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臨產: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先兆臨產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是足月孕婦在分娩發動前,出現的一些預示即將臨產的症狀,包括不規律宮縮、胎兒下降感、陰道少量淡血性分泌物等。

  • 先兆臨產主要症狀有:孕足月(≥37 孕周)的孕婦無誘因出現下腹陣痛、胎兒下降感、陰道血性分泌物。部分孕婦還可能出現大量陰道流液等症狀。
  • 醫生和助產士會通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及心理疏導等不同的方法,幫助孕婦緩解不適感及緊張情緒,順利度過先兆臨產時期。
  • 先兆臨產主要造成孕婦疼痛不適,若不進行積極干預指導,可能會導致產程進展緩慢、繼發性子宮收縮乏力、難產等後果。
  • 在孕期可以通過孕婦學校進行產前宣教,對出現先兆臨產症狀的孕婦進行待產指導,讓孕婦瞭解先兆臨產,消除恐懼感,配合產科醫生和助產士,使產婦安穩度過臨產前的這一必經階段。

孕婦若出現腹痛頻繁、陰道流血增多、胎動異常、陰道流液等症狀,應及時就診。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孕婦孕期產檢沒有異常,如出現以下情況可在家觀察或自我監測:

  • 第一次生產的產婦,胎兒足月後偶有下腹發緊或疼痛,間隔時間長(大於 20 分鐘)。
  • 足月後出現的分泌物內有少量血絲,但沒有腹痛等其他任何不適或者異常症狀。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既往有剖宮產史的孕婦,此次妊娠出現腹痛、陰道流血或流液等。
  • 孕婦產檢提示有前置胎盤、臀先露等異常,出現先兆臨產症狀時。
  • 孕婦在以前的分娩過程中曾經使用助產工具或藥物。
  • 合併其他疾病的高危孕婦,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等。
  • 產檢時考慮胎兒可能為巨大兒(不小於 4 千克)時。
  • 胎動異常(過多或過少,和平時相比增加或減少 1/2 以上)時。
  • 孕婦腹痛持續不緩解時;腹痛間隔時間越來越短、持續時間越來越長時。
  • 出現不自覺屏氣用力或肛門墜脹感、排便感時。

建議就診科室

  • 產科

醫生如何診斷先兆臨產?

醫生會根據孕婦的孕周、臨床表現、四步觸診、電子胎心監護、陰道檢查(查宮頸管長度及宮口、胎先露)的結果來判斷孕婦是否先兆臨產。

具體檢查如下:

  • 電子胎心監護:可以連續記錄胎心率的動態變化,同時描記子宮收縮和胎動情況,並且反應三者之間的關係。
  • 陰道檢查:通過直接觸控宮頸,瞭解宮頸的長度、位置、質地、擴張情況及先露高低,評估宮頸成熟度。
  • 四步觸診:對孕婦腹部進行觸診,檢查子宮大小、胎產式、胎先露、胎方位以及胎先露部是否銜接。

醫生可能詢問產婦哪些問題?

  • 孕周多大了?
  • 懷孕期間有沒有用什麼藥?
  • 有沒有做過唐篩、無創基因檢測或者其他產前檢查,結果怎麼樣?
  • 之前產檢的時候胎盤位置正常嗎?
  • 產檢有過肝功能異常、血壓異常、葡萄糖耐量(OGTT)檢查異常、甲狀腺功能異常或者其他異常嗎?
  • 有攜帶產檢本、近期的產科彩超以及其他的檢查報告嗎?
  • 以前做過什麼手術嗎?有什麼慢性疾病嗎?
  • 肚子疼多久了?每次疼多久?多久疼一次?疼的程度如何,可以忍受嗎?
  • 如果有陰道流液的話,什麼時候流液?顏色是清亮的嗎?量多嗎?有沒有偏黃偏綠或者有異味?
  • 現在有發熱或者其他不舒服的感覺嗎?

產婦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怎麼判斷我是先兆臨產還是真的臨產呢?
  • 需要做哪些檢查?
  • 先兆臨產的時候我應該做些什麼?
  • 這個過程大概會持續多久呢?
  • 先兆臨產的過程中有什麼注意事項呢?
  • 有什麼辦法可以減輕我的疼痛嗎?

先兆臨產是產程的必經階段,孕婦及家人可以採取保持平和心態、提前做好準備,密切觀察孕婦身體狀況、補充營養等措施來平穩度過這個過程。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孕婦及家人在孕期要選擇好分娩的醫院,臨產前備好車輛及規劃好到醫院的路線,提前準備好分娩時所需的物品(就醫卡、產檢資料等)。
  • 出現先兆臨產徵兆後,孕婦無需過度緊張,要保持平靜的心態。孕婦家人做好協助工作,準備隨時送孕婦到醫院待產。
  • 孕婦及家人需觀察宮縮的時間,即宮縮間隔時間、持續時間以及宮縮有無規律性。如孕婦出現規律宮縮(腹痛持續 30 秒,間隔 5~6 分鐘)立即到醫院待產。
  • 如果孕婦出現陰道流水,有胎膜早破的可能,需平躺在家屬陪伴下儘早入院待產。
  • 如孕婦有陰道流血、胎動異常等情況,立即到醫院就診。
  • 孕婦應進食易消化、高熱量飲食,如巧克力、雞蛋、紅糖、香蕉等。
  • 先兆臨產後,孕婦可出現尿頻及大便次數增加的情況,此時應及時排空小便,保持大小便通暢。

大部分先兆臨產不需特殊干預,也能很快正式進入產程。但有部分孕婦精神持續較緊張,不能很快進入臨產,且進入產程後也容易出現產程延長、繼發性宮縮乏力等現象,甚至導致難產,需要產鉗助產或者剖宮產終止妊娠。對於先兆臨產,主要是儘可能減輕孕婦先兆臨產時的不適感、縮短臨產前時間,並對孕婦的敏感、緊張及焦慮等情緒進行疏導,保護母嬰安全。

藥物治療

  • 鹽酸哌替啶(杜冷丁):屬於阿片類藥物,是常用的藥物治療手段,可以有效抑制臨產前不規律宮縮,讓孕婦降低體能消耗,縮短產程,提高陰道分娩率。如果估計孕婦短時間內可能分娩,本藥是不適用的,否則可能對胎兒呼吸產生抑制作用。
  • 間苯三酚:間苯三酚屬於非阿托品類純平滑肌解痙藥,國外已應用多年,解痙效果得到了廣泛的認可。間苯三酚可以直接作用於胃腸道平滑肌和泌尿生殖系統,在解除痙攣的同時也沒有成癮性[1]
  • 地西泮(安定):地西泮作用部位在大腦邊緣系統海馬區(苯二氮受體),從而抑制脊柱神經系統活動。它一方面可以選擇性使子宮頸平滑肌鬆弛,軟化宮頸,而不影響子宮收縮和新生兒阿氏評分;另一方面對比較焦慮、緊張的孕婦還可以有鎮靜作用。
  • 另有研究表明,縮宮素聯合地西泮或間苯三酚引產也是安全有效的[2][3]

手術治療

  • 人工破膜:人工破膜可以改變宮腔容受性,反射性引發宮縮,同時促進宮頸成熟、誘發宮縮,促進孕婦進入第一產程。但人工破膜不是任何條件下都適用,需醫務人員嚴格把控。
  • 剖宮產:對於前置胎盤、臀先露等先露異常、骨盆狹窄或畸形等異常、自身有較嚴重合並症等有剖宮產指徵的孕婦,進入先兆臨產階段時,醫生會考慮及時剖宮產終止妊娠。

其他治療方法

  • 導樂儀分娩鎮痛:導樂師及助產士會協助孕婦,利用導樂儀配以穴位刺激,達到鎮靜、鎮痛的效果。
  • 藉助導樂球等實現自由體位待產:有研究證實,自由體位待產可以有效提高孕婦待產時的舒適度,同時能緩解孕婦的心理壓力,也能不同程度地減輕宮縮疼痛[4]
  • 臨產後孕婦可以選擇硬膜外麻醉等鎮痛方法。
  • 對宮頸條件較成熟的孕婦進行低濃度縮宮素引產,適度加強宮縮,及早進入臨產產程,可以明顯減少由於宮縮乏力、產程延長所致難產的發生率[5]

疾病發展和轉歸

通過先兆臨產階段,大部分孕婦能順利進入到臨產階段的第一產程。第一產程是出現有規律且逐漸增強的宮縮(每次持續 30 秒以上,間歇 5~6 分鐘),同時伴有進行性的宮頸管消失、宮口擴張,有明顯的胎先露下降。少部分產婦會由於各種原因轉剖宮產。

先兆臨產是正常分娩的必經過程,具體原因可能是子宮肌層組織的敏感性增加、胎兒先露部分下降、胎膜毛細血管破裂等。目前沒有辦法抑制這個過程的發生及進展。

先兆臨產的常見症狀包括:不規律下腹痛、見紅、上腹輕鬆感。

先兆臨產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不規律下腹痛:可以表現為下腹部陣發緊縮或者疼痛,持續時間短,間隔長,且持續及間隔時間沒有規律,疼痛發生時有時可觸及腹部變硬,也稱“假臨產”或“假陣縮”。
  • 見紅:通常發生在分娩發動前 24~48 小時(少數一週內),由於宮頸內口附近毛細血管破裂,少量出血與宮頸管黏液混合,形成淡血性分泌物。分泌物也可能因接觸空氣導致分泌物氧化呈深褐色或暗紅色。
  • 上腹輕鬆感:因為胎先露下降或入盆,宮底下降,導致原有的上腹部壓迫症狀緩解而產生輕鬆感。

先兆臨產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先兆臨產的進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胎膜早破、孕婦疲憊、尿瀦留等。

常見併發症包括:

  • 胎膜早破:在不規律宮縮時,羊膜腔內壓力升高,可導致胎膜早破。孕婦常常會感到陰道大量流液或外陰溼潤。
  • 孕婦疲憊:未正式臨產前,不規律腹痛持續的時間可長可短。孕婦如果沒有接受正確的待產指導,可能會因為精神緊張和體力過度消耗導致疲憊。
  • 尿瀦留:先兆臨產時可能因為子宮壓迫、疼痛、未及時小便等原因,導致膀胱收縮乏力,逼尿肌張力下降,產生尿瀦留。尿瀦留會對宮縮產生不利影響,形成不良迴圈。

先兆臨產的發生我們沒有辦法預防,但現有的很多方法都可以明顯減輕孕婦的各種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

具體方法如下:

  • 定期產檢,做好產前檢查,關注母體血壓、血糖情況,隨診肝功、甲功等指標,若出現異常及時處理。
  • 規律口服複合維生素(含葉酸)、鈣劑、鐵劑,補充母體及胎兒必需元素。
  • 加強營養,進食高蛋白、高熱量、清淡及易消化的飲食。
  • 要調整心理狀態,避免緊張及恐懼。同時孕婦家屬也要重視心理建設及心理疏導。
  • 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儲備好體力。
  • 臨產前適當運動,可利於順利分娩。但需關注運動後的反應,如出現宮縮、陰道流血、流水、胎動異常需立即就診。
  • 樹立對分娩的正確認識,醫生需對孕婦及胎兒進行評估,決定分娩方式。
  • 臨產前的孕婦應有家屬陪伴。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