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溼疹: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外陰溼疹(Eczema of Vulva)是一種外陰常見的過敏性、瘙癢性面板病[1]。臨床通常認為它屬於一種過敏性的炎症反應,常常還會波及外陰周邊的面板、黏膜組織。溼疹患者多伴有過敏性體質,他們的免疫系統對於某些外界因素的刺激,會產生異乎尋常的強烈反應,甚至造成自身組織損傷,在外陰部位就表現為明顯的紅腫和水皰[2]

  • 外陰溼疹的致病機制尚未明確,患者多存在免疫功能異常和面板屏障功能減弱。目前多認為是各種物理、化學因素或陰道分泌物、尿液刺激所致的外陰面板、黏膜過敏反應[1][2]
  • 常見的風險因素包括:伴有慢性代謝性疾病、糞瘻或尿瘻、使用劣質衛生巾、過度清洗外陰、免疫功能低下、衛生習慣不佳,長期感染性病[1]
  • 急性外陰溼疹的主要症狀表現為:外陰紅腫、水皰、瘙癢、灼痛,搔抓後還可能出現糜爛、滲液,乾結痊癒後不留瘢痕。慢性外陰溼疹由於遷延不愈,病變區域面板粗糙、增厚、皸裂,併發生色素沉著或色素缺失[1][2]
  • 外陰溼疹如果未能及時控制病情,可能會反覆發作,經常發生劇烈瘙癢,嚴重干擾正常生活,損害外陰面板美觀,增加其他感染的風險[1][2]
  • 如果患者發生了外陰紅腫、水皰、瘙癢、灼痛等症狀,就應該儘早去醫院接受診治[1][3]
  • 醫生通過仔細詢問患者病情,觀察病變部位的表現,並結合實驗室檢測,可以得出診斷結果[1][3]
  • 治療的主要目的在於控制症狀、減少復發、改善生活質量。以外用藥區域性治療為主,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也會給予口服藥進行全身性治療[1][2]
  • 患者應意識到治療的重要性,遵醫囑用藥,儘快控制病情,降低復發風險[1][2]
  • 單純的外陰溼疹沒有傳染性。預防外陰溼疹的重點在於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接觸過敏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2]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果患者發生了外陰紅腫、水皰、瘙癢、灼痛等症狀,就應該儘早去醫院就診[2][3]

  • 上述症狀也可由其他病因引發,有必要先行鑑別、分析,查明病因;
  • 通過各項檢查,在醫生得出臨床診斷之後,才能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就診科室:

婦科

醫生如何診斷外陰溼疹?

臨床醫生通過仔細詢問患者病情,觀察病變部位臨床表現,並結合實驗室檢測,可以得出診斷結果[1][3]

  • 醫生首先要仔細詢問患者症狀,詳細體檢,並瞭解具體的病情進展過程[2][3]
    • 觀察病變部位的臨床表現;
    • 評估是否發生感染。
  • 實驗室檢查:獲取血樣和外陰分泌物進行檢測[2][3]
    • 驗血可以評估體內的白細胞和抗體水平;
    • 採集外陰分泌物用於檢測是否存在病原體感染。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症狀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 症狀是持續進展還是維持穩定?
  • 一般情況下症狀有多嚴重?能否具體描述?
  • 以前是否也發生過這樣的症狀?
  • 是否伴有其他慢性代謝性疾病?例如糖尿病?
  • 是否伴有慢性病毒感染或其他性病感染?
  • 平時是否經常用刺激性的沐浴液?
  • 在何種情況下,症狀似乎有所緩解?
  • 發生什麼情況會造成症狀加重?
  • 其間是否自行治療過?採用什麼藥物?是否有效?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是什麼原因導致外陰溼疹?
  • 需要做哪些檢測可以確診?
  • 推薦採用什麼方案進行治療?
  • 治療之後需要過多久才能緩解?
  • 是否具有傳染性?
  • 是否會留有瘢痕或印跡?
  • 今後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 會不會傳染?

外陰溼疹患者應清楚治療的重要性,遵醫囑用藥,儘快控制病情,降低復發風險[1][2]

  • 患者應遵醫囑,足量、足療程用藥,確保療效,儘可能降低復發風險。
  • 根據醫生的指導改善生活習慣,不要過度清洗外陰,不要使用強刺激性的洗液。
  • 應儘可能找出過敏原,去除根本病因。
  • 治療期間應戒菸戒酒,避免刺激性的辛辣食物。
  • 治療期間可使用嬰兒沐浴露和潤膚霜,保持外陰清潔,滋潤病變部位的面板,隔離外界刺激。
  • 由於復發風險較高,患者應定期複診,便於醫生對療效和病情變化進行及時的評估。
  • 單純的外陰溼疹不具有傳染性。

外陰溼疹治療目的在於控制症狀、減少復發、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病因和病情嚴重程度,制定治療方案。主要是外用藥區域性治療,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也會給予口服藥,進行全身性治療[1][2]

如何治療外陰溼疹?

區域性治療[1][2]

  • 收斂劑,例如爐甘石洗劑;
  • 糖皮質激素類藥膏,例如曲安奈德軟膏、糠酸莫米鬆軟膏。若病情嚴重,需使用強效激素藥膏,多控制用藥時間在 2 周以內,避免發生不良反應;
  • 其他免疫抑制劑藥膏,例如他克莫司軟膏、吡美莫司乳膏。

口服用藥[1][2]

  • 抗組胺類藥物,例如阿司咪唑、氯雷他定;
  • 維生素 C 和葡萄糖酸鈣;
  • 若伴有明顯的感染症狀,可服用抗生素治療。

具體用藥用法,以醫生處方為準。

外陰溼疹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外陰溼疹的致病機制尚未明確,可能是在免疫功能異常、面板屏障功能削弱的基礎上,由多種內、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1][2]

機體內部因素

  • 免疫功能異常:如免疫失衡、免疫缺陷等;
  • 系統性疾病:如內分泌疾病、營養不良、慢性感染、腫瘤等;
  • 面板屏障功能減弱:先天性基因缺陷,或是受到感染、創傷。

環境外部因素

  • 衣物或食品中的過敏原可誘發溼疹;
  • 各種物理因素:如溫度、溼度的變化;
  • 微生物:微生物代謝產物中的抗原物質誘導過敏反應;
  • 社會心理因素:如精神壓力、心情焦慮。

引發外陰溼疹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臨床常見的外陰溼疹危險因素主要包括[1][2][3]

  • 伴有慢性代謝性疾病,例如糖尿病、肥胖,或心血管疾病,影響免疫功能;
  • 伴有糞瘻或尿瘻,導致糞便或尿液經常汙染外陰;
  • 清洗外陰過於頻繁、過於用力,或習慣使用刺激性的洗劑;
  • 不注重個人衛生;
  • 喜歡穿著緊身不透氣的內褲;
  • 長期患性傳播疾病;
  • 伴有 HIV 感染或艾滋病;
  • 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
  • 使用劣質衛生巾。

外陰溼疹有哪些臨床特徵?[1][2]

急性外陰溼疹:

  • 病變區域紅腫,出現密集的丘疹,逐漸轉變為丘皰疹或水皰;
  • 伴有灼痛和劇烈瘙癢,搔抓後出現糜爛、滲液;
  • 乾燥後結痂, 痊癒後不留瘢痕。

慢性外陰溼疹:

  • 溼疹病情遷延不愈;
  • 病變部位色素沉著或色素缺失;
  • 面板粗糙、增厚、皸裂,呈苔蘚樣變。

外陰溼疹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外陰溼疹如果未能及時控制病情,可能會反覆發作[1][2]

  • 經常發生劇烈瘙癢,極大的干擾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 外陰部位的面板、粘膜結構發生變化,粗糙、增厚;
  • 面板長期存在破損,使得其他病原體感染的風險上升。

預防外陰溼疹的重點在於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接觸過敏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2]

  • 每天都應該沐浴,可以採用嬰兒沐浴露進行清洗。
  • 不要採用刺激性的沐浴液或藥液清洗外陰。
  • 沐浴後輕柔擦乾,保持外陰清潔、乾爽。
  • 日常最好穿著棉質內褲,保持乾爽透氣。
  • 參加休閒運動,鍛鍊身體,舒緩心情,調節免疫功能。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