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溼疹樣癌: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乳腺溼疹樣癌?乳腺溼疹樣癌是一種特殊型別的乳腺癌,特徵性表現為乳頭、乳暈(乳頭外側深色的區域)區慢性溼疹樣改變。
- 當前患病情況?乳腺溼疹樣癌發病率較低,我國的發病率是 0.6%~3%,平均 1.8%。以女性為主,且多為絕經後女性,男性少見。該病最常發病年齡為 40~70 歲,發病高峰出現在絕經後 6~7 年。
- 容易引起該病的因素有哪些?本病病因尚不明確,有待進一步研究予以證實。
- 乳腺溼疹樣癌都有什麼型別?根據區域性病變大小、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的情況(即 TNM 分期)可分為 Ⅰ、Ⅱ、Ⅲ、Ⅳ 期,數字越大,病情越重。
- 乳腺溼疹樣癌主要表現有哪些?乳頭及乳暈區面板瘙癢、糜爛、破潰、滲液、結痂、脫屑、疼痛等溼疹樣改變,伴或不伴乳房內腫塊。
- 乳腺溼疹樣癌該如何治療?手術治療。
- 本病主要有哪些危害?本病為惡性腫瘤,可不斷髮展,不僅會給患者造成心理壓力,還會降低患者生活質量,減少患者壽命。
- 其他:可能引發乳房浸潤性癌或導管內癌(另兩種病理型別不同的癌症),影響患者的病情發展。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乳頭及乳暈區慢性溼疹樣改變。
- 乳房腫塊。
- 摸到腋窩腫塊。
建議就診科室
- 腫瘤科
- 乳腺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乳腺溼疹樣癌?
當醫生懷疑是乳腺溼疹樣癌時,將首先詢問患者相關病史及家族史等(如家人是否曾患乳腺癌、卵巢癌等),然後通常會進行乳房的視診(觀察)和觸診(觸控)做出初步判斷,接著會進一步通過影像學檢查、分泌物塗片幫助診斷,最後通過組織活檢、淋巴結活檢等進行的病理檢查。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乳房視診、觸診:醫生會通過簡單的查體大致判斷疾病的性質。這兩項檢查都需要患者充分暴露兩側乳房,主要觀察內容包括兩側乳腺的大小、形態、輪廓、面板顏色有無改變,乳頭有無回縮、凹陷、溢液等。醫生將通過觸診瞭解腫物的大小、活動度、有無壓痛、與周圍組織的關係等,初步判定腫物的良惡性。患者也可學習醫生的手法在家定期自行檢查。
- 影像學檢查:比如鉬靶 X 射線和乳腺磁共振成像,這兩項檢查都可證實乳房內是否有腫塊,乳頭、面板的改變是否與乳腺癌有關。
- 分泌物塗片:可以明確有無腫瘤細胞。
- 組織活檢:醫生會從病灶處的面板取一小塊組織進行檢查,如果有乳房腫塊,醫生會建議患者進行穿刺,這是確診的金標準。
- 淋巴結活檢:伴有腋窩淋巴結腫物的患者可能會進行此檢查。通過此檢查可以明確腫大的淋巴結的性質,如炎性、癌性等。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主要症狀是什麼?發現有多久了?
- 平時是否長期應用激素類藥物,如地塞米松等?是否有酗酒的習慣?
- 有無惡性腫瘤病史?有無乳腺相關病史?家中有無腫瘤(尤其是乳腺癌和卵巢癌)患者?
- 有無乳房腫塊?多久了?疼痛嗎?腫塊是否逐漸變大?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患此疾病的原因是什麼?
- 這是一種癌症嗎?能否治癒?
- 需要做哪些檢查?需要長期吃藥嗎?
- 此疾病有哪些治療方法?我適合用哪種?
- 需要手術嗎?手術風險如何?手術後會復發嗎?
- 手術方式如何?需要切除整個乳房嗎?能否不手術治療?
- 此疾病與生活習慣有關嗎?
- 此疾病有傳染或者遺傳的可能嗎?我的家人需不需要做檢查?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充分休息,保持樂觀心態,多運動,控制體重,少飲酒。
- 術後注意事項:如果患者做了手術,術後注意引流管是否通暢,術後第一天正常引流量為 300 毫升以內,若過多,應及時告知醫生。
- 放療和(或)化療後或期間的注意事項:接受放療和(或)化療的患者,治療期間或治療後,可能會出現放療部位面板紅腫甚至脫皮、噁心、嘔吐、皮疹、脫髮等異常,如有上述情況發生,請及時告知醫生。
- 在家用藥注意事項:患者需注意不良反應,若出現胸悶、憋氣、呼吸困難、面部潮紅、陰道流血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 術後、用藥複查:患者需要每 3 個月到醫院複查 1 次,主要複查乳腺 B 超、婦科彩超等專案。目的是評估腫瘤是否復發。
- 飲食:
- 若為手術患者,術後 24 小時早期進食,可以預防術後營養不良、術後感染,避免創傷不癒合的風險,可從流食(雞湯、酸奶、蛋羹等)、半流食(粥、豆腐腦、藕粉等)開始逐漸過渡恢復正常飲食,術後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魚、蛋、奶等)、新鮮蔬果、五穀雜糧等。
- 若為普通患者,無特殊飲食禁忌。
- 運動:
- 若為手術患者,術後需要臥床休息、避免牽拉傷口。早期可在床上簡單活動,一週左右可在家屬幫助下進行簡單的下床活動(站立、走動),不產生疲憊即可。
- 若為非手術患者,則可以進行正常的運動鍛鍊。
- 其他:保持病灶部位面板清潔,控制飲酒。
乳腺溼疹樣癌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後可進行輔助化療、輔助放療或內分泌治療。
藥物治療
- 化學治療:是通過使用特殊的化療藥物,達到殺滅癌細胞的目的。常用的藥物如紫杉醇、表柔比星、環磷醯胺等。
- 內分泌治療:目的是阻斷激素對腫瘤的刺激作用,常用藥物如三苯氧胺、阿那曲唑、來曲唑等。
- 靶向治療:治療目的是有針對性地阻斷腫瘤的生長,常用藥物如曲妥珠單抗。
手術治療
-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是一種乳房切除手術,可完整切除腫瘤,多年來一直是乳腺溼疹樣癌的標準手術方法,術後可立即進行乳房重建術。
- 保留面板的全乳房切除術:目的是在切除腫瘤的同時保留部分面板,對患者來說是更易被接受、美觀的治療方式。
- 保乳術:可切除腫瘤本身並保留部分體積的乳房。許多病情已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患者,影像學和體檢並未發現異常,此時進行保乳術無法確保有效的切除範圍,因此應謹慎選擇。保乳術術後需進行輔助放化療。
其他治療方法
- 放療:是通過高能射線殺死腫瘤的一種區域性治療方法。
疾病發展和轉歸
- 乳腺溼疹樣癌如果得不到積極治療,會發生遠處轉移,導致轉移相關症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 本病患者的病情發展較一般乳腺癌好。單純乳頭病變者,壽命受影響較小。乳腺內有腫塊者壽命受影響大,淋巴結有轉移者壽命受影響更大。乳腺內無腫塊的患者,5 年生存率為 94.1%,乳腺內有腫塊的患者 5 年生存率為 40.6%。在做了根治切除術的患者中,腋淋巴結無轉移者 10 年生存率 79%,淋巴結有轉移者,10 年生存率僅 28%。
本病病因尚不明確,有待進一步研究予以證實。
乳腺溼疹樣癌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本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確,有待進一步研究來予以證實。
哪些人容易患乳腺溼疹樣癌?
- 家族史:如果直系女性親屬(母親、姐妹、女兒)患有乳腺癌,或同時患有卵巢癌,那麼患此病的可能性會升高。父親、兄弟患有乳腺癌時,也是如此。
- 乳腺癌個人史:如果一側乳房患有乳腺癌,那麼另一側乳房患癌症的風險也較高。
- 雌激素水平:生育和哺乳均可影響體內雌激素水平,與乳腺癌發病密切相關。
- 放射性物質:如果患有某種惡性腫瘤且正在接受胸部放射治療,那麼更可能患乳腺癌。兒童和年輕人風險更高。
- 性別:本病男女均可發病,但女性居多。
- 年齡:隨著年齡的增加,患乳腺溼疹樣癌的可能性也增加。平均確診年齡為 57 歲,但青少年和 80 歲以上的老人也有發病報告。
常為乳頭、乳暈區慢性溼疹樣改變,表現為面板瘙癢、糜爛、破潰、滲液、結痂、脫屑、疼痛等,伴或不伴乳房內腫塊。
乳腺溼疹樣癌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乳頭及乳暈區慢性溼疹樣改變:病變以單側乳房受累為主,發病初期會出現乳頭瘙癢、燒灼感,之後表皮變潮紅,隨著病情發展,面板會粗糙變厚,有脫屑、糜爛、滲液、破潰,反覆結痂後露出肉芽。病程緩慢,經久不愈,重者可使乳頭輪廓消失。
- 乳房腫塊:伴或不伴此症狀,腫塊多位於乳暈附近,往往在乳頭病變的後期被發現。因此,常因沒有發現腫塊而延誤診斷及治理。
- 腋窩腫物:有乳房腫塊的患者,約半數有腋窩腫物,為腫大、融合的淋巴結,此類腫物大小不等,多無痛,多數由患者無意中發現。
- 其他部位溼疹樣癌:部分患者可在其他大汗腺較多的部位(如腋窩、外陰、陰囊、肛門等)部位出現溼疹樣癌變。此類患者病情進展較快,壽命容易受影響。
乳腺溼疹樣癌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 區域性感染:如果面板持續破潰,糜爛持續升高、觸痛。
- 轉移所致相關症狀:乳腺溼疹樣癌如果得不到積極治療,會發生遠處轉移,導致轉移相關症狀,如轉移到肝臟可表現為腹痛、腹脹,轉移到肺可表現為咳嗽、胸痛。
本病病因尚不明確,無確切有效的預防方式,可考慮以下預防方法: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每月進行乳腺自檢 1 次,時間選在月經過後,如果發現有乳頭及乳暈區面板瘙癢、糜爛、破潰、滲液、結痂、脫屑等溼疹樣改變,或同時發現乳房內腫塊,請及時就醫。具體自檢方法:充分暴露乳房,面對鏡子仔細觀察自己兩側乳房的大小、形態、輪廓、面板及顏色有無改變,乳頭有無回縮、凹陷、溢液等。觸診手法為手指伸直併攏,用指腹觸控乳房,不要以抓捏的方式觸診,按壓力度為能夠觸及肋間隙。以此方法按照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方向觸診,最後觸診乳頭,輕輕擠壓觀察有無溢液。
- 積極參加乳腺癌篩查。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