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性甲狀腺腫: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散發性甲狀腺腫?散發性甲狀腺腫,是單純性甲狀腺腫的一個型別。本病本身不伴隨明顯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是多種因素(缺碘、相關酶缺陷等)引起的代償性甲狀腺腫大。
  • 患病情況如何?散發性甲狀腺腫以女性患者多見,男女之比 1∶11.5,暫無準確的流行病學資料。
  • 為什麼會得這個病?散發性甲狀腺腫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碘缺乏、酶缺陷、藥物刺激、吸菸、遺傳因素、甲狀腺素需求量增加等。本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吸菸、遺傳因素、妊娠、藥物刺激等。
  • 散發性甲狀腺腫有什麼症狀?該病以甲狀腺腫大或頸部包塊為主要症狀。在病程晚期可表現多種組織受壓的症狀,具體表現為喘鳴、呼吸困難、吞嚥困難、聲嘶、面部水腫、打嗝、瞳孔縮小,眼瞼下垂及眼裂狹小,眼球內陷,同側額部無汗等症狀。
  • 散發性甲狀腺腫如何治療?該病通常無需特殊治療,若需要治療時,通常選擇促甲狀腺激素抑制治療、放射性碘治療及手術治療等。
  • 散發性甲狀腺腫有什麼危害?該病可造成食管、氣管等重要組織器官受壓迫,影響美觀及患者生活質量等,同時還可能出現惡變。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出現以下情況需及時就醫:

  • 頸部腫大、感覺衣領變緊;
  • 聲嘶。

出現以下情況需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呼吸困難
  • 吞嚥困難

建議就診科室

  • 普通外科
  • 甲狀腺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散發性甲狀腺腫?

當醫生懷疑散發性甲狀腺腫時,可以通過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3(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4(甲狀腺素)檢測、131I 攝取率、血清程序升溫氧化、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細胞穿刺細胞學檢查等檢查來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3、T4 檢測:目的是明確診斷及判斷疾病的嚴重程度。通過抽血,檢測血清中促甲狀腺激素、T3、T4 的含量。散發性甲狀腺腫患者,這三個指標通常正常,若疾病進一步發展,自主功能形成,可出現促甲狀腺激素水平異常。
  • 131I 攝取率:目的是明確診斷散發性甲狀腺腫患者131I 攝取率,可正常也可升高。
  • 血清程序升溫氧化、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目的是為了明確病因。本病的發生可能與自身免疫相關,這兩種指標在散發性甲狀腺腫的患者身上可正常,也可升高。
  • 細胞穿刺細胞學檢查:目的是為了明確診斷及與其他疾病相鑑別。通過細針穿刺,得到腫大甲狀腺組織的細胞。可用於與甲狀腺瘤和甲狀腺癌相鑑別。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什麼時候開始出現了這些症狀?
  • 有沒有呼吸困難和吞嚥困難?
  • 是否有打嗝的症狀?
  • 有沒有食量增加、心率加快、急躁等表現?
  • 平時所使用的鹽是含碘的還是不含碘的?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的病情嚴重嗎?需要做手術嗎?
  • 能否不治療?
  • 會不會惡變?
  • 我需要做哪些檢查?
  • 目前我應該採取何種治療方案?
  • 整個治療大概需要花多少錢?
  • 治療之後,還需要長期服藥嗎?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護理注意事項:術後,麻醉清醒後,最好取半臥位,有利於呼吸和傷口引流。若出現氣憋,可能是引流管堵塞或傷口血腫等,應立即告知醫護人員處理。應避免劇烈咳嗽和說話過多,痰多的患者,需行霧化吸入。若出現聲嘶、呼吸不暢等情況時,可能是因為喉返神經受損,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處理。患者家屬應協助醫護人員,密切觀測患者的生命體徵,若患者出現煩躁、焦慮不安、高熱等症狀時應及時告知醫務人員。
  • 飲食:以流質飲食(如粥)為主,細嚼慢嚥,以防嗆咳和誤吸。切口癒合後,應行頸部伸直訓練,以防瘢痕收縮。
  • 運動:避免頸部彎曲、過伸和快速的頭部運動,以防引起傷口牽拉痛或壓迫氣管。
  • 其他:若術前使用了碘劑,術後需繼續使用,不可突然停藥。

目前多數散發性甲狀腺腫的患者無需治療,只需要臨床隨訪。若需要治療,通常通過 TSH(促甲狀腺激素)抑制治療、發射線碘治療和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左旋甲狀腺素:通過服用左旋甲狀腺素來抑制促甲狀腺激素。中老年人使用左旋甲狀腺素時可出現心動過速、高血壓甚至心衰等心血管併發症,因此因根據情況平衡利弊,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絕經期的婦女使用本藥物時,易出現骨質疏鬆,故使用時,因注意補鈣。若患者具有不穩定心絞痛、不規則房性心動過速或亞臨床甲亢時,禁用本藥。

手術治療

  • 甲狀腺葉次全切除術:目的是為了切除腫大的甲狀腺葉,適用於瀰漫性甲狀腺腫,切除一葉或兩葉,切除腫大的甲狀腺葉。
  • 甲狀腺葉部分切除術:目的是為了切除腫大的甲狀腺葉,適用於單個結節為主的甲狀腺腫。若結節直徑小於 3 釐米,切除結節本身及周圍 1 釐米的正常組織,若結節直徑大於等於 3 釐米,應進行腺葉次全切除術或腺葉全切除術,懷疑惡變者,應進行病理檢測。
  • 雙側甲狀腺葉次全切除術、全甲狀腺葉切除術和近全甲狀腺葉切除術:目的是為了切除腫大的甲狀腺葉,適用於多結節性散發性甲狀腺腫,因腫大部位較多,壓迫症狀明顯,且存在惡變可能,需要儘可能切除甲狀腺組織。
  • 甲狀腺葉全切除術:目的是迅速解除壓迫症狀,適用於胸骨後甲狀腺腫。

其他治療方法

放射性碘(131I)治療:適用於有治療指徵,但拒絕手術或有手術禁忌證的患者。對於術後復發,以及伴有臨床或亞臨床甲亢的患者;或者有絕經或心臟病等,不適合選用 TSH 抑制治療的患者,可選用本治療方案。

疾病發展和轉歸

  • 本病若不接受正規治療,甲狀腺腫塊進一步增大,壓迫食管、氣管、血管、喉返神經、膈神經等,易出現聲嘶、吞嚥困難、打嗝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出現呼吸困難。
  • 經過正規治療後,大多數患者能達到較好的效果,達到去除腫塊的目的,不易復發。

散發性甲狀腺腫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碘缺乏、酶缺陷、藥物刺激、吸菸、遺傳因素、甲狀腺素需求增加和肢端肥大症、皮質醇增多症及終末期腎臟疾病等。

散發性甲狀腺腫常見原因有哪些?

  • 碘缺乏:若兒童時期曾有輕度碘缺乏,成人階段時,即使碘攝入量恢復正常,仍可能引起甲狀腺病變。
  • 酶缺陷:若存在甲狀腺激素合成過程中所需關鍵酶的缺陷,則可能引起散發性甲狀腺腫。
  • 藥物刺激:碘化物、氟化物、氨基比林、磺胺類、胺碘酮等藥物,都可引起散發性甲狀腺腫。
  • 吸菸:吸菸的吸入物中海油硫氰酸鹽,可導致甲狀腺腫。
  • 遺傳因素:目前發現有多重基因與散發性甲狀腺腫的發生有關,可引起散發性甲狀腺腫。
  • 甲狀腺素需求增加:妊娠期和青春期,人體對甲狀腺素的需求量都會增加,若機體合成的甲狀腺素相對不足,則可引起散發性甲狀腺腫。
  • 其他:患肢端肥大症,終末期腎病以及皮質醇增多症的患者,也會出現散發性甲狀腺腫。

哪些人容易患散發性甲狀腺腫?

  • 不良飲食習慣:因不良飲食習慣,導致碘攝入不足,易引起本病。
  • 職業暴露:因職業原因,容易接觸碘化物、氟化物、氨基比林、胺碘酮等藥物時,可能引起散發性甲狀腺腫。
  • 吸菸:煙的吸入物中含有硫氰酸鹽,這是一種可導致甲狀腺腫的物質,因此吸菸者罹患本病的概率較非吸菸者高。
  • 肢端肥大症、終末期腎病、皮質醇增多症:這些疾病的患者也可出現散發性甲狀腺腫。
  • 先天酶缺陷:甲狀腺的合成過程需要多種酶的參與,若本過程中的某些酶缺陷,甲狀腺素不能有效的合成,則可能出現散發性甲狀腺腫。
  • 基因疾病:目前已經發現了多種與散發性甲狀腺腫相關的遺傳基因,當患者含有此類基因時,會增加本病的發病率。

甲狀腺腫大或頸部腫塊是本病的主要症狀,病情進一步發展,可出現氣管、食管、血管、喉返神經、頸交感神經受壓的表現。

散發性甲狀腺腫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散發性甲狀腺腫的常見症狀包括:

  • 甲狀腺腫大或頸部腫塊:患者常感覺頸部變粗,或衣領變緊。
  • 壓迫氣管:較輕時常無症狀,較重是可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等。
  • 壓迫食管:患者可出現吞嚥困難。
  • 壓迫喉返神經:患者可出現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等症狀。
  • 壓迫膈神經:患者可出現打嗝的症狀。

散發性甲狀腺腫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目前暫未查見權威證據明確本病有關的併發症,尚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散發性甲狀腺腫女性的發病率高於男性,雖大多數無需治療,仍應在生活中多加預防。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補碘:應根據個人情況,適當使用含碘的食物(如含碘食鹽,海帶,紫菜等),尤其避免兒童時期缺碘。
  • 藥物刺激:避免接觸和使用碘化物、氟化物、氨基比林、胺碘酮等可能引起散發性甲狀腺腫的藥物。
  • 青春期補碘:青春期,機體對甲狀腺素的需求量增加,此時應適當增加碘的攝入量。
  • 妊娠期:妊娠過程中,機體對甲狀腺素的需求也會增加,因此,懷孕時,因適當增加碘攝入量。
  • 肢端肥大症、終末期腎病、皮質醇增多症:患這些疾病的患者也可出現散發性甲狀腺腫,因此此類患者因加強警惕,若出現頸部腫大或衣領變緊的情況,應儘早就醫。
  • 酶缺乏:對於有酶缺乏的患者,患者本身的甲狀腺素合成受阻,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可服用適量的左旋甲狀腺素片。
  • 遺傳因素:家族中,若有散發性甲狀腺腫患者時,應提高警惕,每年檢測 1 次甲狀腺彩超和甲狀腺功能。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