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槭糖尿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小兒槭糖尿病?本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即一種基因突變,由父母遺傳給小孩)。因分支酮酸脫羥酶的先天性缺陷,導致分支氨基酸的分解代謝受阻,貯積在體內 尤其是神經系統 ,進而產生毒性作用。過多貯積的分支氨基酸從尿液排出,使得尿液帶有楓糖漿的香甜氣味。
  • 患病情況如何?本病在小兒人群的發病率約 1/18.5 萬。不同種族的發病率有所不同。在近親通婚率高的國家,發病率往往較高。
  • 為什麼會得這個病?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由於分支氨基酸的分解代謝受阻所致。對於近親結婚者、有家族遺傳史者,其所生的小孩更可能患該病。
  • 這個病有哪些型別?根據酶活性及缺乏酶的型別,該病主要分為 5 型。典型槭糖尿病、二氫硫辛醯胺醯基脫氫酶(E3)缺乏型,常見於新生兒。輕(或中間)型、間歇型和硫胺有效型,在各年齡都可見。
  • 這個病有哪些表現?進行性腦損害,如嗜睡、易激惹、肌張力異常、癱瘓等,和尿液有楓糖漿味為本病最突出的表現。
  • 如何治療這個病?本病最主要的治療方法為低蛋白質飲食治療為。
  • 這個病有哪些危害?該病以神經系統損害為主。
  • 其他:早期診斷對於疾病預後十分重要。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進行性腦損害症狀:如小兒嗜睡、易激惹、智力低下。嚴重者可發生肌張力異常、角弓反張、共濟失調、驚厥、癱瘓等。
  • 餵養困難,哺乳困難。
  • 發育遲滯、行為改變:如體重不增甚至下降、前囟飽滿、間歇性呼吸暫停、肢體的靈活性下降、活動受限,關節僵硬等。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突然意識喪失、全身抽搐、大喊大叫、大小便失禁等。

建議就診科室

  • 兒科
  • 內分泌科

醫生如何診斷小兒槭糖尿病?

當醫生懷疑該病時,根據病史、臨床表現、生物化學檢查,再結合家族史,往往可以診斷。產前診斷可通過羊水穿刺及羊水細胞培養、相關酶活性測定等方法進行輔助診斷,從而決定是否需要終止妊娠。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詢問病史:瞭解患兒有無進行性腦損傷、餵養困難、發育遲滯等表現及體徵,結合其家族史,輔助診斷該病。
  • 格思裡細菌生長抑制法:對新生兒進行篩查,當血中亮氨酸濃度大於 4 毫克每分升(即 305 微毫摩爾每升)時,可進一步測定尿中支鏈酮酸排出量,進而早期診斷該病,儘早治療,防止智力低下的發生。
  • 生化檢測:可發現代謝性酸中毒。部分患兒可出現低血糖。
  • 血、尿氨基酸和有機酸含量測定:可發現患兒血分支氨基酸、支鏈有機酸水平升高,尿液中 α-羥異戊酸升高。
  • 相關酶學測定:檢測成纖維細胞、淋巴母細胞等細胞中的分支酮酸脫羥酶活性,進而輔助診斷該病。
  • DNA 分析:通過擴增患兒 DNA,直接檢測異常基因。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無嗜睡、易激惹、智力低下,甚至出現肌張力異常、角弓反張、共濟失調、驚厥、癱瘓等表現?
  • 什麼時候發現有這些症狀的?
  • 出現這些症狀後有沒有逐漸加重?
  • 症狀持續多久了?
  • 之前有沒有看過該病?做過哪些檢查?做過什麼治療?
  • 家裡有沒有家族史或類似疾病?
  • 是近親結婚嗎?
  • 懷孕期間有沒有產檢?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為什麼會得這個病?
  • 需要做哪些檢查?
  • 還會有更嚴重的症狀出現嗎?最嚴重的併發症是什麼?
  • 當前如何診斷、治療以及預後如何?
  • 怎麼避免該病的發生?
  • 二胎髮病率高嗎?
  • 怎麼能預防該病?
  • 懷孕期間,該做什麼檢查來診斷該病?
  • 平時生活有沒有需要特殊注意的?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飲食:
    • 母乳餵養:母乳中蛋白比例適宜,提倡母乳餵養。
    • 調整配方奶:在母乳難以滿足的情況下,應選用以乳清蛋白為主、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對於早產兒及低出生體重兒,更應及早採用早產兒配方奶餵養。
    • 食物:日常適宜的食物有西芹,蓮藕等。但忌食臘肉、火腿、鹹肉、辣椒、花椒等。
  • 術後護理:術後,患兒常帶很多引流管,務必要妥善固定引流管,嚴防引流管脫出,保持引流管通暢,避免彎折、受壓、扭曲。家屬應密切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顏色和量,保持引流管周圍面板的清潔。
  • 運動:出院後適當進行一些輕鬆的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勿進行劇烈的運動(如長跑、快跑、競技體育等)。
  • 其他:家長應戒菸戒酒,為患兒營造健康、舒適的環境。患兒應保證睡眠,注意衛生,勤換衣物,少吃醃製、油炸食物等。

低蛋白質飲食治療為本病最主要的治療方法。且越早開始飲食治療,越好,需要終身堅持。

飲食治療

飲食治療:為最重要的治療方法,限制食物中分支氨基酸的攝入,如母乳餵養、選用以乳清蛋白為主的配方奶粉,使血中分支氨基酸濃度維持在正常範圍內。該療法越早開始,神經損傷越輕。

藥物治療

  • 維生素 B1:用於促神經細胞代謝,進而改善神經損傷。
  • 基因重組生長激素:可減少組織蛋白分解,使用方法是皮下注射。
  • 胰島素和葡萄糖:當患兒處於酮症酸中毒時,補充胰島素及葡萄糖,可使血中分支氨基酸及酮酸保持在低水平。

手術治療

肝移植:一旦確診為典型小兒槭糖尿病者,可考慮肝移植。移植後,生化代謝可迅速恢復正常,該法見效快。但應考慮移植後排斥反應、手術及醫藥費等問題。

其他治療方法

腹膜/血液透析:通過透析,將分支氨基酸及其酮酸排至體外。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隨疾病進展,可出現進行性、加重性中樞神經損害。
  • 輕度患兒早期開始飲食療法,可以阻止向典型槭糖尿病的進展。對於治療前已經存在的中樞神經損害,效果常不好,且神經損害難以逆轉,症狀持續存在。

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為分支氨基酸的分解代謝受阻所致。本病常見於近親結婚,及有該病家族史者。

小兒槭糖尿病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哪些人容易患小兒槭糖尿病?

  • 近親結婚者:常容易導致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發生。
  • 有家族史者:常含有致病基因,生育患兒的概率增大。

患兒進行性腦損害,如嗜睡、易激惹、肌張力異常、癱瘓等,和尿液有楓糖漿味為本病最突出的表現。

小兒槭糖尿病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小兒槭糖尿病的常見症狀包括:

  • 典型槭糖尿病:是最常見、最嚴重的型別。病情進展迅速,預後極差。患兒分支酮酸脫羥酶的活性低於正常兒的 2%。
    • 腦損害症狀:有明顯的腦損害症狀。患兒出生後 1 周,逐漸出現嗜睡、易激惹、餵養困難、體重不增甚至下降、前囟飽滿、間歇性呼吸暫停等。隨著病情進展,患兒逐漸出現肌張力異常、角弓反張、共濟失調、痙攣性癱瘓、驚厥、昏迷等。具體表現為肢體的靈活性下降、活動受限,關節僵硬,肌力喪失,腱反射亢進,肌肉被動牽拉時出現強烈阻力,意識突然喪失,全身肌肉強直性、陣攣性抽動,可伴有眼球上翻、斜視、昏迷。
    • 尿液有楓糖漿味。
    • 代謝紊亂及神經功能障礙:可導致多數患兒死亡。少數存活者常遺留神經系統損害,如智力低下、痙攣性癱瘓等。
  • 輕(或中間)型:患兒酶活性約為正常人的 3%~30%。
    • 餵養困難、生長髮育緩慢、運動障礙等。
    • 急性代謝紊亂:少數可有酮症酸中毒等,具體表現為多飲、多尿、食慾下降、噁心嘔吐、呼吸有爛蘋果氣味、面板乾燥、眼球下陷。
    • 尿液有楓糖漿味。
  • 間歇型:患兒酶活性約為正常人的 5%~20%。患兒出生時一般無症狀,體格、智商多發育正常。
    • 嗜睡、共濟失調:可出現走路不穩,肢體搖晃,說話時發音含糊不清,進食時容易嗆咳,行為異常改變。病情進展嚴重者,可有驚厥、昏迷、甚至死亡。
    • 尿液有楓糖漿味。
  • 硫胺有效型:此型患兒酶活性約為正常人的 30%~40%。臨床表現與輕(或中間)型臨床症狀類似。
  • 二氫硫辛醯胺醯基脫氫酶(E3)缺乏型:該型罕見。
    • 神經系統症狀:症狀出現早,可於出生數月即發病,可出現肌張力減低、發育遲緩、運動障礙、嗜睡、癲癇、痙攣等。肌張力降低,可表現為肌無力、萎縮、步履蹣跚。癲癇,可表現為突然意識喪失、全身抽搐、大喊大叫、大小便失禁等。
    • 噁心、嘔吐。
    • 肝臟腫大:如右上腹疼痛、面板黃染、尿液發黃、飯量減退、食慾差。
    • 肝性腦病:如亂寫亂畫、亂吐痰、隨地大小便、睡眠倒錯、吐字不清、顛三倒四等。
    • 嚴重乳酸酸中毒:如噁心、嘔吐、腹痛、深大呼吸、神志模糊、嗜睡,甚至昏迷等。

小兒槭糖尿病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痙攣性癱瘓、驚厥和昏迷;
  • 嚴重的低血糖、酮症酸中毒;
  • 發育遲緩、行為異常改變。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避免近親結婚,是預防遺傳疾病最有效的措施。
  • 有家族史者,應避免生育。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