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肝豆狀核變性: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由於基因異常造成銅藍蛋白合成障礙導致銅離子在細胞內轉運受阻而蓄積在器官,引起各器官損傷。此外,患者還可能出現嚴重的神經系統併發症。
  • 在大多數人群中估計其患病率為 1 例/30000 例活產嬰兒。英國的患病率可能達 1/7021。
  • 本病臨床分型可分為肝型、腦型、其他型別、混合型。
  • 肝豆狀核變性的病因是位於第 13 對染色體長臂上 13 q,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危險因素為親近結婚及有家族史。
  • 本病主要症狀表現為手足抽動、舞蹈症狀、步態異常、共濟失調等;厭食、噁心、腹脹等;流涎、講話困難、聲音低沉、吞嚥障礙等;關節疼痛、貧血、出血等。
  • 本病的主要治療方法為藥物治療。還要注意早期治療、對症治療、終生治療(除非做了肝移植手術)。主要藥物包括:青黴胺、三乙羥化四甲胺、連四硫鉬酸鹽和鋅鹽等。但是肝豆狀核變性唯一最有效的治療為肝移植。
  • 本病的主要危害是肝臟不可逆損傷、神經系統嚴重損傷、病殘甚至死亡。
  • 本病的預防主要通過禁止近親結婚、實行產前基因診斷來進行。肝豆狀核變性患者互相婚配時,後代無疑都會罹患肝豆狀核變性。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精神異常:如傻笑、張口流涎、吞嚥困難、構音障礙;
  • 腹脹:隨著腹水增加,腹脹會逐漸明顯;
  • 手足舞蹈樣動作;
  • 關節疼痛。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出血不止。
  • 癲癇:如全身或區域性劇烈抽搐。
  • 昏迷。

建議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
  • 消化內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小兒肝豆狀核變性病?

當醫生懷疑患兒為肝豆狀核變性,主要通過症狀體徵、銅代謝相關的生化檢查、眼部檢查、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腦影像學檢查、基因診斷等來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銅代謝相關的生化檢查:檢測血清銅藍蛋白、尿液的銅離子濃度是為了判斷目前是否有銅離子代謝障礙。
  • 眼部檢查:裂隙燈檢查檢查眼部是為了炎症患者角膜是否存在銅離子聚集,形成 K-F 環,是診斷的重要手段之一。
  • 血、尿常規:檢查患者的血常規、尿常規,為了判斷患者是否繼發血液系統的疾病和腎臟疾病,如血小板降低、白細胞減少、紅細胞減少、尿中帶血、尿中蛋白升高等。
  • 肝腎功:抽血檢查,檢查患者的肝腎功,是為了判斷銅離子過量堆積後對肝細胞、腎細胞的損傷程度。
  • 腦部影像學檢查:該項檢查主要為了診斷患者是否有腦部病變,並且排除腦腫瘤等。
  • 基因診斷:該項檢查是為了進行疾病的診斷,也給遺傳諮詢、產前診斷等提供了證據。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家族內有沒有類似的患者?
  • 居住地在哪兒?
  • 患者近年是否有特殊變化,比如面色,精神,動作等?
  • 是否有過因為肝病、腎病或心臟疾病住院治療?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該病治療花費高嗎?哪些治療費用在醫保範疇內?
  • 該病可以治癒嗎?
  • 該病會遺傳嗎?
  • 父母以及孩子需要做基因診斷嗎?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用藥注意事項:用藥期間可出現噁心、嘔吐、乏力等不良反應,一般都可忍受,若症狀嚴重應及時告知醫生。
  • 術後注意事項:嚴密觀察患者血壓、心率、呼吸、瞳孔等情況,定期翻身,預防褥瘡的發生。保護好各種留置導管,防止脫落、摺疊和感染。
  • 複查:患者應每 1~2 月到醫院複查一次,主要複查肝腎功,尿銅等。
  • 飲食:避免含銅高的食物(豆類,堅果,薯類,菠菜,蝦蟹類);儘量少食用(小米,蕎麥,糙米);低銅飲食(精白米、精面、新鮮青菜、蘋果)。
  • 運動: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保持正常學習和生活
  • 戒菸、限酒:吸菸會增加肝臟疾病風險,應戒菸。禁止飲酒,增加肝臟代謝負擔。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目前無法治癒,但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使部分患兒過上正常的生活,目前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

藥物治療

  • 絡合劑:可以絡合銅離子,強力促進體內銅離子排出,一般需終生服藥。如 D-青黴胺、二巰丙磺酸鈉等。
  • 鋅製劑:如阻止腸道對外源性銅的吸收,並促進銅離子排洩。如硫酸鋅、醋酸鋅、葡萄糖酸鋅等。
  • 四硫鉬酸鹽:能促進體內的金屬銅較快排出,改善患者精神、神經症狀。
  • 鎮靜藥:通過抑制中樞興奮性減少患者震顫或癲癇的發生,緩解精神異常症狀,如苯海索、氯硝西泮、氟哌啶醇、奧氮平。
  • 保肝藥:減輕銅離子對肝臟的損害,如複方甘草酸苷片、甘草酸二銨腸溶膠囊等。
  • 升白細胞藥:增加患者體內白細胞和血小板數量,如利可君,鯊肝醇,維生素 B4 等。

手術治療

  • 脾切除術:僅用於脾亢進致血小板急劇減少,藥物治療無效時施行脾切除術,可緩解後期出血症狀。也可先行脾動脈栓塞,再行脾切除。
  • 肝移植治療:當患者出現爆發性肝衰竭,唯一的搶救方式儘快進行血漿置換後給予肝移植手術,只有通過肝移植才可能暫時保住生命。

其他治療方法

  • 飲食治療:避免含銅高的食物(豆類,堅果,薯類,菠菜,蝦蟹類);儘量少食用(小米,蕎麥,糙米);低銅飲食(精白米、精面、新鮮青菜、蘋果)。

疾病發展和轉歸

  •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的患兒如果不及時治療,可因各種器官功能損傷或惡化造成死亡,如急性肝衰竭,腎衰竭,急性腦功能障礙等。
  • 經過早期的正規治療後,較多患者在嚴格的藥物和飲食控制下,可融入正常生活。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主要是遺傳所致的基因突變所致。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遺傳: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少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銅代謝障礙疾病,患者的父母為致病基因攜帶者。

哪些人容易患肝豆狀核變性?

有如下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肝豆狀核變性:

  • 父母均為 ATP7B 基因突變攜帶者:肝豆狀核變性的病因很明確,當父母雙方均為 ATP7B 基因突變的攜帶者,則後代患病的概率達 1/4。

肝臟異常、神經和精神症狀是該病的主要症狀。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食慾減退、腹脹:肝病表現是最常見的首發症狀,其中包括慢性肝炎、急性肝功能衰竭肝硬化等,患者會有厭食、腹脹的表現。
  • 精神異常:患者常表現出舞蹈樣動作、肢體抖動、面部怪容、張口流涎、吞嚥困難、發音障礙等。精神症狀表現為注意力和記憶力減退、智慧障礙、反應遲鈍、情緒不穩,常伴有強笑、傻笑,也可伴有衝動行為或人格改變。
  • 貧血、出血:肝病後期的脾腫大可引起血小板減少和溶血性貧血,引起出血不止和貧血。
  • 腰痛、血尿、泡沫尿:當腎臟發生過多的銅積累時,患者可發生尿路結石、血尿、尿中帶有泡沫等等。
  • 心悸:銅離子聚集於心臟可引起心肌損傷,引起心律失常,患者感覺心慌、心悸等。
  • 關節疼痛:銅離子在骨骼與肌肉中沉積,引起骨質疏鬆、骨軟化、軟骨鈣質沉著或骨關節改變、關節炎等,患者表現為關節疼痛。
  • 面板青黑:亞洲患者常發生色素過度沉著症導致面板呈青黑色。

小兒肝豆狀核變性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隨著小兒肝豆狀核變性的進展,最可能出現的危害和結局是肝硬化、肝衰竭、腦損害、出血性休克導致死亡。

常見併發症包括:

  • 假性延髓麻痺:患者出現如吞嚥困難、飲水反嗆等,特別是長期臥床的病人更容易患墜積性肺炎、尿路感染與褥瘡。
  • 錐體外系損害:患者出現行走困難、易跌倒而出現骨折。
  • 門靜脈高壓合併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肝豆狀核變性患者在肝硬化失代償期出現腹部靜脈曲張,易出現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甚至發生出血性休克。
  • 肝性腦病:嚴重肝病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的綜合徵,其表現是意識障礙、行為失常和昏迷。
  • 肝腎綜合徵:無尿,血壓下降,甚至處於深昏迷狀態。
  • 癲癇:局灶性、全面性發作的肌痙攣。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對於可改變的危險因素,預防方式如下:

  • 避免近親結婚。
  • 有家族史的應進行遺傳諮詢。

對於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於減少疾病的發作:

  • 對於已確診的患者,飲食上應嚴格控制,避免豆類,堅果,薯類,菠菜,蝦蟹類。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