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頜骨骨折: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上頜骨骨折指上頜骨在遭受來自正前方、下方或側方打擊力時,發生的骨折。上頜骨位於人體面中部的中央,位置較為顯著,是面中部容易發生骨折的部位之一。
  • 流行病學資料多變。頜面部骨折患者中,上頜骨骨折約佔 11.8%。
  • 病因是道路交通傷害、人身攻擊、跌倒、工作事故、運動事故等。危險因素為骨質疏鬆、危險運動。
  • 按骨折線的高低位置,將其分為三型:上頜骨低位骨折或水平骨折,上頜骨中位骨折或錐形骨折,上頜骨高位骨折或顱面分離骨折。
  • 面部外形改變、腫脹、牙齒咬合關係錯亂,眼眶周圍瘀斑、腫脹等。
  • 治療方法以手法復位與手術復位加骨折段的固定,治療關鍵為儘早進行骨折的解剖復位,功能穩定性固定,治療難點為骨折段的正確復位及固定。
  • 上頜骨骨折容易影響咀嚼功能導致進食障礙,頜面部外形改變影響容貌。
  • 加強道路安全意識,避免交通事故,減少外傷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面部外形改變:表現為面部的畸形,包括內眥距增寬、鼻根塌陷、類似於“馬面”樣面容等。
  • 骨折區域面部組織的腫脹、淤青、出血。
  • 牙齒咬合關係錯亂,後牙早接觸、前牙不接觸。
  • 眼眶周圍瘀血,好像帶了一副黑邊框眼鏡。
  • 上、下瞼及球結膜下出血。
  • 複視:眼球移位導致視物重影。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嗜睡、朦朧、昏迷。
  • 頭痛、嘔吐。
  • 呼吸、脈搏淺弱。
  • 血壓下降。

建議就診科室

  • 口腔頜面外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上頜骨骨折?

當醫生懷疑是上頜骨骨折時,將通常進行視診、觸診、咬合關係檢查,在有面部畸形、骨折片移位、咬合關係錯亂結果後,可能進一步通過 X 線、三維 CT 等檢查予以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視診:觀察面部有無畸形,有無內眥間距的增寬、鼻根塌陷、面部有無出血、腫脹、眼球有無移位、運動受限、有無張口受限等情況進行初步診斷。
  • 觸診:通過觸診患區有無組織的凹陷、臺階感,可以明確骨折的部位。
  • 咬合關係檢查:檢查咬合關係,檢查是否有後牙早接觸、前牙不接觸來判斷是否發生骨折及骨折段的移位。
  • X 線檢查:通過拍攝 X 線片諸如全口曲面斷層片、下頜骨後前位片來幫助骨折的定位和診斷。
  • 三維 CT:可清晰顯示骨折片在三維空間上的位置關係,特別是旋轉移位等,是骨折診斷和療效評估的最佳手段,對正確制訂治療方案極有幫助。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什麼時候發生的創傷?距離現在多久了?
  • 有沒有頭痛、嘔吐、嗜睡的症狀?
  • 有沒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狀?
  • 什麼原因導致的創傷?
  • 上下牙齒能正常咬合嗎?
  • 看東西重影嗎?
  • 有沒有昏迷的症狀出現?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的病情嚴重嗎?
  • 需要做手術嗎?
  • 需要做哪些檢查和治療?
  • 治療效果如何?需要治療多長時間?
  • 術後需要注意什麼?會不會有後遺症?
  • 治療後多久可以恢復?
  • 治療後會對面型有影響嗎?會不會影響其他功能?
  • 怎麼做有利於病情的恢復?

預防感染、早期進行功能訓練、保持口腔清潔有利於病情的好轉。

  • 術後注意事項:觀察手術部位的傷口敷料滲血情況, 如出血較多浸溼敷料, 應及時就診換藥。保持傷口清潔、乾燥, 以免增加切口感染的機會。
  • 在家用藥注意事項:嚴格遵從醫囑服藥,可以服用止痛藥、消炎藥,如果傷口出現紅腫熱痛, 應當及時就醫。
  • 術後、用藥複查:術後應用抗生素 3 天左右,預防感染。術後 3 個月複查,檢查咬合及張口情況,複查 CT,觀察骨折癒合情況。
  • 飲食: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飲食。例如牛奶、八寶粥、雞蛋羹等。
  • 運動:
    • 在手術結束後的一週內,應儘早進行張口練習,每天練習 3 次,循序漸進的增加張口度,每次練習 15 分鐘左右。
    • 運動時要小心謹慎,注意地面障礙物、防止滑倒及摔傷,做好面部防護。
  • 其他:保持口腔清潔,傷口清潔,預防感冒,加強營養,增強體質。

治療方法為手法復位與手術復位以及骨折段的固定。

手術治療

  • 手法復位:在新鮮的單純性骨折的早期,骨折段比較活躍。用手或藉助於上頜骨復位鉗,易於將錯位的上頜骨回覆到正常位置。
  • 牽引復位:骨折後時間稍長,骨折處已有部分纖維性癒合,或骨折段被擠壓至一側或嵌人性內陷,或造成顎部分裂,向外側移位,用手法復位不能完全回覆到原有位置,或一時無法用手法復位時,則可採用牽引復位。包括頜間牽引(在上下頜牙列上安置有掛鉤的工具,牽引其上頜骨恢復正常位置)及顱頜牽引(運用外牽張支架將顱骨與上頜骨連線,牽引上頜骨恢復位置)。
  • 手術復位:如骨折段移位時間較長,骨折處已發生纖維癒合或骨性癒合,用上述兩種方法都難以復位時,則需採用手術復位。在顱頜面部採取各種切口入路,在直視下對骨折段進行復位。
  • 單頜固定:小骨折、牙槽突骨折、移位不大的骨折時在上頜骨上進行固定。目前不多用。
  • 頜間固定:將上下頜通過帶鉤的牙弓夾板、結紮絲等固定在一起。目前也不多用。
  • 堅固內固定:目前頜骨骨折治療的首選方法。手術下,通過加壓板、皮質骨螺釘、小鈦板或微型鈦板及其他材料將骨折段接合並固定。適用於大的開放性骨折、全面部骨折、有骨缺損的骨折、明顯移位的上頜骨骨折、上頜骨無牙可作固定、上頜骨多發及粉碎性骨折等的患者。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可因為面部外形腫脹、出血嚴重影響生活,嚴重者可能伴發顱底骨折、顱腦損傷、腦脊液瘻等,危及生命。
  • 經過正規治療後,大部分患者可以消除面部的腫脹、出血及畸形,達到骨折區域的癒合,從而恢復面部的外形及各項功能。

上頜骨骨折常見的病因包括道路交通傷害、人身攻擊、跌倒、工作事故、運動事故。

上頜骨骨折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交通事故;
  • 人身攻擊;
  • 工傷事故;
  • 跌打損傷;
  • 運動損傷。

哪些人容易患上頜骨骨折?

有如下可變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該疾病:

  • 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人或司機: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 工人:高空墜落傷。
  • 運動愛好者:跌打損傷。
  • 酗酒者:酒精因素導致暴力致傷。
  • 兒童:摔傷。

有如下不可變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該疾病:

  • 骨質疏鬆者。

面部外形改變、腫脹、牙齒咬合關係錯亂,眼眶周圍瘀斑等症狀是上頜骨骨折最典型的症狀。

上頜骨骨折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上頜骨骨折的常見症狀包括:

  • 面部外形改變:上頜骨骨折最典型的症狀。表現為面部的畸形,包括內眥距增寬、鼻根塌陷、類似於“馬面”樣面容等。因為上頜骨骨折後骨折段發生移位,導致面部外形的改變。
  • 面部腫脹、出血:上頜骨骨折典型的症狀。變現為骨折區域面部組織的腫脹、淤青、出血。
  • 牙齒咬合關係錯亂:上頜骨骨折導致骨折段移位必然導致咬合關係錯亂。表現為後牙早接觸、前牙不接觸。
  • 眼眶周圍瘀血:面側眶周圍均呈青紫狀,好像帶了一副黑邊框眼鏡。
  • 上、下瞼及球結膜下出血。
  • 複視:眼球移位導致視物重影。
  • 意識障礙:併發顱腦損傷時可有嗜睡、矇矓、昏迷症狀。

上頜骨骨折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上頜骨骨折情況嚴重者,可能伴發顱底骨折、顱腦損傷、腦脊液瘻等嚴重病變。

常見併發症包括:

  • 顱底骨折
  • 顱腦損傷
  • 腦脊液瘻
  • 腦脊液鼻瘻
  • 耳、鼻出血

加強道路安全意識,嚴禁止道路違法違章行為是預防本病發生的關鍵。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針對可變的因素:

  • 遵守交通規則,勿隨意闖紅燈。
  • 高危職業要謹慎,作業時做好防護。可根據條件佩戴頭盔、面罩等護具。
  • 運動愛好者平時注意安全,勿隨意挑戰極限運動。
  • 戒酒。

針對不可變的因素:

  • 骨質疏鬆的患者多吃蔬菜、蛋白質和富有維生素的飲食,多吃奶製品、綠色葉菜及豆製品來補鈣。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