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脣麻木: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下脣麻木(numbness of lower lip)是指下脣面板出現的感覺功能減退或者喪失。

  • 多因為下齒槽神經損傷引起,可出現於下頜骨腫瘤切除術後、種植術後、拔牙術後,有時腫瘤壓迫和/或侵犯神經也可引起。
  • 表現為相應神經支配區域的感覺功能減退,引起下脣及四周麻木,可能伴刺痛感等。
  • 不同病因需採取相應處理或者隨診觀察。例如,手術是治療下頜骨中心性癌的主要方法。下頜骨骨折治療方法包括復位、恢復骨折前咬合關係、提倡早期堅固內固定以及早期訓練恢復功能。化膿性頜骨骨髓炎急性期的治療原則是使用足量的有效抗菌藥物,儘快控制感染和全身支援療法。

何時就醫

若感覺下脣及四周麻木,或伴刺痛感等,請及時就醫查明原因。

就診科室

  • 口腔科
  • 腫瘤科

就醫前準備

患者在就醫前請準備好以下資訊:

  • 症狀開始時間、持續時間、是否伴隨疼痛發熱等其他表現。
  • 是否第一次出現此症狀,如果不是,是否曾經接受過診治(包括服用的藥物和接受的手術),家族中是否有成員有腫瘤病史等。

常用檢查

根據詳細病史,下脣麻木典型的臨床表現,結合血常規檢查、X 線片、CT、病理學等輔助檢查可明確診斷。

  • 血常規: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檢查有助於診斷炎症的發生。
  • X 線片:對口腔頜面部病變、下 頜骨骨折、化膿性頜骨骨髓炎等有診斷價值。
  • CT 檢查:
    • CT 檢查:有助於下頜骨骨折的診斷。
    • 高分辨螺旋 CT:有助於頜骨造釉細胞瘤特徵的顯示。
  • 病理學檢查:針對惡性腫瘤,必要時可行病理學組織活體組織檢測。

治療原則/方法

醫生會針對具體的病因採取相應治療。

  • 中央性頜骨癌:手術是治療下頜骨中心性癌的主要方法。手術切除範圍應更加廣泛。
    • 應對下頜骨半側或視腫瘤侵及部位行對側頻孔、下頜角部或下頜骨全切除術,並應同時行選擇性頸淋巴清掃術。
    • 上頜骨中心性癌應行上頜骨次全或全切除術。
    • 為了防止遠處轉移,應配合化療。
  • 下頜骨骨折:治療方法包括復位、恢復骨折前咬合關係、提倡早期堅固內固定、早期訓練恢復功能。
  • 化膿性頜骨骨髓炎:急性期的治療原則是使用足量的有效抗菌藥物,儘快控制感染和全身支援療法。
    • 無法保留的病灶牙及相鄰的鬆動牙應儘早拔除,以利引流。
    • 頜周蜂窩織炎形成膿腫要及時切開,以緩解病情。
    • 增強機體抵抗力、選用有效藥物和通暢的引流是減少骨質破壞的三項重要措施。
    • 慢性期之治療當以手術為主,清除病灶應以摘除死骨為主。
    • 對於慢性邊緣性骨髓炎常用刮除方式清除。

常見原因

  • 手術後損傷下頜神經,如下頜阻生智牙拔除術、下頜種植術、正頜手術等;
  • 下頜骨化膿性頜骨骨髓炎波及下牙槽神經;
  • 下頜骨骨折損傷下牙槽神經;
  • 下頜骨成釉細胞瘤壓迫下牙槽神經;
  • 惡性腫瘤如中央性頜骨癌、牙齦癌等侵犯下牙槽神經;
  • 神經炎等。

發生機制

  • 外傷:下頜骨骨折損傷下牙槽神經,可出現下脣麻木。
  • 頜骨炎症:急性化膿性中央型骨髓炎,因炎症沿下頜管擴散使下牙槽神經受損出現下脣麻木。待炎症控制後,麻木可緩解或消失。
  • 手術損傷:拔阻生下頜第三磨牙或進行下頜牙種植手術及正頜手術等時,損傷下牙槽神經而出現下脣麻木。
  • 腫瘤:下頜骨良性腫瘤壓迫下牙槽神經;下頜骨惡性腫瘤,進行性下脣麻木,病灶區牙齒鬆動、劇烈疼痛。
  • 口面部感覺減低或消失:口面部感覺減低或消失絕大多數是由於三叉神經周圍支病變導致,但有時也有可能因腦幹的三叉神經中樞傳道束有關通道病變,引起患者三叉神經分佈區痛覺、觸覺等改變。

臨床表現

下脣及四周麻木,可能伴刺痛感等。

伴隨症狀

  • 外傷後下頜部出現腫脹、疼痛、畸形,伴下脣麻木、牙齒鬆動,進食、咀嚼、說話困難等,考慮下頜骨骨折的可能。
  • 出現患牙持續性劇烈疼痛,患牙及鄰牙鬆動,有叩痛,伴下脣麻木,張口受限等,考慮急性化膿性頜骨骨髓炎的可能。
  • 出現下脣麻木、疼痛,伴下頜骨區域性骨性膨脹、多個牙鬆動、移位及脫落等,考慮中央性頜骨癌的可能。

日常護理

  • 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衣食住行)飲食結構調整,加強全身營養支援;
  • 鍛鍊身體,強健體魄;
  • 術後功能恢復訓練;
  • 頜面部防護,避免外傷。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