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瞼攣縮: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上瞼攣縮(Upper eyelid contracture)是眼整形常見病,發病率為8%。人眼正常原位注視時,上瞼緣位置位於角膜上緣下2毫米,當上瞼緣位置在這上方,稱為上瞼攣縮。主要表現為瞼裂增寬,角膜上方暴露出白色鞏膜,眼球下轉時上瞼不能跟隨下移等上瞼位置異常的一種眼瞼疾病,使患者呈現驚恐狀的外觀,不僅造成容貌上的缺陷外,還可因瞼裂閉合不全導致乾眼症及暴露性角膜炎、角膜上皮剝脫等,嚴重者可造成視力下降,影響日常生活。

  • 在上瞼攣縮的多種發病原因中,以甲狀腺相關眼病最為常見,其次為上眼瞼外傷、手術創傷等造成的瘢痕性上瞼退縮。
  • 上瞼攣縮是指雙眼正視前方時,上瞼緣遮蓋角膜不足2毫米,造成角膜上方暴露,或露出白色鞏膜,瞼裂明顯增寬、外眥角圓鈍、眼瞼閉合不全,眼球向下轉時上瞼不能跟隨下移。不僅造成容貌上的缺陷外,還可因瞼裂閉合不全導致乾眼症及暴露性結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剝脫等,會伴有眼紅、畏光、流淚等刺激症狀,如果不及時給予治療,嚴重者可造成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影響日常生活。
  • 根據上瞼攣縮的病因,將上瞼攣縮分為內分泌性、外傷性、神經性和醫源性上瞼攣縮等型別。
  • 一旦患者發現不論什麼原因引起的上瞼緣位置上移,並且瞼裂增大,要及時就診,以免延誤病情引起其它眼部不適症狀,避免造成其它眼部併發症。
  • 上瞼攣縮的治療包括病因治療、對症治療和手術治療,目前以手術治療為主。

何時就醫?

一旦患者發現不論什麼原因引起的上瞼緣位置上移,並且瞼裂增大,要及時就診。

就診科室

  • 眼科
  • 內分泌科

就醫前準備

就醫前,患者可準備好下列問題,以便醫生迅速而準確的診斷疾病:

  • 是否合併甲亢、外傷、手術創傷等引起上瞼攣縮的發病因素?
  • 既往是否有進行過相關的治療及何種治療?
  • 是否有暴露性角膜炎、結膜炎等眼部併發症?

常用檢查

  • 眼部檢查:視力、裂隙燈、眼底及眼瞼攣縮檢查,以上檢查能夠幫助初步瞭解病情。
  • 眼瞼攣縮量的檢查:取其坐位,雙眼平視,測量角膜上緣和鞏膜暴露量。上瞼緣至上角膜緣的距離為上方鞏膜暴露量。術前準確測量眼瞼退縮量對選擇手術方法和估計手術量極為重要。
  • 進行必要的抽血化驗:比如甲狀腺功能檢測等,幫助排除或確診疾病。

治療原則

隨著社會的發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外觀的要求越來越高,無論使原發疾病造成的眼瞼攣縮,還是外傷或手術引起的眼瞼攣縮,都對患者外觀造成不同程度的創傷,且容易導致眼部疾病。因此,對於不同原因造成的眼瞼攣縮能夠及時診斷並應用正確的、最小創傷的方法進行矯正,不但可以恢復患者外觀和功能的缺陷,而且在心理上及精神上也能起到撫平作用。

上瞼攣縮的治療包括病因治療、對症治療和手術治療。所以要積極治療原發病,目前臨床絕大多數上瞼痙攣均是由於甲狀腺機能亢進引起,因此,控制甲狀腺功能正常,是最基本的治療。

  • 適當使用人工淚液和眼藥膏:白天使用人工淚液,預防眼部過於乾燥,夜間可使用油性眼膏,使眼部保溼,治療暴露性結膜炎和角膜炎。
  • 手術治療:對於甲狀腺功能穩定,以及眼部症狀穩定半年以上上瞼退縮仍不能緩解,或者因上瞼退縮導致嚴重的角膜損傷者,可進行手術治療。上瞼攣縮手術矯治目的時減弱或緩解上瞼提肌和Muller肌的作用,以使上瞼恢復至正常位置。常用的手術方法有Muller肌切除、切斷術,提上瞼肌延長,後徒術,板層瞼板聯合提上瞼肌後徒術等,有時單純一種方法不能使上瞼下降至理想位置,可同時兩種方法聯合應用。
    • 手術時機:眼瞼退縮的手術目的主要為維持視功能及保護角膜,其次是恢復外觀。手術應在停止藥物或其他保守治療,眼瞼退縮穩定半年以上進行。甲狀腺相關性眼病,常需要一種以上手術,首先要行眶減壓術,減壓後眼眶及眼球的相對位置常會改變,上瞼常會變為後退。外傷或眼瞼手術引起者亦應穩定半年後進行。
    • 對於角膜嚴重損傷,視力嚴重下降的患者,為了儲存視力,則需要急診手術,可臨時性縫合眼瞼,較少角膜暴露,待眼部情況穩定後再行修復手術。

常見原因

上瞼攣縮多見於交感神經支配的Muller氏肌或提上瞼肌功能過強所致。

  • 肌源性:最常見者為甲狀腺相關性眼瞼退縮,90%的眼瞼退縮是由Graves眼病所致。患者可有甲狀腺功能異常,但其中約10%的病人甲狀腺功能正常,稱為眼型Graves病。其它可見於先天性提上瞼肌和上直肌纖維化等所致。
  • 神經性:偶見於先天性眼瞼退縮,可能為中腦背側綜合徵。
  • 機械性:眼瞼外傷、瘢痕攣縮、眼瞼錯位、高度近視、水眼、等引起眼瞼退縮。
  • 醫源性:上直肌、下直肌或提上瞼肌手術後。
  • 其它:交感神經或頸交感節受刺激時發生的眼瞼退縮等原因不明者。

臨床表現

  • 驚恐外觀:上瞼攣縮是指雙眼正視前方時,上瞼緣遮蓋角膜上緣不足2mm,造成角膜上方暴露和暴露白色鞏膜,瞼裂明顯增寬、外眥角圓鈍、眼瞼閉合不全,患者呈現驚恐狀的外觀。此外,眼球向下轉時上瞼不能跟隨下移。
  • 兔眼徵:正常情況下眼瞼閉合時,上瞼起主要作用,而下瞼只是稍微向上起協助作用,因此上瞼退縮時容易導致閉目不全,也就是所謂兔眼徵,家人通常描述患者“睡覺的時候也睜著眼睛”。
  • 暴露性結膜炎、角膜炎:上瞼攣縮使瞼裂明顯增大,尤其在睜眼和向下注視時,角膜緣及鞏膜暴露範圍增大,導致淚液蒸發過快,瞼裂閉合不全。患者容易患乾眼症及暴露性結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剝脫等,會伴有眼紅、畏光、流淚等刺激症狀,如果不及時給予治療,嚴重者可造成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影響日常生活。

日常護理

  • 上瞼攣縮應積極治療原發病(例如甲亢),避免引起一系列眼部併發症,一旦原發病治療無法緩解上瞼攣縮時,應儘快手術,才能得到最佳治療效果。
  • 避免風寒和防止風寒入侵,可以預防肌肉和神經方面的傳匯出現問題。
  • 飲食方面要多吃一些含有維生素B1或B12的食物,還要多吃一些新鮮的果蔬,比如是春筍、芥菜、馬蘭菜。忌食各種辛辣刺激和避免煙茶酒,以防止對神經性進行刺激而引起痙攣性發作。
  • 日常的作息要充足,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並且應該多加強鍛鍊,例如慢跑或去公園散步等、
  • 對於面部肌肉可以適當進行按摩。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