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內瘻: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十二指腸內瘻是指十二指腸與腹腔內的其他臟器之間形成的病理性通道,開口分別位於十二指腸及其相應的臟器。
  • 十二指腸內瘻主要是由先天發育缺陷、醫源性損傷、創傷、疾病等引起,最常見的是因慢性結腸炎、膽繫結石等疾病引起的。
  • 十二指腸內瘻以消化道症狀為主主要表現為腹瀉、嘔吐、營養不良、厭食油類、寒戰高熱、腹痛等症狀。
  • 十二指腸內瘻的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前術中術後都需要使用抗生素,靜脈補液、輸血,防止患者因為失血過多而休克;因外傷致十二指腸瘻,選用手術治療時,需要根據患者受傷的方式、傷口的型別、受傷時間的長短等來制定手術方案,以防補瘻之後再出現瘻的情況。
  • 十二指腸內瘻如不及時治療,會出現腹腔感染、出血,嚴重時會出現呼吸衰竭、腎功能衰竭等症狀,危及患者生命。
  • 當出現出血、腹痛、嘔吐時,需要儘快就醫,得到正規有效的治療。

當患者出現腹瀉、嘔吐、營養不良等症狀時,應立即到醫院就醫。當患者出現失血過多、水電解質和酸鹼紊亂、腹腔感染及全身性感染等嚴重症狀,應立即撥打 120 急救電話或立即就醫。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腹瀉;
  • 噁心嘔吐;
  • 厭食油類、消化不良;
  • 寒戰高熱、腹痛;
  • 體重減輕、乏力;
  • 營養不良。

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嚴重的腹腔感染,甚至是敗血症。
  • 嚴重腹瀉引起的水、電解質紊亂。
  • 大量出血,引起貧血。

建議就診科室

  • 急診科
  • 肝膽外科
  • 消化內科

醫生如何診斷?

當醫生懷疑是十二指腸內瘻時,將通過實驗室檢查、X 線檢查、超聲、CT、磁共振檢查、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內鏡檢查、骨炭粉實驗等檢查來確定。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實驗室檢查:一般是做血、尿、便、生化及電解質檢查。通過該類的檢查,確定患者的感染狀況和身體狀況,為後期選擇手術治療提供依據。
  • X 線檢查:腹部透視和腹部平片是診斷十二指腸內瘻的間接依據,消化道鋇劑造影顯示十二指腸內瘻瘻管的大小、走行方向、有無岔道及多發瘻,為手術治療提供依據。
  • 超聲、CT、磁共振檢查(MRI):從不同的角度、部位顯示肝內外膽管及消化道病變的部位、範圍及膽管的形態學變化,可以提供間接的依據。
  • 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檢查(ERCP):可以觀察十二指腸內瘻的瘻口,顯示瘻管的走行、大小,確診率極高,也是診斷十二指腸內瘻最可靠的方法。
  • 內鏡檢查:通過腸鏡、腹腔鏡、膀胱鏡等檢查,為手術方式提供依據。
  • 骨炭粉實驗:此項檢查僅能確定消化道與泌尿道之間是否有內瘻存在,但是不能確定瘻所在的位置。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沒有關於膽囊的先天性發育不良的疾病?
  • 近期做沒做過關於膽道方面的手術?或者是相關的檢查?
  • 有沒有膽結石?膽結石有多長時間?
  • 有沒有患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
  • 有患過膽囊方面的惡性腫瘤嗎?或者有沒有感染性疾病?
  • 以前做過造影之類的檢查嗎?有無過敏史?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會留下後遺症嗎?術後還需要進行哪些治療?
  • 有沒有遺傳性?家族中患有膽結石,需要及時治療嗎?
  • 需要服用哪些藥物?醫保報銷嗎?
  • 怎樣選擇最好的治療方案?治療期間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 日常生活有影響嗎?需要注意些什麼?
  • 定期複查是多久一次?1 個月還是半年?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密切觀察傷口和全身情況,注意傷口有無紅腫、壓痛等感染情況,術後應注意引流管的通暢,避免擠壓,正常引流量為 300 毫升,若出現上述情況,需要及時告知醫生。
  • 飲食:患者在術後 1~3 天需要流質飲食(各種粥類、牛奶),情況逐漸改善後需要改變為半流質食物,如若患者無其他不適,2 周之後就可以正常飲食。日常需要多吃高蛋白質食物,比如:雞蛋、豆類、廋肉等,限制動物內臟、油炸、燒烤以及油膩食物的攝入。
  • 運動:術後第一天臥床休息,一週後逐漸恢復活動。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運動。適當的體育運動有助於緩解緊張的精神狀態。例如:散步、游泳、慢跑等有氧運動。
  • 大小便的管理:排便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如果大便乾燥或者是排便困難,需要告知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需要使用軟化大便的藥物,幫助排便。
  • 戒菸、戒酒:吸菸會增加感染的風險,需要戒菸,術後對於飲酒也需要嚴格控制。

十二指腸內瘻是可以治癒的,但需要立即送醫救治,進行手術治療、抗感染治療、營養支援等方式,能夠消除十二指腸內瘻的症狀、維持患者正常的生活質量。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以手術治療為主。

藥物治療

  • 抗生素:針對有嚴重腹腔感染的患者,需要儘早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藥物有: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
  • 靜脈補液:對於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的患者,可根據病情選擇使用鹽水、葡萄糖注射液、電解質液等。

手術治療

  • 施行剖腹探查術:胃十二指腸瘻是根據胃潰瘍的部位和大小,做胃部份切除術時縫閉十二指腸瘻,療效非常滿意;十二指腸膽囊瘻、十二指腸膽總管瘻、十二指腸胰腺瘻、十二指腸結腸瘻、十二指腸腎盂瘻,都是切斷壞死的瘻管或者是縫合瘻管,手術時需要認真密切的探查,防止遺漏,術後嚴密觀察病情,及時使用抗生素,降低十二指腸內的壓力。

疾病發展和轉歸

  • 如果不接受正規治療,可發展出血、感染、電解質失衡、營養不良和多臟器衰竭,死亡率極高。
  • 經過正規治療後,大部分患者病情是可治癒的,正常的生活質量得到保證。

十二指內瘻形成的原因較多,主要有先天發育缺陷、醫源性損傷、創傷、疾病等引起。

十二指腸內瘻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先天因素:先天發育缺陷(先天性膽囊十二指腸內瘻)。
  • 醫源性損傷:多見於膽道手術中,使用硬質膽道探條探查膽總管下端所致,屬於繼發性損傷。
  • 結石:發生於十二指腸與膽道之間,由膽結石穿破造成,所以在日常檢查中有膽結石需要及時治療,以免嚴重造成後遺症。
  • 消化性潰瘍:因慢性炎症向鄰近的臟器穿孔而造成十二指腸內瘻。
  • 惡性腫瘤:指十二指腸癌浸潤結腸肝曲或橫結腸造成,腫瘤發病率越高,造成的十二指腸內瘻越多。
  • 炎性疾病:十二指腸周圍的炎症浸潤於鄰近的器官,例如:潰瘍性結腸炎、腸道感染、腹腔結核都可引起十二指腸內瘻。

哪些人容易得十二指腸內瘻?

有如下可改變的危險因素人群,容易罹患十二指腸內瘻:

  • 先天發育缺陷的人。
  • 需要做膽道手術使用了硬質膽道探條探查的患者。
  • 患有膽囊炎、膽結石的患者。
  • 患有消化性潰瘍的患者
  • 患有腫瘤、結核的患者。

有如下不可改變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十二指腸內瘻:

  • 年齡:不分年齡,以壯年、老年居多。
  • 性別:十二指腸內瘻不分男女,但是以男性居多。

十二指腸內瘻最主要的症狀是以腹瀉、嘔吐、營養不良等消化道症狀為主,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腹腔感染,嚴重會出現敗血症,水電解質紊亂,出血,貧血等嚴重的併發症。

十二指腸內瘻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十二指腸內瘻的常見症狀包括:

  • 噁心嘔吐、厭食油類食物、消化不良。
  • 寒戰高熱:感覺又熱又冷,腋下體溫>39 攝氏度。
  • 胃腸道出血:小量慢性出血無症狀;量大時,會出現頭暈、乏力、冷汗、甚至是暈厥、休克。
  • 上腹部疼痛,體重減輕、乏力,甚至伴有嚴重的腹瀉。
  • 腰痛,疼痛區域有擴散的跡象。

十二指腸內瘻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 感染:腹腔內的嚴重感染,引起的高熱、嘔吐、甚至是昏迷休克,嚴重還可有敗血症的發生。
  • 水電解質紊亂:腹瀉、嘔吐導致的脫水及電解質紊亂。
  • 出血量過大引起的貧血或者休克。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工作中,儘量做好安全措施,嚴格執行工作需要遵守的安全規章制度。
  • 對於醫源性外傷,醫務工作者需要勤練其治療技術,以防止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造成二次傷害。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