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膜性腸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偽膜性腸炎(PMC)是一種好發生於結腸的急性纖維素滲出性炎症。該病常發生於長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力低下人群。內鏡可見斑片狀假膜,產毒性艱難梭菌或艱難梭菌毒素檢測多呈陽性。

  • 流行病學:目前大型流行病學調查鮮見,不同國家和地區報道差異較大。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近年發病有上升趨勢。
  • 主要病因:艱難梭菌感染。
  • 危險因素:抗菌藥物的使用,尤其是克林黴素、氟喹諾酮類、青黴素和頭孢菌素;高齡(≥65 歲);嚴重基礎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劑或免疫力低下;胃腸手術後;腸內管飼;炎症性腸病;胃酸抑制。
  • 分度分型:非重症艱難梭菌感染(CDI):白細胞計數≤15000 /毫升且血清肌酐<1.5 毫克/分升;重症 CDI:白細胞計數>15000 /毫升和/或血清肌酐≥1.5 毫克/分升;重症複雜型 CDI:低血壓/休克、腸梗阻、腸穿孔、中毒性巨結腸或瀰漫性結腸炎。
  • 主要症狀:起病急驟,伴有輕重不一的腹瀉,偶可見假膜排出,血便少見[1],部分有發熱、嘔吐、腹痛。嚴重者可出現腸梗阻、腸穿孔、休克等表現。
  • 主要治療方法:儘可能停用相關抗菌藥物、管喂或口服抗生素、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外科手術、糞菌移植。
  • 治療關鍵點:停用相關抗菌藥物,合理選擇抗生素,及時評估療效,必要時調整方案。
  • 治療難點:在於重症和復發病例。
  • 疾病的主要危害:初治複發率高,重症死亡風險高,對全球性公共健康造成威脅。
  • 最重要的預防手段:嚴格施行感控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至關重要。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