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類癌: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十二指腸類癌?是一種消化道的腫瘤,起源於腸道的嗜鉻細胞(構成腎上腺髓質的分泌細胞,可被二鉻酸鉀染成棕黃色)。這個疾病屬神經內分泌腫瘤,隨腫瘤增長可出現惡性腫瘤浸潤生長的特徵。
  • 患病情況如何?本病罕見。
  • 病因是什麼?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確。
  • 有哪些分型?十二指腸類癌可分為產生胃泌素腫瘤、產生生長抑素腫瘤、神經節細胞副神經節瘤、產生 5-羥色胺腫瘤以及低分化腫瘤。
  • 主要症狀是什麼?腹痛、黑便、黃疸(面板、鞏膜、黏膜等呈黃色)等消化系統症狀,是十二指腸類癌最常見的症狀。隨病情發展,可出現類癌綜合徵(表現為面、頸、上肢和軀幹上部面板潮紅和腹瀉等)、腸梗阻(感覺腹脹,不排便排氣)、貧血(臉色蒼白,經常覺得頭暈、沒力氣、犯困)、消瘦等症狀。
  • 如何治療?首選手術治療,術後可輔以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藥物治療僅能緩解症狀,不能阻止病情的進展。
  • 有哪些危害?晚期腫瘤可發生遠處轉移,急性腸梗阻可出現腹痛、腹脹、嘔吐、排氣排便停止,可危及患者生命。嚴重腹瀉時,有脫水、哮喘、水腫、右心衰竭等,可危及生命。
  • 可以預防嗎?本病暫無權威證據支援的特異而有效的預防措施。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腹痛、黑便、黃疸(面板、鞏膜、黏膜等呈黃色);
  • 貧血(臉色蒼白,經常覺得頭暈、沒力氣、犯困)、消瘦;
  • 類癌綜合徵:發作性面、頸、上肢和軀幹上部面板潮紅和腹瀉等症狀。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出現嚴重的腹痛、腹脹、嘔吐、不解大便,不排氣(俗稱“不放屁”)等;
  • 腹瀉嚴重時,出現脫水(臉色蒼白、出虛汗、頭昏眼花、四肢發冷等)、營養不良、哮喘(呼吸急促,感覺胸悶,常為了緩解症狀而咳嗽)、水腫(如腳踝用手指按下去會出現“小坑”,面板短時間內不能彈回正常狀態)、右心衰竭(食慾不振、腹脹、噁心嘔吐、呼吸困難)等。

建議就診科室

  • 腫瘤科
  • 普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十二指腸類癌?

當醫生懷疑是十二指腸類癌時,將通常進行胃腸道鋇餐造影、纖維十二指腸鏡、B 超、CT、尿 5-羥吲哚乙酸測定、病理學檢查,在有病理學檢查結果後予以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胃腸道鋇餐造影:其作用是觀察十二指腸的管壁、黏膜受侵犯情況及腫塊大小。
  • 纖維十二指腸鏡:其作用是直接觀察病變的部位、形態和病變的範圍,並直接取材活檢,行組織病理學檢查。
  • B 超:其作用是瞭解腫塊的大小、質地,肝臟和腹腔淋巴結有無轉移。
  • CT:其作用是進一步瞭解腫塊的密度、侵犯範圍、與周圍臟器的解剖位置關係。
  • 病理學檢查:取組織活檢,其作用是最終確診,是神經內分泌腫瘤確診的金標準。
  • 尿 5-羥吲哚乙酸測定:其作用是診斷類癌和判斷術後復發。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出現症狀多久了?
  • 具體有哪些症狀?
  • 最近症狀有什麼變化?減輕了還是加重了?
  • 曾接受何種治療?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病情嚴重嗎?
  • 需要治療嗎?
  • 如何治療?
  • 治療效果如何?
  • 會復發嗎?
  • 有後遺症和併發症嗎?
  • 治療費用如何?保險報銷嗎?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護理注意事項:如果患者做了手術,術後注意觀察腹部體徵的變化,切口敷料有無滲出。
  • 感染的預防和護理:遵醫囑術後全身應用抗生素(如莫西沙星、頭孢氨苄等)預防感染,並每日行口腔護理、霧化吸入、翻身叩背、鼓勵咳痰、預防肺部感染。
  • 化療後或期間的注意事項:接受化療的患者,治療期間或治療後,可能會出現骨髓抑制(白細胞、血小板減少)、胃腸道反應(噁心、嘔吐、腹瀉)等異常,化療前後均使用止吐藥(如格拉司瓊、昂丹司瓊等),鼓勵患者多飲水,以加速藥物從體內排出。
  • 在家用藥注意事項:注意觀察有無面板黏膜瘀點、瘀斑和牙齦出血,以及黑便、血尿的情況,出現以上情況應及時就醫;乏力、咳嗽、畏寒多提示血象低併發感染,若出現以上症狀,給予物理降溫和抗感染治療, 避免服用含阿司匹林的,以免引起出血。
  • 飲食:化療期間給予清淡飲食,患者可多食固體食物,以減輕胃部的容量感,從而減輕噁心、嘔吐。
  • 其他:保持衛生習慣、戒菸、限酒等。

首選手術治療,術後可輔以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藥物治療僅能緩解症狀,不能阻止病情的發展。

藥物治療

  • 馬來酸麥角新鹼和可待因:其作用是控制類癌綜合徵引起的發作性面、頸、上肢和軀幹上部面板潮紅和腹瀉等症狀。
  • 對氯苯丙氨酸:其作用是緩解腹瀉。
  • 化療:有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和細胞毒作用。常用藥物有多柔比星、氟尿嘧啶、長春新鹼等。

手術治療

雖然手術方式不同,但手術的目的均是切除腫瘤。

  • 區域性切除:直徑<1 釐米、遠離十二指腸乳頭的腫瘤,可行腫瘤的區域性切除。
  • 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腫瘤較大、侵犯周圍組織,或位於十二指腸乳頭周圍時,應該行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
  • 原發灶和肝轉移灶切除:類癌肝轉移時,可在切除原發灶,同時切除肝轉移灶。

其他治療方法

  • 放療:其作用是緩解骨轉移所引起的疼痛,但不能使腫瘤消退。
  • 肝動脈結紮或栓塞治療:其作用是控制區域性症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適用於肝內廣泛轉移者。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可發展為梗阻性黃疸、腸梗阻、類癌綜合徵、腫瘤細胞遠處轉移,患者生活質量大大降低,可能會危及患者生命。
  • 若無遠處轉移,經過正規治療,大部分患者治癒率較高,不影響生活質量;有遠處轉移者,預後較差。

十二指腸類癌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本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確。

哪些人容易患十二指腸類癌?

目前暫未查見權威證據明確本病有關的易患人群。

腹痛、噁心、黑便、黃疸、貧血等非特異的消化系統症狀,是十二指腸類癌最常見的症狀。隨著病情發展,可出現面、頸、上肢和軀幹上部面板潮紅和腹瀉等症狀。

十二指腸類癌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十二指腸類癌的常見症狀包括:

  • 消化道症狀:腹痛、黑便、黃疸(面板、鞏膜、黏膜等呈黃色),以及十二指腸梗阻(表現為嚴重的腹痛、腹脹、嘔吐、排氣排便停止等)。
  • 全身症狀:如貧血(臉色蒼白,經常覺得頭暈、沒力氣、犯困)、消瘦等。
  • 類癌綜合徵:表現為面、頸、上肢和軀幹上部面板潮紅和腹瀉等,腹瀉嚴重時,有出現以下表現:
    • 脫水:因腹瀉排出了身體裡的很多水,導致身體缺水,嚴重時可能會發生臉色蒼白、出虛汗、頭昏眼花、四肢發冷等症狀;
    • 營養不良:因腹瀉導致吸收不良,表現為體重下降等;
    • 哮喘:呼吸急促、感覺胸悶、常為了緩解症狀而咳嗽;
    • 水腫:腳踝用手指按下去會出現“小坑”,面板短時間內不能彈回正常狀態;
    • 右心衰竭:出現食慾不振、腹脹、噁心嘔吐、呼吸困難。

十二指腸類癌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腸梗阻
  • 梗阻性黃疸
  • 類癌綜合徵

本病暫無權威證據支援的特異而有效的預防措施。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