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蹼和食管環: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食管蹼,是指食管腔內,僅由黏膜和黏膜下層構成的薄(2~3 毫米)而脆的蹼狀隔膜,可見於食管的任何部位。食管環,常指由食管黏膜層和肌層所組成的一層厚而韌的狹窄環。
  • 本病暫無準確的流行病學資料,男女均有發現,發病年齡多在 40 歲以上。
  • 食管蹼,可能是由胚胎期內食管發育異常,導致食管內形成部分或完全的黏膜環狀隔膜;也可能是在食管發育過程中,鱗狀上皮過度生長所致。食管環是因胚胎期的食管肌層發育異常,而造成食管狹窄。本病的危險因素為年齡和先天性發育異常。
  • 按照蹼和環在食管所處位置,可分為上、中、下食管蹼和下食管環。
  • 食管蹼一般無明顯症狀,可在吞嚥硬性食物時出現間歇性吞嚥困難,感覺食物停滯在胸骨後。食管環最主要的症狀是間歇性吞嚥困難。
  • 本病的多數患者無明顯的症狀,可不採取處理措施,首要的方式是養成正確的進食方法,細嚼慢嚥;也可選擇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無效時行手術治療;一旦出現急性梗阻時,需緊急手術解除梗阻和控制反流。
  • 食管蹼和食管環的常見併發症為食管梗阻。若疾病反覆發作,反覆採取擴張手段時,可能出現食管擴張、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自發性破裂,甚至出現繼發性口腔癌、食管癌。
  • 本病經過正規治療,預後較好。要積極防治食管纖維環的形成、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自發性破裂,尤其需注意按時複查內鏡檢查,防止繼發性口腔癌、食管癌的發生。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間歇性吞嚥困難:在吃硬的食物有時能嚥下去有時咽不下去,還會感覺食物滯留上胸部。
  • 消瘦。
  • 面板蒼白。
  • 牙齒缺少或無牙。
  • 口角皸裂。
  • 匙狀指:手指甲中間凹陷,周圍翹起,形狀像“湯匙”。
  • 間歇性嘔吐。
  • 脾大或巨脾:腹部可明顯隆起,可以在腹部摸到包塊。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突發食管梗阻:突然無法進食或嚥下食物。

建議就診科室

  • 胸外科
  • 耳鼻咽喉科
  • 消化內科
  • 兒科

醫生如何診斷食管蹼和食管環?

當醫生懷疑是食管蹼和食管環時,常通過 X 線檢查、上消化道造影、內鏡檢查及活檢來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X 線檢查:X 線檢查可觀察食管的輪廓,觀察是否出現狹窄帶,能在攝片下定位並測量狹窄環的直徑,可以對該病做出初步診斷。
  • 上消化道造影:俗稱“鋇餐”,患者在檢查時需要喝下造影劑,然後在 X 線的照射下觀察食管的形狀和輪廓,明確食管病變情況。
  • 食管鏡:目的是通過食管鏡,觀察食管是否有蹼狀或環狀狹窄以及狹窄程度和位置,並且在食管鏡下取食管組織行病理檢查,是診斷疾病的重要檢查手段;另外也可以在內鏡下治療本病。
  • 活組織檢查:在食管鏡下夾取食管活組織,通過顯微鏡觀察黏膜組織細胞的病變情況,有助於診斷 Plummer- Vinson 綜合徵和排除食管炎,且有助於防治繼發性口腔癌、食管癌。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吞嚥困難的情況?
  • 平時吃軟的食物和硬的食物哪個更明顯?
  • 是否軟的食物更容易吞嚥?
  • 吃硬的食物時出現吞嚥困難頻繁嗎?
  • 跟吃飯的情緒有關嗎?比如緊張時會不會症狀更明顯?
  • 這些症狀有加重嗎?
  • 去過其他醫院治療嗎?做過什麼檢查?
  • 如何治療的?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症狀?
  • 需要做什麼檢查?
  • 哪種治療方法有效?
  • 會復發嗎?
  • 平時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用藥注意事項:用藥期間可出現口渴、頭暈、心慌等不良反應,一般都可忍受,若症狀嚴重應及時告知醫生。
  • 術後護理注意事項:保持胃管引流通暢,目的是引流出胃內的液體和氣體,每天引流量約 400 毫升,如果引流量大於每小時 100 毫升,應及時告知醫生,需要觀察引流液的顏色,術後第 1 天引流液體多呈暗紅色,隨後逐漸變為黃色或草綠色,若出現鮮紅色,應及時告知醫生。
  • 飲食:根據手術情況,一般術後禁飲食 1 周,患者主要通過腸外營養提供營養和維持生命,1 周後需流質飲食,後逐漸轉為半流質飲食,2 周後可正常進食。保守治療患者都應注意避免食用過硬食物,如餅乾、麵包等,進食時細嚼慢嚥,少食多餐;進食時避免出現緊張、激動的情緒。
  • 運動:術後第 1 天患者應臥床休息,儘量避免下床走動;術後 3 天患者可適量在床邊活動;術後 1 周可恢復正常活動。
  • 複查:患者應每 3~6 個月到醫院複查 1 次,主要複查食管鏡。

本病多數患者多無明顯的症狀,可不採取處理措施,首要的方式是養成正確的進食方法,細嚼慢嚥;也可選擇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無效時可考慮行手術治療;一旦出現急性梗阻時,需緊急手術解除梗阻和控制反流。

藥物治療

  • 解痙藥物:如東莨菪鹼,具有解痙止痛作用,可有效解除食管痙攣,緩解吞嚥困難症狀。
  • 鐵劑:如硫酸亞鐵片,主要用於治療伴有缺鐵性貧血的患者,可改善貧血,升高血紅蛋白,待血紅蛋白上升至正常(女性 110 克/升,男性 120 克/升)後,吞嚥困難可消失。

手術治療

  • 食管擴張術:通過使用 Hurst 擴張器擴張食管,主要用於鐵劑治療效果差的患者,可擴開食管,消除狹窄,有效緩解吞嚥困難,是治療食管蹼簡單高效的方法。但反覆的擴張治療可能會引起食管纖維環的形成、反流性食管炎,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
  • 內鏡電灼術:通過內鏡直視下電灼食管蹼和環,電灼產生的熱能使肥厚的蹼或環脫水、乾燥和凝固壞死,消除狹窄,使患者痛苦降到最低,術後患者可早期進流質飲食,有效提高生活質量。
  • 內鏡下食管蹼和食管環切除術:通過內鏡直視下切除食管蹼和環,可有效解除梗阻,緩解吞嚥困難症狀。
  • 內鏡梗阻解除:食管蹼和食管環一旦出現急性食管梗阻,需要緊急內鏡下取出或將食團推下通過狹窄處,即可解除梗阻。

疾病發展和轉歸

  • 多數患者可不採取特殊的治療手段,但如果症狀明顯的患者如不接受正規治療,可能出現食管梗阻,並且疾病反覆發作。反覆採取擴張手段時,可能引起食管擴張、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自發性破裂,甚至出現繼發性口腔癌、食管癌。
  • 經過正規治療,患者多預後較好,生活質量明顯改善,但需要及時定期複查,注意預防可能因治療出現的併發症。

食管蹼可能是由胚胎期內食管發育異常,遺留部分或完全的黏膜環狀隔膜;也可能是在食管發育過程中,鱗狀上皮過度生長所致。食管環是因胚胎期的食管肌層發育異常而造成食管狹窄。

食管蹼和食管環的常見病因有哪些?

  • 胚胎髮育過程食管發育異常。
  • 食管黏膜鱗狀上皮過度生長。

哪些人容易患食管蹼和食管環?

有如下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食管蹼和食管環:

  • 年齡 40 歲以上:男女均可發現,但以 40 歲以上年齡的人發病為多見。
  • 胚胎期食管發育異常。

食管蹼一般無明顯症狀,可在吞嚥硬性食物時出現間歇性吞嚥困難,感覺食物停滯在胸骨後。食管環最主要的症狀是間歇性吞嚥困難。按照蹼和環在食管所處位置,分為上、中、下食管蹼和下食管環。不同位置的還會表現出特有的症狀,如缺鐵性貧血、間歇性嘔吐、食管梗阻等。

食管蹼和食管環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食管蹼和食管環的主要症狀包括:

  • 間歇性吞嚥困難:是食管蹼和食管環共有的最典型的症狀,在吃硬的食物時出現,患者可感覺在吃東西時有時能嚥下去有時咽不下去,還會感覺食物滯留上胸部。
  • 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伴吞嚥困難時,稱 Plummer-Vinson 綜合徵或 Pattersen-Kelley 綜合徵,多見於上食管蹼,表現為消瘦,面板蒼白,偶爾皮膚髮紅,舌頭變紅且光滑、舌乳頭(小突起)消失,缺少牙齒或完全沒有牙齒,口角皸裂,匙狀指(手指甲中間凹陷,周圍翹起,形狀像“湯匙”),脾大或巨脾,腹部可明顯隆起,可以在腹部摸到包塊。
  • 間歇性嘔吐:多見於 5~11 個月的嬰兒,進食後出現間歇性嘔吐,出現這些表現多考慮為先天性中食管蹼。
  • 食管梗阻:表現為食物完全無法下嚥。若 5~11 個月以上的嬰兒突發食管梗阻,應考慮可能為先天性中食管蹼。

食管蹼和食管環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食管蹼和食管環的進展過程,可能出現的常見併發症為食管梗阻,若疾病反覆發作,反覆採取擴張手段時,可能出現食管擴張、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自發性破裂,甚至出現繼發性口腔癌、食管癌。

常見併發症包括:

  • 食管梗阻
  • 食管擴張
  • 食管裂孔疝
  • 反流性食管炎
  • 食管自發性破裂
  • 繼發性口腔癌
  • 繼發性食管癌

因本病的主要病因是胚胎期發育異常引起,對於該病因暫無有效的預防措施,產前超聲檢查是目前檢測胎兒發育異常的最佳手段,有助於早期發現異常,並及時做出相應的治療。

對於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於疾病的預防或防止疾病復發:

  • 本病多在 40 歲以上的人群發病,故人們需定時到醫院體檢,有助於早期發現疾病、早期診斷並早期治療,防止出現嚴重的後果,但對於預防疾病的發生尚無有效的依據。
  • 產前超聲檢查是目前檢測胚胎及胎兒發育異常的最佳手段,有助於早期發現異常,做出相應的治療。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