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虐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任何人都可能遭遇暴力行為,包括男性、女性、兒童、青少年、成人、老年人,甚至是殘疾人。

  • 受害者不應再受到責備。
  • 身體虐待包括身體上的傷害,如打、推、晃、摑、踢、捏、掐、勒和燒。也可能給受虐者造成情感上的傷害,令其感到悲傷或驚嚇。
  • 施虐者可能是陌生人、熟人或密友及家庭成員。
  • 遭受身體虐待後要及時尋求幫助,告知他人,獲得救治和情感撫慰,必要時離開施虐者。如果離開後施虐者持續施暴,應報警。
  • 諮詢當地兒童和成人保護機構、公安人員或醫務人員。也可以聯絡當地的精神衛生門診,醫生可幫助處理受害者的情緒、必要時可以獲得治療,公安人員可採取措施終止施暴者的行為。
  • 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此外,成年人應注意保護兒童免受暴力侵害。

何時就醫

受到身體虐待後,受害者請及時就醫,以檢查身體有無受傷。如果心理上承受巨大壓力,也請及時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就醫諮詢。

若懷疑施虐者存在心理問題,也可能需要到精神科接受檢查和治療。

就診科室

  • 外科
  • 精神科
  • 急診科

就診前準備

決定就醫前,事先準備好下列問題的回答,可以幫助醫生迅速而準確地診斷和治療疾病:

  • 受害人是否被他人故意打、摑、踢或發生其他身體傷害?
  • 受害者是否被強迫發生性行為?
  • 發生了什麼型別的傷害?
  • 觸發施暴者暴力行為的因素有哪些?
  • 施暴者的危險暴力行為是否威脅到兒童?是否對兒童實施暴力?
  • 施暴者是否傷害寵物或破壞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 施暴者是否有任何酒精或違禁藥物濫用的情況?
  • 施虐者是否持有危險器械?
  • 是否有任何危險因素會增加成為暴力受害者的機會?

身體虐待包括身體上的傷害,比如打、推、晃、摑、踢、捏、掐、勒和燒。施虐者可以是陌生人、熟人或密友和家庭成員。許多受害者知道攻擊者是誰。

暴力行為也可能對受虐者產生情感上的傷害。如果已經受到虐待,而且持續存在虐待相關的問題,受害者可能出現精神健康問題,例如抑鬱、焦慮和創傷後應激障礙。

如果感覺受到威脅

必須有處理威脅情況的計劃。如果是家庭成員或其他人對受害者或其兒童進行威脅,可尋求以下幫助:

  • 如有需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 告知他人,如警察、信任的朋友、精神顧問或醫務人員。如果在工作中發生虐待,聯絡人力資源部,尋求幫助。
  • 尋找當地能幫助處理危機的資源。當地警察局、精神衛生門診或醫院應該有相關庇護所。
  • 警惕警告訊號,例如威脅或醉酒,這樣可以避免危險情況。如果不能預測暴力何時發生,制訂緊急情況下脫身的計劃。
  • 如果兒童聲稱受到虐待,請保持冷靜。告訴受害兒童你相信他(她),而且能盡力保證他(她)的安全。並向警察報告虐待行為。

如果知道有人可能受到虐待

可以採取措施來幫助朋友或家人。

  • 讓朋友知道,不管什麼時候想要訴說,自己都願意傾聽。如果朋友沒有準備好交談,不要勉強。
  • 告訴朋友,遭受虐待不是他(她)的錯,沒有人應該被虐待。提醒朋友暴力行為違法,並且可以獲得幫助。如果他們不能離開,要理解。
  • 如果朋友有孩子,請平緩地指出,擔心暴力正在影響孩子。許多人不瞭解孩子正在受到傷害,直到有人提醒。
  • 鼓勵和幫助朋友制定保證安全的計劃。此計劃能幫助朋友及其孩子在暴力事件發生時、準備離開時和離開後如何確保安全。
  • 最重要的一步是幫助朋友聯絡當地的家庭暴力團體,尋找安全、合法的資訊和服務。
  • 最危險的時候可能就是正打算離開虐待關係時,所以關於離開的任何建議都必須要考慮周到且實用。

對兒童施虐的後果

幫助兒童瞭解暴力不是解決衝突的正確方式非常重要。

在暴力環境下生活,會增加兒童發生行為問題、抑鬱、焦慮、創傷後應激障礙、學業差和未來期望低的風險。童年受到虐待的人,長大後更有可能虐待他人。如果曾經受到虐待,獲得幫助和支援很重要,從而學會採用不同的方式來解決衝突並使用合適的原則。

預防家庭暴力

  • 學會使用非暴力方式化解衝突。爭吵是可以的,甚至是健康的,只要不變成暴力。

遠離暴力

  • 警惕警告訊號,例如威脅或醉酒,這樣可以避免危險情況。如果不能預測暴力何時發生,制訂緊急情況下脫身的計劃。
  • 預防危險器械造成的暴力。不要為兒童或青少年提供接危險器械的機會。如果家庭成員出現藥物或酒精濫用、暴力行為傾向或威脅自殺時,在家不要保留危險器械。
  • 如果不再與施暴者住在一起,但被繼續追蹤和施暴,可以聯絡警方。
  • 告知兒童,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爭論不要大叫或打架。不要使用體罰,例如拍擊、捏、拉耳朵、戳、撞、掐或勒。
  • 限制兒童觀看電視、電影和視訊遊戲的時間,每週不超過 1~2 小時。
  • 觀察兒童或青少年的暴力行為傾向。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