熱 :可表現為低熱,也可表現為高熱。具體發熱時間和發熱情況,因患者炎症程度不同差別較大。
  • 食慾減退。
  • 乏力。

氣管前間隙感染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呼吸道阻塞、窒息。
  • 肺部感染。
  • 縱隔感染。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針對可變的因素:

  • 咽喉部外傷:儘量避免食用易損傷咽喉部的食物,若進食,則提高警惕。如進食魚類或螃蟹等時,應格外小心。
  • 甲狀腺炎症:若患者本身有甲狀腺炎症,應及早治療,合理運用抗生素,避免引起本病。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