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卵巢腫瘤: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疾病定義:指發生於兒童及青春期的卵巢腫瘤,是常見的婦科腫瘤。由於卵巢位於盆腔深部,早期病變不易發現。
  • 患病情況如何?本病在兒童期發病率較低,發病率約為 2.6/10 萬,占人群全部卵巢腫瘤的 8.16%,當超過 14 歲時發病率會明顯增長。
  • 為什麼會得這個病?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與家族遺傳(家族性卵巢惡性腫瘤綜合徵、乳腺-卵巢惡性腫瘤綜合徵、卵巢惡性腫瘤)、基因突變或存在易感基因、接觸放射線、接觸毒物(苯、石棉、二氧化釷、二噁英等)等因素相關。
  • 分型分期:按腫瘤組織分型可分為生殖細胞腫瘤、上皮性腫瘤、卵巢瘤樣病變和性索間質腫瘤。
  • 這個病有哪些症狀?早期無特異性症狀;後期主要症狀為腹痛、腹圍增大、腹脹、腹部包塊及其他,如月經異常包括月經早來、不規律、異味、陰道出血、排尿異常、發熱等。
  • 如何治療這個病?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腫瘤組織,同時可輔助化療和放射治療。治療關鍵和難點在於切除腫瘤組織的同時,儘可能地保留正常卵巢組織,保證年輕未生育女性的生育能力及內分泌功能。
  • 這個病有哪些危害?卵巢腫瘤發生扭轉、破裂時,可致使卵巢組織缺血壞死,造成永久性損傷,影響其以後的生殖,生長髮育,心理健康等,嚴重危及患兒生命。
  • 其他:發現患有小兒卵巢惡性腫瘤時,若積極治療,後續結果較好,存活率可達 80%~90%。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出現腹部疼痛伴噁心、嘔吐。
  • 出現腹圍增大,發現腹部異常包塊或檢查時發現包塊。
  • 出現月經異常,如月經提前,月經量、週期異常,或伴經期疼痛。
  • 出現不規則陰道出血,或出現陰道異常分泌物。
  • 出現尿頻(指排尿次數增多,白天超過 6 次,夜晚超過 2 次)、尿急、尿痛、發熱等症狀。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出現劇烈腹痛伴噁心、嘔吐,且無法緩解。
  • 發現腹部包塊,伴有劇烈腹痛,且無法緩解。
  • 腹肌緊張,腹部明顯壓痛伴有體溫升高。

建議就診科室

  • 小兒外科
  • 小兒婦科
  • 小兒腫瘤科

醫生如何診斷小兒卵巢腫瘤?

醫生通過詢問病史、腹部觸診、腹部超聲、CT、磁共振等檢查,即可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詢問病史:患兒是否出現腹痛、腹脹、腹部包塊及月經紊亂等症狀,如有,則常懷疑本病。
  • 腹部觸診:目的是可評估腫塊部位、大小、質地、壓痛、與周圍情況等,有助於初步診斷和排除其他疾病。
  • 腹部 B 超檢查:常作為卵巢腫瘤診斷的首選。作用是可發現附件腫物,還能觀察卵巢腫瘤的範圍、包膜,生長方式及形態,囊壁及腫物特徵,腹水等,還可進行良惡性的鑑別。
  • 腹部 CT 檢查:可精確觀察卵巢腫瘤的位置、形態和累及範圍,協助判斷良惡性,為採取治療措施提供依據。
  • 磁共振檢查:作用與 CT 檢查類似,但其軟組織解析度高,能多方位多角度觀察腫瘤的位置,形態和範圍。此檢查可幫助判斷腫瘤的性質,明確有無淋巴結腫大及轉移情況,為手術方式選擇提供幫助。
  • 血清腫瘤標誌物檢查:可協助診斷本病,如通過術前血清 CA125 的測定,可協助判斷卵巢腫瘤的惡性程度和預後情況。但是腫瘤標誌物缺乏特異性,低表達也不能排除惡性可能。
  • 術中冰凍切片病理檢查:可以明確腫瘤良惡性,決定手術方式及手術切除範圍。當冰凍切片無法明確腫瘤性質時,需儘量保留患兒的生育及內分泌功能,同時觀察有無腹水,以排除惡性腫瘤。
  • 胸部 X 線檢查:可以明確有無肺部感染、肺部結節影,用於排除其他疾病。
  • 腹部立位 X 線片:可以明確有無其他急腹症如腸梗阻、腸穿孔和壞死性小腸炎等。
  • 心電圖:通過此項檢查判斷有無合併心功能異常,常作為手術前常規檢查。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無腫瘤家族史?如家族性卵巢惡性腫瘤綜合徵、乳腺-卵巢惡性腫瘤綜合徵、卵巢惡性腫瘤?
  • 腹部疼痛出現的時間,疼痛位置,是否移動?有無向其他器官或部位放射?
  • 有無月經、痛經,陰道異常分泌物,異常出血情況?
  • 是否曾到其他院就醫?做過哪些檢查?如何治療?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病因是什麼?
  • 需要治療嗎?如何治療?
  • 會危及生命嗎?
  • 需要手術治療嗎?
  • 手術能完全治癒嗎?是否會復發?
  • 會影響生育及內分泌功能嗎?
  • 術後需要多久複查?
  • 需要後續的藥物治療嗎?
  • 平時還需注意哪些情況

應重視小兒手術後的心理、生理變化,做好積極應對。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首先要鼓勵患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瞭解與疾病相關的知識,消除其緊張情緒、緩解心理壓力,如給患兒講勵志故事,鼓勵參與集體活動,在身體條件允許情況下參與競賽、做遊戲等。
  • 手術治療後一般需常規禁飲食,按醫生要求可逐漸從流食如米粥、肉湯等過渡到軟食如稀飯等,最後可正常飲食,可攝入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如肉、蛋、奶等。
  • 密切觀察患兒生命體徵變化,注意觀察手術部位有無滲血滲液,面板溫度、色澤有無變化,觀察引流是否通暢。如出現手術部位滲血、引流管堵塞或引流紅色液體增多等,要及時告知醫生。手術 1~2 天后應該積極下床活動,防止腸粘連的發生。
  • 化療患兒由於消化道反應重,食慾差,故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如雞湯、牛奶等。除此之外,還應該多吃一些紅棗、花生、枸杞子、菠菜、排骨、棒骨湯等。
  • 放療患兒可多食入新鮮蔬菜、百合、蘋果、西瓜等。
  • 出院以後積極複查,一般術後 1 年內,每月複查 1 次;術後 2 年,每 3 個月複查 1 次;術後 3 年的,半年複查 1 次;3 年以上者每年複查 1 次。主要複查肝功、血常規、凝血功能、CT、磁共振(MRI)等。
  • 保持患兒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在身體條件允許條件下,可適度鍛鍊,如每天慢跑 40 分鐘,每週 2~3 次;避免接觸傳染病患者,減少到人群密集地方去;適時增減衣物,避免繼發感染,如肺炎。
  • 飲食宜清淡,可攝入富含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鮮魚類、肉蛋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

主要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分子靶向治療等綜合治療。

藥物治療

  • 化學治療:常用藥物如阿黴素、氨甲喋呤、順鉑、放線菌素 D、長春新鹼和環磷醯胺等。可提高腫瘤切除率、減少區域性復發和遠處轉移、改善晚期患兒的生存質量和延長總生存期等。常用方法有誘導化療、輔助化療以及姑息性化療等。
  • 抗生素治療:常見藥物有頭孢類如頭孢曲松、頭孢呋辛鈉等。作用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和合成。醫師會根據感染類別、程度以及藥敏實驗等,選擇相對應的敏感抗生素。
  • 免疫增強劑:常用如胸腺肽、細胞因子等,可啟用多種免疫活性細胞,增強機體的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功能,恢復免疫功能,具有抗感染,糾正免疫缺陷等功能。

手術治療

  • 開腹卵巢腫瘤手術切除術:作用是切除原發灶,防止轉移、擴散及復發。但對於兒童及青春期卵巢腫瘤患兒,應儘量保留患兒的生育和內分泌功能。
  • 腹腔鏡下卵巢腫瘤切除術:作用如開腹一樣。該手術的優點是創傷小、出血少、術後瘢痕小、住院時間短、術後粘連少、術後併發症的發生率低、對於生育功能影響較小等。

其他治療方法

  • 放射治療:可降低腫瘤分期、縮小腫瘤體積、降低手術難度、減少腫瘤復發風險、顯著提高腫瘤區域性控制率等。常用方法包括:基於光子射線的外放射治療(外照射)、質子重離子放射治療、近距離放射治療等。
  • 腫瘤分子靶向治療:指在細胞分子水平上設計藥物,特異性導致腫瘤細胞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故又被稱為“生物導彈”。目的是殺死腫瘤細胞、縮小腫瘤體積、減少遠處轉移及併發症,提高生存率。
  • 免疫治療:通過對免疫檢查點進行抑制,達到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目的。其逐漸成為繼手術治療、化療和放療後,最有前途的腫瘤治療方法。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常會因卵巢腫瘤發生扭轉、破裂、惡變、轉移等併發症,影響患兒的生存週期,影響生活質量,危及患兒生命。
  • 經過正規治療後,大多患兒取得很好的療效,本病惡性腫瘤的存活率已由 10%~20% 提高至 80%~90%;可降低遠處轉移和併發症的發生,可明顯減少對患兒生長、生活及生育的影響。

小兒卵巢腫瘤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哪些人容易患小兒卵巢腫瘤?

  • 外源性雌激素的應用:如己烯雌酚、異黃酮類、木脂體類等。
  • 異常生活方式:如熬夜、飲酒、肥胖等。
  • 精神因素:如長期精神緊張、壓抑。
  • 甲狀腺功能減退。
  • 長時間接觸放射線:如 X 線、放射性物質等。
  • 有家族遺傳病史:如家族性卵巢惡性腫瘤綜合徵,乳腺-卵巢惡性腫瘤綜合徵,卵巢惡性腫瘤等。

主要表現為腹痛、腹脹,腹腔包塊、月經異常等。

小兒卵巢腫瘤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小兒卵巢腫瘤的常見症狀包括:

  • 腹部疼痛、腹脹:表現為腹部體積增大,偶爾發生患側下腹部沉墜痛或牽涉痛。
  • 腹部包塊:為在腹腔內可觸及界限清晰的無痛性包塊,邊緣光滑或呈不規則形,有囊性感,可無明顯壓痛。包塊可活動則一般為良性,位置固定不活動一般有惡性可能。
  • 月經異常:表現為月經週期異常,月經提前或推後,月經出血量異常,月經前及月經期內出現腹部疼痛等。
  • 急性症狀,如腹痛、噁心、嘔吐、腹肌緊張、明顯壓痛等,常提示患兒卵巢腫瘤蒂扭轉。
  • 泌尿系症狀:表現為排尿疼痛、尿頻(指排尿次數增多,白天超過 6 次,夜晚超過 2 次)、排尿困難。
  • 部分患兒可伴有發熱、體重減輕、乏力等。

小兒卵巢腫瘤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性早熟
  • 卵巢缺血壞死
  • 感染
  • 腫瘤轉移

避免危險因素,可一定程度上預防或減少本病的發生。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家屬需要重視小兒精神心理方面的健康,避免給與過重的學習壓力。小兒要學會勞逸結合,積極參加運動,釋放不良情緒。
  • 積極應對身體健康,控制體重,避免肥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 在小兒身體發育過程中,避免攝入不必要的外源性雌激素如己烯雌酚、異黃酮類、木脂體類等。
  • 積極治療影響小兒身體發育的各類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等。
  • 按國家疫苗接種計劃接種疫苗。
  • 避免接觸放射線如 X 線、電離輻射等。
  • 做好婚前、孕前、產前檢查,生育健康寶寶。
  • 禁止近親結婚,避免嬰兒出現先天遺傳性疾病。
  • 儘量避免高齡生育(女性年齡大於 35 歲)。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