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性頸內動脈海綿竇瘻: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因外傷導致海綿竇內的頸內動脈及其分支破裂,動脈血經過瘻道直接進入海綿竇,造成一系列迴圈紊亂和相應的臨床症候群。
  • 繼發顱腦外傷,在顱腦外傷中發生率約 2%,但同時也是顱腦外傷後最常見的顱內血管異常。高發年齡 20~50 歲,男女比例為 1∶0.3。
  • 顱腦外傷如顱底、頜面部、下頜骨骨折等是導致外傷性頸內動脈海綿竇瘻的主要原因。
  • 眼球突出、眼球搏動、眼眶周圍腫脹是該疾病的主要症狀,同時患者本人也會感到頭痛、耳鳴,能聽到“嗡嗡”樣的血管雜音。
  • 一經發現,需儘早通過血管內介入治療。本病從受傷到出現症狀,常有一段無症狀期,因此早期確診並手術是治療關鍵。
  • 外傷性頸內動脈海綿竇瘻主要併發眼部疾病,造成複視、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少部分患者出現鼻腔大量出血、腦缺血或顱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可能。
  • 外傷性頸內動脈海綿竇瘻自愈概率較小,確診後多數需採用手術治療。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眼脹,眼球突出;
  • 眼瞼腫脹、外翻,睜眼困難;
  • 視物重影;
  • 視力進行性下降;
  • 頭痛、耳鳴。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突發嘔吐;
  • 鼻腔突然大量出血;
  • 昏迷。

建議就診科室

  • 神經外科
  • 介入科
  • 眼科

醫生如何診斷外傷性頸內動脈海綿竇瘻?

當醫生懷疑是外傷性頸內動脈海綿竇瘻時,將通常進行計算機斷層掃描血管成像(CTA)、即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等檢查明確診斷。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是診斷本病最具診斷價值的檢查方法。將導管從大腿根部穿刺進入動脈,並延伸到頭部特定位置,向血管內打入造影劑,然後在 X 線下觀察血管的形態和血管破口的位置。
  • 磁共振血管成像:具有無創性,無需造影劑,無放射性的優點。利用磁共振掃描的影象,在計算機上進行重新建立模擬的血管形狀,並找到血管破口的位置。
  • 計算機斷層掃描血管成像:有一定的放射性,可作為無法做 MRA 檢查的替代方法。在向體內注射造影劑後進行 CT 掃描,利用 CT 掃描的影象模擬血管的形態,找到血管破口。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是否受過頭部外傷或是做過顱腦手術?
  • 出現這種症狀多久了?有沒有進行相關治療?
  • 是否聽到連續的“嗡嗡”的聲音?
  • 是否會產生頭痛或者耳鳴的現象?
  • 是否有視物模糊或者重影現象?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為什麼會導致這些症狀?要做哪些檢查?
  • 這個疾病能治癒嗎?有沒有什麼保守治療的方法?
  • 如果進行手術,手術創傷大不大?
  • 大概需要多少費用?醫保可以報銷嗎?
  • 會對日常生活產生哪些影響?會導致失明嗎?
  • 會產生什麼併發症或者後遺症嗎?
  • 治療後有哪些注意事項?飲食或者運動會有什麼禁忌嗎?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患者術後需嚴格遵照醫囑,術後三天絕對臥床,避免劇烈咳嗽,術後兩週內避免進行體力勞動或者劇烈運動。
  • 複查:術後需定期隨訪,一般術後三個月需要去醫院複診,若複查發現球囊脫落,需再次行手術治療。
  • 其他:戒菸戒酒。

外傷性頸內動脈海綿竇瘻自愈概率較小,確診後多數需採用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 經血管內可脫性球囊(或彈簧圈)栓塞術:利用血管介入技術,將血管破口堵塞。手術創傷小,術後恢復快,手術效果相對穩定。
  • 瘻口孤立術:在頸部和顱內分別結紮動脈破口的上游和下游,從而切斷血液外流。手術創傷較大,且後遺症較多,現在應用較少。
  • 頸內動脈栓子注入術:從頸部切開面板找到對應血管,將栓子通過注入到瘻口,封閉瘻口。隨著神經介入技術和栓塞材料的發展,本方法現應用較少。

其他治療方法

保守治療:少數患者可以通過壓迫患病一側的頸動脈來緩解症狀或自愈,外傷性頸內動脈海綿竇瘻僅有 5%~10% 自愈。

疾病發展和轉歸

  • 本病若不及時處理,一方面引起視力下降,可能導致永久性失明;另一方面,少部分患者因為鼻腔大量出血導致突然死亡。此外,本病可引發腦缺血或腦出血,導致癱瘓、失語等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壽命。
  • 經過正規治療後,多數患者能夠從病因上得到根治,眼球突出的症狀緩解,顱內雜音消失,視力及眼球運動障礙改善,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

外傷性頸內動脈海綿竇瘻主要見於顱底骨折患者,極少部分接受顱腦手術患者也可發生。

外傷性頸內動脈海綿竇瘻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顱底骨折:外傷後顱內骨折有可能會引起附近的血管破裂出血,這是本病發病的最常見原因。
  • 顱腦手術:因患顱內腫瘤等原因行開顱手術,手術過程中有可能會損傷相應的血管,引起頸內動脈海綿竇瘻。

哪些人容易患外傷性頸內動脈海綿竇瘻?

有如下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患外傷性頸內動脈海綿竇瘻:

  • 顱底骨折:在車禍、高空墜落或者打架鬥毆等外傷的人群中,有一部分人可因為暴力導致顱底骨折而引起本病。
  • 顱腦手術:在接受顱腦手術的人群中也有很少部分病例會發生頸內動脈海綿竇瘻。

眼球突出、搏動、視力障礙是外傷性頸內動脈海綿竇瘻最常見的症狀,隨著病情發展,可出現結膜炎、角膜破潰、青光眼甚至失明。

外傷性頸內動脈海綿竇瘻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外傷性頸內動脈海綿竇瘻的常見症狀包括:

  • 搏動性突眼:眼球向外突出,眼球不停地搏動,節律和心跳一致。
  • 搏動性雜音:持續聽見顱內“嗡嗡”樣雜音,夜間臥位時明顯。
  • 眼球運動受限:患病一側的眼球不能向上、下、內方向轉動。
  • 複視:看視物有重影、模糊不清。
  • 結膜充血:眼瞼淤血腫脹、外翻,結膜血管增粗、充血。
  • 反覆大量鼻出血:表現為鼻腔突然大量出血,出血量可達 500~2000 毫升。
  • 頭痛、耳鳴:大部分患者有頭痛、耳鳴症狀。

外傷性頸內動脈海綿竇瘻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視力下降進行性加重,甚至失明。
  • 青光眼。
  • 腦缺血或出血。

對於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以下方式有助於疾病的預防或防止疾病的復發:

  • 顱底骨折:發生車禍、高空墜落或者打架鬥毆等頭部外傷後,在受傷後 6 個月內,應該注意是否聽到顱內血管雜音,有條件的可以完善頭顱核磁共振檢查。
  • 顱腦外傷:在進行顱腦手術後的患者,如果手術以後出現鼻腔出血或者無色透明液體流出,在出院後的六個月內要避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同時要注意是否有鼻腔大量出血、聽到顱內血管雜音等異常情況。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