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腺囊腫: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舌下腺是唾液腺的一種,可分泌唾液。舌下腺導管多而細小,直接開口於口腔底部的黏膜。
當外傷導致舌下腺導管破裂,舌下腺分泌的黏液外溢到周圍的組織中,被炎性肉芽組織和結締組織包繞,就會形成囊腫;舌下腺導管阻塞,導致分泌的唾液瀦留,導致導管擴張,也會形成囊腫。囊腫一般在舌下口底一側,囊壁薄,呈紫藍色,按之有波動感。
醫生一般採取手術切除囊腫及舌下腺,該手術方式可實現根治;對於身體條件不適合手術或年齡過小的患者,醫生可能會採取袋形縫合術。保守治療易復發。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果患者發現口腔部位出現不明腫塊,應該及早去醫院確診。
就診科室
- 口腔頜面外科
- 口腔科
醫生如何診斷舌下腺囊腫?
發生於舌下區的囊腫,醫生憑藉臨床症狀就可以診斷。但發生於下頜下區、頦下區的囊腫,有時需結合超聲、囊腫穿刺等檢查來確定診斷。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症狀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或什麼時候發現的?
- 目前症狀發作的程度有多嚴重?
- 症狀是持續加重還是維持不變?
- 既往是否發生過其他口腔疾病?
- 是否能夠正常飲食?
- 是否能夠正常表達?
- 有什麼情況會導致症狀加劇?
- 在什麼情況下,會感覺症狀有所好轉?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是什麼原因導致舌下腺囊腫?
- 需要做哪些檢測可以確診?
- 舌下腺囊腫的體積有多大?
- 是否需要治療?不治療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 推薦採用什麼方案進行治療?
- 是否可以採用保守方案治療?
- 治療過程中會有什麼風險和副作用?
- 治療後是否會影響吞嚥、咀嚼、語言功能?
- 今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由於舌下腺囊腫是良性病變,因此患者無需有太大的心理壓力。
- 注意不要反覆刺激或咬破囊腫,不要進食過硬食物。
如何治療舌下腺囊腫?
舌下腺囊腫一般可通過囊腫及舌下腺切除術,實現治癒。但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該項手術。醫生根據患者不同情況,進行治療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手術治療
- 囊腫及舌下腺切除術: 醫生一般會採取的手術方案;完整切除舌下腺是治癒的關鍵。
- 單純囊腫切除術:臨床較容易出現復發,目前醫生很少選擇該手術。
- 袋形縫合術: 適用於身體條件不適合手術或年齡過小的患者,缺點是容易復發;可在身體條件允許後,或嬰兒長至 4~7 歲後再行舌下腺切除術。
藥物治療
穿刺抽吸、腔內藥物注射:適用於年齡過小或囊腫體積較小的患者。常用藥物:
- 2% 碘酊;
- 10% 高滲鹽水;
- 無水乙醇(兒童禁用);
- 5% 魚肝油酸鈉;
- 四環素;
- 溶血性鏈球菌製劑 OK432;
- 平陽黴素/地塞米松。
治療過程中副作用較明顯,治療後的復發風險較高。部分患者需要多次給藥治療,並且有可能最終仍然需要進行手術切除。
舌下腺囊腫的病因
舌下腺導管多而細小,直接開口於口腔底部的黏膜,當腺體或導管發生損傷破裂時,舌下腺的黏液就會溢入周圍組織,形成外滲性黏液囊腫。少部分患者是由於舌下腺導管發生堵塞,導致分泌液蓄積其中,形成瀦留性黏液囊腫。
舌下腺囊腫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 年齡:青少年患者居多;
- 伴有先天性的口腔結構缺陷;
- 口腔相關部位曾經發生過病變,或接受過手術治療。
舌下腺囊腫有哪些症狀?
根據所在位置不同,可以將舌下腺囊腫分為 3 種類型:
- 單純型:佔絕大多數。囊腫位於舌頭下面,外觀為淺藍紫色,非常柔軟。可以感到囊腫內的液體隨口腔的運動而發生波動。若囊腫受創破裂後,可流出黏稠而澄清的液體,囊腫可暫時消退。幾天以後,當創口癒合,囊腫又會恢復原來的體積。
- 口外型:口腔底部的囊腫不明顯;主要表現為下頜部的腫塊;腫塊內含液體,柔軟而飽滿,用力按壓無法縮小;與周圍面板無粘連。
- 啞鈴型:單純型和口外型的混合型別;舌頭下面和下頜部位同時有腫塊出現。
- 注意安全,防止額面部損傷。
- 在牙科治療時,例如拔牙等,一定注意防止繼發感染等情況,防止出現腮腺類疾病。
- 注意飲食,避免或少吃刺激性食物,減少潰瘍、口腔炎症的發生。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