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血管損傷: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四肢血管損傷是指四肢的血管發生嚴重的創傷,完整性遭到破壞。最經常損傷的三個動脈分別是肱動脈、股動脈以及膕動脈。大部分發生在身體的一側。在戰爭年代,主要損傷的是下肢,和平年代以上肢的損傷為主。
- 四肢血管損傷是非常常見的血管損傷,可以佔到血管損傷的七成左右,不及時治療或者醫療技術低下,如戰爭年代,致殘率以及截肢比例極高。如今已經很好地改善。
- 病因主要是外來性的傷害,不同地區不同時期傷害不同。如在戰爭地區,大多由槍彈,刀傷所引起。在和平地區,大多為車禍等。外來性的傷害可以分為銳性損傷和鈍性損傷。長期從事危險作業是危險因素。
- 可以根據有無傷口分類成開放型血管損傷和閉合型血管損傷。另外還可以根據受損程度對血管損傷進行分類,可以分為完全斷裂、部分斷裂、血管壁挫傷、血管痙攣、外傷性假性動脈瘤及動靜脈瘻五類。
- 最主要的症狀是出血,其次是由出血等原因引起的遠端血管血供障礙以及低血壓,感覺異常,甚至會發生器官衰竭、休克等疾病。
- 大多數的病症採用非手術治療,基本上是可以痊癒的。必要的時候需要採用外科手術,手術前患者和家屬需要知曉利弊,以及可能的風險。
- 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或者病情極其嚴重的情況下,需要進行截肢,否則可能導致死亡。
- 在平時的時候注意避免外傷。如果遇到嚴重的外力損傷導致四肢血管損傷時,應採取一些必要的急救措施,並立即送往醫院進行救治。避免延遲就醫導致截肢等嚴重後果。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遭受銳性或者鈍性的外來損傷,有區域性出血症狀的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並撥打 120:
- 遭受到嚴重的外來損傷,出現大量出血的情況。
- 當發現周圍有人出現嚴重損傷,並且大量出血時,應立即撥打 120 進行搶救。
建議就診科室
- 血管外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四肢血管損傷?
大部分的外傷造成的四肢血管破裂,出現大量出血,供血障礙等症狀,一般可以直接診斷,必要時再採取特殊檢查,如動脈造影。
具體介紹相關的檢查:
- 動脈造影:動脈造影適用於受損動脈定位不清、診斷較為困難的病例。可以診斷出九成以上的血管損傷疾病,其餘未檢查出來的動脈損傷大多損傷程度較小。因此動脈造影在診斷四肢血管損傷中具有較大的意義。其次,動脈造影本身也可能會帶來一定的併發症,如感染、出血、動脈栓塞等。
- 多普勒超聲血管探測儀:又稱彩色血流多普勒超聲,簡稱 CFD,一般用來輔助判斷血管的通暢性以及損傷程度。
- 磁共振顯像、超聲血管成像技術等:這些技術的使用,更有利於醫生診斷四肢血管損傷。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多久之前發生的損傷?
- 現在是否還會感覺到疼痛?
- 是受到什麼樣的外傷?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是否嚴重,需不需要進行手術?
- 手術要多少錢?多久能恢復?
- 會不會留下後遺症?
日常應保護好患肢,儘量少挪動患肢。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注意休息,少挪動患肢,避免劇烈運動。
- 創口表面的痂皮,不要摳掉,應該等其自然脫落。傷口恢復期可能有一點癢,不要撓,不要多觸控傷口,保持創口整潔,防止感染。
- 多食用一些富含維生素以及蛋白質的食物,尤其在治療後,建議多食用雞肉、魚肉、新鮮蔬菜、木耳、雞蛋等等。
- 保護患肢,避免損傷部位的二次損傷。一般損傷後,損傷處的血管較為薄弱,如果再次受到損傷,將更加難以修復。
- 謹遵醫囑,嚴格按照醫生要求的進行藥物的服用以及定期的複查。
在有條件以及有一定知識儲備的情況下,應立即進行急救處理。在醫院中,大多數的病症採用非手術治療,基本上是可以痊癒的。必要的時候需要採用外科手術,進行手術應嚴格遵守手術治療原則。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一般是對症治療,並不能針對血管進行根治。例如擴血管藥物、鎮靜劑、利尿劑等等。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的目的是血管的縫合或重建,使恢復血流的供應。進行手術應遵循先整體後區域性的原則,在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四肢血管的縫合和重建。另外,四肢血管損傷涉及感染和肢體缺血痙攣,因此,在手術進行前,應詳細評估時間、損傷部位、氣溫、損傷程度等因素。
- 單純縫合法:適用於損傷程度較小,損傷部位清潔整齊的裂傷。手術前應仔細評估是否出現血管狹窄以及對身體的影響。單純地進行縫合截肢率相對較高。
- 端對端縫合法:適用於血管嚴重挫傷、斷裂等較為嚴重的受損情況。在清創過後,如果血管的損傷在 2 釐米以內,評估張力等條件允許後,就可以進行端對端縫合治療。一般情況下直接對兩端遊離的血管進行端對端縫合。
- 血管移植:適用於損傷程度較為嚴重的病症。當損傷程度較大,不能進行縫合時,可以採用血管移植。目前治療效果最佳的是自體的靜脈移植,如大隱靜脈、頭靜脈等。
其他治療方法
- 急救處理:研究表明,缺血的時間與不良的後果成正相關,因此及時進行止血,努力減少肢體的缺血時間。
- 指壓法:是最簡潔的急救方式,直接用手指壓住動脈近側端或者靜脈的遠側端,以此來減少止血,此時應立即同時採用其他的止血方法進行止血。
- 止血帶法:是較有效的止血方法。但是使用此方法必須對止血帶有充分的瞭解,使用不恰當會引起嚴重的後果,如肢體壞死等。使用止血帶止血需要記錄開始時間。
- 加壓包紮法:是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止血方式。用清潔的布料覆蓋住受傷的部位,然後用繃帶進行加壓止血,注意力度不要太大,能夠止血為止。
- 腔內血管治療:
- 腔內人工血管支架複合物(EVGF):具有較大的潛力,暫時還處於推廣階段。
- 栓塞性螺旋鋼圈:通過導管匯入到損傷的血管,進而利用氣囊進行擴張,已達到開放血管的作用。
- 如果患者同時併發低血壓、休克,應在手術前進行治療。
疾病發展和轉歸
本病如果及時採取急救措施,及時進行治療的話,在病情不嚴重的情況下,治療效果較好。因此,及時進行治療是控制該病發展的重要方式。如果耽誤了救治,可能會造成截肢或者死亡等嚴重後果。
主要是外來性的傷害,外來性的傷害可以分為銳性損傷和鈍性損傷。不同地區不同時期傷害不同。
四肢血管損傷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銳性損傷:一般為槍彈、刀傷等。在戰爭年代以及處於長期動亂的地區,這種損傷較多。
- 鈍性損傷:比較常見的是車禍,其次工作時的擠壓損傷也是重要的鈍性傷害來源。
哪些人容易患四肢血管損傷?
長期從事危險作業的人容易遭受外傷而導致四肢血管損傷。
四肢血管損傷最主要的症狀是出血,甚至是大出血,其次遠端血管血供障礙以及低血壓,甚至休克等,還會出現一系列感覺障礙。
四肢血管損傷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四肢血管損傷的常見症狀包括:
- 出血:
- 開放型血管出血:一般情況下直接表現為大量的血液湧出,也有可能有血腫出現。
- 閉合型血管出血:不會明顯觀察到出血,但是會出現瘀斑、肢體呈青紫色等症狀。
- 肢體遠端供血障礙:一方面肢體的血管發生損傷,血管通路遭到破壞,血液無法到達遠端。另一方面由於血管損傷大量出血,血液供應不足,導致遠端供血的不足。具體表現為肢體發涼,手指腳趾尤其冰冷,體溫下降、臉色蒼白等。
- 感覺障礙:一開始會表現為劇烈疼痛,之後會出現麻木,運動力減弱等等,甚至會出現感覺完全喪失的情況。與神經細胞受到損傷或者供血不足有關。
- 低血壓:為出血後的繼發性症狀,血液大量流失,導致血壓過低,後期甚至還會出現休克的症狀,危及生命。
- 急性腎功能衰竭:大血管損傷,失血過多導致血流量不足,較長一段時間的低血壓導致腎動脈缺血甚至是壞死,因此引起急性的腎功能衰竭。
- 中毒性休克:大面積的組織損傷繼發感染,毒素進入血液迴圈,進而導致中毒性休克。
四肢血管損傷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目前沒有相關的資料。
此病沒有預防的措施,患病時及時治療才是解決該疾病的關鍵。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