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後顱內積氣: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外傷後顱內積氣通常是由於腦部受到銳氣、鈍器擊打、墜傷跌傷發生開放性顱底鼻旁竇、乳突、後篩竇或蝶竇骨折,隨後空氣通過骨折線處進入顱腔造成顱內積氣,由於外傷造成的顱內積氣中常合併腦脊液的存在。
  • 臨床中外傷後顱內積氣發生率佔頭顱損傷的 9.7%。而發病趨勢不詳。
  • 該病由腦部受到外傷後發生開放性骨折,氣體隨著顱底鼻旁竇、乳突、後篩竇或蝶竇骨折線進入腦內所致,氣體會聚集在硬腦膜外、硬腦膜下、蛛網膜下腔、腦內或腦室內,通常以單側為主,擠壓正常腦組織,易發生腦疝。
  • 由於損傷的部位和輕重程度的不同而導致臨床症狀表現出較大差異,主要表現為腦脊液鼻漏、耳漏,腦膜刺激徵、頭痛、嘔吐、頭部有氣過水聲,出汗等。當咳嗽、打噴嚏時病情加重,並且可能出現顱內高壓,腦受壓可以引起局灶性神經系統症狀與體徵如偏癱、偏盲等,嚴重時可發生腦疝。
  • 不同治療方法有不同特點。非手術治療適用於症狀較輕者,少量的積氣可自行吸收,給予抗菌治療預防感染;手術治療多用於出現腦脊液鼻漏、耳漏和腦膜刺激徵的患者,存在大量積氣的患者應立即手術治療,以免發生腦疝;對於腦脊液漏複發性顱內積氣,應按腦脊液修補原則及時手術。
  • 顱內積氣的部位和量的大小不同從而危害也不盡相同,由於空氣的進入可能攜帶致病菌而發生顱內感染,而腦脊液持續漏出引起顱內壓減少,牽拉腦膜、腦神經等,而大量積氣易引發腦疝甚至危及生命。
  • 值得注意的是外傷後顱記憶體在大量積氣,易引發腦疝,而疝出的腦組織壓迫臨近的神經、血管等組織結構,引起相應組織缺血、缺氧,造成腦組織功能受損,往往預後不良。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頭部持續疼痛、噁心、嘔吐、頭部氣過水聲如同聽到咕嚕咕嚕水冒泡聲音;
  • 腦脊液鼻漏、腦脊液耳漏;
  • 腦膜刺激徵;
  • 咳嗽、打噴嚏後病情加重。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昏迷
  • 昏睡不醒
  • 呼吸困難
  • 持續腦脊液漏

建議就診科室

  • 神經外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外傷後顱內積氣?

當醫生高度懷疑外傷後顱內積氣時,首先進行視診、觸診和仔細詢問病史。在排除其他原發性的頭頸部疾病的症狀時,醫生會懷疑是外傷後顱內積氣,同時需進一步通過影像學 X 線、CT 等檢查後予以確診,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問診:醫生仔細詢問病史,瞭解患者近期是否出現過外傷,是否做過開顱手術,術後是否有不適感的發生,從而用於診斷疾病。
  • 視診:醫生通過對患者對視診,可觀察患者是否有明顯的外傷和患者的精神狀態,其意義是便於與其他疾病進行鑑別診斷。
  • 觸診:醫生對患者進行觸診,隨後觀察患者是否有頸強直、克氏徵陽性、布氏徵陽性等典型的腦膜刺激徵,從而判斷顱內壓的情況及顱神經是否受到損傷。
  • X 線:通過對頭部進行 X 線檢查,可判斷頭部是否有骨折,確定氣體聚集的部位,從而對顱內積氣進行確診。
  • CT:通過 CT 判斷頭部是否有骨折,判斷是否有腦疝,並排除其他疾病。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患者從事何種工作?
  • 患者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 患者的家族史?
  • 患者的體溫如何?
  • 患者的精神狀態如何?
  • 患者的大小便情況如何?
  • 最近是否服用了什麼藥物?
  • 最近是否有外傷?
  • 這個症狀持續多久?
  • 發生這些症狀是否有誘因?如過於興奮或者憤怒。
  • 近期是否進行過顱部手術?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造成顱內積氣的原因是什麼?
  • 我的病情是否嚴重,是否有生命危險?
  • 對我目前的工作及生活是否有影響?
  • 我是否需要進行進一步檢查?
  • 我的病情是否需要藥物、手術治療?
  • 治療花費高嗎?哪些治療費用在醫保範疇內?
  • 我該如何預防這種情況的再次發生?
  • 我是否需要在飲食與生活習慣方面做些改善?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護理注意事項:術後注意平臥休息,脖子處不能墊枕頭,實施心電監護與血壓監護,防止術後繼發感染的發生。保持外傷部位衛生清潔,及時更換清潔紗布,防止疾病進展以及繼發感染。
  • 用藥注意事項:患者需注意不良反應,若出現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症狀,應及時與醫生取得聯絡,改變治療方案;當使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時,患者需要嚴格遵循醫囑,切勿追求效果隨意加大用藥劑量和用藥強度。
  • 定期複查:分別在治療後 1 周、半個月、3 個月和半年到醫院進行復查,主要複查頭部 X 線和 CT 等專案。
  • 運動:患者需要加強體育鍛煉,若患者為青壯年,可進行跑步、游泳等強度稍大的體育活動;若為老人或者孩子,可以增加每日散步次數和散步時間,以增加免疫力。
  • 飲食:若為手術患者,一般術後 6 小時內禁止飲食,術後半天可飲水,第 2 天可以吃易消化的流食,具體進食情況還需要根據手術情況、患者甦醒時間及狀態,嚴格按照醫囑進食。若為普通患者,應多吃優質蛋白(如魚肉),避免吃高鹽、高油、易消化的食物;或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如吸菸、喝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 其他:避免用力打噴嚏、咳嗽,避免用力排便,防止症狀加重,形成腦疝。加強對腦部的保護,防止腦部震盪和張力性顱內積氣的發生。

顱記憶體在少量積氣時,氣體可自行吸收,應遵循醫囑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出現腦脊液鼻漏、耳漏和腦膜刺激徵的患者以及存在大量積氣的患者應立即手術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藥物治療

抗生素:使用廣譜抗生素藥物,防止致病菌逆行至顱內,從而防止感染。

手術治療方法

  • 腦脊液漏修補術:對於合併腦脊液漏患者及時修補,防止由於腦脊液持續流出導致感染以及顱內低壓,其意義是使防止腦脊液漏持續流出。
  • 鑽孔排氣、引流排氣:其目的是顱記憶體在大量氣體時應及時手術治療排出氣體,其意義是防止腦疝的發生。

其他治療

對於出現顱內高壓引起的腦疝,應及時降顱內壓,防止症狀加重,從而防止神經系統症狀而引發死亡。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顱內積氣可能會越來越重,進而擠壓周圍腦組織,影響功能,甚至發生腦疝而死亡。
  • 經過正規治療後,根據接受治療的時間不同,治療越晚,預後越差,及時治療的患者可痊癒,對工作生活無影響,對壽命也無影響。

外傷後顱內積氣是由於腦部受到銳氣、鈍器擊打、墜傷跌傷發生開放性顱底鼻旁竇、乳突、後篩竇或蝶竇骨折,氣體通過骨折線進入顱內所致,而氣體聚集在硬腦膜外、硬腦膜下、蛛網膜下腔、腦內或腦室內,擠壓正常腦組織,易發生腦疝。開放性顱損傷、顱手術可使空氣直接進入顱內而形成顱內積氣。

外傷後顱內積氣閉塞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銳氣、鈍器擊打;
  • 墜傷跌傷;
  • 車禍等交通事故;
  • 戰時火器傷。

哪些人容易患外傷後顱內積氣?

有如下不可改變因素:

  • 鼻旁竇、乳突、後篩竇或蝶竇骨折;
  • 顱腦手術後排氣不徹底的患者;
  • 顱腦開放性外傷。

外傷後顱內積氣由於積氣的部位和輕重程度的不同而往往導致臨床上表現出的症狀差異較大,主要表現為腦脊液鼻漏、耳漏、腦膜刺激徵、頭痛、噁心、嘔吐、頭部有氣過水聲等,當咳嗽、打噴嚏時病情加重,並且可能出現顱內高壓等。

外傷後顱內積氣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外傷後顱內積氣的常見症狀包括:

  • 頭痛、噁心、嘔吐、頭部氣過水聲:腦袋中有咕嚕咕嚕的水冒泡聲音,大量出汗,通常見於顱內少量積氣。
  • 腦脊液鼻漏、耳漏:口鼻處流出澄清液體。
  • 腦膜刺激徵:頸強直、克氏徵(Kernig 徵)陽性、布氏徵(Brudzinski 徵)陽性三大主徵。
  • 咳嗽、打噴嚏後病情加重。

外傷後顱內積氣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顱內高壓
  • 腦疝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對於可改變的危險因素:

  • 發生顱底骨折時避免用力咳嗽,打噴嚏;
  • 對於顱腦手術的患者應注意顱腦手術後引流條引流管是否脫落,保證引流的通暢。

對於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

  • 在頭部發生外傷後應注意發生顱內積氣的可能,出現頭痛、噁心、嘔吐、腦脊液鼻漏、腦脊液耳漏等應立即就醫。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