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結節性硬化綜合徵: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小兒結節性硬化綜合徵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是一種神經面板綜合徵,特徵為即癲癇、智力低下和麵部血管纖維瘤。
  • 本病患病率較低,約為 1/15400~1/6000。
  • 小兒結節性硬化綜合徵的原因是先天性遺傳性疾病。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疾病家族史和隨機細胞分裂錯誤是該病的危險因素。
  • 小兒結節性硬化綜合徵的典型症狀為面部血管纖維瘤、癲癇、智力低下。
  • 治療目的在於對症治療,保障患兒的日常生活能力,可行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物理治療和心理治療等治療,關鍵在於對症治療。
  • 疾病的主要危害為痴呆、梗阻性腦積水,顱內腫瘤、顱內高壓症、自閉症、氣胸、心臟橫紋肌瘤、腎囊腫、泌尿系畸形、腎臟混合腫瘤、視網膜晶體瘤、失明和肝臟、甲狀腺、睪丸、消化道等腫瘤。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面部血管纖維瘤;
  • 智力障礙;
  • 色素脫失斑;
  • 甲周纖維瘤;
  • 鯊魚皮樣斑;
  • 心理健康障礙;
  • 血尿、腰痛、腹膜後出血;
  • 心慌、乏力;
  • 咳嗽、呼吸急促、咯血;
  • 視力下降。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嚴重呼吸困難,呼吸急促;
  • 持續癲癇發作。

建議就診科室

  • 兒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小兒結節性硬化綜合徵?

當醫生懷疑是小兒結節性硬化綜合徵時,將通常依靠疾病表現、實驗室檢查以及其他輔助檢查檢查來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腦電圖:目的是可以幫助查明癲癇的型別和引起孩子癲癇發作的原因。
  • 智商檢測:有助於發現患兒的智力障礙。
  • 基因檢查:目的是判斷患者是否存在本病相關的基因突變,有助於確診本病。但由於價格昂貴,因此在臨床中並不常用。
  • 磁共振成像:目的是評估大腦是否存在腫瘤或其他大腦受累情況,也可評估腹部臟器疾病。
  • 電腦斷層掃描:可用於評估肺部疾病,以及腎臟或肝臟是否存在腫瘤。
  • 腎臟超聲:目的是判斷患兒有無腎臟受累以及受累程度。
  • 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能早期發現本病患兒心臟受累的程度。
  • 肺功能和多導睡眠監測:可協助發現患兒的呼吸功能障礙。
  • 眼科檢查:用於評估患兒的視力以及視網膜有無問題。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主要的症狀是什麼?
  • 最早出現症狀的時間?
  • 您的孩子面板有無改變?
  • 您的孩子有沒有發生過癲癇?癲癇發作之前、之中和之後發生了什麼,持續了多長時間?
  • 您的孩子是否有行為問題,例如多動,攻擊或自殘?
  • 您的孩子難以集中注意力嗎?
  • 與同齡人相比,您的孩子發育遲緩嗎?
  • 您的孩子的一級親戚(例如父母或兄弟姐妹)是否被診斷出小兒結節性硬化綜合徵或有從未被診斷出的症狀?
  • 之前去別的醫院就診過嗎?做了什麼檢查?給予了什麼治療?治療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病情嚴重嗎?小兒結節性硬化綜合徵是什麼?
  • 這種情況有哪些治療選擇?如何治療?治療效果如何?
  • 孩子還能恢復正常嗎?智力能否恢復?會不會失明?
  •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麼?
  • 這種情況可能引起哪些併發症?
  • 多久評估一次健康和成長?
  • 我的其他孩子或家庭成員患這種病的風險增加了嗎?
  • 還應該看其他哪些型別的專家?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注意事項:顱腦手術後應護理首先應保證室內清潔,乾燥通風,保證一定的溼度,室內溫度要適當應在 21~25℃ 左右為宜;飲食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營養、低脂飲食(如瘦肉、魚蝦、脫脂牛奶、大豆和蛋白粉);每天翻身、扣背,輔助病人做肢體的活動和功能被動鍛鍊(比如曲腿,抬腿等);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術後短期時間內出現頭痛、嘔吐、發熱時,需要及時就診;一旦出現精神萎靡,應立即就診。
  • 定期複查:患兒需每年定期進行智商檢測、核磁共振、CT、腎臟超聲、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肺功能以及眼科檢查。顱腦手術後需要定期複查,具體時間為:良性腫瘤應在術後 3、6、12 個月時複查顱腦核磁共振,5 年內每半年或 1 年複查顱腦核磁共振,之後每 1~2 年複查顱腦核磁共振。
  • 用藥注意事項:使用抗癲癇藥的過程中,若藥物過量,可能出現肌肉抽動、震顫、角弓反張、視力模糊或複視,笨拙或行走不穩和步態蹣跚、精神紊亂、嚴重的眩暈或嗜睡、幻覺、噁心、語言不清、心跳加快、休克等,此時應立即就醫。
  • 控制情緒:應保持穩定、樂觀的情緒。多和同齡人交流和活動,注意患兒的情緒低落、不願與人交流的情況,若出現類似情況,應及時諮詢心理醫生。
  • 運動:鼓勵患兒進行適量的體育活動,例如游泳,運動和伸展運動可以使孩子的肌肉和心肺功能保持正常,每週 1~2 次,一次 30 分鐘左右。
  • 其他:生活中也應避免劇烈運動(如長跑、打球等),焦慮等加重病情的因素。

小兒結節性硬化綜合徵尚無根治方法,治療目的主要是對症治療,保障患兒的日常生活能力。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物理治療和心理治療。

藥物治療

  • 抗癲癇藥物:目的是控制癲癇發作。常用藥物為卡馬西平和苯妥英鈉。卡馬西平較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中樞神經系統反應,表現為視力模糊、複視、眼球震顫等。苯妥英鈉副作用小,兒童常見齒齦增生、噁心、嘔吐、眩暈、頭痛、皮疹、高燒等。
  • 依維莫司:目的是治療某些無法通過手術切除的腦和腎臟腫瘤。
  • 西羅莫司:目的是治療患兒的面板病變。

手術治療

  • 電凝固、液氮冷凍、面板磨削術治療或手術切除:可改善面部血管纖維瘤、甲周纖維瘤等的面容或面板外觀。
  • 顱腦外科手術切除或分流術:目的是治療腦腫瘤和解除顱內高壓。

其他治療方法

  • 物理治療:目的是維持肌肉力量和功能,避免患者肌肉功能障礙。
  • 心理治療:目的是幫助孩子接受並適應這種疾病,並幫助解決行為、社交或情感問題。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症狀輕的小兒結節性硬化綜合徵患兒預後較好,而症狀較嚴重的患兒則可能發展為嚴重的殘疾(如痴呆、失明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腎疾病,腦腫瘤,肺部淋巴管平滑肌瘤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癲癇持續狀態或支氣管肺炎。
  • 接受正規治療的患者預後較好,生活質量高,可不影響預期壽命,後遺症較少。

小兒結節性硬化綜合徵的病因為先天性遺傳性疾病,危險因素包括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疾病家族史和隨機細胞分裂錯誤。

小兒結節性硬化綜合徵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遺傳:本病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80%~85% 的患者是由於 TSC1 或 TSC2 基因突變,引起其編碼的蛋白質異常所致,另有 15%~20% 的患者未檢測到明確的基因突變位點。

哪些人容易患小兒結節性硬化綜合徵?

  • 接觸有毒有害物質:孕婦懷孕期間接觸輻射、農藥、噪音、煙霧、酒精、揮發性有害氣體(如甲醛、苯)、有毒有害重金屬(如鎘、汞、銅)等。
  • 疾病家族史:本病為先天性遺傳性疾病,因此有小兒結節性硬化綜合徵疾病家族疾病史的人群,容易罹患本病。

小兒結節性硬化綜合徵的典型三聯症為:面部血管纖維瘤、癲癇、智力低下,但同時出現該三聯症者較少。其他相關症狀包括甲周纖維瘤、鯊魚皮樣斑、色素減退斑、面板纖維瘤等。

小兒結節性硬化綜合徵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小兒結節性硬化綜合徵常見症狀包括:

  • 面部紅點或紅腫的斑塊:為面部血管纖維瘤,是蝶形分佈在鼻子和臉頰上出現的紅點或紅腫的斑塊,半透明,表面光滑,一般不融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 1~4 毫米,由血管和纖維組織組成。這種血管纖維瘤可能在兒童時期就開始出現,在 4 歲以上病人中,約 90% 可出現面部皮疹,且往往持續存在,有時皮疹數目亦可增加。
  • 頭和腿的反覆性痙攣:為癲癇發作的表現,腦部腫瘤可能與癲癇發作有關。
  • 智力低下,理解力與記憶力減退:患兒智力障礙呈進行性加重,嚴重者可發展為痴呆。
  • 白色或較淺的面板小斑塊:為色素脫失斑,形如桉樹葉或柳樹葉,可能出現在身體的任何位置,多分佈於軀幹和四肢。數目不等,一般在出生時即有,亦可在 6~10 歲時才出現。
  • 趾甲或指甲周圍或下方生長的肉質小瘤:為甲周纖維瘤,呈鮮紅色或淡紅色,一般分佈不對稱。可出現於 50% 的患者,在兒童時期很少見,但到中年很普遍,並且在女性中比在男性中更常見。
  • 面板淡黃色斑塊:為鯊魚皮樣斑,具體為微隆起的厚的、革質樣、表面凹凸不平的淡黃色斑塊,如鯊魚皮樣,直徑 1~8 釐米,好發於軀幹,尤其是腰骶部。多出現在兒童時期,10 歲以內的患者發生率約 40%。
  • 交流和模仿減少、情感冷漠、興趣缺乏:患兒可出現自閉症等心理健康障礙,如不願與人交流,不會模仿他人說話或動作,對周圍的事物漠不關心,興趣愛好十分缺乏,往往只專注於一種或幾種活動,經常重複一些固定刻板的動作,甚至有自殘行為。
  • 血尿、腰痛。
  • 心慌、乏力。
  • 咳嗽、呼吸困難、呼吸急促、咯血。
  • 視力下降。

小兒結節性硬化綜合徵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小兒結節性硬化綜合徵的進展過程,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包括:

  • 痴呆;
  • 梗阻性腦積水,顱內腫瘤、顱內高壓症;
  • 自閉症;
  • 氣胸;
  • 心臟橫紋肌瘤;
  • 腎囊腫、泌尿系畸形、腎臟混合腫瘤;
  • 視網膜晶體瘤、失明;
  • 肝臟、甲狀腺、睪丸、消化道等腫瘤。
  • 避免危害因素:孕婦儘可能遠離輻射、農藥、噪音、煙霧、酒精、揮發性有害氣體(如甲醛、苯)、有毒有害重金屬(如鎘、汞、銅)等。
  • 婚前體檢:作用是預防出生缺陷,主要包括血清學檢查、生殖系統檢查、普通體檢以及詢問個人既往病史、疾病家族史等,做好遺傳病諮詢工作。
  • 出生缺陷篩查:在妊娠期產前保健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系統的出生缺陷篩查,包括定期的超聲檢查、血清學篩查等,必要時還要進行染色體檢查。一旦出現異常結果,需要明確是否要終止妊娠;胎兒在宮內的安危;出生後是否存在後遺症,是否可治療,預後如何等等,並採取切實可行的診治措施。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