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癌: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外陰癌在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中發病率是排第四位的,但與前三位的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相比仍是少見腫瘤。外陰是圍繞尿道和陰道的面板區域,包括陰蒂和陰脣。而外陰癌是一種發生在女性生殖器外表面區域的癌症。本病隨著年齡的增高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好發於絕經後的婦女。鱗狀細胞癌是最主要的組織學型別,佔外陰癌的 90% 左右[1][2]

  • 病因尚不明確,主要與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年齡增加、免疫力降低、吸菸、患外陰癌前病變等有關。
  • 通常是形成於外陰上的腫塊,常引起瘙癢。 最常發生在大陰脣,其次是小陰脣、陰道前庭及陰蒂等處。
  • 雖然它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但外陰癌最常見於老年人.
  • 存在外陰癌病因且出現外陰區域性症狀者應儘快就醫,明確是否有本病。
  • 治療通常涉及手術切除癌症和少量周圍健康組織,有時外陰癌手術需要切除整個外陰。
  • 早期的外陰癌被診斷出來,治療需要廣泛手術的可能性就越小。
  • 患者日常應注意戒菸、健康飲食、規範治療、定期隨診、適度鍛鍊。
  • 避免接觸導致外陰癌的高危因素,如吸菸、HPV 感染、不潔性行為等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外陰癌的發病風險。

哪些情況需及時就醫?[4][5]

  • 對於有持續 HPV 感染史的人群,或持續癌前病變的人群;
  • 有外陰結節,並伴有疼痛瘙癢人群;
  • 久治不愈的外陰潰瘍人群;
  • 外陰瘙癢疼痛並伴有分泌物增多的人群;

就診科室

  • 婦產科
  • 婦科腫瘤科
  • 腫瘤科。

醫師是如何診斷外陰癌的?

  • 醫師會在診斷前會通過詳細的問診及體格檢查來評估,這非常重要。
  • 對外陰的病變應作詳細的觀察,如發現經久不愈的潰瘍,丘疹樣疣,或白色病變經治療效果不明顯時,應採取活體組織檢查:
    • 除極早期類似良性病變而難以確診外,一般診斷均無困難,活檢為惟一可靠的鑑別方法,必要時還需多次、多處活檢方能最後確診;
    • 對於不同的病灶應採用不同的活檢方法,如微小病灶需做全部病灶的切檢;
    • 較大病灶取活檢時要包括病灶下的正常組織,以便評估浸潤深度。
  • 其他:組織病理學檢查、多普勒超聲、CT 檢查等。

醫師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沒有吸菸或者接觸“二手菸”?現在是否已經戒菸?
  • 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分泌物增多/外陰異物/外陰潰瘍的?
  • 是否有 HPV 感染史?

患者可以諮詢醫師哪些問題?

  • 我沒有吸菸,為什麼會得外陰癌?
  • 我沒有感染過 HPV 為什麼會得外陰癌?
  • 外陰癌跟性生活有關嗎?
  • 我能做些什麼來緩解症狀?
  • 戒菸;
  • 每日增加新鮮水果的攝入;
  • 每天進行適量的鍛鍊;
  • 採取總體健康的飲食並以達到正常的身體質量指數為目標;
  • 掌握藥物的規範用法,並定期隨訪;
  • 外陰鱗狀細胞癌的治療後隨訪應在術後兩年每 3~6 月隨訪 1 次,第 3~5 年每 6~12 月隨訪 1 次,之後每年隨訪 1 次[4]

醫生根據患者病情、腫瘤分期及身體情況選擇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治療原則為以手術為主,輔以放療及化學藥物治療的綜合治療[2][3]

根據不同的分期評估情況給予初始治療

  • 早期:可以通過手術完全切除,應該首選手術治療,術後根據病理決定是否進一步治療。包括侷限於外陰的病灶(T1 期),還有一些病灶雖然累及了陰道、尿道、直腸,但病灶是比較小的(T2 ≤ 4cm),可以完全切除病灶且不會影響臟器的功能;
  • 區域性晚期:初始治療不能手術,如果要切除腫瘤,就會影響到受累臟器功能,或不能保留這些臟器,包括大病灶 T2 期及 T3 期腫瘤。此時先評估腹股溝/股淋巴結狀況,處理淋巴結後,行放化療,再評估是否行手術切除腫瘤。還有就是有盆腔外轉移,對這樣的患者,應該進行綜合治療,目的是控制區域性病灶,緩解症狀。

放療

  • 對於外陰鱗狀細胞癌患者,一般需要行腫瘤靶向外放射放療(EBRT)。照射區域為外陰和(或)腹股溝/股淋巴結、髂外及髂內淋巴結區。
  • 通常情況下,放療每週 5 次,每天 1 次,儘量避免治療中斷。術後輔助放療需儘快開始,一般在術後 6~8 周內。

化療

  • 同期放化療藥物推薦順鉑單藥、氟尿嘧啶(5-FU)+ 順鉑及 5-FU+ 絲裂黴素 C。
  • 晚期、復發及轉移灶化療方案可選用順鉑單藥、卡鉑單藥、順鉑長春瑞濱,順鉑紫杉醇,卡鉑紫杉醇,紫杉醇單藥及埃羅替尼[6]

外陰癌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但某些因素似乎會增加患此病的風險,包括:[1][2]

  • 持續感染人乳頭瘤病毒(HPV)。 HPV 是一種性傳播感染病毒,增加了幾種癌症的風險,包括外陰癌和宮頸癌。 許多年輕、性活躍的人都接觸過 HPV,但大多數時候感染會自行消失。對於某些人來說,感染會導致細胞變化,並增加未來患癌的風險。
  • 年齡增加。 外陰癌的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診斷的平均年齡是 65 歲。
  • 有外陰癌前病變史。 外陰上皮內瘤變是增加外陰癌風險的癌症前期病症。 大多數外陰上皮內瘤變病例不會發展成癌症,但少數病例會繼續成為侵入性外陰癌。
  • 免疫力減弱。 服用藥物來抑制免疫系統,例如那些接受過器官移植的人,以及那些具有削弱免疫系統條件的人,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會增加外陰癌的風險。
  • 吸菸。
  • 慢性非瘤性面板黏膜病變。 引起外陰面板變薄且發癢的地衣硬化會增加外陰癌的風險。

常見臨床症狀包括[1][3]

  • 外陰持續性瘙癢;
  • 持續疼痛或壓痛;
  • 異常陰道出血;
  • 外陰面板變化,如顏色變化或增厚;
  • 外陰腫塊,結節狀、菜花狀、開放性瘡瘍(潰瘍)。

避免接觸高危因素,包括吸菸、環境暴露、感染等,無論是否已經發生外陰癌,規避這些危險因素將有助於減少外陰癌發生或者進展的風險。[1][5]

  • 戒菸;
  • 避免暴露:潔身自好,固定性伴侶,減少感染梅毒、疣等性病的風險;
  • 接種 HPV 疫苗;
  • 加強鍛鍊,增強機體抵抗力;
  • 已婚女性加強每年婦科體檢,尤其是絕經後女性,出現症狀應增加體檢頻次。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