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型哮喘: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哮喘合併胃食管反流病,並且因其誘發或者加劇哮喘症狀的現象被稱為“胃型哮喘”。
  • 哮喘患者中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高於正常人。約 59% 的哮喘患者有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狀,而亞洲人群胃食管反流發病率低於 10%。
  • 胃食管反流病已經被確認為哮喘的潛在誘因。吸菸、過量飲酒、降低下食管括約肌張力的食物和藥物、食管裂孔疝、肥胖、兒童、妊娠等相關危險因素會促進本病發生。
  • 胃型哮喘可分為急性發作期以及非急性發作期。
  • 喘息、氣急、胸悶、咳嗽等哮喘症狀夜間或者餐後加劇。可伴有胃灼熱、反酸、吞嚥疼痛、吞嚥困難等胃食管反流病症狀。
  • 除使用藥物進行常規抗哮喘治療外,對有反流症狀的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手術、生活方式調整改善胃食管反流,從而減少對哮喘用藥的需求。
  • 酸性液體流入氣道時,嚴重者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
  • 對於沒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狀的胃型哮喘患者而言,其胃食管反流問題易被忽略。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尚未被確診的患者表現出輕微哮喘的症狀,應及時就醫並進行相關檢查。

已經被確診的患者出現下列情況時,應儘快就醫:

  • 除鍛鍊後使用外,每週有超過兩天需要使用速效緩解型藥物;
  • 咳嗽更加劇烈或更加頻繁,尤其是當痰量增多或顏色發生變化之時;
  • 對常用的控制哮喘的藥物反應不佳;
  • 有燒心、反酸、吞嚥困難、咳嗽、嘶啞等胃食管反流病的一般症狀。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者撥打 120:

  • 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
  • 按照既定的哮喘控制措施處理後,症狀未緩解;
  • 咳嗽或喘息加重;
  • 咳出深褐色或帶血的痰;
  • 開始出現發熱或者發熱症狀加重。

建議就診科室

  • 呼吸科
  • 消化內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胃型哮喘?

胃型哮喘的診斷需要在確診哮喘的基礎上,基於病史、診斷性治療、食管 24 小時酸鹼度(pH)監測等手段確定哮喘是否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然而,現有的研究表明這是十分困難的。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診斷性治療:作用是對有典型症狀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常採用質子泵抑制劑進行經驗性的抑酸治療,以證明病情判斷是否正確。
  • 食管 24 小時 pH 監測:是確診反流的重要手段,作用是能夠反映晝夜酸反流的情況,並能夠幫助評估反流發作和出現哮喘症狀之間的時間關聯。方法是經過鼻腔將 pH 監測電極置於食管下括約肌上 5 釐米處,體外與記錄儀相連,連續對 pH 進行監測。
  • 食管測壓:作用是評估食管動力功能,常用於外科抗反流手術食管功能評估、食管裂孔疝診斷、排除食管動力障礙性疾病。方法是把導管的側孔或感測器置入胃內,然後逐步向外拽導管,即可逐步地感受賁門部、食管體部和食管上端等部位的壓力。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除詢問確診哮喘和胃食管反流病必要的問題外,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如下問題:

  • 哮喘發作是否與反流發作有關?
  • 哮喘是否在夜間惡化?飯後、躺下或運動時哮喘是否加重?
  • 在高脂飲食或食用降低食管下括約肌張力的食物或藥物(如巧克力、咖啡因、酒精、硝苯地平、沙丁胺醇、阿托品等)後是否出現哮喘症狀?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病情嚴重嗎?
  • 能根治嗎?
  • 要怎樣治療?
  • 需要同時治療哮喘和胃食管反流病嗎?
  • 治療胃食管反流病對哮喘症狀有改善嗎?
  • 後續可能會有後遺症嗎?

胃型哮喘患者應該瞭解有關哮喘的知識,注意定期複查,與醫生討論制定哮喘行動計劃,包含日常需服用的藥物及處理急性哮喘發作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還應該改變自身生活習慣,以減輕反流。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注意事項:全麻患者甦醒後應該保持半臥位。術後患者應該早期進行咳嗽以預防肺炎發生,還需要早期進行床上活動,以避免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此外,患者還應注意敷料及引流管等。
  • 用藥注意事項:用藥期間可能出現噁心、嘔吐、乏力等不良反應,一般可以忍受,症狀嚴重時應及時告知醫生。
  • 飲食(術後版): 術後腸功能恢復,拔除胃管後可流質飲食,而後應該逐漸轉為半流質飲食,少食多餐,細嚼慢嚥,如果患者無不適,大約 2 周後可正常飲食。
  • 飲食(非手術治療版):避免高脂飲食、咖啡因、洋蔥、大蒜、番茄製品、柑橘類水果、胡椒、巧克力、薄荷、酒精等食物;少食多餐;睡前 2~3 小時不宜進食;進食後不宜立即臥床。
  • 減肥:肥胖者減肥減輕體重可以減少反流。
  • 定期複查:患者需要定期複查以檢測病情,頻率取決於疾病控制情況。複查時,患者應和醫生討論自己的哮喘行動計劃。
  • 其他:戒菸;抬高床頭 15~20 釐米。

除必要的哮喘治療外,控制反流對有典型反流症狀的患者是有益的,但是可能對沒有典型反流症狀的哮喘患者是無益處的。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來控制反流,從而改善患者的哮喘預後。

藥物治療

對於改善生活方式不能改善反流症狀的患者,應該進行藥物治療:

  • H2 受體阻滯劑:作用是能夠與組胺競爭胃壁細胞上的 H2 受體並與之結合,抑制組胺刺激壁細胞的泌酸作用,從而減少基礎胃酸和夜間胃酸分泌。長期用藥或加大劑量服用可能出現男性乳房腫脹、泌乳現象、性慾減退、腹瀉、眩暈或頭痛、肌痙攣或肌痛、皮疹、脫髮等不良反應。目前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 質子泵抑制劑:作用是能夠不可逆地抑制胃壁細胞內的質子泵,產生較 H2 受體拮抗劑更強更久的抑酸效應。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此類藥物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及泮托拉唑。
  • 促動力藥:作用是改善食管、胃運動功能異常。代表藥物是多潘立酮、西沙比利、左舒必利等。

手術治療

對質子泵抑制劑治療無反應的患者一般不進行手術治療,有反應的患者可考慮以下手術治療:

  • 胃底摺疊術:作用是有效防止胃內容物反流,然而對於胃型哮喘患者的作用尚未達成共識。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的胃底摺疊術可用於部分患者; 然而,在胃底摺疊術後,患者可能仍需要進行藥物治療。
  • 胃旁路手術:作用是治療肥胖症,有可能間接治療此病。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哮喘反覆發作可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臟病等;哮喘急性發作可能引起肺不張,氣胸、縱隔氣腫,甚至死亡。此外,個別患者反覆發生吸入性肺炎,甚至出現肺間質纖維化。
  • 經過正規治療後,大多數患者哮喘能夠得到控制和緩解,而部分患者哮喘症狀可能不會再出現。

胃食管反流病在哮喘患者中很常見,胃食管反流病已經被確定為哮喘的潛在誘因。

胃型哮喘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雖然現有的研究結果尚無法直接證明胃食管反流到底會不會誘發哮喘,但是有研究表明對哮喘患者進行抗反流治療後,患者哮喘症狀有所改善。

從理論上來說,胃食管反流引發或加重哮喘有以下因素:

  • 反流物被吸入氣管直接刺激支氣管,引起支氣管痙攣。
  • 酸性反流物刺激食管中的化學感受器,引起迷走神經興奮,從而引發支氣管痙攣。
  • 喉嚨對酸性物質反應過於強烈,引起喉頭和支氣管痙攣。
  • 另外,哮喘及一些治療哮喘的措施也可能會促進胃食管反流。

哪些人容易患胃型哮喘?

有以下可改變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胃食管反流,從而誘發或加劇哮喘:

  • 過量飲酒。
  • 肥胖。
  • 吸菸。
  • 飲食習慣:辛辣、油膩食物、巧克力、含咖啡因、酸性與刺激性食物可能加重反流症狀。
  • 使用降低食管下括約肌張力的藥物:包括硝苯地平、沙丁胺醇、阿托品等。
  • 食管裂孔疝:胃食管交界處結構改變,引起抗反流能力減低。

有以下不可改變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胃食管反流,從而誘發或加劇哮喘:

  • 妊娠。
  • 兒童:兒童消化系統沒有發育完全,更可能經歷胃食管反流。

哮喘症狀如喘息、氣急、胸悶、咳嗽等症狀在餐後、夜間或者平躺時發生或者加劇,且常常與過敏和季節變化無關。大部分患者同時具有胃食管反流病的一般症狀。

胃型哮喘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胃型哮喘的常見症狀包括:

  • 喘息,是哮喘最常見的表現。
  • 咳嗽,可因哮喘引起,也可能由反流物直接刺激引起。
  • 胸悶。
  • 呼吸急促,是指急促的淺呼吸或者出現呼吸困難。
  • 睡眠障礙,由咳嗽或節段性呼吸困難引起。
  • 胃食管反流的一般症狀:胃灼熱、反酸、吞嚥疼痛、吞嚥困難、聲嘶等。值得注意的是,多達 24% 的哮喘患者可能患有隱匿的胃食管反流病,因此沒有典型的反流症狀。

胃型哮喘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氣胸
  • 縱隔氣腫
  • 肺不張
  • 慢性阻塞性肺病
  • 肺源性心臟病

避免胃食管發反流發生是預防本病的重要措施,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對於可改變的危險因素,預防方式如下:

  • 戒菸戒酒。
  • 做好體重管理。
  • 使用引起食管下括約肌張力的食物和藥物時應保持警惕。
  • 必要時進行食管裂孔疝修補術。

對於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如下方式有助於疾病預防:

  • 父母應該關注兒童身體變化,注意餵食方式、少量多餐、餵食後應抱半小時左右、尿布不宜過緊,出現嚴重吐奶、嘔吐應及時就診。
  • 妊娠婦女應關注自身改變,出現不適當及時就診。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