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石膏綜合徵: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小兒石膏綜合徵,是指在治療嚴重側彎或後凸等脊柱畸形的過程中,由於各種因素,造成腸繫膜上動脈壓迫十二指腸水平部,導致出現急性胃腸道症狀的一組綜合症候群。
- 本病我國尚無發病率統計,僅有病例報道。
- 病因主要是在脊柱矯形,或者其他需要臥床和軀體固定的治療過程中,各種因素使腸繫膜上動脈壓迫十二指腸,致機械性阻塞引起。長時間仰臥於制動床上、軀體石膏固定、脊柱牽引、腹壁肌肉張力下降等均是危險因素。
- 主要以消化道症狀為主,如噁心、嘔吐、腹脹、腹痛等,其中以腹部脹痛最為明顯;隨後出現噁心、嘔吐,逐漸嘔吐頻繁,嘔吐物多為棕綠色,繼而呈咖啡色,伴腹部瀰漫性壓痛。
- 主要治療方法有解除機械阻塞、對症治療、糾正酸鹼失衡、及時補液,甚至剖腹探查等。治療關鍵在於及時解除造成機械梗阻的病因。
- 本病可因反覆嘔吐,導致患兒脫水、休克,而致死亡。
- 本病命名的原因,是最早發現其病症的醫生,當時因患者使用石膏固定後出現噁心嘔吐等表現,而命名為“石膏綜合徵”。但以後的研究發現,使用石膏並不是致病原因。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腹脹、腹痛。
- 嘔吐。
- 腹部有震水聲。
- 腹部瀰漫性壓痛(即按壓或觸碰腹部都覺得疼痛)。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患兒呼之不應、反應下降、面色蒼白。
- 嗜睡。
- 昏迷。
建議就診科室
- 兒科
- 小兒急診科
- 小兒消化科
- 脊柱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小兒石膏綜合徵?
當醫生懷疑為小兒石膏綜合徵時,根據疾病及手術治療史、臨床表現可行初步診斷,結合相關實驗室檢查常可明確診斷。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腹部查體:為常規檢查專案,目的是發現有無腹部壓痛及反跳痛、腸鳴音情況,有助於診斷本病,以及排除其他疾病。
- 血常規檢查:目的是評估血小板計數是否有升高或降低,以及白細胞分類,判斷是否有繼發感染情況。
- 血清電解質檢查(如鉀、鈉、氯、鈣、鎂):目的是發現血清重要離子成分高低,對評估電解質紊亂有重要意義。本病可有血 pH(酸鹼)值、血鈉、鉀、氯、鈣可有異常變化;部分患兒有低鉀或低氯性鹼中毒表現。
- 尿常規檢查:是臨床上常見的一項初步檢查,可發現是否存在繼發泌尿系感染。
- 血氣分析:目的是明確有無呼吸功能受損,是否有缺氧、高碳酸血癥等。
- 嘔吐物潛血試驗:目的明確嘔吐物中是否帶血,本病可呈強陽性。
- 腹部 X 線檢查:常為腹部立位平片,可見胃擴張並寬大液平,有助於診斷本病,還能排除其他疾病,如小腸梗阻、空腔臟器穿孔(膈下可見遊離氣體)等。
- 上消化道造影:目的是發現梗阻部位,可見十二指腸水平部完全阻塞及逆蠕動;是診斷本病的關鍵檢查。
- 腹部 B 超檢查:明確腹部重要臟器(肝、膽、胰、脾、腎等)有無異常情況,用於排除其他疾病。
- 腹部 CT 檢查:評估腹部胃部規擴張情況,還能發現腹膜後血腫,有助於診斷本病,還能用於排除性診斷。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什麼症狀?
- 曾患何種疾病?
- 是否有手術史?
- 有無長期臥床或軀幹腹部被固定的情況?
- 症狀出現多久?有無進行性加重?
- 曾到別的醫院就診了嗎?治療了嗎?療效如何?
- 自己買藥治療了嗎?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主要病因是什麼?
- 需要做哪些檢查?
- 病情嚴重嗎?
- 如何治療?是否可以治癒?
- 有無併發症?會不會復發?
- 平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宜早發現,及時就診,減少併發症。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嚴格禁飲食,患兒家長切記不可因患兒可憐、哭鬧而偷偷給吃喝東西。緩解心理壓力,避免緊張情緒,如給患兒講勵志故事,適當看動畫片。
- 密切觀察胃腸減壓引流液的顏色,若出現鮮紅或暗紅色,量增多,及時告知醫師;若患兒出現嗜睡、昏迷、高熱、面色蒼白等,立即就醫或告知醫師。
- 患兒家長可適當更換患兒體位,如條件允許,最好為俯臥位;嚴格記錄出入量,如輸入多少液體、尿量等。
- 對於已行手術治療患兒,需要明確觀察腹腔引流管是否通暢、引流液的量及顏色變化,如出現引流管堵塞、引流液突然增多或顏色改變(如鮮紅色),立即告知醫生;還需要觀察患兒病情變化,如出現血壓下降、昏睡,甚至昏迷等,立即告知醫生。
- 術後常需繼續禁飲食,直到胃腸減壓管引流液正常,按醫生要求可先進流食,然後緩慢過渡到柔軟易消化飲食。按醫生要求給傷口消毒、換藥,按期拆線和拔除引流管。按醫生要求或 1 個月後複查(主要複查血常規、電解質以及消化道造影等)。
- 需要自行購買藥物者,患兒家長勿購買醫囑以外的藥物,勿信“偏方”。需觀察用藥後的情況,如只出現輕微噁心、嘔吐、胃區不適等症狀時,家長應該給予安慰、講解(如這是藥物的副作用)。若症狀加重,立即停藥病並及時就醫。
- 保持患兒充足的睡眠,規律作息時間,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在身體條件允許條件下,適度鍛鍊,宜以先慢跑為主(如每日 30 分鐘),逐漸延長時間,逐步轉變為正常跑步鍛鍊等。
- 飲食宜清淡、富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鮮魚類、肉蛋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忌吃油炸、熏製、燒烤、生冷、刺激食物。忌濃茶、咖啡、碳酸飲料等。
- 患兒勤洗澡、勤換衣服,保持身體清潔衛生。避免到人群密集地方,避免與感染病患接觸。多晒太陽,隨氣候變化增減衣服,避免繼發感染。
本病治療原則為解除機械阻塞,糾正酸鹼失衡,及時補液等對症支援治療。
藥物治療
- 抗生素:常見藥物有哌拉西林鈉、頭孢菌素(如頭孢哌酮、頭孢曲松等);作用是治療感染或預防繼發感染,減輕全身症狀。
- 補液治療:常用葡萄糖鹽、葡萄糖注射液等;作用是迅速糾正患兒脫水,改善迴圈狀況,增強患兒抗病能力等。
- 補充電解質:常見如氯化鉀、葡萄糖酸鈣等;作用是糾正患兒電解質紊亂,補充丟失鉀、鈣等。但需要注意輸液速度,補液配比濃度等,避免出現繼發性心律失常。
- 營養心肌藥物:常見如維生素 C、二磷酸果糖、輔酶 Q10、三磷腺苷等。作用都是營養心肌、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增強心肌收縮力、改善血管供血、抗心律失常等。
- 抗心律失常藥物:常用藥物如普羅帕酮、普萘洛爾等;作用有低心肌興奮性、延長傳導,控制心律失常。
手術治療
剖腹探查:目的是明確病因、排除其他疾病,以及解除梗阻因素(如鬆解十二指腸懸韌帶)。常在內科治療、解除誘發因素治療均無效時應用。
其他治療方法
- 輸血:常用如新鮮血漿、洗滌紅細胞、全血等;作用是迅速補充血液中所喪失的成分,補充血容量,改善微迴圈等。但有傳播病毒的可能(如各型別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
- 嚴格禁飲食:目的是防止病情惡化。原則是一旦懷疑本病,立即禁飲食,並行胃腸減壓。直到病情緩解,拔除胃腸減壓管後,可開始少量流質,逐漸增加並緩慢過渡到正常飲食。
- 胃腸減壓:目的是引流胃內積液、降低胃內壓力、防止其嚴重擴張而致併發症。常在診斷明確後立即進行。
- 解除機械阻塞:目的是去除誘發因素、緩解對十二指腸水平部的壓迫,減輕症狀。如身體有石膏固定的,立即拆除石膏,若病情允許改為俯臥位,抬高足側。
- 改變矯形治療方案:目的是去除誘因,減輕對十二指腸水平部的壓迫,以及防止此綜合徵的再次發生。如拆除矯正畸形的內固定,減少矯正的角度或分期矯正畸形等。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可因反覆嘔吐,導致患兒脫水、休克,而致死亡。
- 經過正規治療後,大部分患兒症狀都可得到緩解,消除病因,且無明顯併發症發生,不影響患兒生長髮育及正常生活。
各種因素使腸繫膜上動脈壓迫十二指腸,而致機械性阻塞。
小兒石膏綜合徵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在治療各種脊柱畸形過程中,多種因素使腸繫膜上動脈壓迫十二指腸,導致其機械性阻塞而引起。
哪些人容易患小兒石膏綜合徵?
- 術後需長時間仰臥於制動床上的患兒。
- 軀體石膏固定位置高且較緊者。
- 腰椎骨折,長時間脊柱牽引者。
- 因受傷、外傷等各種因素,導致腹膜後血腫者。
- 嚴重先天性脊柱畸形且需要手術治療患兒。
- 身體消瘦小兒。
主要以消化道症狀為主。
小兒石膏綜合徵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小兒石膏綜合徵的常見症狀包括:
- 腹脹、腹痛:這是本病最明顯的症狀;症狀的輕重,與腸繫膜上動脈壓迫十二指腸的程度有關。患兒早期僅感覺上腹飽滿膨脹,可伴有噁心,尤其在手術後,這些症狀極易被忽視。
- 嘔吐:會隨著病情加重而變得頻繁,嘔吐物開始多為棕綠色,繼而可變為咖啡色。
- 腹部有震水聲:在拍擊腹部或走動時可見。
- 腹部瀰漫性壓痛:觸控或按壓腹部時訴疼痛、感覺腹肌緊張,可提示有腹膜炎徵象。
- 休克:多見於病情嚴重、晚期患兒,常表現面色蒼白、皮膚髮花、先煩躁隨後嗜睡,甚至昏迷等。
小兒石膏綜合徵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小兒石膏綜合徵主要常因脫水、電解質丟失而致相應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休克
- 酸中毒
- 鹼中毒
- 低鉀血癥
- 心律失常
- 繼發感染
重在避免原發因素。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密切觀察各種脊柱矯正術後病情變化,做到早發現、儘早去除病因。
- 對於行石膏固定治療的患兒,應注意保暖,可用電烤燈或其他加溫器具,減少本病發生的誘因。
- 石膏固定不可太緊,或者使用石膏代用品“聚氨醋繃帶”固定,使患兒可早期翻轉體位或變換姿勢。
- 可適當減少石膏外固定矯正角度,降低脊柱彎度改變程度,防止腸繫膜上動脈緊張度增加或受牽拉,而壓迫十二指腸水平部。
- 遵醫囑,不可自行延長因脊柱手術而需要脊柱牽引的時間。
- 孕期婦女避免接觸煙霧、酒精、藥物、放射線、農藥、噪音、揮發性有害氣體、有毒有害重金屬等,減少畸形發生率。
- 孕期婦女避免應用藥物,特別是某些致畸性藥物(如四環素、丙米嗪、過量維生素 A)。
- 儘量避免高齡(母親 35 歲以上)生育,禁止近親結婚,減少脊柱畸形胎兒發生概率。
- 合理餵養,不給小兒吃零食,食物營養豐富,如發現小兒體重減輕、消瘦及時就診。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