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骨發育不全: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軟骨發育不全(Achondroplasia),也稱為“軟骨發育不良”,是指由於基因異常改變引起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導致軟骨發育異常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的臨床表現,如身材矮小、四肢短小等。

  • 影響軟骨發育的基因異常改變導致全身軟骨發育異常,全身各個骨骼軟骨發育異常導致多發畸形,包括頭顱、四肢及軀幹的異常,其中頭顱、四肢及胸廓表現明顯,出現特有異常改變。
  • 發病率大概是新生嬰兒的 1/25 萬。有明顯的遺傳傾向,不同的解剖部位由於軟骨分佈不同,表現有所不同。
  • 患兒出生時常無症狀,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表現出特有的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有助於評估軟骨發育異常的程度及累積部位,並判斷鑑別骨骼發育異常等疾病。
  • 由於軟骨本身發育異常,尚無特效藥物治療,身材矮小及肢體畸形可通過分期肢體矯形延長進行治療,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質量。
  • 軟骨發育不全是一個表現逐漸明顯的發展過程,在病情發展階段適當激素治療及手術矯形以改善患者結局。

軟骨發育不全是一個緩慢發展的疾病。逐漸表現為身材矮小、軀幹肢體發育不對稱等臨床表現。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軟骨發育不全患兒出生時沒有症狀,因此具備家族史或危險因素者,需要格外留意孩子的身體狀況,定期體檢測量身高,觀察身體比例,明確家族史的,可以進行基因學檢查。

建議就診科室

  • 小兒骨科
  • 小兒內分泌科

醫生如何診斷軟骨發育不全?

  • 臨床體檢:最有助於診斷新生兒和嬰兒軟骨發育不全的臨床體格檢查,但不是所有患兒均有以下所有症狀:
    • 上肢近端明顯短縮;
    • 身材明顯矮小於同齡兒;
    • 中面部發育不良及鼻部前傾;
    • 小胸廓;
    • 短指和“三叉戟”樣手指;
    • 髖關節膝關節活動度增加;
    • 肌張力降低。
  • 會行走後的患兒除上述表現外,還表現為明顯的身材矮小,軀幹與四肢不對稱性生長,牙齒髮育障礙、下肢膝內翻畸形,腰椎前凸等。
  •  X 線檢查:軟骨發育不全是幹骺端病變,其中對診斷有幫助的 X 線表現有:短粗的長骨;方形髂骨翼;淺平而水平狀的髖臼;明顯變窄的骶坐骨切跡;特異性的股骨近端透亮影;尾椎椎弓根間距變窄(新生兒不出現);近節中節指骨變短。全身的骨骼均需要評價,但常規的診斷所需檢查一般行骨盆平片及股骨的 X 線檢查即可。
  • 基因學檢查:對於臨床高度懷疑而體檢及 X 線檢查不能明確的患者,可以進行基因學檢查,檢查 FGFR3 突變位點。幾乎所有的軟骨發育不全患者合併該基因的突變。

醫生可能詢問哪些問題?

  • 有什麼症狀?嚴重程度如何?多大開始行走?
  • 身高是多少?
  • 有沒有家族史?
  • 是否有內分泌方面的問題?
  • 有沒有做過什麼檢查?
  • 行走步態如何?
  • 有沒有進行過藥物治療?

可能詢問醫生哪些問題?

  • 是怎麼患上軟骨發育不全的?能治好嗎?
  • 需要做哪些檢查?
  • 藥物治療是否有效?有沒有飲食調整?
  • 目前都有哪些治療方法?
  • 治療程式如何,能否正常生活?
  • 這個病有傳染或遺傳的可能嗎?家人需要接受篩查嗎?

積極思想引導,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早期手術者加強日常護理。

日常生活注意以下幾點。

  • 均衡飲食,控制體重。
  • 保持樂觀開朗的精神狀態,積極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軟骨發育不全目前沒有特效藥物治療,身材矮小和下肢畸形可以通過肢體延長及肢體矯形手術進行改善,提高患兒生活質量。

藥物治療

  • 骨化三醇:改善骨的質量,療效不確切。
  • 注射生長激素: 對於軟骨發育不全患兒,通常沒有明顯的療效。

手術治療

軟骨發育不全的患兒通常存在下肢畸形,需要通過手術的方式進行矯正;對於身高明顯矮小,影響日常生活,需要通過肢體延長技術進行增高,以達到正常生活的目的。

  • 肢體畸形矯正:通常是下肢明顯的膝內翻患兒需要進行肢體矯正手術,對於年齡較小出現膝關節畸形,可以通過半側骨骺阻滯的方法進行矯正,但由於軟骨發育不全生長能力有限,通常需要較長時間,或者矯正不理想。對於年齡稍大且生長潛力不足的患者,需要進行股骨及脛骨截骨的方式,進行直接或者緩慢矯正,以獲得良好的下肢力線及正常的步態。
  • 肢體延長手術:由於軟骨發育不全患兒通常達不到正常身高水平,通常需要在兒童期進行一個長期的治療及生活計劃,包括未來的學習及就業計劃,要求家屬參與其中。由於身高相差超過 30 釐米,需要進行至少 2~3 次的股骨和脛骨延長,同時中間需要一次雙側肱骨延長,使得患者能夠進行正常的生活。

疾病發展和轉歸

除了極少數致死性軟骨發育不全患兒在出生後即死亡之外,絕大多數患兒都有著正常的生存年齡,早期的畸形矯正及肢體延長,有助於改善患兒預後,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均可正常生活。

軟骨發育不全是一種病因不明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患兒生後 1~2 年逐漸出現身材矮小等相關上述臨床表現。

軟骨發育不全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基因突變是軟骨發育不全的主要原因,目前主要研究集中在成纖維細胞成長因子受體 3(FGFR3)基因突變位點,為軟骨發育不全的主要突變位點。

哪些人更易患軟骨發育不全?

具有下列危險因素的人,更容易患上軟骨發育不全。

  • 家族史:父母一方患有軟骨發育不全,子女有 50% 的概率患軟骨發育不全,隔代、多代都有可能遺傳。
  • 懷孕期間羊水過多或羊膜腔過小,致使胎兒缺血或生長髮育障礙。
  • 高齡母親。

患兒出生時一般不會出現症狀。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出現不同部位的特異性臨床改變。

軟骨發育不全有哪些症狀?

根據軟骨發育所發生的部位,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特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軟骨異常改變逐漸顯現,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 身材矮小:患者嬰兒期身高可能在正常範圍,隨著年齡增長,逐漸低於同齡兒,軟骨發育不全患者成年平均身高在 120 釐米左右。
  • 肢體短小及近端不成比例:儘管嚴重程度不一樣,均會出現肢體近端短小(至少上肢),上臂和大腿會經常出現過多的面板。
  • 巨頭:嬰兒期頭部增大通常持續至終,表現為前額寬大和頂部隆起,下頜突出。
  • 中面部後移:面部軟骨的發育異常導致整個中面部扁平,鼻樑扁平、鼻棘變短及鼻子前傾。
  • 胸廓縮小:除了比平均胸部小外,肋骨順應性增加,容易導致胸部的吸氣矛盾運動,容易誤認為呼吸窘迫。
  • 胸椎後突:出生時不表現後突畸形,但幾乎所有患兒均表現出柔韌性良好的胸椎後突。
  • 腰椎前凸:行走後表現為誇張的腰椎前凸。
  • 肘關節活動受限:肘關節活動受限,並隨著年齡增大而加重。
  • 手指短小,“三叉戟”樣手(中環指不能併攏)。
  • 髖關節和膝關節活動範圍增大。
  • 下肢中部彎曲畸形:這種畸形不是先天性的,而是在兒童期發生,並且以不可預測的程度和年齡進展至患兒發育成熟。
  • 肌張力減退:大多數軟骨發育不全患兒肌張力減退。

軟骨發育不全是一種先天性遺傳性疾病,目前尚沒有有效預防措施,高危人群應該加強優生優育諮詢。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