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高血壓: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清晨血壓在一定範圍的升高屬生理現象,但如果家庭血壓測量,或動態血壓監測清晨血壓≥135/85 mmHg 和(或)診室血壓≥140/90 mmHg,即為清晨高血壓[1]

  • 總體上,清晨血壓控制現況不滿意,國內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內科門診登記 2187 例高血壓患者,早晨 7:00 到 10:00 間測量血壓,血壓未達標患者多達 1193 例,清晨血壓不達標率為 54.6%[1]
  • 清晨血壓異常升高時,尤其是清晨高血壓,除其自身的病理生理學原因,更多是血壓管理不善所致,即所使用的降壓藥物無法控制 24 小時血壓。危險因素包括高齡、鈉鹽攝入量多、吸菸、飲酒、糖尿病、空腹血糖異常、代謝綜合徵和精神焦慮者[1][2][3]
  • 本病一般常見症狀有頭暈、頭痛、頸項板緊、疲勞、心悸,視力模糊、鼻出血、胸悶、氣短、胸痛、多尿等。
  • 合理規範化使用降壓藥物,是有效管理清晨血壓的關鍵[1][3]
  • 本病會增加腦卒中、心梗、腎損害等的風險。
  • 推廣家庭血壓監測,是管理清晨高血壓的一個簡便易行的好方法,對於瞭解血壓控制水平及指導用藥,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加強患者教育,正確合理用藥,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也是管理清晨高血壓的重要環節。

當患者出現頭痛頭暈、胸悶胸痛、噁心嘔吐、肢體麻木、視物模糊等情況時,應該及時就醫。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頭暈;
  • 頭痛;
  • 噁心嘔吐;
  • 肢體麻木;
  • 肢體無力;
  • 胸悶;
  • 憋氣;
  • 心悸;
  • 視物模糊;
  • 鼻出血;
  • 眼底出血;
  • 黑矇;
  • 暈厥。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胸痛;
  • 肢體無力;
  • 喘憋;
  • 心悸伴大汗;
  • 暈厥;
  • 意識障礙;
  • 鼻出血。
  • 昏迷。

建議就診科室

  • 心內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清晨高血壓?

清晨血壓指清晨醒後 1 小時內、服藥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壓測量結果,或動態血壓記錄的起床後 2 小時,或早晨 6:00 到 10:00 間的血壓。與血壓晨峰相比,清晨血壓定義更明確,可通過家庭血壓測量、24 小時動態血壓監測以及診室血壓測量手段獲取。

清晨血壓在一定範圍的升高屬生理現象,但如果家庭血壓測量或動態血壓監測清晨血壓≥135/85 mmHg 和(或)診室血壓≥140/90 mmHg,即為清晨高血壓[1][2][3]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家庭血壓監測:通常由被測量者在家中進行,可由家庭成員等協助完成。對於高血壓(尤其是兒童及合併糖尿病、妊娠和腎病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尤為重要。家庭血壓測量方法如下:
    • 應在起床後 0.5~1.0 小時內進行,通常在 6:00 至 10:00。
    • 應儘可能在服藥前、早飯前測量血壓。
    • 測壓前應排空膀胱,並儘可能取坐位。家庭測量清晨血壓值通常低於診室血壓,其診斷標準為 135/85 mmHg。
    • 通常建議每天早、晚測量血壓,每次測量 2~3 次,取其均值;每週測量 3~4 天,並長期堅持。
    • 對於不能在醒後 1 小時內測量血壓的患者(如夜班),也可在醒後超過 1 小時測量,但均需準確記錄測量時間。對於少數必須在晚上服用降壓藥的患者,推薦測量服藥前血壓,也要記錄測量時間。
  • 24 小時動態血壓監測:通常由儀器自動間斷性地定時測量日常生活狀態下的血壓。可評估 24 小時讀數間血壓變異;可評估晝-夜血壓節律;以及可評估降壓治療過程中 24 小時血壓控制狀況等。應用動態血壓監測和評估清晨血壓,需要動態血壓記錄的起床後 2 小時或早晨 6:00 至 10:00 時間段的血壓平均值。
  • 診室血壓測量:通常由經過專業訓練的醫護人員在醫院環境中,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所得。儘管目前診室血壓仍是臨床診斷和治療高血壓的主要依據,但診室血壓也存在明顯的不足,測量診室血壓無法作為長期監測評估清晨血壓的方法。如果想了解患者就診時的清晨血壓控制情況,通常應測量診室外清晨血壓。方法是在早晨 10:00 前使用經過國際標準認證過的電子血壓計測量清晨服藥前血壓。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無頭痛、頭暈?
  • 家中自測血壓多少?
  • 有無視物模糊?
  • 有無胸悶胸痛?
  • 有無噁心嘔吐?
  • 有無肢體麻木或無力?
  • 平時血壓控制情況?服藥情況?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清晨高血壓有哪些危害?
  • 需要做哪些檢查?
  • 該如何控制?
  • 出現什麼情況應該到醫院就診?
  • 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清晨高血壓患者的管理內容包括常規測量清晨就診前、服藥前的醫院內診室外血壓。如就診時患者已服藥,應指導患者進行家庭監測血壓,測量清晨服藥前血壓,並記錄血壓,在下一次就診時帶給醫生。

此外,還應教育高血壓患者有關清晨血壓的“三知道”:知道控制清晨血壓至關重要,可有效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知道定期測量清晨服藥前家庭血壓,並準確記錄,複診時帶給醫生;知道堅持每天清晨服用長效降壓藥物,並指導患者家庭測量清晨血壓的正確方法[1][2][3]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按時服藥,監測血壓,定期心內科門診隨訪。
  • 戒菸限酒,低鹽飲食,避免情緒波動。
  • 保持夜間良好睡眠。
  • 晨起後繼續臥床片刻、起床動作放緩,起床後避免劇烈活動等。

清晨血壓治療的方案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

  • 使用半衰期 24 小時及以上、真正長效每天 1 次服藥能夠控制 24 小時的血壓藥物,避免因治療方案選擇不當,導致醫源性清晨血壓控制不佳。
  • 選擇安全可長期堅持使用,並能嚴格每隔 24 小時吃一次的藥物,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 對於單純清晨高血壓者,也可調整服藥時間。
  • 使用心、腦獲益臨床試驗證據充分,並可真正降低長期心、腦血管事件的藥物,減少心、腦血管事件,改善高血壓患者的生存質量[1][2][3]

藥物治療

對清晨高血壓的控制,應使用長效降壓藥(如血管緊張素 Ⅱ 受體拮抗劑等)、改變傳統的給藥方式,或使用新型的藥物定時釋放製劑等方法。

疾病發展和轉歸

清晨高血壓如果控制不佳,會增加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腎臟損害等。

導致清晨時段血壓增高的確切機制不清。清晨血壓異常升高時,尤其是清晨高血壓,除其自身的病理生理學原因,更多是血壓管理不善所致,即所使用的降壓藥物無法控制 24 小時血壓。危險因素包括高齡、鈉鹽攝入量多、吸菸、飲酒、糖尿病、空腹血糖異常、代謝綜合徵和精神焦慮者[1][2][3]

清晨高血壓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交感神經系統啟用:清晨前後交感神經系統活性迅速增強,起床後血漿腎上腺素與去甲腎上腺素均進一步顯著升高,使得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率加快,導致清晨血壓顯著增高。
  •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啟用:清晨時段是腎素分泌的高峰,致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啟用,可通過擴大血容量、促進腎上腺髓質及交感神經末梢釋放兒茶酚胺等機制,顯著升高清晨血壓。
  • 內分泌體液因素:內皮素 1 及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升高等,可以通過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壓升高。
  • 動脈重構:高血壓患者通常存在有阻力小動脈重構(內徑變小,壁/腔比例增加)和血管收縮反應性增強,清晨時段動脈壓力感受器敏感性較其他時段低,交感神經系統啟用,可以引起周圍血管阻力的迅速升高;隨著動脈硬化的發展,動脈的可擴張性減弱,夜間血壓不下降,清晨血壓明顯升高。
  • 服藥依從性差:不規律服藥或漏服降壓藥導致的清晨高血壓,多數發生在服用非長效製劑的人群中。
  • 其他因素:清晨劇烈活動、吸菸酗酒、睡眠質量、性別、年齡、季節(特別是冬季)等, 在清晨高血壓的形成過程中均起著重要作用。

哪些人容易患清晨高血壓?

  • 老年人;
  • 不規律服用降壓藥;
  • 睡眠質量差;
  • 鈉鹽攝入量增加;
  • 吸菸;
  • 酗酒;
  • 肥胖;
  • 精神焦慮;
  • 糖尿病;
  • 空腹血糖異常。

清晨高血壓一般常見症狀有頭暈、頭痛、頸項板緊、疲勞、心悸、視力模糊、鼻出血、胸悶、氣短、胸痛、多尿等。嚴重的患者可能出現肢體無力、口眼歪斜、嗜睡、昏迷、劇烈胸痛等。

清晨高血壓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清晨高血壓的常見症狀包括:

  • 頭暈頭痛;
  • 胸悶;
  • 胸痛;
  • 視物模糊;
  • 眼底出血;
  • 鼻出血;
  • 心悸;
  • 噁心、嘔吐;
  • 肢體麻木;
  • 肢體無力;
  • 抽搐;
  • 昏迷;
  • 意識障礙。

清晨高血壓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清晨高血壓的進展過程,可能出現的危害和結局是心腦血管事件包括急性心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腦卒中、腎衰竭等。

常見併發症包括:

  • 急性心肌梗死;
  • 主動脈夾層破裂;
  • 腦出血;
  • 心力衰竭;
  • 腎衰竭;
  • 心源性猝死。

針對病因方面並沒有特殊的預防方式,推廣家庭血壓監測是管理清晨高血壓的一個簡便易行的好方法,對於瞭解血壓控制水平及指導用藥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加強患者教育,正確合理用藥,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也是管理清晨高血壓的重要環節[1]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按時服降血壓的藥,避免自行停藥或調整劑量。
  • 嚴格控制食鹽的攝入,避免高、高脂飲食。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過度波動。
  • 戒菸。
  • 控制體重。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