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氣道梗阻: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疾病定義:上氣道梗阻通常指氣管隆突(氣管的一個解剖結構,位置大概在鎖骨下方的兩個肋間隙平面)以上的管腔阻塞,包括鼻、咽、喉及部分氣管。急性起病時需及時解除梗阻,慢性起病時表現不典型,容易被誤診為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該病需積極治療。
  • 患病情況如何?小兒較常見,成人也可見各種原因引起的梗阻。
  • 為什麼會得這個病呢?本病的病因包括氣道感染、異物、創傷、全身過敏反應、遺傳性疾病、氣道腫瘤和息肉、先天氣道結構異常等。危險因素為氣道結構異常、幼兒、氣道創傷、過敏體質、失去意識等。
  • 有什麼型別?根據起病快慢分為急性和慢性上氣道梗阻;按原因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獲得性上氣道梗阻;按梗阻程度可分為部分性和完全性上氣道梗阻。
  • 有什麼症狀?最主要的表現為咳嗽(嗆咳)、咳痰、吸氣費力、聲音嘶啞等。
  • 如何治療?主要治療方法為病因治療,如感染引起則需抗感染治療,腫瘤或息肉引起可做切除治療,吸入異物引起則需內鏡或手術取出異物等。治療關鍵點和難點在於儘早發現梗阻,及時解除梗阻,避免病情加重。
  • 有什麼危害?吸入異物引起的梗阻,如果不能及時解除梗阻,可能引起呼吸、心跳驟停甚至死亡。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呼吸受阻表現:如嗆咳、呼吸費力、伴隨呼吸出現喘鳴聲、聲音改變或嘶啞等。
  • 持續發燒:體溫持續在 37.2 攝氏度以上,伴身體發抖、怕冷等。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無法呼吸
  • 面色青紫
  • 出現瀕死感(驚恐萬分,怕失去控制而求救)
  • 失去意識

建議就診科室

  • 急診科
  • 呼吸內科
  • 兒科
  • 耳鼻喉頭頸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上氣道梗阻?

當醫生懷疑是上氣道梗阻時,需要通過體格檢查、內鏡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直接觀察氣道是否存在梗阻。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內鏡檢查:如纖維喉鏡、纖維支氣管鏡等檢查,能直接觀察咽喉和氣管是否存在梗阻。是快速有效的確診方法,有時還能起到治療作用。如果發現了異物,條件允許的話也可以直接取出。若發現了腫物,還能夠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明確梗阻性質。
  • 影像學檢查:如頸部和胸部的 X 線、CT 等,可以觀察氣道里有沒有腫塊、異物等,能快速發現梗阻的位置,是常用的確診方法,但是不能明確梗阻的性質。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呼吸費力有多久了?
  • 小時候出現過嗎?
  • 之前有沒有餵過食物?
  • 喉嚨疼不疼?
  • 說話的聲音跟以前比有變化嗎?
  • 以前做過影像學的檢查嗎?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這個病要做手術嗎?
  • 徹底治好要多少錢?醫保能報銷嗎?
  • 這個病能治好嗎?能活多久?
  • 有生命危險嗎?
  • 如果不做內鏡治療,會不會突然死亡?
  • 以後會反覆出現這種情況嗎?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注意事項:咽部手術後,需注意傷口變化,如果出現流血、流膿、疼痛加重等,需及時去醫院就診。
  • 使用抗生素注意事項:
    • 患者需注意不良反應,若出現乏力、面板黏膜發黃、噁心、嘔吐、尿量減少或增多等表現,需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抗生素的使用。
  • 使用糖皮質激素的患者,若出現口腔潰瘍、胃部不適、口乾尿多、骨骼疼痛等症狀,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胃黏膜保護劑、胰島素治療、鈣片等,也可到醫院就診處理。
  • 定期複查:先天性疾病或息肉、腫瘤引起梗阻的患者可 1~3 個月複查 1 次影像學檢查,監測氣道的通暢程度;感染引起梗阻的患者,出現呼吸費力時要及時就診。
  • 飲食:術後患者如果可以進食,先吃清淡的稀飯、湯等,避免吃堅硬的食物(如米飯、花生、堅果等),若傷口癒合良好,可逐漸恢復正常飲食。非術後患者應避免吃堅硬的、顆粒狀的食物,如花生、豌豆等可能吸進氣道的食物,少吃生冷(如生魚片、冷飲等)、海鮮等可能引起過敏發生的食物。
  • 運動:術後患者傷口未癒合時應多休息,傷口恢復後應避免中高強度的活動,如快跑、游泳等;非術後患者在解除氣道梗阻後可以正常運動。
  • 其他:停止吸菸,天冷時注意保暖,避免受涼、淋雨,引起感染。

該病的治療主要為病因治療。若是感染引起,則抗感染治療,可以使用糖皮質激素和腎上腺素改善梗阻症狀;腫瘤、息肉、吸入異物等因素引起的梗阻,需做手術或內鏡解除梗阻;氣道狹窄或氣道軟化的患者,可以考慮氣管支架置入術等。

藥物治療

  • 抗生素:感染引起的梗阻需抗感染治療,在明確病原菌後選擇敏感抗生素。常用藥物包括頭孢類(頭孢曲松、頭孢西丁等)、喹諾酮類(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等。
  • 糖皮質激素:慢性梗阻或感染、過敏引起可以使用激素,能迅速減輕氣道水腫,保持氣道通暢。常用的藥物,如甲強龍、地塞米松等。
  • 腎上腺素:慢性梗阻或感染、過敏引起的梗阻可以使用。能減輕黏膜水腫,對喉支氣管炎療效好,起效迅速,但維持時間短暫,可以多次用藥。

手術治療

  • 喉氣管手術:對於喉或氣管腫瘤、息肉所致的上氣道阻塞,可採用喉氣管腫物切除和重建氣道,大部分患者效果較好。
  • 扁桃體摘除術:扁桃體反覆腫大引起的上氣道阻塞,必要時可以切除扁桃體,明顯改善症狀。
  • 氣管支架置入術:對於氣道狹窄、氣道軟化的患者,可以考慮放入氣管支架撐起狹窄的氣道,效果較好。

其他治療方法

  • 內鏡治療:如纖維喉鏡、纖維支氣管鏡等。能直接觀察咽喉和氣管是否存在梗阻,如果發現了異物,條件允許的話也可以直接取出,解除梗阻。
  • 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急性梗阻患者緊急治療時,可以做氣管插管或切開,建立有效的人工氣道,保持氣道通暢。但該為創傷性操作,本身有引起梗阻的風險。
  • 手法急救:
    • 1 歲以下嬰幼兒吸入異物後,大人可立刻用右手托住患兒脖子前方,面部朝下,頭低腳高,左手拍擊患兒背部中間大約 5 下。再翻過患兒(面部朝上),右手託背部,頭低腳高,在兩乳頭連線中點下方,用左手兩個手指頭衝擊五次,再翻轉過來繼續拍擊。拍擊過程中,患兒有可能吐出異物。
    • 1 歲以上兒童,應進行 5 次腹部衝擊(海姆立克急救法)。

急救的同時應及時撥打 120 急救號碼。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急性發作的患者可能出現缺氧、呼吸驟停等情況,嚴重者出現死亡。
  • 經過正規治療後,及時去除梗阻原因,大部分患者能維持正常的生活,達到正常人群壽命。

上氣道梗阻的病因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先天性因素包括先天氣道結構異常(如鼻後孔閉鎖或狹窄、氣管軟化狹窄等)或遺傳性疾病(包括氣道息肉、尖頭並指綜合徵等)。後天的病因包括氣道感染、腫瘤、異物、創傷、過敏等。

上氣道梗阻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先天氣道結構異常:如後鼻孔閉鎖或不發育,導致氣道被堵住。大部分患兒在出生時就發生急性氣道梗阻表現,少部分在兒童期出現餵養困難、嗆咳等。
  • 遺傳性疾病:
    • 天生氣道息肉:長在氣道里的息肉(大小不一,可以是圓形或不規則形狀)影響了氣流的進出,成為梗阻物。較大的息肉阻塞氣道官腔的面積大,呼吸受阻的症狀較重,發現較早。
    • 尖頭並指綜合徵(Apert 綜合徵)、遺傳性關節眼病(Stickler 綜合徵)。這類先天性疾病引起顎裂、下頜骨(就是下巴)等發育異常,影響氣道的流暢性,從而引起本病。這類患兒通常壽命較短。
  • 氣道感染或炎症:扁桃體炎、咽喉炎、細菌性氣管炎等,這類疾病會引起咽喉或氣管水腫,氣道腔變小,導致本病發生。
  • 氣道腫瘤:呼吸道乳頭狀瘤、喉癌、食管癌、鼻咽癌等等會壓迫氣道,造成氣道梗阻,導致本病發生。
  • 吸入異物:幼兒進食、玩耍時,容易吸入食物、玩具到氣道,造成氣道梗阻。
  • 氣道創傷:頜面部及頸部鈍挫損傷或傳入傷、喝開水燙傷氣道、腐蝕性液體(如硫酸、農藥等)等引起氣道損傷。除此之外,做過氣管插管或氣道切開的人群,會出現瘢痕(傷疤)阻塞氣道,引起本病。
  • 過敏或遺傳性血管神經性水腫:可能引起咽喉部腫脹,壓迫氣道,阻塞呼吸,引起本病。
  • 失去知覺或麻醉狀態:無意識狀態時,氣道可能塌陷,舌頭、軟顎等結構可能因仰臥位後移阻塞氣道,引起本病。

哪些人容易患上氣道梗阻?

有如下可改變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上氣道梗阻:

  • 氣道感染或炎症人群:咽喉或氣道的急性感染引起了咽喉或氣管腫脹。
  • 幼兒:進食或玩耍時容易吸入異物引起氣道梗阻。
  • 過敏體質人群:若吸入花粉、進食海鮮等引起過敏,可能出現咽喉水腫引起本病。
  • 受過氣道創傷的人群:如聲帶受損、氣道燙傷、做過氣管插管或切開的人群,氣道上形成瘢痕,容易罹患本病。
  • 失去意識的人群:疾病或手術時麻醉狀態人群可能出現氣道受阻,發生本病。

有如下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上氣道梗阻:

  • 先天性疾病人群:如氣道結構異常、息肉、腫瘤、Apert 綜合徵、Stickler 綜合徵、遺傳性血管神經性水腫的人群,出現氣道管腔受阻,發生本病。

上氣道梗阻急性起病(忽然之間出現症狀)時表現為咳嗽(嗆咳)、咳痰、吸氣費力、喘鳴(跟隨呼吸產生的附加聲音)、聲音嘶啞等。慢性起病(症狀非突然出現,且逐漸加重)時表現不典型,不同原因引起的表現不同。如咽喉部細菌感染,可表現為發燒、咽喉紅腫疼痛等;咽喉部腫瘤壓迫氣道,可表現為刺激性乾咳、氣喘等。

上氣道梗阻的常見表現有哪些?

  • 急性梗阻的表現:通常有明顯誘因,如急性呼吸道感染、過敏反應、姿勢改變、進食飲水等。表現為咳嗽、吸氣費力、氣緊、聲嘶、伴隨呼吸的喘鳴音等。有感染時還可有發燒、怕冷、身體發抖等。部分患者可表現為聲音改變或聲音嘶啞。
  • 慢性梗阻的表現:
    • 若為慢性感染引起(如扁桃體炎、會厭炎等),可有發燒、咽喉紅腫疼痛、吸氣費力等。
    • 若為天生的鼻咽部解剖結構異常(如閉鎖、狹窄等)引起,可有呼吸窘迫(呼吸極其費力),通常出生時即可有這些表現。
    • 若為腫瘤或息肉壓迫氣道引起梗阻,則表現為呼吸費力、氣緊、刺激性乾咳、氣喘等。
  • 嬰幼兒吸入異物梗阻表現:無聲哭泣、口周和顏面青紫、呼吸窘迫(鼻翼煽動、呼嚕音和/或明顯的胸骨上或鎖骨上凹陷)等。

上氣道梗阻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 低氧血癥
  • 呼吸衰竭
  • 肺水腫
  • 呼吸、心跳驟停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對於可改變的危險因素,預防方式如下:

  • 減少呼吸道感染:天冷時注意保暖,避免去人群聚集地等易患呼吸道感染的地方,可以接種流感疫苗等。
  • 大人陪護:幼兒進食或玩耍時,大人需在旁邊陪護,避免幼兒吸入食物或玩具引起梗阻。
  • 避免過敏:對花粉或海鮮過敏的人群,外出時可佩戴口罩、避免進食海鮮,避免過敏導致氣道梗阻發生。
  • 避免氣道受傷:如不喝燙水、避免誤食腐蝕性的液體(硫酸、農藥等),減少產生氣道瘢痕。
  • 治療原發疾病:有些疾病會使人喪失意識(如顱內腫瘤)、或需做全身麻醉的手術,在無意識的狀態下都可出現氣道梗阻,需及早治療,避免病情加重導致本病發生。

對於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預防方式如下:

  • 儘早治療:先天性氣道結構異常、遺傳性疾病的人群(多數為幼兒)需要及時就診,儘早治療氣道異常。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