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角子宮: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雙角子宮,屬於先天性子宮畸形的一種型別。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會(ESHRE)定義:若宮底漿膜層內陷小於宮壁厚度的 50%,且宮腔內隔厚度大於宮壁厚度的 50%,為縱隔子宮;若宮底內陷大於宮壁厚度的 50%,則為雙角子宮。

  • 準確患病率難以確定,因為許多患者從未得到識別,尤其是無症狀者。研究顯示,先天性子宮畸形在早期妊娠反覆自然流產女性中為 5%~10%,在早期妊娠末-中期妊娠自然流產/早產的女性中超過 25%[1]
  • 雙角子宮起因於苗勒管部分(而非完全)融合。根據融合程度,子宮角可為完全分離、部分分離或輕微分離。
  • 主要臨床症狀為盆腔痛、月經初潮時出血較久或其他異常出血、反覆妊娠丟失或早產。
  • 雙角子宮的治療主要目的為恢復正常子宮結構和保留生育功能。
  • 雙角子宮主要併發症與妊娠相關,故妊娠後需及時產科就診,嚴密產檢,做好應對措施。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 存在與生殖道部分或完全性梗阻相關的症狀,如週期性盆腔痛、經期延長等,婦科門診就診。
  • 反覆出現自然流產或多次不良孕產史,如早產、胎兒生長受限等,需在妊娠前於醫院完善備孕檢查。
  • 對於已知雙角子宮妊娠患者,發現妊娠後需儘早產科建卡,規律嚴密門診產檢。若出現產前出血或腹痛等,需警惕胎盤早剝、子宮破裂、流產或早產等妊娠急症,需立即急診就診。

建議就診科室

  • 未懷孕女性:婦科、計劃生育、生殖內分泌門診;
  • 懷孕女性:產科。

醫生如何診斷雙角子宮?

臨床醫生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婦科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診斷先天性子宮畸形比較容易,關鍵診斷目標是區分縱隔子宮與雙角子宮。苗勒管缺陷者很可能有腎臟異常,故尚需常規通過超聲評估其腎臟。

  • 診斷依據是超聲查見 2 個通常中度分離(即分開)的子宮內膜腔,以及一個凹陷的宮底輪廓。
  • 二維超聲診斷有一定能力顯示子宮內外輪廓,但對區分縱隔子宮與雙角子宮有一定侷限性。
  • 三維超聲診斷能夠可靠區分縱隔子宮與雙角子宮,因為其能同時顯示宮底外部(漿膜面)和內部(宮腔)輪廓。
  • 很少需要 MRI(磁共振)確診,MRI 應僅用於以下情況:三維超聲診斷無法應用或不被患者耐受;超聲診斷結果不明;或疑似累及多系統的複雜畸形。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年齡多大?
  • 主要是的症狀是什麼?症狀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是否具有周期性?
  • 症狀持續加重還是維持穩定?
  • 平時月經情況及妊娠的情況如何?
  • 是否有強烈生育要求?
  • 是否有泌尿系統相關症狀?
  • 是否就診過?
  • 已有哪些檢查結果?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什麼原因導致的雙角子宮?
  • 需要做哪些檢查可以確診?
  • 可以不治療嗎?不治療能懷孕嗎?
  • 需要手術治療嗎?
  • 手術治療後能懷孕嗎?
  • 有併發症和後遺症嗎?
  • 治療期間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 存在異常出血、週期性盆腔痛或多次不良孕產史者,需及時就診,明確有無先天性子宮畸形。
  • 妊娠後避免勞累或劇烈運動,及時產科建卡,嚴密監測妊娠發展,積極處理併發症。

內科治療

主要適用於一些暫無生育要求患者的對症治療。

  • 經血逆流或流出道不暢主要引起患者痛經,內科治療若能有效控制疼痛,則可以隨訪觀察。
  • 若痛經加重得不到有效控制,或考慮存在與妊娠不良結局有關,則需行手術治療,同時術中應評估是否存在子宮內膜異位症(常見於生殖道結構異常的女性)。

手術治療

據報道,雙角子宮患者的妊娠結局與一般人群相似。然而,其中部分患者存在反覆妊娠丟失,因此在考慮和處理其他可能導致反覆妊娠丟失的原因後,可能需行宮腹腔鏡或開腹子宮融合術。

  • 雙角子宮的手術治療目標:完全雙角子宮的矯形是將雙角融合成為一個子宮,目的是擴充套件宮腔體積,減輕宮腔內壓力,改善子宮內膜血流,恢復生育能力。恢復生育能力的雙角子宮成形手術涉及到開啟宮腔,並侵及子宮內膜,術後瘢痕形成,有可能造成宮腔粘連或狹窄,反而影響生育。儘管目前關於雙角子宮矯形手術的作用尚存在爭議,但是有很多文獻報道,矯形術後妊娠結局明顯改善。
  • 宮腹腔鏡聯合探查術:雙角子宮宮角妊娠風險增加,普通清宮殘留及穿孔可能性大,故需宮腔鏡必要時聯合腹腔鏡下清宮及探查子宮形態。
  • 完全雙角子宮的傳統手術方法為開腹子宮矯形術:通過開腹手術將子宮底部兩側宮角中線切開,直到暴露宮腔,再將左右兩側切口縱向對縫,形成一個形態正常的子宮。
  • 宮腹腔鏡聯合手術的優勢為:宮腔鏡能夠直觀地瞭解宮腔形態,結合腹腔鏡準確診斷完全雙角子宮,同時可行宮腔鏡下隔板電切,相對電切的定位準確,可最大限度地恢復宮腔形態,對子宮內膜的損傷較小,術後宮腔粘連概率低。
  • 宮頸環扎術——雙角子宮與宮頸機能不全有關,故應在妊娠期評估宮頸長度,必要時可行宮頸環扎術。

保守治療

若患者無相關臨床症狀,僅體檢偶然發現,可暫不予以特殊處理。但需告知患者可能的臨床症狀及妊娠相關併發症,妊娠期間加強監測,做好併發症的應對。

雙角子宮的發展及轉歸

因患者一般多無症狀,且多數患者再次妊娠時妊娠時間可能延長,故絕大部分患者無需特殊治療。僅在反覆妊娠丟失,排除內科疾病,考慮與雙角子宮的結構畸形相關時,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後可減少痛經發生率,改善胎兒存活率,減少如先露異常、胎盤滯留及宮內生長受限妊娠併發症的發生,但子宮破裂風險增加。

雙角子宮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正常子宮發育在妊娠 6 周左右苗勒管開始向尾側延伸,並向內越過後腎管,以使兩側苗勒管在正中線融合。約 12 周時,苗勒管的尾側部融合形成子宮陰道管。最初由實質性組織構成,並列排列,隨後,兩個苗勒管的內部分別腔道化。苗勒管未融合的顱側部分發育為輸卵管,而尾端融合部分則形成子宮和陰道上段。

  • 尚不明確雙角子宮的基礎病因,但可能與多基因相關且涉及多種原因。雙角子宮患者核型通常正常(92% 的女性為 46,XX)。
  • 發病主要機制為苗勒管側向融合缺陷。完全雙角子宮是在胚胎髮育過程中,2 條副中腎管融合不全,中段未完全吸收,形成 1 個宮頸、2 個宮腔,宮腔上部及宮底部呈分叉狀,未吸收的隔板末端達宮頸內口水平。

哪些人更可能存在雙角子宮?

  • 月經來潮異常者。
  • 不孕或存在多次不良孕產史者。
  • 存在其他生殖道畸形,如陰道縱隔者。
  • 存在其他系統異常,如腎臟異常、骨骼異常、腹壁異常或有腹股溝疝病史的女性。

雙角子宮有哪些症狀?

主要臨床表現為盆腔痛、月經初潮時出血較久或其他異常出血、反覆流產或早產。

  • 月經異常:臨床症狀主要因月經血流完全或部分阻塞引起,月經量過多或經期延長較為常見。
  • 妊娠後表現:雙角子宮通常不會妨礙自然授精和體外授精後的受孕和著床。但文獻綜述報道,雙角子宮患者的自然流產率為 36%,早產率為 21%~23%,胎兒存活率為 50%~60%[2][3]。胎兒生長受限和臨產時胎先露異常的風險也有增加[4]
  • 產時產後表現:難產、子宮破裂、胎盤滯留、產後出血、產後感染等。
  • 無症狀:許多患者並無臨床症狀,在查體時發現陰道縱隔,或在行不孕評估的影像學檢查時意外發現。

雙角子宮的併發症有哪些?

  • 非妊娠女性:宮腔積血;子宮內膜異位症;生殖道感染;子宮異常出血或分泌物異常。
  • 妊娠女性,畸形子宮的小宮腔者,可能出現的併發症:自然流產、反覆自然流產、宮角妊娠、早產、胎先露異常、剖宮產、子宮破裂、宮頸機能不全;而子宮脈管系統異常可能併發:妊娠相關高血壓、宮內生長受限;胎盤部分嵌入一個附屬宮角或胎盤附著異常,則可能併發產前和產後出血。

雙角子宮屬於先天發育異常,故預防作用甚微,患者妊娠後需警惕相關併發症的發生。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